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可能沒有演技、櫻桃唇、庶女桃夭、被迫成為太子寵臣、重生民國嬌小姐、生而為貓,我很快樂[快穿]、狗狗我啊,很幸福呀[快穿]、我穿回高二后決定躺平、上交天災基建系統后、全星際都在幫小皇帝破殼
裴英娘把信紙收進書匣,蓋一層刺繡飛禽蟲獸紋巾帕擋住機關,起身相迎。 李旦今天帶她和李令月去隆慶坊。 他出門的時候沒有落雨,身邊的人一時疏忽,沒帶雨具。他一路沐浴著雨絲走來,一身濕氣,錦袍肩頭有淋濕的痕跡。 裴英娘示意忍冬去準備姜湯,“多擱些姜,nongnong熬一罐,不要擱蜜餞?!?/br> 回頭看李旦,“阿姊呢?” 說好一起去相王府尋寶的。 “母親今天禮佛,她陪母親去西內苑了?!崩畹╉樦乩茸叩綍仪?,沒有進去,矮身坐在半卷的珠簾下,接過裴英娘遞到手邊的熱手巾,擦干手,“落雨了,還想不想出宮?” 裴英娘抬頭看一眼天空,云層翻卷,天光明亮,這場雨是急雨,不會持續很久,而且雨勢也不大,“就今天吧,我想順路去一趟東市?!?/br> 姜湯煮好了,盛在銀碗里呈上來,光聞著味道就讓人眉頭直皺。 裴英娘試了試碗口的溫度,把銀碗推向李旦,“阿兄先把這個喝了吧?!?/br> 李旦笑了笑,端起銀碗,一口飲盡。 姜湯辛辣,他一氣喝完,額間隱隱冒汗。 裴英娘盯著李旦的手看,如果不是前幾天看到他掌心有傷口,她現在根本看不出他的異常來,那道傷口很深,剛受傷的時候肯定血rou模糊,也不知養好了沒有。 看他端碗的姿勢,好像已經愈合了。 也有可能還血淋淋的皮開rou綻,李旦向來喜歡隱忍,身上有傷,也不會露出什么痛苦的表情。 李旦放下銀碗,“你先出宮,我去含涼殿見阿父,在宮門口等著我?!?/br> 裴英娘答應一聲。李旦和李治近來不知又鬧了什么別扭,父子相見時總是劍拔弩張的,她本來想幫著緩和一下他們的關系,李旦卻隱隱有抗拒之意,她怕自己好心辦壞事,暫時不敢多管。 出宮門的時候,雨剛好停了。 宮人牽挽著卷棚車,套上壯牛,剛走沒幾步,只聽馬蹄震響如雷,水花四濺,南邊迎面有幾騎快馬飛馳而來,馬上之人皆著圓領缺胯袍,腰配橫刀,腳踏皂靴,腿邊垂著箭囊,箭囊里插滿箭矢。 半夏在車窗外道,“公主,是執失將軍和秦校尉他們?!?/br> 裴英娘掀開軟簾,遠遠看到執失云漸策馬狂奔的身影,快到宮門了他還不放慢速度,不用猜,肯定是有緊急軍務稟報。 兩邊人馬在窄小的過道前相遇。 裴英娘讓楊知恩退避到墻角下,“國事為重,請執失將軍先行?!?/br> 扈從們領命,護著卷棚車后退。 執失云漸從卷棚車旁馳過時,目光輕輕掃了一下守在卷棚車外的楊知恩。 秦巖在他身后道:“那是相王的戶奴,不曉得車里的女眷是誰?難得碰到一個肯主動為我們讓路的貴主?!?/br> 執失云漸輕吁一聲,勒緊韁繩,翻身下馬。 秦巖嚇了一跳,差點驚馬,看他徑直走向卷棚車,忙也扯著韁繩停下來。 裴英娘聽到長靴踩在濕漉漉的鳳紋磚地上發出的脆響,示意半夏掀開車簾,走下卷棚車,“執失將軍別來無恙?!?/br> 從上次一別之后,這是他們頭一次見面。 裴英娘今天不騎馬,便沒有穿男裝。頭戴一頂團窠聯珠花樹對鳥紋錦帽,輕紗垂帶,狀如銀絲,從頭罩到腳。飄揚的垂帶間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她身著半見色散點小簇花上襦和縹色高腰花綾裙,外面罩一件退紅色花綾半臂,穿枝寶相花紋夾纈錦帛一頭披在肩上,一頭系在腰間,底下綴著長長的絲穗。 秦巖在一旁暗暗納悶,執失這家伙怎么確定車里的女眷一定是永安公主? 執失云漸扔了長鞭,低頭在腰間的箭囊里摸索一陣,翻出兩只捆縛得嚴嚴實實的布包,遞給擋在他面前的楊知恩,看著裴英娘道:“我和秦巖辦差途中,無意間看到隴右道青州的當地農人栽植一種胡瓜,青皮丹瓤,甜似蔗漿,我問過了,京兆府沒人見過那種胡瓜,這是種子?!?