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這些話上輩子這時候莫父和莫母自然也跟他說過,要說起來也是這個理。 如今不比一年前,現在莫父已經有工作了。而莫母,莫殷知道,她也會在這次他出院之后找到個正經的工作——和其他人一起合作開小作坊自己做衣服,日后也會有不錯的生意。 現在莫家欠的外債已經盡數還清了,日子要說起來,早不像一年前那樣苦得過不過來了。 既然這樣,莫殷自然是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那么賣命的工作。那些工作來錢是快,但那種工作強度,哪是正常人能忍受的了? 又哪里是能干一輩子的? 莫殷現在滿打滿算也才20,要是繼續去上學,也不過是比班里的其他同學年齡大上一歲而已,有什么要緊?莫殷小的那時候家長對教育都還抓得不嚴,快10歲了才上一年級的也有。莫殷這個年齡去念高三,其實也不算大。 不管怎么說,當年莫殷在高考前因為沒錢而被迫輟學的事情都是莫父莫母心里永遠過不去的一道坎。此時有了機會,自然是希望莫殷能再回到學校去的。 只是上輩子的莫殷終究還是堅定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第4章 未來打算 要說莫殷自己心里,自然也不是不想回去繼續接著念書的。畢竟讀書的重要性,再沒有誰比他更清楚了。 15年前的他明白,15年后的莫殷只會更清楚這一點。 哪怕是在娛樂圈,誰要是學歷文憑比別人好一點,那也是能被高看一個頭的。 能有機會再回到學校念書,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只是這所謂的“找關系重回高三”,又哪里是莫父嘴里說得那么輕描淡寫? 莫家又沒有什么過硬的關系,現在連疏通關系的錢財都沒有,哪來的“關系”讓莫殷重新回去? 要是真一定要,想必要花大力氣不說,也得耗費不少錢財。莫家現在的家境不過剛剛緩了一點,哪受得了這樣折騰? 上輩子的莫殷就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拒絕了莫父的這個提議。 而現在——其實也沒多大差距。 缺錢的問題,可不是莫殷重個生就能輕松解決的。 見莫殷不說話,莫父仿佛也明白他在想什么,更加局促地搓著手,道:“你、你要是不愿意回去念書,我和你媽想辦法給你找個工作也行。你現在這樣干著,總不是個辦法?!?/br> 現在這個時候,人們的思維都還很固定,覺得有一份正正經經、能干一輩子的活計才是正理,工資多少卻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干久了,工資總會升上去的。 其實要真說起來,在現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讀不讀大學其實也沒有那么重要??忌狭俗匀缓?,沒考上,有份好工作,也差不到哪去。 畢竟讀大學,不也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工作嗎? 在景湖縣這種小地方,有時候,學歷還真不一定有人脈和工作經驗重要。 所以見莫殷不回話說要重新回去念高三,莫父也沒有再勸,只道要幫他托關系找個好工作。 莫殷自然也明白這個理,所以上輩子這個時候他同意了莫父的這個提議,辭掉了現在的所有工作,最后進了莫父托了不少的關系才幫他找到的一個鄉里的廠子。每月的工資雖然低了些,但勝在如果沒有什么大波瀾,是可以干一輩子的,幾乎就是所有人眼里的“鐵飯碗”了。 要不是莫父原來是在國企了干的,還找不到這么好的工作。 上輩子的莫殷自然是那么想的,不過現在…… 莫殷看了莫父一眼,從碗里挑起一塊蘋果遞給莫父,道:“爸,現在的這些活我原本也沒想繼續干,太傷身體了,我還年輕,我明白不能這么耗費自己的健康;不過辭了之后干什么……爸,我心里有個主意,但在這不好說,等出院到家了我再跟你和媽說?!?