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只不過人家草廬的規格比自己想的竹籬茅舍要高得多而已。 “我這里如何?”邱五爺問,“還能勉強入眼罷?” “五爺實在太客氣了?!敝苊舭淹嬷鴶R在桌上的物件,微笑道,“或者說這個問題五爺不該問我。我出身鄉野,沒見識過好東西,這就已經頂好了?!?/br> 邱五爺搖頭失笑,又道,“我聽說你也要造房子,可是打算將我這些工匠留下?” 周敏點頭道,“是啊,他們手藝精湛,尋常必定難以請到,也算是沾了五爺的光?!彼f著將手里的擺件放回桌上,收回來時卻不小心碰到了旁邊的東西,差點兒將之帶到地上,連忙伸手去扶。 第一下居然沒有扶穩,原來這居然是個活動的物件,周敏正好抓住了能活動的部分,用力一按,就將之轉了過來。背面是銀制底面上錯金的花鳥圖案,正面卻是一面纖毫畢現的鏡子。 陡然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周敏也不由嚇了一跳。 她來到這個世界之后,還沒什么照鏡子的機會,畢竟銅鏡是很貴的。日常最多也就是在水里照一照倒影,但那也看得不甚清晰。所以對自己這具身體究竟長什么樣子,周敏還真沒有太深刻的概念。 這會兒陡然一照,一張陌生的臉出現在鏡中,簡直像是看到了照妖鏡。 周敏連忙將鏡子按了回去。 邱五爺見她這樣的反應,頓覺有趣,走過來又將鏡子翻轉,正對著她,然后介紹到,“這是琉璃鏡子將背面磨平之后,將熔好的銀子一點點鍍上去的,因此才能夠照得如此清晰?!?/br> 其實比之現代用銀鏡反應做出來的鏡子,這種包銀的工藝,清晰度還是要打一個折扣的,但比之銅鏡和水面,卻是清晰得多。 周敏這會兒已經緩過來了,自然不會因為這么一面鏡子就大驚小怪,反而對鏡子里的“自己”生出了幾分興趣。 她對自身的印象,還停留在剛剛穿過來時又瘦又小的形象上。雖然這兩年來,因為營養充足,她已經長高長胖了不少,但那種既定的印象太深刻,很難更改。 這會兒對著鏡子,周敏才驚訝的發現,這具身體的長相居然也不差。 瓜子臉,大眼睛,五官端正,湊在一起看著也很順眼舒心,再加上眼神明亮,眉目舒展,好歹也算是個小美人。因為常年日照,所以皮膚呈現微微的麥色,而不是美女標配的白皙皮膚,但看上去更健康活潑。 至少周敏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而跟站在她身邊,同樣被收入鏡中的邱五爺比起來,就顯得普通多了。 周敏連氣餒都沒力氣。畢竟不管是什么樣的美人,站在他身邊估計都會黯然失色吧?既然不是只有自己這樣,那也沒什么好介意的。 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在邱五爺看來,周敏身上就有一種他所不具備的健康之美。那是一種年輕姑娘身上特有的蓬勃朝氣,即便不施粉黛,也是最好看的樣子。 兩人對著鏡子沉默了片刻,都沒有說話,直到視線在鏡中相碰,才驚醒一般,不約而同的后退了一步,也退出了鏡子所照的范圍。 “這樣的鏡子我記得還有一面小的。齊姑娘若是喜歡,我送你一面如何?”邱五爺咳嗽了一聲,道。 周敏連忙搖頭,“這東西想必十分貴重,怎可輕易送人?五爺還是自己留著吧?!本褪撬腿?,也不該送給她。 “我留著也沒什么用?!鼻裎鍫斝χ呋厝?,在窗前坐下來,才道,“你們姑娘家需要對鏡理妝,拿著才不埋沒了它。擱在我這里也只是白放著?!?/br> 聽到這句話,周敏卻是噗嗤一笑,“五爺看我是需要對鏡理妝的樣子么?” 邱五爺掃了一眼她的笑臉,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他笑了一會兒,方才按著額頭道,“也罷,既然如此,我倒不好強求了?!?