第15節
——啊,是了,按照父母的說法,她從小就是這樣的內向加膽小性格。 幼兒園的時候,相比起與周圍的同齡人對話交流,她更喜歡待在角落里,和各式各樣的玩具呆在一塊,老師夸獎她是個“文靜乖巧的孩子”。 小學的時候,又有了別的愛好,時?;ㄆ缘暮?,下課就蹲在花圃前看蝴蝶看得很認真的模樣——花眠一直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好,直到某天打開鉛筆盒,發現鉛筆盒里有一只毛毛蟲…… 當時被嚇到面色慘敗幾乎快要暈厥過去。 放學的時候,放毛毛蟲的小男生被老師和家長臭罵一頓,當時站在人群外,花眠呆呆地看著嚎啕大哭的小男生辯解:“我以為她喜歡昆蟲,只是想和她玩而已……” 這個時候意識到,自己的“內向”,或許也會間接地傷害別人。 到了初中,開始小心翼翼地學會游走于人群之外,在有可能傷害到別人之前,自己先轉身遠遠離開。 到了高中,在班上的存在意義只是象征著“一個名字”“一個位置”而已——記憶最深的就是高二萬圣節那夜,全??駳g,班上的人用奶油和水打仗不亦樂乎,而當周圍的人追逐打鬧從教室前面打鬧到教室尾巴,整個教室的桌子都被擠得亂七八糟時…… 在教室的正中央的位置上,一張桌子端端正正地放在那里,上面趴著一個身穿干凈校服、長發及腰一點兒也沒被奶油和水飛濺到的女生,她的頭頂蓋著一本翻開的書,在安靜的睡覺…… 所有明明已經玩瘋的人,默認繞道。 路過的隔壁班的人都在竊竊私語:“我靠,你們班那個……幾重天下凡的仙女???” 高三拿起了畫筆稱為美術生,因為畫室是全校最安靜的地方——沒有什么比炭筆劃過素描紙發出的聲音更給人安全感。 大學決定了干脆一輩子跟物件打交道,選擇了影視美術制作相關專業。 ……從此走上了“無口型哆啦a夢”的不歸路。 成年人的世界是需要社交的—— 最終花眠成為了他們口中的“怪人”。 蘇晏曾經小心翼翼地試探問她,是不是童年遭遇過什么不好的事才會變成這樣——花眠非常無語地搖搖頭:單純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跟人交流,因為“害怕傷害別人”“想要保護”而干脆疏遠…… 蘇晏表示花眠的思考邏輯非常感人,而花眠只是對小學時候那個站在老師和爹媽中間哭得喘不上氣來的小胖子印象深刻,那給她的震撼太大了……當時站在人群之外,她幾乎覺得自己好像是做了什么錯事:雖然她只是被文具盒里的毛毛蟲嚇了一跳而已。 而相比之下—— 物品是沒有情緒的,也不會被傷害,這很好,所以花眠選擇和物品們待在一起,假裝自己是它們的其中一員,而且還人緣很好的樣子。 …………扯了那么多,想要說的是,從出生到現在,好像從來沒有人能夠像眼前的男人一樣,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意識到花眠對于“交流”本身可能帶來的恐懼,在她避開之前,主動避開她。 這么說可能有點變態。 但是花眠總覺得鼻子酸酸的,有點感動。 于是在眼前男人好奇的沉默注視中,她雙手在胸前攪成一團,然后彎腰以胸部幾乎要貼到膝蓋的弧度鞠了個躬,慌慌張張地說了聲“謝謝”,想要轉身落荒而逃—— “等等?!?/br> “……” 花眠正準備逃之夭夭的步伐一頓,茫然地回過頭,這時候便看見男人看著自己:“雖然不知道姑娘為何道謝,但是如果道謝的話,笑著說會顯得更有誠意?!?/br> “……” 微、微笑? “我指的是真心實意的那種?!?/br> “?” “姑娘笑起來,應該不難看吧?!?/br> “……” 就像是晴天一道九天玄雷迎頭劈向腦門,站在原地的花眠抬起手摸了摸莫名其妙發麻發燙的額頭,著急地在原地轉了個圈圈,一張臉漲紅得像是一只煮熟的蝦! “知道了?!彼梦米雍吆咚频纳胍骰卮?,同時鄭重其事點點頭,“謝謝?!?/br> ……一天之內不知道是她的第幾次道謝,等鉆玄極聽清楚耳邊的哼哼,抬起頭時,眼前的人已經雙手捂住圍巾扯起來蓋住臉,彎著腰無頭蒼蠅似的往追來時的方向踉踉蹌蹌跑開。 玄極:“……” …… 下午。 道具車內。 小板凳上坐著的小姑娘幾乎處于靜止狀態……如果,不是她還在呼吸的話。 陽光從窗外射入,照在她的臉上,臉上細小的絨毛都變得十分清晰——她的板凳放在另外一張稍高的椅子前,椅子上放著一枚作為道具用的鏡子。 花眠垂眼,認真地打量著鏡子里的自己:眼睛是圓的,鼻子還算挺,嘴巴不大不小…… 呲牙—— 嗯。 沒有齙牙。 抬起白嫩的手戳了戳面頰,花眠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認真地想:應該不算丑吧? 【姑娘笑起來,應該不難看吧?!?/br> 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