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可能沒有演技、櫻桃唇、庶女桃夭、被迫成為太子寵臣、重生民國嬌小姐、生而為貓,我很快樂[快穿]、狗狗我啊,很幸福呀[快穿]、我穿回高二后決定躺平、上交天災基建系統后、全星際都在幫小皇帝破殼
萬象神宮金碧輝煌, 張燈結彩,彩幡迎風飄揚,風吹獵獵。 在文武百官,侯門公卿,各國來使,外國留學生,魏國寺的僧人等數千人的注視下,武太后身著正式冕服,手執玉笏,一步一步踏上寶座。 從飽受欺凌的武家小娘子,初入太極宮的美貌才人,再到備受冷落的年輕后妃,落發出家的太宗舊人,高宗李治的寵妃,臨朝聽政的皇后,廢立皇帝的太后…… 武太后的一生如畫卷一般徐徐展開,然后慢慢合攏,最終凝聚成一道光芒萬丈的光影,在場的千余人,縱然心有不甘,縱然各懷心思,此刻只能匍匐在她腳下,山呼萬歲。 典禮上,武太后宣布,改用周歷,以元年十一月為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夏歷正月為一月。同時,改造照、天、地、日、月、星、君、臣、人、載、年、正十二個新字。 登基的準備差不多了。 南方忽然傳來一聲清唳,啼鳴婉轉,萬象神宮的鼓樂聲霎時停了下來,眾人抬頭四顧,望著鳥鳴響起的方向。 一只體型巨大的神鳥張開色彩斑斕的雙翅,從云彩中俯沖而下,羽翅劃過長空,鋪天蓋地,雙翼閃爍著七彩光芒,蔚為壯觀。 “神鳥!” 人群中爆發出驚呼聲。 饒是在場的文武百官見多識廣,也不由得目瞪口呆,之前那些神乎其神的所謂“神跡”真相為何,他們心知肚明,但親眼看到一只七彩神鳥在眼前翱翔,他們心頭大駭,忍不住泛起嘀咕:難道太后當真是天命所歸? 其實武太后也怔住了,為防止意外,今天的典禮提前演練過,武承嗣可沒說過會安排神鳥降世。 她不動聲色,唇邊含笑,瞥向臺下。 武承嗣冷汗涔涔,幾步躍上臺階,小跑到武太后身邊,“姑母,這……并非侄兒布置的?!?/br> 武家其他人面面相覷,互相追問神鳥是誰設計的。 沒人站出來邀功。 萬象神宮由重重衛士把守,禁衛森嚴,百姓不得其入,看不到威嚴壯觀的受圖禮,但是七彩神鳥在空中飛過,卻是他們親眼所見的,老百姓們一個接一個跑出家門,在地下追逐神鳥。 神宮外匯集的老百姓越來越多,大半座城的里坊居民跟著神鳥奔跑,里坊、巷曲空蕩蕩的。 萬人空巷。 “鳳凰!這是鳳凰!”裴宰相第一個反應過來,跪倒在地,“陛下,您拜洛受圖,天降祥瑞,這只鳳凰來自神域,這是上天派來恭賀陛下的鳳凰??!” 裴宰相這話說得含糊。 李唐宗室尊道教,而武太后為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打壓皇室,抑制道教發展,降低老子的地位,大力扶持佛教,洛陽的僧人們借機出入宮闈,趾高氣揚。 他不好把神鳥扯到道教上去,又不想貿然和那幫僧人扯上關系,干脆瞎說一氣。 大臣們反應過來,紛紛拜倒,附和裴宰相的話。 武承嗣激動萬分,催促武攸暨:“快,派人跟著神鳥,看看神鳥要降落到哪里,修筑華臺,迎接神鳥!” 武攸暨答應一聲,下去張羅。 武承嗣佝僂著腰,攙扶武太后,“姑母,神鳥往庭院后面的方向去了?!?/br> 武太后稍一沉吟,“過去看看?!?/br> 她離登基只差一步,并不畏懼任何天兆。 祥瑞也好,示警也罷,沒有人能攔住她的腳步。 眾人跟在武太后身后,浩浩蕩蕩沖進遍植梧桐翠柏的庭院。 庭中古木參天,濃陰匝地。 神鳥圍繞著一株枝干盤曲的梧桐樹,盤旋鳴叫,久久不愿離去。 有人拉開大弓,想把神鳥射下來,武承嗣急得面紅耳赤,斥退甲士,“怎么能如此怠慢祥瑞?!不怕天罰嗎!” 甲士們只得收起弓箭,無聲退下。 林中傳出一陣縹緲仙樂,神鳥舒展開絢麗多彩的雙翅,羽毛化作一片片飛花,飄落而下。 神鳥緩緩降落,身影慢慢隱入蓊郁的樹叢間,蹤影全無。 仙樂曲調柔婉清麗,眾人過了好半天才從樂曲中回過神來,滿臉驚駭,下意識伸手去接那些隨風灑落的花瓣。 “神鳥呢?”武承嗣抓耳撓腮,想走到樹底下去看個仔細,又怕真的是什么天譴,不敢靠近,指一指從頭到尾一言不發的蔡凈塵,“四郎,你進去看看?!?/br> 蔡凈塵撩起眼皮,冷笑一聲,一動不動。 武太后微微一笑,“光天化日,何懼之有?” 她抬腳走進密林之中。 大臣們對視一眼,抬腿跟上。 梧桐樹林中,七彩霞光籠罩。 這是一種眾人從未見過的霞光,它璀璨奪目,又溫潤柔和,赤橙紅綠青藍紫猶如彩練一樣依次鋪排開,華美壯麗。 武攸暨抱拳道,“陛下,這光是從樹干里透出來的,甲士們遍尋整座庭院,找不到神鳥的蹤跡?!?