/br> 即使那是早就已經準備好要送她的東西,即使那妝奩之中他還名人備下了一整套的理妝用具,即使本來是想告訴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已該學著打扮自己了。 但這會兒想來,卻都是多余。 她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若也學了那些閨閣女子,整日沉湎于妝容首飾,仿佛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可想,還有什么趣味? 邱五爺低頭斟酌了一刻,正要開口說話,便見瑞聲從外面走了進來,“五爺,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是現在就擺上來還是再等一會兒?” “就擺上來吧?!鼻裎鍫斂聪蛑苊?,眼神微微一頓,而后才道,“齊姑娘,我這里也沒什么客人,只好留你幫忙暖灶了?!?/br> 第46章 蓋新房 喬遷之喜, 需邀請親朋好友在家中吃飯暖灶, 而后才算是正式入住。 但即便是這種時候,邱五爺似乎也根本沒有賓客。大戶人家規矩多, 瑞聲是從不會跟他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的,若不是周敏在這里, 這頓飯估計邱五爺也只能一個人孤零零的吃。 其實他好像始終都是一個人。 周敏也不能不承認,邱五爺對自己是有一點特殊的。雖然原因不明,而且大概也是因為她臉皮夠厚,但的確沒有被拒之門外過。她可不會天真的覺得,每一個登門拜訪的人都能夠被邱五爺接見。 更何況他還放著大石鎮的房子不住,跑到這里來修別院。 雖然對他而言,住在大石鎮和住在這里估計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對周敏來說,卻不同了。 不過周敏沒有深究的意思。 邱五爺為什么會獨自一人遠離家人住到這里來養病,他的身體是怎么回事,又為何對自己另眼相待……她不是不好奇, 但都沒想過要去追究。對周敏而言, 這個人跟她是兩個世界的人,即使追尋到了答案,也沒什么意義, 既然如此, 就應該恪守界限,不去逾越。 或許,她能做的也就是陪著邱五爺吃一頓飯了。 因為周敏還要回家, 摸黑走夜路畢竟不方便,所以這頓飯結束得很早。她從這位于半山腰的院子里出來,順著門前的大道一路往下走,到了山腳下,再轉頭回望時,只能看到小院從林木之間露出一點隱約的檐角來。 她轉過頭,抬手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臉頰。 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忽然變得易感了。 還沒等她想出個所以然來,便見不遠處有人快步往這里跑過來。離得近了,周敏才看出來人正是石頭。她忙快走幾步迎上去,“石頭,你怎么來了?” 石頭在她跟前停下,只微微有些喘氣,額頭上卻已經滲出了不少汗水,他望著周敏道,“你這會兒還沒回,我就過來看看?!?/br> “邱五爺今天搬過來,連個暖灶的客人都沒有,只好留我充數了?!敝苊粢贿呎f一邊掏出手帕遞給石頭,“擦擦汗。我剛從山上下來,這就回了?!?/br> “嗯?!笔^點點頭,問她,“敏敏,我們也要在這邊蓋新房了嗎?” “是啊,等秋收過了,大家都有閑暇時,便開始動工?!敝苊舻?,“人多動作快,到過年前應該能建好。明年開春之后,咱們就搬過來住,往后就不需要費工夫兩邊來回了?!?/br> 石頭這才用手里的帕子抹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那咱們家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也是木板房,但會比邱五爺的這個院子更大?!