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可能沒有演技、櫻桃唇、庶女桃夭、被迫成為太子寵臣、重生民國嬌小姐、生而為貓,我很快樂[快穿]、狗狗我啊,很幸福呀[快穿]、我穿回高二后決定躺平、上交天災基建系統后、全星際都在幫小皇帝破殼
李旦面無表情,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瞳,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李令月臉色一僵,笑容凝結在嘴角。 第12章 李令月和裴英娘灰溜溜去東亭上學。 麟德殿兩側有兩座亭子,一座叫西亭,一座叫東亭。 東亭環山抱水,環境清幽,和學士院離得很近。 裴英娘聽忍冬說過,教授她們學問的先生,除了掖庭的女官,還有學士院的儒學士。 李令月仍然對薛紹念念不忘,一路上都在抱怨李旦。 薛紹出身高貴,母親城陽公主是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之女,李治的同母meimei。 城陽公主身為嫡出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備受寵愛。先嫁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卷入謀反案被殺后,改嫁饒州刺史之子薛瓘。 薛瓘是當時長安數一數二的美男子,城陽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美滿順遂,夫妻感情和睦,先后生下三個兒子。 薛紹便是城陽公主和薛瓘的小兒子。 城陽公主寵幸優渥,地位尊貴,婚姻幸福,但卻沉迷于巫術,麟德元年,還鬧出一場震驚朝野的巫蠱事件。 武皇后十分震怒。 李治疼愛嫡親meimei,不忍心懲戒城陽公主,只將無辜的駙馬薛瓘貶為房州刺史,把事情掩蓋過去。 幾年前,城陽公主和薛瓘先后病逝于房州。李治傷感不已,因見年紀最小的外甥薛紹年幼,下令將他接入宮中撫養。 薛紹酷似其父薛瓘,眉清目秀,俊逸無雙,宮人們暗地里叫他“美三郎”。 李令月把兩條玫紅裙帶揉得皺巴巴的,氣惱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三表兄又不是外人,我喜歡和他一塊玩,礙著誰了?八王兄多管閑事!” 裴英娘眼觀鼻,鼻觀心,不多做評價。武皇后不喜歡薛紹,李旦阻止李令月和薛紹來往,也是為李令月著想。 可惜了李旦的用心良苦,他直覺敏銳,窺出武皇后對薛紹有心結,卻無法改變李令月對薛紹的愛慕之心。 十來歲的天真少女,正值春心萌動的懵懂年華,眼里只看得見表兄的俊秀風流,哪里聽得進親人苦口婆心的勸告呢? 眼看離東亭越來越近,裴英娘收回越飄越遠的思緒,低頭整理衣襟——頭一天上學,她有些緊張。 東亭正殿三面環水,回廊相接,和裴英娘住的東閣很像。 為兩人教授經書的是位頭發花白的儒學士。 裴英娘進殿后,鄭重向老學士行禮。 老學士有些受寵若驚,還禮不迭??梢韵胍?,李令月平時對老學士有多隨便。以至于老學士看到一個尊師重道的學生,竟然激動得語無倫次。 裴英娘退回自己的坐褥上,翻開書案上的卷冊,發現赫然是一卷手抄的《急就篇》。 她有些啼笑皆非,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賢都是天資聰穎之人,李旦是李治最小的兒子,也博覽群書、滿腹經綸,李令月有幾個好學的兄長做榜樣,怎么還在學《急就篇》? 側頭去看李令月,發現后者歪在憑幾上,以手支頤,目光呆滯,嘴角噙著一絲甜蜜的笑容,顯然還在想薛紹。 裴英娘搖搖頭,專心聽老學士講解文章。 墻角的蓮花滴漏開出兩片銅花瓣時,老學士告退。 宮女魚貫而入,送來茶水和點心。 李令月伸個懶腰,拈起一塊醍醐餅,呷一口茶湯,愜意地舒口氣:“上學真累?!?/br> 裴英娘無言以對:阿姊你一直在發呆好嘛? 歇息片刻,廊外傳來一陣環配叮當聲,宮女們簇擁著一位頭戴紗帽、穿烏褐色圓領男袍的年輕女子步入殿中。 女子面容清秀,神情孤傲,進入內殿后,目不斜視,向李令月和裴英娘行禮。 她行的竟是跪禮。 裴英娘連忙直起身。 李令月靠著憑幾,淡淡道:“上官女史不必多禮?!?/br> 女子站起身,態度不卑不亢。 半夏湊到裴英娘耳邊:“貴主,她是上官家的大娘子,以前是長安最出名的才女,從掖庭出來的?!?/br> 掖庭是安置犯官家眷妻女的地方,這女子是掖庭女婢,又姓上官,還是個才女,她的身份呼之欲出——宰相上官儀的后人。 難道她是上官婉兒? 裴英娘細細打量男袍女子,看年紀,不太可能。 半夏悄聲道:“婢子聽忍冬jiejie說,上官大娘子為人清高傲物,連天后的話都敢反駁。天后為了壓服她,讓她每天穿宦者的衣裳,看到貴主們必須和宦者一樣下跪?!?/br> 裴英娘恍然大悟,難怪上官女史剛剛朝她和李令月磕頭。 