/br> 那些傷身體的活干了只會得不償失,已經因為身體原因死過一次的莫殷自然不會再仗著自己年輕就拿自己身體開玩笑;但這輩子,他卻不再打算像上輩子一樣,聽從莫父的安排,進廠子工作。 這樣安穩是安穩了,可卻沒有辦法快速地積累財富、或者說地位;若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些,那上輩子的那些事情,終究還是會再發生。 莫父聽到莫殷說會辭了那些活就松了口氣,對他之后說的話也不在意。 畢竟對現在的莫父來說,只要孩子能不再那么辛苦就好,哪怕就是之后莫殷說他暫時不想工作了,他也不會有意見的,莫殷之前那一年夠累了,休息一段時間也是應該的,便點頭道:“好,那就回去再說。等你媽回來我們就出院,正好我這次回來帶了點rou,回去讓你媽好好做一頓,我們一家人也補補?!?/br> 之前那一年,由于經濟的原因,莫家都過得很是拮據,就是過節的時候桌上都沒多少rou腥,聽了莫父這話,在一旁啃著蘋果的莫小霓就歡呼了起來:“今天晚飯有rou?!我要吃兩大碗飯!” 莫殷和莫父聽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周圍病房里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起來,覺得這個小女孩真是可愛的緊。 正巧這時莫母正好辦完了出院手續回來,一進門就聽到莫小霓這句話,忍不住笑著插話道:“什么叫今天要吃兩大碗?你哪天不是吃那么多的?再不少吃點以后可誰要喲?!?/br> 莫小霓漲紅了臉,不滿道:“媽!” 一家人都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莫母辦完了出院手續,莫父就急急忙忙去交貨了。 他之前因為擔心莫殷,一回來就直接到了醫院,還沒來得及去交貨,現在看到莫殷沒事了,自然就得去把工作先干完了。 莫殷這次住院也不過一個晚上,莫家現在又是這種情況,其實并沒有什么東西,莫殷、莫母還有莫小霓三個人把東西帶回去綽綽有余。 莫母很大度的擺手,示意這里沒莫父什么事了,他可以滾了。 莫父好脾氣地笑笑,急急忙忙地出門去了。 之前莫母在這已經把東西整理地差不多了,莫家三個人在莫父走后拿了東西就直接出了院。 莫殷拿著莫母帶來的棉被,莫母拿著水盆、毛巾之類,就連莫小霓手里也捧著莫殷的一雙拖鞋。 出醫院的時候那切好的蘋果還剩一些,莫母塞給了莫殷。莫殷本想和莫小霓分著吃,出門時卻正好看到有個穿著白衣服的小護士從門口走過,仔細一看正是那個剛答應說要幫他去取紙杯的護士。 莫殷不知為何總覺著這個小護士長得似乎有些眼熟,有心確認;再加上剛才確實麻煩了人家,便叫住了她,以“要出院了東西吃不完”為由把東西塞給了她。 左右他們吃的時候也是用的牙簽,并不臟。 小護士愣了一下,笑瞇瞇地收下了,一副純真可愛的鄰家小meimei的模樣。 ……只是那發光的眸子看得莫殷有些渾身發冷,只得急急忙忙地招呼著莫母和莫小霓離開了。 走出醫院大門,莫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從莫母搬著的一個碗里摸出了一個還留著不少果rou的蘋果核,一手接過莫母手里的東西,一邊把果核遞給莫母:“爸說特意給你留的,還讓我們一定不能吃呢!” 莫母接過果核,看了一眼,一臉嫌棄:“你爸就知道把這些他自己不要吃的水果芯子留給我,我這一輩子,盡給你們莫家當牛做馬了,連吃個水果都要吃你們剩下的?!?/br> 莫母話雖然說的嫌棄,接過那果核的時候眼里卻滿是笑意。 莫殷和莫小霓看她這樣,便忍不住笑著對視一眼。 其實那果核上還留著不少果rou,起碼有剛才那蘋果的三分之一。莫父知道如果留給莫母切好的蘋果果rou,莫母一定覺得浪費不愿意吃,才特意在切果rou的時候就給她留了。 果然,莫母雖然嘴上說的嫌棄,卻還是接過去吃了,啃了一口之后還笑道:“喲,別說,這蘋果還真甜,你爸吃了嗎?” 莫小霓在一旁道:“吃了、吃了,我和哥哥說了好久他才吃了,也說甜呢?!?/br> 莫母就笑瞇了眼。 在一旁被自家父母硬是給塞了一嘴狗糧的莫小霓默默地做了個鬼臉。 