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這些人難道受到了太尉的召集令?可是身為太尉的卜兇現在不應該在皇宮中面見圣上嗎!這些士兵絕對不可能是他召集來的。 忽然地,他驚恐地瞪大眼睛,腦中閃現了一個絕對不可能出現的猜測。 他們是不是要去查抄卜兇家? 不不不,絕對不可能,這天下的兵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除了他之外,還有誰能調動這些殺人兵器? 一定是我想多了,一定是太尉大人在調兵了。 可是……可是那些士兵身上的殺氣,分明是沖著卜兇家的方向去的??! 同一時刻。 卜府。 卜原氏十分開心地抱著一個幼嬰逗弄著,場面充滿了溫馨,絲毫沒有意識到滅門災禍在向他們靠近。 卜原氏對懷里的孩子也是越看越喜歡:“什么義子,我看分明就是我的親孫子,那臭小子,瞞著我在外面有了女人,怎么也不帶回來讓我看看,難不成我這個當娘的還能反對還不成?你看,孩子娘都沒有帶回來,你們說這孩子怎么能離了娘呢?我看早點去把孩子娘也接過來嗎,奶娘哪有親娘好?!?/br> 卜吉也十分喜歡這個孩子,聽到自己母親的話便不住地附和道:“是啊,這個孩子的眼眉都長的很像哥哥,不過哥哥為什么要這么瞞著我們呢?” 奶娘在一邊看的有些尷尬,如若這個孩子不是她從李老五媳婦那里接來的,她都要相信卜原氏母子的話了。 她猶豫躊躇了許久,但終究不敢上去給這個看起來明顯不喜歡她的卜原氏潑涼水,但若是什么也不說,她擔憂以后卜原氏知道真相之后會追究她。 “老夫人,小公子!不好了,外面的人說我們大人涉嫌謀反,要進來抄家!”外面仆人突然跑進來大聲喊道。 屋內所有人頓時大驚失色。 卜原氏立馬將孩子放到奶娘手中,大聲對那個進來通知的下人道:“什么?不可能,我看誰敢抄我家,我可是堂堂鎮國夫人,當朝太尉的親娘!誰敢在我面前放肆?”說完就氣勢洶洶地走出去。 卜吉雙拳緊握,緊抿著嘴,這時奶娘抓到了這個空隙,她心想若是將這個消息告訴這個比較和藹的小公子應該沒事了,于是他趁機走到卜吉旁邊,小聲地說出了實情。 可是這時候的卜吉根本就不在乎這等“小事”了,他壓制不住心里的浮躁,呵斥奶娘道:“不是便不是,你就不會看一下現在的情形嗎,現在是說這種事情的關頭?”之后便趕緊往外走出去,生怕卜原氏出什么意外。 奶娘瑟縮著,心里有些委屈,抱著孩子的手緊了緊。 卜吉一出去,就看到自己的母親被那些穿著盔甲的士兵給扣住了,竟是半點也掙扎不得,面對這一切,她只有破口大罵,但對這些鋼鐵般堅硬的士兵卻沒有起到一絲效果。 卜吉看向那些人,眼神掃過,突然難以置信地指著站在所有士兵中間指揮抄家的人:“是你!你怎么能背叛我哥哥!他可是你的救命恩人??!” 問蝶有些心虛地避開他的直視,繼續指揮人搜查,就是不敢看他的眼睛。 很快卜吉也被人扣押起來,饒是他頗有功夫,也沒能多反抗幾分鐘。 他就這么看著問蝶從一個個房間里找出一個個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違規制品,緊接著又從府庫里搬出了數量可怕的金銀財寶,是那么亮,那么閃啊,刺得他紅了眼睛,他將質問的眼神投向了卜原氏。 看著卜原氏不敢面對他的樣子,他哪里還不明白。這些東西絕對和他娘有關系,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她瞞著所有人藏起來的。 他心里還抱著幾絲幾乎看不見的希望,沖著卜原氏喊道:“娘,你不是跟我說你從沒收別人的一分錢嗎,那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你告訴我,這些其實和你沒關系對不對?” 卜原氏不敢看自己小兒子的眼睛,眼神閃爍地看其他地方,一個勁地盯著問蝶罵:“都是這個小賤人害的,就是她,全都怪她!” 她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兒子的問題,她下意識避開了,這已經間接說明了一切。 卜吉回想這這段時間的自己究竟干了什么。 