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節
正想的入神,有個聲音笑道:“你呆呆地在這里站著干什么?倒像是那個一動不動的銅仙人?!?/br> 阿弦吃驚,定睛看時,卻見面前站著一個矮小的身影,兩只眼睛圓溜溜笑吟吟地正打量著自己—— 居然正是太平公主李令月。 阿弦忙躬身行禮,口稱“公主殿下?!?/br> 太平卻道:“你又在等表哥么?” 阿弦點頭。 太平道:“我勸你不要在這里苦等了,他一時半會兒地出不來呢?!?/br> 阿弦道:“這只是職責所在?!?/br> 太平笑道:“當個小跟班兒有什么趣味?反正等在這里也是白等,現如今我正要出宮去,你跟我一塊兒吧?!?/br> 阿弦道:“使不得,周國公出來看不見我是要動怒的?!?/br> 太平道:“只說是我把你叫走了就是了,我不信表哥對我也能動怒?!?/br> 太平年紀雖小,性情有些嬌蠻,而且這不由分說的脾氣卻跟賀蘭敏之有的一比。 阿弦正要推脫,太平卻一把攥住了她的手腕:“看著還像是個清爽之人,怎么這樣啰嗦?表哥若責罰你,我就替你出頭,成了么?你快跟我一起出去,我們再找阿黑,大家去崔……” 阿弦不等她說完,便道:“殿下!” 正在拉扯,忽然丹鳳門內一個有些尖細的聲音道:“是在吵吵嚷嚷什么?” 說話間,是一個白面無須的太監走了出來,身后不遠處站著個身量偏瘦狹的,本駐足相看,忽然看到是太平公主在此,先前那太監忙換了一副笑臉,行禮后道:“殿下不是要出宮么?為何在這里耽擱?”背后那個也走了兩步,低頭行禮。 太平公主道:“我要帶表哥的跟班兒一塊,他不肯呢?!?/br> 那太監聞聽,即刻皺眉對阿弦道:“你如何這樣不識抬舉,公主看上你,豈不是你天大的福氣,還不乖乖兒地聽從,竟敢在這里犟嘴道怪的,要是給圣后知道了,你可就要……” 太平一邊兒聽著,一邊兒噗嗤笑道:“我才嫌啰嗦,竟又來了個更啰嗦的,牛公公,你可去吧,別在這里唵唵叫了,我自有法子擺平他?!?/br> 那老太監笑道:“是老奴多事了?!蓖撕髱撞?,同那身后者一塊兒去了。 兩人去后,太平悄悄說道:“你應該不知道吧,這是父皇身邊得力的牛公公,他身后那個是御膳房的張公公,手藝是最好的,我最愛吃他做的菜,你答應跟我一塊兒出宮,回頭我讓他做拿手的蒸糖酥酪給你吃如何?” 阿弦哪里愿聽她說這些,恨不得她快點走開,又聽居然用這般手段,越發無奈,只是搖頭。 太平握著她的手腕,有些不高興地嘟起嘴道:“你當真不跟我一塊兒?” 阿弦道:“殿下請恕罪,我畢竟是周國公的人?!?/br> 太平嚷嚷道:“真是古板,既然如此,改天我把你從表哥那里要過來,讓你天天跟著我,看你還怎么推三阻四的!” 阿弦吃了一驚,雖知道太平這多半是負氣,但想到后果,仍是心驚rou跳。 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太平已經哼了聲:“我走了。誰稀罕你?!彼龑㈩^一扭,微微昂首,猶如一只小小而驕傲的孔雀,雙眼看天似的去了。 阿弦在背后看著她的背影遠離,眼中卻浮現出淡淡地感傷之色。 且說太平出宮,上馬車直奔崔府而去。 原來今日她因氣悶,便想到來崔府找盧煙年散愁解悶,不料還未下車,就聽到崔府門口的家奴道:“回公主殿下,我們少夫人今日去了城郊的伽藍寺里燒香還愿,并不在家?!?/br> 太平一聽,格外失望,因方才在丹鳳門被阿弦拒絕,心里不高興起來:“偏偏今日不在家,卻叫我去哪里?” 她到底年紀小,興興頭頭道:“既然這樣,我們也去伽藍寺就是了!” 旁邊的侍女聞聽,忙阻止:“殿下,使不得,天后曾一再吩咐過,近來長安城里有些不大太平,前兒才出了那個什么飛人頭案子呢,咱們還是安穩回宮,改日再來,或者告訴他們等少夫人回來后,讓她進宮找殿下如何?!?/br> 太平的性情卻的確有一部分像賀蘭敏之:“不行!”她叫嚷道,“我現在就要出城。今天誰若還敢拒絕我,我就……把他送到府里頭喂逢生去?!?/br> 身旁之人不敢再多嘴,只得由著這位小公主的性子。 跟隨的小太監存了個心眼,一邊陪著太平往城外去,一邊兒悄悄地使眼色給崔府的人,意思是讓趕緊去皇宮報信。 畢竟太平常來常往,崔府這些家奴又都是人精,即刻明白。 在馬車離開之后,便忙快馬加鞭往宮門而來。 而對阿弦來說,——果然被太平說中了,她在丹鳳門又等了小半個時辰,還是不見敏之露面。 正心焦,便見崔府的家人趕來,翻身下馬,對相識的公公道:“勞煩入內通稟,說是公主殿下要出城去伽藍寺?!?/br> 那傳話太監也嚇了一跳:“什么話?怎么擅自出城?” 家奴苦笑道:“因我們少夫人如今在城外燒香還愿,公主殿下急著要見她,所以執意要出城去?!?/br> 傳話太監聽了,這才匆匆往內報信。 阿弦在旁自然也聽得分明,只是不以為意。 崔府的家奴報信完畢正要上馬返回,一眼看見阿弦在此,便笑道:“咦,小兄弟,是你?!?/br> 阿弦見他還認得自己:“哥哥有禮了?!?