/br> 他們親眼看著神鳥落入樹梢,所有人親眼目睹,絕對不是他們的幻覺,神鳥去哪兒了? 武太后雙眼微瞇,目光如電,“劈開大樹?!?/br> 甲士們立即照辦,找來斧頭刀具,開始砍樹。 武承嗣命人搬來胡床,攙扶武太后坐下。 沒有人離開,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古樹,等待在樹中發現什么神跡。 古樹很快倒地,甲士剖開樹干。 “好香……” 不知是誰發出一聲感嘆。 眾人恍然回神,這才發現,空氣中有一股馥郁的甜香,此香清冽甜凈,又極為濃郁,仿佛無處不在,但細細嗅聞,又覺得味道很淡,沁人心脾,著實怪異。 哐哐當當,長刀、石斧落地的聲音接連響起,甲士們面色大變,紛紛后退,“是個人!” 在場的人驚愕不已,下意識后退好幾步。 一陣清脆的啼鳴聲由遠及近,數十只飛鳥翩翩飛來,圍著梧桐樹上下飛舞。 接著,又飛來一群五彩斑斕的彩蝶,扇翅翩躚。 仙樂聲再度響起,眾人四處張望,連犄角旮旯都翻遍了,根本找不到奏樂的人躲在何處。 一聲嚶嚀,樹中的女子似乎被鳥鳴聲驚擾,緩緩坐起身,如墨的長發似濃稠的夜色一般披散而下。 她身著五彩羽衣,蛾眉杏眼,綠鬢朱顏。肌膚如冰似雪,恍若凝脂,雙眸靈動明麗,秋水傳神,云發豐艷濃密,光可鑒人,臉似杏花,面若芙蓉,猶如三月艷陽時節曲江池畔蕩漾的春水綠波,紅桃粉杏紛紛揚揚灑落,最明媚的春光,才能比擬出她的三分顏色。 女子揮一揮彩袖,飛鳥、彩蝶似乎受她指揮,紛紛落到她肩頭、手臂上。 有人低聲喃喃:“永安公主……她回來了,她回來了……” 傳說是真的,永安公主當年出家修道時,曾經得高人傳授仙術,能令蓮花瞬間綻放,會開山劈石之法,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永安公主回來了! 武承嗣張大嘴巴,臉色慘白。 其他人沒比他好多少,連人老成精的裴宰相都像是被雷劈了一樣,一遍遍擦眼睛,想確認自己不是眼花了。 武太后怔了一怔,回頭看向李旦。 人群當中,李旦面色平靜,神情淡漠,似乎并未注意到神跡中出現的女子是他已經過世的妻子。 直到眾人嘩然,議論聲越來越大,他才抬起頭,看向梧桐樹。 這一看,他身形僵住,瞳孔猛然一縮。推開擋在他跟前的大臣們,幾乎是連滾帶爬著跑向裴英娘。 什么文雅端莊,涵養儀態,全不顧了。 武太后環顧一圈,把場中所有人的驚愕之相看在眼里。 唯有武承新表現得很鎮定。 武太后從容不迫,含笑道:“四郎,你過去看看那女子是不是皇后?!?/br> 武承新一撩袍子,抱拳道:“陛下,微臣從未見過皇后,無法確認她的身份?!?/br> 武太后難得噎了一下。 武承新一把拎起武承嗣的衣領,“尚書隨我一道去吧?!?/br> 七彩霞光慢慢散去,仙樂也漸漸消失了。 李旦第一個沖到裴英娘面前,攥住她的手。 裴英娘偷偷在他的掌心里劃拉幾下,小聲抱怨:“阿兄,我腿酸了,手也酸了!” 一開始的計劃不是這樣的。 原本他們安排讓那只精心豢養的“神鳥”降落在洛水邊,然后裴英娘從水中緩緩浮出,水面上百花齊放,她身著彩衣走到岸邊,場景既奇妙又唯美,岸邊處處是可以供老百姓圍觀的浮橋,對傳播傳說更有利。 可惜李旦不答應。 他知道裴英娘畏水,坐船的時候船一搖晃她就嚇得心跳加速,要她在水底下藏一兩個時辰,萬一出意外了怎么辦?萬一工具出了差錯,她溺水了,誰能救她? 裴英娘和李令月一起勸說李旦,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沒能讓李旦點頭。 于是計劃變成鳳棲梧桐,從霞光中幻化出“永安公主”。 這個出場方式一點都不美觀,也不霸氣,裴英娘始終覺得從水底下突然冒出來更容易唬住人。 從樹里鉆出來什么的,想想就覺得怪異,而且很土氣。 李旦眉心輕擰,捏捏裴英娘的手,心里的緊張和忐忑因為她的抱怨而煙消云散。 她總能自得其樂,隨遇而安,波云詭譎的宮闈政變也沒法奪走她的笑容。 武承嗣哆嗦著靠近李旦,他眼睜睜看著馬車被奔涌而下的山石積雪掩埋,山風吹起車簾時,他確定車廂里有人,而且那個人的身形面貌絕對是裴英娘無疑。 裴英娘肯定死了,不然執失云漸怎么甘心遠赴西域呢? 那這個……這個樹干里爬出來的人是怎么回事?她到底是人還是鬼? 難道真像老百姓們傳說的那樣,裴英娘真的是仙女下凡? 裴英娘眼珠一轉,顧盼有神,莞爾道:“武尚書,別來無恙?!?/br> 武承嗣汗流浹背,噗通一聲,栽倒在地。 不管裴英娘是人是鬼,他真的怕了! 裴英娘眸光流轉,看向蔡凈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