他明明和母親早早商量好絕對不收賄賂,但是他們可以向陛下推薦有才能之人,他只是想為這個國家做些好事的,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難道他錯了嗎,那些由祝兄推薦的有才之人,竟然全都是給他家送了巨額賄賂的人嗎?在他每日出去的短短幾個時辰之內,他的母親竟然能收受了這么多的東西…… 他看著卜家專門用來練兵的庭院足足有兩千多平方米越來越滿,眼看著就要放不下了,但是那些金銀財寶卻依然源源不絕地從卜家的府庫中搬出來。 很快問蝶又帶人找到了一處底下府庫的入口,士兵很快從里面搬出黃金與白銀,然后一摞一摞地堆積在角落的地上,這里的數量單位恐怕只能用噸來形容了! 卜吉此時的心情已經不再是能用“震驚”這種簡單的詞語來形容的了。 這是幾輩子都揮霍不盡的東西啊,多少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巨額財富,簡直……簡直…… 簡直富可敵國! 他平時連幾百兩銀子都不敢亂用,卻沒想到自己家中堆積著金山銀山,自己那個沒見過世面的母親,竟然敢瞞著他們所有人,竟然能夠瞞著他和哥哥,在家里挖了這么大一座底下府庫并私藏了這么多金銀財寶進去。 卜吉嘴皮在顫抖,牙齒不受控制地上下打顫,他絕望地對卜原氏道:“娘,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哥哥的一切都被你毀了??!” 哥哥真的要造反嗎?卜吉不知道,他只能感受到,他被騙了,被自己的母親,和自己以為的好朋友,還有這京城中所有假裝自己有才的官員,聯合起來騙了,他就像一個傻子,還傻乎乎的幫著數錢。 他才是真正害了哥哥的罪魁禍首??! 第49章 群臣議論紛紛地站在大殿上。 陛——下——駕——到—— 一聲長長的通告, 大臣們立刻安靜了下來,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隨后陛下便從大殿門口進來,李澤正面色蒼白地跟在華懷允身后, 手中拿著一本書, 引得不少人側目。 華懷允一步步走向王座,大殿中安靜得落根針都能聽到。 他坐穩之后, 視線從殿中大臣的臉上一一掃過,最后給了李澤一個示意。 李澤的停頓了好一會兒, 才終于側身對著群臣開口宣布道:“當今太尉卜兇涉嫌謀反, 家中查出令人觸目驚心的皇宮制品, 現已被關押天牢,發現卜兇家中竟藏著富可敵國之財物,那必定是他造反的錢財, 只是他絕不可能憑空多出這么多金銀,所以,陛下懷疑送錢之人,必定就是有心造反之賊, 特命我去查,結果查到了這個?!闭f完后他將手里的書本舉了舉。 底下有大臣自聽到他的第一句話就變了臉色,心中一震, 慶幸這卜兇與陛下終于不再做戲,真的開始對著干了,然而等他們聽李澤說到“送錢”二字時,他們瞬間大驚失色,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件事竟然也和他們有關系,有的人甚至當場留下了冷汗。 華懷允淡漠地望著底下“面色各異”的大臣,雙眼中卻沒有多少神采,在這種重要的關頭,他卻似乎在走神。 還有部分大臣帶著僥幸心理,并不太相信他們送的東西都一一被調查出來了,然而接下來李澤叫上來的人卻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只見一個看起來頗為柔弱的女子邁著小碎步走上大殿,在場所有大臣看到她的那一瞬間,再也崩不住表情,張大嘴巴,顫抖著手指著那個女人。 那女子竟然正是他們去送禮時在旁邊負責清點的問蝶! 文官隊伍中,有一人當場就軟了腿,癱坐在地上,其他也有不少搖搖欲墜的大臣。 李澤又說了一句話,徹底攻破了他們所有人的心里防線:“這女子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書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經過她口中說出來的,現在抄家之事正在進行,上面有多少是真的,那就有待查考了,對了,方才我忘了說,這本書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剩下的都在后面備著,一個人都不會少?!?