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節
心念轉動,老夫人終于點了點頭:“你肯對我說這些,很好。你起來吧?!?/br> 崔曄這才緩慢起身,老夫人望著他的臉,發現他的臉色比平日又蒼白一些。 老夫人嘆息:“我從來相信你是不會讓人失望的,既然你心中有數,那就罷了。我這把年紀了,只有兩個心愿,一是看你們這些小輩安安穩穩,不負家聲,二,就是去了地下,不至于愧對崔家的列祖列宗,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崔曄道:“是,孫兒明白?!?/br> 老夫人道:“好了,別的話我不再說,也不用我多說,你去吧?!?/br> 崔曄躬身:“您保重身子?!?/br> 老夫人心頭一軟,望著他道:“不必跟我說,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記著,須知道,如今崔家最需要的是你,你好好的,崔家就好?!?/br> 崔曄退出房間,見盧夫人呆呆地坐在外間的椅子上,見他出來,才忙站起身。 “你……”盧夫人打量著崔曄的臉,“老太太……跟你說完了?” “是,母親?!?/br> 盧夫人眼底的緊張焦慮一涌而出:“怎么說的?老太太、責罵你了么?” 崔曄道:“您放心,祖母并未苛責,只是叫我處理好此事?!?/br> 盧夫人半是放心,半是牽心:“你、你也太……唉!” 雖有埋怨,但她不想再說更多,免得更加重崔曄的負擔,這畢竟是她親生的兒子,何況又知道他的身體情形從來都……盧夫人更擔心的是他能不能撐得住。 盧夫人默默地握住崔曄的手:“好好地把這件事處置妥當,平安度過這一關,知道嗎?” 崔曄道:“是?!?/br> 盧夫人又道:“阿弦那邊呢?怎么聽說她留在了大理寺?” 崔曄道:“先前我陪她去大理寺,將案發那日情形說過了,等大理寺的裁決,此事無礙,您放心?!?/br> 盧夫人兀自忐忑:“什么時候回來?” 崔曄頓了頓:“快則明日,遲……三兩天而已?!?/br> 袁恕己雖把四人遇害案子審問詳細,那“鬼魂”驅使的說法雖然無法作為證供,但幸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先前是坊間的流言鬧事生非,如今,卻也可以再利用同樣的法子。 因為連環案子轟動朝野,無人不知詳細,大理寺的裁決還未出,滿城卻已經開始流傳“借身還魂”殺人的說法。 畢竟,第一件案子,說起來是弱小的孩子殺死了親生父親,如果說是那小孩子陡然生出如此歹毒心腸,又有能耐殺人,誰也不信,何況那些街坊都作證,說是死者經常暴打家人,小孩子常常被打的瑟縮求饒,滿身是傷,但這孩子生性善良,從來不曾高聲大氣,如果是被鬼魂附體殺人,這種說法卻容易解釋,也才是坊間百姓們喜聞樂見的。 而且死者的妻子經過仔細回想,也作證供述孩子那日的舉動十分古怪,跟平日里完全不同,儼然鬼上身一般。 其他兩件也是異曲同工。 而且百姓們在對鬼神之說喜聞樂見的同時,更最擅長對此類事情自行發揮加工,所以雖然大理寺的公文上并沒有提到一個“鬼”字,民間對這種說法先接受了大半。 可與此同時,卻還有些不同的聲音,比如有人說:借尸還魂殺人的說法太過荒謬,擺明了是官府編造出來給女官(也就是安定公主)脫罪用的。 但是偏偏大理寺的公文上半個“鬼”字也沒有提及,只說是七殺之中的過失殺而已,有理有據的,倒是不好就直接說官方編造。 但是在朝堂上,則另有一種不同的盛況了。 最先忍不住出聲的是言官。 畢竟當初王皇后被廢一案,直接原因就是小公主的死,但是如今突然橫空出世,傳說小公主還在人間,而且正巧是皇后娘娘甚為寵愛的女官,偏偏高宗也對她寵信有加,不僅賜給了御前自由行走的令牌,且隔三岔五召見進宮……這種種所做,眾人是有目共睹的。 本來不知道如此圣寵原因何在,只還當是二圣喜歡這位古往今來頭一號的女官,可是現在爆發出了女官就是安定公主的傳聞,就不由得不讓眾人浮想聯翩了。 大朝之上,魏言官首先出列:“陛下,近來坊間多有傳言,說是女官是當初夭亡了的安定公主,傳言十分之盛,來龍去脈也很是詳細,說安定公主原本就沒有死,只是被宮里的人偷偷地帶了出去藏了起來?!?/br> 高宗雖然很不喜歡這幫人興師問罪的口吻,但阿弦的確是沒死,他不想、也不忍就死咬說“安定已經死了”,于是只是沉默。 旁邊武后道:“然后呢?” 言官抬頭對上武后目光:“然后?