/br> 那人忙拱手換了個禮,笑道:“我們還正在猜想如何你多日不曾去府上了呢。原來是在這里高就了?” 阿弦道:“慚愧慚愧?!?/br> 那家奴看著她,顯然竟是滿肚子的話要說,奈何并不是說話的地方,便只意猶未盡地告辭去了。 在那家奴前腳剛走,里頭便有一隊禁軍侍衛匆匆而出,呼嘯著沖出了丹鳳門,往朱雀大道飛馳而去。 阿弦詫異,不知這是怎么了,正在打量,里頭兩個小太監并肩而過,一個道:“聽說了沒有,公主殿下私自出城,天后發了雷霆之怒,派金吾衛立刻去將她帶回來呢?!?/br> 另一個道:“其實公主殿下經常偷偷往宮外跑,也是常事,如何這次天后竟一反常態?” “你難道沒聽說?最近……長孫無忌的那些……” 聲音壓得極低,兩人且說且遠去了。 阿弦聽了這只言片語,正暗中揣測,里頭又有一個太監出來道:“哪一位是周國公的伴當?” 阿弦出列:“在這里?!?/br> 太監道:“周國公尚且有事,一時半會兒不能完,吩咐你先行回去就是了?!?/br> 阿弦只得答應,轉身往回而行。 天不知不覺有陰了下來,空中又有雷聲轟隆隆響起,阿弦抬頭看了眼,居然莫名有些心驚rou跳。 “骨碌碌……”那人頭從車中滾落,彈跳到自己跟前兒,不偏不倚對對住她。 阿弦咽了口唾沫。 那人頭卻忽然睜開雙眼,啞聲笑道:“十八弟,別來無恙啊?!?/br> 阿弦“啊”地失聲,手握成拳看時,面前卻空空如也,只有行人匆匆自身邊兒經過。 但她的心卻慌亂不堪,幾乎無法自持。 “我是怎么了?心怎么這樣慌,”阿弦喃喃,“難道是被風吹病了么?” 她仔細回想今日所見所遇的人,所經歷之事。 一張張臉孔自心頭掠過,最后留下來的,是太平看似嬌蠻的臉孔。 只是這一次并不是在丹鳳門口,而是在一處空曠之地,林間尚有積雪。 太平尖叫——她轉身似要逃走,裙子卻被樹枝曳住,發出“嗤啦”一聲。 阿弦不知是什么讓太平如此恐懼,但在她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人已經在明德門前! 城外,伽藍寺。 太平笑道:“來啊,看我們誰跑的更快?!?/br> 盧煙年見她提著裙子,跑的飛快,又因下坡,整個人幾度踉蹌,煙年忍不住道:“殿下且慢些,摔了不是好玩兒的?!?/br> 太平道:“這樣才刺激好玩兒呢,橫豎摔不死人?!?/br> 盧煙年啼笑皆非:“殿下,這種話萬萬別在宮里亂說?!?/br> 太平道:“怕什么?我在宮內時常胡言亂語,母后早就知道,她還讓我不必理會別人說什么,橫豎我高興就是,難道這一輩子,都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不成?” 盧煙年心頭一動,細細咀嚼“難道這一輩子都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心中覺著十分滄桑涼薄,卻不失倔強灑脫,但這些之外,卻又有說不出的幾許難過。 兩人且說且行,不知不覺距離伽藍寺更遠了些,太平所見前方一棵松柏低斜,上覆蓋皚皚雪色,便跑過去,摩拳擦掌想要攀高。 盧煙年怕她出事,急要上前來攔著,就在此刻,只聽得“刷刷”聲響,樹上躍下兩道黑色身影! 第110章 絕世奇葩 明德門前, 先前在宮中丹鳳門處見過的那些禁軍風馳電掣般狂奔而回。 行人車馬紛紛讓路, 雖不知發生何事,卻明白非同等閑。 阿弦隨著眾人站在路邊兒上, 緊緊地盯著隊伍,她在找尋一人。 但一直等到禁軍離開, 也終究沒有看見她想見的那人:太平公主。 隨著隊伍遠去,人群才恢復正常。 有路人道:“看樣子是出了大事, 今天在路上的官兵都比平日多了一倍?!?/br> “前不久那個人頭案還沒解決,死的據說還是公門中人,正值節下,還是朱雀大道上,不知是什么兇犯那樣大膽?!?/br> 次日,坊間有一則極詭異的流言四起。 據說是當朝崔天官的妻子盧氏, 去城外燒香還愿的時候遇到一伙強賊,盧氏不幸, 竟被賊人所辱。 頓時間, 長安城內掀起了軒然大波,街頭巷尾,人人傳說。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長安城的治安戒防更加嚴密, 街頭巡邏的禁軍比比皆是,連皇宮中的金吾衛也都出動了不少。 這流言如此轟動,以至于竟無人留意,大明宮里少了一個舉足輕重、武后心坎上的人。 這日, 周國公府。 賀蘭敏之喂完了那只綠孔雀,拍著手對阿弦道:“事情變得有趣了,崔曄的老婆給他戴了一頂偌大的綠帽,這真是我活這么大所見過的最匪夷所思的事?!?/br> 阿弦不語,她正在為此事煩心。 阿弦不知此事真假,但若是真的話,身為女子,盧氏遇到這種事,實在比殺了她更加難堪,何況這件事居然還沸沸揚揚地傳了出去,簡直雪上加霜。 阿弦雖跟那女子素未謀面,卻不禁心生憂慮憐惜,如果事是子虛烏有,當然天下太平,但是流言猶如覆水難收,卻叫人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