兀自感嘆,一道冷厲的眼神忽然向她掃過來。 上官大娘子正冷冷地盯著裴英娘看,眼神頗為不屑。 裴英娘忍不住打個激靈:她好像沒得罪上官家的人吧? 上官大娘子負責為李令月和裴英娘講解歷史典故、奇聞異事、風俗人情,解答疑惑,授課內容按照李令月的學習進度隨時調整,不會專門講解特定的經史文集。 她展開書冊,微微一笑,“今天,我要給貴主們講一個西漢時的故事?!?/br> 李令月頓時來了興致,撐著下巴,等上官女史的下文。 上官女史眼波流轉,娓娓道來:“西漢時,世家婦人們常以珍珠粉修飾容貌。有位河東巨賈,家中藏有一顆祖傳的稀世珍珠,傳說能美姿容,城中貴婦爭相購買,巨賈堅決不肯售賣。直到有人抬出十斛金錠,巨賈才舍得把珍珠賣與他人。誰知,這樁買賣,竟然為他招來牢獄之災?!?/br> 說到這里,上官女史故意頓住不說了。 李令月性子急,立刻催促:“后來呢?賣珍珠怎么招來禍患了?” 上官女史氣度從容,并不開口。 裴英娘瞥一眼上官女史,淡淡道,“或許我可以為阿姊解惑?!?/br> 李令月歪頭看裴英娘:“你聽過這個故事?” 裴英娘沒有聽過,但是她猜得出故事的結尾是什么。 在上官女史的故事中,巨賈的稀世珍珠肯定是假的,他拿魚眼睛以次充好、招搖撞騙,被人告到官府,最后當然會受到刑律處罰。 上官女史編造出這個莫須有的故事,目的無非是想引出“魚目混珠”的典故。 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 珍珠是李令月這個嫡出公主,魚目,當然是養女裴英娘。 李令月伸長胳膊,推推裴英娘,“英娘,別逗我了,快給我解惑呀!” 裴英娘隨口胡謅一通:“巨賈得了十斛金錠,欣喜若狂,醉酒之下誤傷行人,被行人告到官府,可不就招禍了嘛!” 她不能讓上官女史把“魚目混珠”四個字說出來。今天是她頭一次上學,宮里的人都盯著看呢。魚目混珠的典故傳揚開來,成就的,是上官女史不畏強權的清高名聲,而她只能充當那個被鄙視的背景板。 裴英娘是武皇后帶進宮的,和武皇后一派的人,對她很和氣。 和武皇后勢如水火的人,則把裴英娘視作武皇后向李治獻媚的手段,看她的眼神,直接明了:不屑。 就好像鄙視了她,也能順帶鄙視武皇后似的。 阿耶裴拾遺如此。 上官女史也是如此。 裴英娘冷笑一聲,她佩服像上官儀、褚遂良那樣勇敢堅持自己政治理念的人,同情他們的悲慘遭遇,但這并不表示她在面對奚落時,必須忍氣吞聲。 她只是個八歲小娃娃,又不是上官儀慘遭誅殺的罪魁禍首,憑什么要退讓? 上官女史想利用她譏諷武皇后,她偏偏不讓對方如愿。 李令月聽完裴英娘的講述,臉上難掩失望:“這故事真沒勁兒?!?/br> 上官女史沒想到一個才八歲的女娃娃竟然反應這么快,皺起眉頭,猶豫著要不要把自己準備好的故事講完。 裴英娘抬頭直視上官女史,目光淡漠。雖然是仰望的姿勢,卻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漠視。 上官女史嘴巴張了張,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底氣不足。 午時散學,李令月邀裴英娘去她的暖閣賞梅花。 裴英娘小聲道:“我有個問題想向上官女史請教,阿姊先回去吧?!?/br> 李令月撇撇嘴,擰一下裴英娘的鼻尖,“你呀,真想和八王兄一樣,變成一個古板的小夫子?” 她早忘了李旦阻止她偷看薛紹的事,提起兄長,語氣親昵自然。 裴英娘笑了笑,姐妹兩人在回廊前分別。 宮女們簇擁著上官女史走過長廊,裴英娘上前一步:“女史請留步?!?/br> 上官女史愣了一下,隨即神情戒備,“公主有什么差遣?” 裴英娘打發走宮女,讓半夏在一旁看守,“學生有一事不知,想向女史請教?!?/br> 上官女史僵著臉:“什么事?” 裴英娘直接道:“女史為什么要為難我?” 第13章 上官女史輕咬櫻唇兒,一臉倔強:“我不明白公主在說什么,公主身份高貴,我只是一介低賤奴婢,怎敢為難公主?” “我聽宮人們說,女史才高八斗,七歲時就能出口成章?!迸嵊⒛锿乳芟麻W爍著金色碎光的流水,緩緩道,“女史才華出眾,不輸男子,假以時日,一定能從掖庭中脫穎而出,為自己和家人求得一線生機。不該把心機浪費在我身上?!?/br> 上官女史臉上漲紅一片:一個八歲的、只學了幾百個大字的小娃娃,竟然敢來教訓她? 她惱羞成怒,慌不擇言:“公主以為武皇后真心喜愛你嗎?她帶你進宮,還不是因為你長得像圣人故去的親人!公主是褚公之后,卻只能給別人充當替身以求富貴,難道不覺得羞恥?” 裴英娘抬起眼簾,笑瞇瞇道:“為什么當替身羞恥?長得像圣人的故人,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圣人對著我睹臉思人,可以減輕傷痛,我可是大功臣!” 上官女史臉色發青,“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