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楚姨娘生平,還真沒遇到幾個像這樣的人,以往見到那些小官吏的夫人們,對著她這個姨娘,不一樣的點頭哈腰,低眉順眼么。 偏偏這一身正氣的趙家人,真硬氣,倔脾氣得很,完全不將候府的權勢看在眼中,讓她不得不陪著笑臉的說些好話。 好歹沒讓趙家兄弟拂袖而去,但兩人從候府出來后,臉色都不怎么好,這還沒進門呢,就對著娘家人甩臉色,這要嫁進門去,還不知會如何? 兩人之前見過宋天平,宋天平姿態倒是擺得低,要他們說,那樣也才有點像娶媳婦的態度,而這候爺的態度,就值得人深思了。 他們都從中看出了不妥,回到家后,卻沒有去問趙松梅,而是耐著性子,等趙松材回來之后,便開始質問起來。 對于定親的前因后果,趙松材并沒有跟他們說過,但沒想到,兩人才進京,就發現了不妥之處,若兩人不問,他估計也就裝聾作啞的瞞過去了,雖說也是他的不對,但瞞著兄長,也只是不想讓他們擔心。 但現在問起來,他自不好再隱瞞下去,便老老實實的,將宋天遠母子如何算計他們,而候府兄弟間爭斗得厲害等等等,一應事兒交代了個徹底。 直把兩兄弟聽得眉頭皺得死緊,之前看宋天平的態度,還當他是看上小五,真心求娶,畢竟小五是這么出眾的一個姑娘,別說一個候府公子,就是的皇子皇孫看上,都很正常。 哪知道這其中還有這么多的波折,趙松柏聽得漸漸黑了臉:“你就是這么做哥哥的?” “我這也沒有別的辦法,原本是想讓小五回家,這邊的事兒我自個頂著,耐何小五不愿意,就有了如今的局面?!壁w松材也知道,這事兒跟他有莫大關系,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宋天平推波助瀾。 趙松材自也是不情愿的,但事已至此,再無轉圜。 兩人也心知他說得對,但在絕對的權勢面前,他們平民百姓還能如何,就算趙松材是個官兒,可再入官場半點根基也沒有,還是托人家的關系得到的官職,還能指望他能發揮出多大作用不成? 惟一覺得幸慶的是,宋天平這人還算不錯,別的且不說,只對待小五這事上,也算是誠心求娶,如今,也只盼他這份真心,能長長久久下去。 之后,三兄弟達成意見,并不曾在趙松梅跟前,再提起過一言半語。 因清楚了事情的原由,兩人也不再對候府的態度挑刺了,你再怎么挑剔,那也是改變不了小妹即將嫁入候府的事實,與其鬧得不好看,不如和和氣氣的,各自相安無事。 兄弟三個,都覺得在這場婚事上頭,讓趙松梅吃虧了,女兒家嫁人,關乎一輩子,自是要挑個良人,而不是這般的,為著一些利益來做為交換,三人各自想起此事,都覺得心疼。 如此,便在原本計劃好的嫁妝上面,又多添補了些,算做補嘗。 為此,趙松柏還特意跑了幾趟京郊的附近,買下了一處小莊子,給趙松梅添為陪嫁。 而趙松樹,則是拿出他的老本行,眼光獨道的,在最熱鬧的街頭,幫著挑了一個鋪子買下來,價值不菲。 待最終擬好了嫁妝單子,崔氏瞧著都暗自砸舌,這也太豐厚了些,自己的嫁妝完全不能比,當初她在娘家時,也只是庶女的身份,且趙家身份也不高,陪嫁上面,也就是中規中矩,一般人家看著,自也是覺得豐厚,但在一眾姐妹中,也并不出眾。 但趙松梅如今這份嫁妝,卻是比當初崔家嫡長女出嫁時陪嫁,至少還豐厚兩倍,若不是知道趙家大概有多少家底,不然,她都要以為,是把整個趙家都給小姑做了陪嫁了。 心中也很是感嘆,趙家兄弟幾個疼meimei之心,果然非比尋常。 第四百二十六章親戚 自崔氏接過臨時管家權后,將家里也打理得清清爽爽,當然,門戶也看得更嚴實,她本就是出身大家,雖是個庶女,該有的規矩,半點也不含糊。 如此一來,宋天平幾次登門,竟都沒能見到趙松梅,讓他很是有些著惱,卻也無可耐何,人家崔氏總拿規矩來堵他,他又不能承認自己是個不講規矩的人,如此,還真是讓他難受得緊。 