/br> 裴英娘愣了一下,眼里浮出驚喜之色,聽執失云漸的描述,他拿回來的該不會是西瓜籽吧? “有勞將軍了?!?/br> 大熱天吃不著西瓜,是何等的寂寞!如果執失云漸帶回來的真是西瓜籽,那青州肯定已經有人種出西瓜了,不管這兩包瓜籽有沒有用,明年夏天她都能吃上涼爭冰雪甜爭蜜的西瓜啦! 執失云漸淡淡嗯一聲,交待完事情,轉身即走。 秦巖湊到他身邊,有一下沒一下甩著手里的鞭繩,壓低聲音道:“原來你沿路讓人尋訪作物種子,是為了討好永安公主啊,我說你怎么忽然關心起農事了……” 執失云漸腳步猛然一滯。 雨止風停,不一會兒又燥熱起來了。陽光透過云層,罩下一道道金色光束。 宮門前傳出噠噠輕響,一道高大清瘦的身影緩緩從幽暗的陰影里走出來,氣度優雅雍容。 是相王李旦。 秦巖記得相王和永安公主似乎感情很好,不敢輕狂,調笑執失云漸的話說到一半,硬生生卡在嗓子眼里。 作者有話要說: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然而我們的十七正在一旁惦記著吃瓜…… 關于西瓜到底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原的,眾說紛紜。 西瓜這個詞明確出現在記載中,是宋朝時候的事,當時的古人推測西瓜應該是五代時傳入的。 不談文字記錄,反正長江流域廣泛種植西瓜絕對是兩宋時候的事。 之前出現的“瓜”這個字,說的是甜瓜、涼瓜各種瓜,并非指西瓜。 因為有人從遺址中挖出了西瓜籽,所以部分專家堅持認為中國早在秦、漢時期,甚至更早的時代就開始培育西瓜了。 個人覺得,如果唐朝真有西瓜的話,應該會有詩作傳下來,沒有西瓜這個詞,也該寫出西瓜的特點,但是當時確實沒有關于西瓜的明確記載,所以文里設定西瓜此時還沒有傳入中原。 等研究院的專家們啥時候把那傳說中的西瓜培育出來了,西瓜種植史就會有新說法啦。 第71章 好在李旦只隨意瞥了二人一眼, 微微頷首示意, 沒有停留,直接從他們身邊走過去了。 秦巖松口氣, 目送李旦和裴英娘一行人走遠,“執失, 你和相王來往多嗎?” 執失云漸扭過臉,悶頭往前走。 他想起那日在蓬萊宮時無意間看到的身影, 他和永安公主在回廊走了多久,相王就在對面跟隨了多久。 都說相王與世無爭,沉迷訓詁,他那天看到的,卻是一個鋒芒外露、氣勢攝人的男人。 “前些時候太子帶領諸位王孫公子在禁苑圍獵……”秦巖幾步追上去,踮起腳, 強行攬住執失云漸的肩膀,附耳道, “聽說忽然有馬受驚, 沖撞太子的坐騎,相王為了救太子,還受傷了……” 執失云漸掃一眼左右,灰褐色的眸子里有暗流閃動, “是誰下的手?” 秦巖家雖然落魄了,但他家祖上是山東望族,曾跟隨高祖征戰南北,和關中高門互通婚姻, 關系網四通八達,消息靈通。朝堂上并沒有太子遇險的傳聞傳出,秦巖遠在隴右道,竟然能得知這個消息,可見他們家簪纓世家的底子還是在的。 秦巖輕哼一聲,道:“嫌疑最大的人是武承嗣,當時他和太子離得最近?!?/br> 武承嗣是天后的從侄,自入朝后一路高升,如今已經是秘書監了。他別的本事沒有,光會阿諛拍馬,殘害忠良,為武家造勢,武皇后為了威懾群臣,放任他為所欲為。 朝中大臣畏懼武皇后,不敢得罪武承嗣,看到他就避得遠遠的,唯有大理寺的王浮喜歡同他唱反調。 執失云漸沉默不語。 “你覺得會是武承嗣嗎?”秦巖問他,“圣人向來疼愛太子,如果知道此事,肯定會懲治武承嗣,東宮為什么把消息隱瞞下來?相王他們這些知情人也都守口如瓶,實在怪哉?!?/br> 因為武承嗣背后站著的是武皇后。 執失云漸眉頭輕皺。