娘娘這句然后是什么意思?然后自然就是王皇后被廢,最后跟蕭淑妃一起被處以極刑了,難道娘娘不知道么?” 武后冷笑:“你好放肆,竟敢如此對我說話。我問你的然后是說傳言往下如何。你不必再拐彎抹角?!?/br> 言官道:“臣的確是放肆了,因為臣很為當初屈死的王皇后等不平。娘娘問傳言往下如何,那臣就繼續說下去,小公主被宮里的人偷偷帶出去藏起來,為的就是制造已死的假相陷害王皇后,十六年后,一切風平浪靜,該死的人早就死了,所以小公主就該回到長安,重新享受榮華富貴?!边@話夾槍帶棒,暗帶嘲諷。 高宗皺皺眉,想說什么又停下,只看著武后。 武后環顧周圍,見群臣面色各異,有人皺眉猜測,有人面露不虞,也有人彷徨無措。 武后還未開口,忽然有一人站出來,道:“混賬,就算是言官,也不該如此對皇后娘娘無禮!” 說話的,卻是周國公武承嗣。 武承嗣指著那言官道:“你口口聲聲說安定公主還活著,那你有什么證據?女官就是安定公主?笑話,我還說女官是我的……” 他終于及時打住,道:“拿些市井流言就來在朝堂上質問,我倒是不知道咱們大唐的朝例是這樣的,什么三省六部什么律法都不必要了,只要各自說些市井見聞、離譜的謠言就成了?!” 言官皺眉,旁邊卻有一位御史出列道:“殿下此言差了,所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又有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今整個長安城里都沸沸揚揚地在說這件事,難道我們這般臣子就該裝聾作啞地當什么都不知道?自然要即刻向陛下跟娘娘稟明。何況,如果這謠言是真,也并不是壞事,至少陛下是骨rou團聚了,不是嗎?” 武承嗣眨了眨眼,有些不知如何反駁。 御史又朝上行禮,道:“陛下,娘娘,想必魏言官并不是故意冒犯,他只是說話太急了而已,如果女官真的是安定公主,其實倒也可以恭喜陛下天倫重聚的。但是另一方面,的確當初因為安定公主之死,牽連的太大了些,王皇后原本品性極佳,卻因此被廢,后來更……所以有人心里不忿也是有的?!?/br> 這話說的柔中帶剛,卻叫高宗心里受用了好些,忍不住又看一眼武后,心里猶豫要如何應對這種場面。 高宗其實早就想把阿弦的身份公之于眾,只是因為武后忌憚會引發混亂,所以并未同意,如今見事情終于揭露,雖然并不是以他想要的方式,可倒也未嘗不算是一種“破釜沉舟”,若趁機把阿弦歸入皇族,恢復她名正言順的安定公主身份,倒是高宗樂見的。 高宗心里恍惚,竟不由地點了點頭。 那魏言官聽到這里,又見高宗似乎松動,就也說道:“不錯,陳御史說的對,當初的事牽連的實在太廣了,非但是王皇后成了廢后,甚至連向來忠心耿耿的長孫無忌大人等,也被牽連其中遭受無妄之災……” 高宗正怔忪,身旁忽然響起武后的厲聲,道:“終于露出你們的狐貍尾巴來了?” 這一聲突如其來,震得高宗不由一抖,急忙轉頭看向武后。 卻見武后滿面怒容,竟自椅子上站了起來。 魏言官愣住,武后手指著魏言官道:“我還在想,到底是什么人故意在殺人案還未解破的時候就又制造流言,大肆傳播渲染,沒想到你這么快就跳出來了!” 魏言官一愣之下道:“娘娘是何意,臣不明白?!?/br> 武后道:“我看你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你們制造混亂,不就是等現在這一刻嗎?什么王皇后蕭淑妃,不過也是你們的幌子,只是想借這個機會達成你們真正想達到的目的,為了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喊冤叫屈罷了!” 魏言官眉頭一皺,卻并不慌張:“就算是臣有想要為長孫大人喊冤的意思,但也不見得是臣制造了什么謠言跟混亂,臣只是為了忠心耿耿的老臣子們的遭遇覺著不平而已。畢竟一切都是從安定公主之死開始,如今公主沒死,是不是可以為王皇后正名,為幾位大人們平反了?” “平反?”武后冷笑道:“長孫無忌所犯的是目無君上,勾結朝臣意圖謀反!謀反的重罪,又從何說起的要平反?” 魏言官道:“娘娘,只怕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吧,當初長孫大人因痛惜王皇后遭遇,不愿意陛下立娘娘你為后,所以……” 這一下,連高宗也坐不住了,皺眉道:“放肆?!?/br> 魏言官微微一頓,然后朝上跪落,俯身以額頭貼地道:“陛下!