想之前,崔氏不曾入京時,他何曾這樣憋屈過,想見就直接登門,就算她時常忙碌,兩人也能偷閑說幾句話,就算有時候,她心情不好,說話不那么好聽,他看著也覺得快活。 但現在,十天半月了,他竟一面也沒見上,雖然也知道,這般去見人家姑娘家也是不太好,但往常都見慣了,如今見不到人,才領會那抓心撓肝的難受。 他甚至都打過去翻墻的主意,但得知趙家很有幾個功夫不錯的護衛,他便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想趙松樹的那些護衛,都是常年跟著他行商四處走的,打殺過的土匪強盜都不知有多少,那身手,自是不差的。 宋天平自認也不差,但要想從那么多護衛之前偷摸過去,半點不讓人察覺,卻也是不容易啊,心里也很是腹誹了一陣,不過是走商么,竟也用得著請這般的高手做護衛,他這舅兄,還真是舍得下本錢。 他曾私下里打著這些主意,趙家人卻是一點也不得而知。 而崔氏,在忙碌之余,也去了崔氏本家拜訪,一路同行的崔元澤,進了京城之后,并沒有跟著崔氏住進趙家,而是直接去了崔氏本家。 這位本家的崔大人卻是在大理寺任職,如今也是正四品的監正,若在在地方,四品官已經算是大官了,但在京城,官員多如牛毛的地方,四品官也就一般般吧! 這樣的官職,也就要看家世如何了,如果家中得力,一般人也都會多給幾分尊重,若是寒門出身,估計也不會有幾個人會看進眼里。 好在崔家也非一般寒門,這位崔大人在京城中,也還得混得不錯,以至于遠在家鄉的崔氏,才有那般風光。 崔氏過來,自然是拜訪崔夫人,依照輩份來說,崔氏還要稱崔夫人一聲嬸子。 “早就聽澤哥兒說你也進京了,只想著你那邊會比較忙碌,所以也沒給你下帖子,你倒別怪是嬸子故意怠慢?!贝薹蛉诵焓?,面帶微笑,說得極是客氣。 崔氏自是明白,這份客氣并不是對她,而是因為趙家結了兩門得力的姻親,所以她如今才會有這份體面。 不然,她一個庶出的外嫁女,若是有事登門來,估計也就一般般招呼了。 “家中也確實忙碌,本該一進京就來看望嬸子的,嬸子這般體諒,不怪我就好了?!贝奘弦彩且恍δ?。 “是呢,說到這個,我還正想跟你說呢,你這初來京城,估計什么也不熟,偏差不多的日子,就要連辦兩場親事,若有什么需忙的地方,千萬不要跟嬸子客氣,咱們可是一家人,不要外道?!毙焓虾苁怯H和,拉著她的手,如此說著。 “嬸子就是不開口,我也不會跟嬸子客氣的,只咱們家的小姑子,也確實是個能干人,我還沒進京來的時候,她就把該準備的準備得差不多了,我來倒是撿了個現成的便宜,白擔一個名兒?!贝奘闲χf道,很是覺得自個占了便宜的意思,隨即便又開口說道:“其他的事倒也不用嬸子幫忙,只一樣,卻也是要麻煩嬸子的,你知道我也是頭一次進京來,人頭不熟,到時候來往客人可能會比較多,嬸子若是不怕麻煩,可否過來幫侄女招呼一下客人?!?/br> “還當是什么大事呢,原來是這一樁,沒問題,到時候我一定去?!毙焓虾苁撬斓膽?。 趙松材也算是一干進士中的新貴,與他相交來往的人,雖說品階低了些,但也有幾個出身不錯的公子,若是女眷的話,她到時候,也可以多認識幾個人。 男人們有自己的圈子,女人們也有自個的圈子,那些一二品大員的夫人圈子她擠不進去,小官小吏的夫人圈子里,多結識幾個人也不錯,誰又能保證人家以后就不會發達起來,官場上的事兒,最是說不準的。 崔氏如今請她過去陪客,也是以她為尊的意思,趙家與候府、宋府皆是姻親,她自是樂得做這個人情。 他們女人家在一處敘著話,很是和樂。 而剛入京沒多久的崔元澤,卻也是過得如魚得水。 他也是個讀書人,書讀得怎樣且不說,但這人性子比較活絡,很懂得交際應酬,趙松材帶著他出入了幾次應酬,他便也結識了幾個朋友。 趙松材結交的人,也都不是狗rou朋友,多是讀書人,也有同撩官員,但官兒都不怎么大的,自然誰也不會擺個官架子,就這點芝麻官兒,還擺什么官架子,那真是要笑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