東宮現在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經不起任何打擊摧殘,一旦揭破武承嗣暗害太子的陰謀,就是和武皇后徹底撕破臉皮,他們當不起這個風險。 東宮屬臣已然明白,太子不僅無法和武皇后抗衡,還得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自從前幾年的幾次紛爭,尤其是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事件過后,武皇后已然徹底對太子失去耐心,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梢哉f,太子的廢立,全在武皇后一念之間,他們只能隱忍,任何試圖和武皇后爭權的行為,都會激怒武皇后。 “秦巖?!眻淌г茲u輕聲說,“記住我們的身份?!?/br> 秦巖收起玩笑之色,鄭重道:“你放心,我們家幾經沉浮,到我出生的時候,族里人才荒蕪,一個四品官都沒有,還能牢牢守著祖宗留下的基業,靠的可不單單只是先輩們的那點功勞。我只是過過嘴癮,不會真的摻和進去?!?/br> 不管武承嗣是真的想要害死太子,還是有人借機挑撥陷害武皇后,都和他們無關,他們只忠心于蓬萊宮的主人,誰能順利登基,誰就能發號施令。 執失云漸抬頭看著高聳入天,幾乎遮天蔽日的宮墻。 他曾想忠于太子,但太子羸弱偏激,令他失望。他這輩子注定忠于李家,然而,太子并非唯一的皇子…… 卷棚車行到永嘉坊的時候,忽然有幾匹快馬追上裴英娘和李旦,“大王,天后傳召?!?/br> 李旦臉色微微一變,回首看著蓬萊宮的方向,雙眉緊皺。 他下馬走到卷棚車前,“英娘,今天去不成王府了,改天再帶你過來?!?/br> 裴英娘踩著腳凳走下卷棚車,掀開帷帽,把垂紗兜在帽檐上,露出一張明眸皓齒的嬌俏面孔,“母親傳召,阿兄還是盡快趕回去吧。讓楊知恩送我去王府好了?!?/br> 永嘉坊和隆慶坊近在咫尺,只隔了一條長街和兩座坊墻,馬上就要到了,原路返回有點可惜。難得出宮一次,她還想到處逛逛。隆慶坊和東市相去不遠。 李旦沉吟片刻,點點頭。 楊知恩連忙上前幾步,抱拳道:“郎主,仆一定會時刻不離公主左右?!?/br> “未時前必須回宮?!崩畹┱f完,想了想,又道,“公主玩得高興的話,酉時前回去也可以,不要擾了她的興致?!?/br> 楊知恩恭敬應答。 李旦跨鞍上馬,撥轉馬頭,突然感覺袖子被人扯了一下。 他低下頭,裴英娘抓著他的袖子,輕聲說,“阿兄,母親發現你手上的傷口了,你要小心?!?/br> 那道傷口來得蹊蹺,李旦遮遮掩掩,里頭必定有什么緣故,她不想深究,輕易信了李旦的解釋,不代表別人也會。 李旦點了點頭。 出乎李旦的意料,他趕到佛寺時,武皇后并未盤問他是怎么受傷的。 她隨手將一封寫在絹帛上的信遞給李旦,“你看看?!?/br> 李旦不動聲色,翻開絹帛,這是一封措辭非??蜌獾膰鴷?,看筆跡,應當是鴻臚寺卿抄錄的。 “吐蕃想要求親?” 庭間香煙裊裊,僧侶坐在樹下念誦經文。李令月帶著宮婢們趴在小池子前的欄桿旁,看知客僧放生烏龜。 滿蘊著濃厚佛香的風里時不時傳來她的嬉笑聲。 武皇后拈起一束香,腕上的珠串滑落至手肘處,“不錯,吐蕃的國書還在路上。這一封是我命人悄悄抄下來的,吐蕃指名要求迎娶令月?!?/br> 從文成公主入吐蕃,一晃已經幾十年了。 吐蕃第一次求親時,太宗李世民婉言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吐蕃贊普找了個借口,率兵攻打吐谷渾,直逼劍南,并叫囂要一路打入長安,奪走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