敝苊舻?,“雖然費事些,但與其倉促的建起來以后又要拆除重蓋,不如多花費些精神,現在就好好建造,住個三五十年再說?!?/br>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回走,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拖在身后,山間到處都是鳥鳴蟲唱,聲音遼遠悠長,好像連時間都在這一刻慢了下來。 …… 秋收也被稱作搶收,蓋因雨季說來就來,而且延續的時間很長,如果不能在那之前就將糧食收回家里,很有可能就這么白白泡壞了。所以等到田地間變成一片金黃時,村民們便都走出了家門,開始搶收今年的秋糧,就連平常不需要下地的婦人和孩子,這會兒也會跟著一起勞作。 齊家今年種的東西多,收獲的時候需要花費的時間自然更長。 這些糧食全都收回來之后,居然將不大的房子堆得滿滿當當,幾乎快要放不下了。 齊老三見狀,忍不住感嘆道,“是該建新房子了,否則將來收成越來越多,連個放處都沒有?!?/br> 周敏道,“到時候直接建個大倉庫,就不需要擠占住的房子了。建在山頂,地基打高一些,連積水都不用擔心。里頭隔成單獨的房間,用來堆放不同的東西。門前再鋪個曬谷場,怎么樣?” “都好都好?!饼R老三笑著點頭,“你決定就是?!?/br> “爹這是什么話?”周敏微微皺眉,“我是在跟你商量?!?/br> “這主意的確很好,我沒有意見?!饼R老三道,“你們兩個孩子都懂事能干,我這個當爹的不用cao心,自然就能輕松些。這些事你自己就能做主,沒什么好商量的?!?/br> 周敏挑眉,“爹這么說的話,我可就真的自己做主了?” “嗯?你要干什么?”齊老三立刻警覺。 周敏撇撇嘴,就知道所謂的讓她自己做決定完全是場面話,具體內容應該是“我不在意的事你可以自己做主,我在意的就要拿出來商量”,不過她本來就是要找齊老三商量,所以也不在意,道,“我想自己建一棟房子?!?/br> “什么意思?你要搬出去自己???”齊老三的確沒想到她要說的是這個,聞言不由微微一愣。 周敏點頭,“石頭年紀也不小了,我自己住方便些?!?/br> 雖說是姐弟,但住在一個家里,卻總有些時候會感覺很尷尬,比如周敏洗了貼身衣物,就常常不知道該往哪里晾。而且共用一個廁所,也時常會出現比較尷尬的情況。周敏自己也就算了,石頭年紀越來越大,該開始懂得男女分別,生出淑女之思了,自己這個jiejie自然也該有所避諱。 當然,其實還不止這樣。周敏自己短時間內是不會考慮結婚這個問題的,住在這里的時間不會太短,有個個人空間也比較方便。就算將來石頭成親了,影響也不大。不過這種話就不需要說出來了。 這話說得不算委婉,齊老三臉上的表情也有些尷尬,他咳嗽了一聲,才道,“也有道理,那就依你,在旁邊再造一棟房子便是,來往也方便?!?/br> 周敏微笑著點頭,卻沒說自己會把房子選在什么地方。距離正房肯定不會太遠,但也不會太近,地方也要清凈一些更好。這些要求現在說出來,齊老三肯定會在心里權衡,然后開口勸說。但等建造的時候再說,就是板上釘釘了。 秋收結束之后不久,秋雨就落了下來。 這種天氣當然不太適合開工,而且才剛剛忙過這一陣,大家也需要一些時間休息。不過周敏已經放出消息,要招募人員開墾山地、修造房屋,讓人過來報名,等雨季結束便開始動工。 對于萬山村的人而言,每年秋收之后到過年之前這段日子,固然比農忙的時候悠閑了許多,但大部分人并不怎么享受這種悠閑。畢竟他們靠著土地吃飯,有勞作才有收獲,冬天地里不出產東西,人就只能閑著。但凡稍微有一點心氣,不想混吃等死的人,都不會覺得這種悠閑是好事。 只不過在萬山村,就算想要找點兒副業,也是不可得的。除非是像冬叔、小鐵匠或者殺豬匠那樣本身還有一門傍身手藝,時不時被人請去幫忙,否則根本沒什么事要他們幫忙。 至于進城務工,倒也不是沒人想過。然而這個時期經濟發展水平十分堪憂,通常而言,一個行當往往一干就是一輩子,把孩子送去鋪子里做學徒或許還有可能,要想找短工卻是幾乎不可能。