莫殷在旁邊也跟著笑,一家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就回到了家。 莫家住得離醫院不遠,走路不過30來分鐘的時間,左右都臨著街。 莫家這地界,現在在鎮里其實并算不上是什么“市中心”的位置,但莫殷知道,在接下來的3年里,隨著鎮子的發展,這塊地方很快就會被開發起來。 到時候也是個人流密集的商業區般的地方。 莫父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將近7點了,一進門見桌上還放著菜、一家人都圍著餐桌坐著,卻不動筷,便明白是在等他。 忙放下手中的東西,一邊脫鞋子一邊道:“干什么等我?都這么晚了,回頭餓著孩子。你們先吃就是?!?/br> 莫母見莫父回來了,便起身去廚房把一直熱著的飯盛出來:“這話說的,飯當然是要一家人一起吃才香。我們之前已經吃了點東西墊肚子了,不餓?!?/br> 莫小霓很乖巧地站起身幫莫父幫東西拿進屋里放好:“是啊爸爸,哥哥今天回來的時候給我買了門口的蛋糕呢,可好吃了。mama和哥哥也嘗了!” 莫父聞言笑道:“是嗎?那回頭爸再給你買點回來?!?/br> 莫小霓馬上笑著歡呼起來:“真的?!謝謝爸!” 莫母端著飯碗從從廚房出來,聞言瞪了莫小霓和莫父一眼,嗔道:“別一天到晚給她買這些,看她胖的?!?/br> 莫小霓不滿:“媽!” 莫母不問所動,只瞪著莫父道:“還不快去洗手?飯都端出來了?!?/br> 莫父只得給莫小霓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洗手去了。 莫殷看著莫小霓垂頭喪氣地走到座位上,摸了摸她的頭,湊過去悄悄說:“沒事,哥給你買,瞞著mama?!?/br> 莫小霓吐了吐舌頭:“算啦,那家蛋糕店太貴了,而且我今天吃了發現也就那樣。下次不吃也沒關系的?!?/br> 莫殷知道她是在心疼錢,摸了摸她的頭,沒再說話。 今天莫殷出院,一家人的生活這一年下來也總算是有了點好轉,莫母明顯是想著趁機慶祝一番,桌上的飯菜頗為豐盛。 紅燒排骨、醋溜魚、回鍋rou、還有放在桌子正中間的一大盤辣子雞,再配上燒得酸辣可口的土豆絲、一盆酸菜粉絲湯,莫母手藝極佳,道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香氣逼人,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一家人也不多話,紛紛放開肚子吃了起來。 “好吃!我都好久沒吃到這么多菜了!”莫小霓吃得滿嘴流油,整張臉都快埋進飯碗里了。 莫母笑著為她擦了擦臉頰上的飯粒,看莫小霓天真可愛的表現,卻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莫小霓一邊扒飯,一邊抬起頭看著莫母:“媽,怎么了?” 莫母看著莫小霓,摸了摸她的頭發,又往她碗里添了筷子菜,踟躕良久才道:“小霓啊,媽跟你商量件事,這初中馬上就要報名了……媽想,就報二中吧,咱不報一中了,行嗎?” 莫小霓扒飯的動作頓住,莫父也放下筷子,嘆氣。 莫殷抬頭看向莫母。 第5章 自己開店 莫小霓今年13,因為月份小,當年上的是晚學,今年正好小升初。 現在是7月初,正好是各所初中報名的時間。 莫家所在的景湖縣上有兩所初中,都是公辦,一所位于鎮南、一所鎮北。鎮子不大,所以并不劃分地段,學生依據成績劃分,分別進入兩所學校。 一中比二中的錄取分數高了30來分,是所好一點的初中,師資、硬件之類的,都比二中高上一個檔次;學風也好,每年進了一中的學生,能考上好高中的幾率比二中高上不少,幾乎是三倍還多。 將來能考上市里的高中的學生,也基本上都是從一中出來的。 莫殷當年讀得就是一中。 一般如果是家長但凡有點門路的,都會想方設法地讓自家孩子上一中。 二中多是些念完初中就去工作的學生,最好的也就是升個中專,能考上普高的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