求陛下明鑒,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如果女官就是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沒有死,那王皇后何以被廢,王皇后不被廢,長孫大人又何以心懷不忿違逆圣上而惹怒了皇后娘娘?陛下,公主是您的女兒,而長孫大人終究是您的舅舅,時隔這么多年,公主回到了陛下您的身邊,難道陛下就不愿意讓長孫大人在泉下之靈得以安息嗎?” 說到這里,他便砰砰地磕起頭來。 高宗畢竟并不是個薄情冷血的人,當初處罰長孫無忌的時候他也有些于心不忍,如今又聽著言官說的如此言情懇切,瞬間有些為難。 旁邊的陳御史見狀,便也稟奏道:“陛下,魏言官是一片忠心,陛下還是該斟酌他的意見,就算如今不能確定安定公主就是女官,但,至少要派人詳查此事,如果是真,當年的一系列由安定公主之死引發的慘事,也終究該給予一個交代?!?/br> 兩人說了這一番,陸陸續續,竟又有幾個人出面,其中還有宰相魏玄同,以及大將軍劉審禮,盧國公等,漸漸地朝堂一半以上的人竟站了出來。 武后臉色凜然,胸口微微起伏:“好的很,你們,這是想要借題發揮,逼陛下決斷嗎?” 陳御史道:“求娘娘恕罪,臣等只是想得一個真相,一份公道罷了。想必天下人也是這樣以為的,娘娘何以竟如此抵觸?如果女官真的是安定公主,娘娘不是該高興的嗎?” 武后目光來去,落在崔曄身上:“崔愛卿,你是如何看法?” 剎那間,滿朝文武的目光都也齊刷刷地看向崔曄。 原本該是眾人寄予厚望的人,可偏偏他娶了阿弦,如今更證實女官就是安定公主,所以崔曄如何表態,在眾人看來成了一個謎。 連高宗也不禁用殷切地目光投向崔曄。 眾目睽睽之下,崔曄道:“回娘娘,陛下,臣也覺著,是該徹查?!?/br> 武后臉色微變。 群臣不由彼此相看,有人已經緩緩頷首,表示舒心贊同之意。 武后生生地咽了口唾液,臉上的怒容卻一點一點消失,她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崔卿也這么認為?” 崔曄道:“娘娘,是該明白徹查此事。與其放任不堪的流言四起,不如以真相澄清,以正朝野視聽?!?/br> 武后嘴角一動,高宗終于一錘定音:“好了,都不必爭執了,既然崔愛卿也同意如此,朕便答應徹查就是了?!?/br> 武后轉頭看向高宗,很淡的一絲愕然從面上一閃而過,武后的雙目又恢復了往日的淡然自若,她后退一步:“臣妾先告退了?!鞭D過身,拂袖而去。 高宗則道:“大理寺復雜的連環殺人一案已經有了定論,此案袁愛卿辦的利落,如今就由你跟狄御史聯手,查明安定公主一案?!?/br> 袁恕己跟狄仁杰出面領命。 雖然對于這連環殺人案,百官之中也還有人心懷疑慮,可是聽高宗答應重新明察安定公主案子,便暫時將此事扔下了。 魏言官跟陳御史對視一眼,言官又抬頭道:“陛下,如果安定公主真的就是女官,那之前王皇后被廢,以及長孫大人……” 高宗眉頭一皺,繼而道:“不必著忙,真相如何,還不得而知呢。不過朕答應你們,如果王皇后跟長孫無忌是無辜的,朕一定會還他們清白?!?/br> 剎那間,底下響起了“萬歲”的呼聲。 退朝之后,高宗并未就直接回寢宮,而是去見了武后。 含元殿內,武后皺眉坐著,顯得心事重重,見高宗入內,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起身。 高宗上前道:“你惱了?覺著我不該答應他們?” “陛下,您這是在縱容那些包藏禍心之人?!蔽浜蟮?。 高宗道:“他們不過是為了廢后跟長孫無忌他們不平,想討個公道而已。不會再有其他事的?!?/br> 武后卻道:“陛下,你太過小看這些人了,他們哪里會一口就要陛下廢后?不過是一步一步露出獠牙而已,方才在朝上,魏角的樣子就像是要生撕了我了,要還長孫無忌的公道?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br> 高宗安撫道:“你放心,如果他們真想那樣,朕也是不會允許的?!?/br> 武后聽他溫聲如此說,臉色稍霽,道:“另外,我懷疑連環殺人,以及捅破阿弦身份這兩件事,也跟今日朝堂發難的這些人脫不了關系?!?/br> 高宗道:“這個該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