就算有那樣的機會,人家也會找相熟的人,不會隨意接納自己找上門自薦的。 高順縣又不像是那些在江河邊上南北要沖的地方,還有碼頭之類的地方能賣死力氣,按日計工。 大概他們冬日里唯一不閑的時候,就是衙門要發役夫做苦力的年成了。然而這種忙碌,卻更是所有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因為服徭役不但要自帶干糧和工具,而且勞作的強度非常大,時間又通常都是在農閑的大冬天,每一次的徭役都動輒死傷,即使僥幸活著回來,也是元氣大傷。 萬山村的人倒也不是什么法子都沒想過。比如每年冬天入山燒窯就是一種辦法。他們燒的是木炭和各種陶器,供給各家自己使用之外,偶爾還能賣出一些。雖然苦些,但也是個進項。但考慮到山上的資源也不是那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每年都是輪流選定幾人上山,大多數人仍然很閑。 所以周敏要招募工人干活兒,而且除了管飯之外每天還給十文錢,報名者立刻蜂擁而至,讓負責登記的齊老三不得不臨時制定了一個招收標準?!饕窍薅艘幌履挲g,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青壯。 即便如此,也招到了足足三十人。 把名冊交給周敏時,齊老三忍不住問,“人會不會太多了?” 這三十人,再加上之前周敏留下的工匠十人,工錢且不提,光是每天要耗費的糧食就難以計算。 好在周敏既然早有規劃,自然也預料到了這個情況,今年劃出了足足幾畝地來種菜,供給這些人應該不成問題,而且還能換點兒花樣。至于rou,殺一頭豬,偶爾再宰幾只雞,殺幾只兔子,應該就差不多了。 而且,人多有人多的好處,那就是干活兒快。四十個人干十天的活兒,十個人就要干四十天,這么一算,所消耗的錢糧其實并沒有什么分別,還拖慢了工期。 此外,周敏還招了兩個婦人來幫著安氏煮飯。畢竟是四十多人的伙食,她一個人肯定顧不過來。冬嬸出了月子,自然要占一個名額,至于兒子,直接扔給齊慧去照看了。農村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這么一個帶一個,也沒什么稀奇。 人選定下來之后,便選在一個艷陽天,正式開工。 第一步就是在山腳下搭了一個臨時的大木棚。所有人一起動手,直接在周圍砍了樹木過來搭建,半上午的時間就將這棚子給搭起來了。然后又壘了兩個臨時的灶臺,這里以后就是煮飯和大家吃飯的地方了。如此可以免了來回奔波,能節省出更多時間。 第二步,就是把從家里拉來的那頭豬給宰了。如今齊家的收成越來越多,諸如紅薯藤、紅薯之類的東西,沒有賣出去自己也吃不了那么多,便都用來喂豬,所以這兩頭豬長得膘肥體壯,已經有二百多斤了。 知道這頭大豬殺了之后,就是大家做工期間的伙食,每個人都十分振奮。 雖說請人干活的時候,吃得都會比平常更好些,這樣大家才肯賣力氣,但真正像周敏這么大方的,仍然不多。 吃飯的時候,周敏又站出來強調了一件事:她花了那么多錢糧,是請人來干活兒的,不是養大爺的。如果誰偷懶被發現,那么對不起,立刻結賬走人,外面有的是想進來替代的人。 聽到這番話,所有人摩拳擦掌,都下定決心要好好表現。 不說這又吃又拿的,不盡力自己都不好意思,單說齊老三這個主人家帶著他們干活兒,周敏和石頭這兩個小監工又到處盯著,想偷懶的人也得掂量一下能不能混得過去。 他們以前就算想賣力氣也沒處去賣,如今得到這個機會,自然要好生珍惜。 等到一頓飯吃完,周敏才開始分配接下來的任務。 從村里招募的這三十人,目標就是將整片山都清理出來。 這種清理是非常徹底的,將不需要留下的樹木砍掉,連樹根都要挖掘出來。能用作木料的部分挑出來單獨存放,剩下的曬干了當柴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