/br> 這時華懷允突然道:“朕聽了卜家老婦人的進諫,以為你們真是有才之人,才讓你們晉升官位,卻沒想到你們與卜家暗中勾結,私相送禮,難不成你們真想要造反?” 他話說得輕飄飄的,沒什么力氣,卻像是千萬斤重的石頭壓在群臣的心頭。 沒有人懷疑他話的真實性,所有人都真的以為陛下是真的一點也不知道這件事,包括李澤在內。 大臣們知道自己送的禮都被這個原本一無所知的陛下知道了,心中慌亂的他們,此時已經完全亂了方寸。 他們只知道,造反的罪名他們絕對承擔不起,即便承認他們貪污,也比造反的罪名好,貪污還有機會保命,造反就只有“死”這一字,絕無商量可能。 法不責眾! 看著和自己一樣跪下的官員,這里代表著整個大夏的最高官僚體系,也代表大夏最大的氏族勢力,陛下絕對不會殺他們,也不能殺他們,若他們死,這后果絕對不是區區一個二十歲的小皇帝能夠承受的。 于是這四個字便同時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 法不責眾。 承認賄賂卜兇,承認貪污腐敗,承認送禮,但是他們只是為了晉升官位,為了能夠為這個國家做更多的貢獻??!他們絕對沒有想要造反??! 文武百官齊刷刷跪下,一個個義正言辭地洗白自己貪污只是為了百姓,同時痛斥卜兇的造反罪行,他們表示堅定地站在陛下這邊,之前完全是被卜兇丑惡的嘴臉所蒙蔽,他們揚言堅決反對卜兇這個人的霸道專權,甚至強烈要求陛下盡快處理卜兇。 華懷允在高位上聽到下面有大臣罵卜兇時,臉上露出了不愉的表情:“放肆,他的事情朕自會親自處理,倒是你們這群令朕傷透了心的國家棟梁,你們自己說說,朕要怎么處置你們?” 聽著這詢問的語氣,所有大臣心里總算松了口氣,果然陛下不打算處置他們。 現在事情總算好辦了。 打頭一人跪拜道:“臣等愿官降三級,罰俸十年,誠心悔過?!?/br> “臣附議?!?/br> “臣等附議?!?/br> …… 所有大臣全部都同意了,降職算什么,罰俸算什么,只要命還在,官位反正大家也都是一起降,這不等于沒有動嗎。 華懷允冷笑一聲,這些大臣真是打的好算盤。 他的這聲冷笑在這大殿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外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這算什么懲罰?到頭來,你們一點事兒也沒有,悔過?人人張口說一聲悔過,那便是真的悔過了?事到臨頭你們竟然還在想著躲避責罰,避重就輕,你們實在是讓朕失望至極!失望至極!”說到激動之處,他從龍椅上站起來,指著下面的大臣痛心地訓斥,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底下的大臣被這般罵,面上依然是害怕的模樣,心里的石頭卻總算落下,他們知道接下來陛下一定會懲罰他們,但是這懲罰卻也肯定不重。 畢竟。 法不責眾。 “朕不罰你們俸祿,也不降你們官職,你們是大夏支柱,是整個大夏的希望,朕不管你們過去如何,只希望你們今后好好當官,一心為民,為了根除你們心中邪氣,朕命你們每人回家閉門思過三個月,并在這期間每人將圣人之言抄親手寫一千遍,若是抄不完,那就一輩子別來見朕!” 這時所有大臣終于放下心來了,各個臉上忍不住露出喜悅。 這個懲罰簡直太輕了,比他們剛才提出來那個還要輕一百倍,這意思不就是說,他們之前通過升上去的官職完全保留,俸祿也不用罰,只用回家呆上三個月,就可以完全清白地回到朝廷! 這根本不是懲罰,而是給他們放假??! 這么輕的懲罰,不僅沒有起到警示的效果,反而讓不少大臣心中得意了起來。 看吧,小皇帝果然不敢對付他們。 他們甚至得意洋洋地想,文武百官可全都離職了,三公之一估計在天牢等死,最后整個朝廷只剩下兩個人,加上陛下自己也才三個人,區區三個人,如果能夠掌控住這整個國家的運轉?到時候不還是得來求他們? “退——朝——” 伴隨著宮人一聲的長調,這場戲劇般的朝議,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悅與自得之中的大臣,徹底忘了一件事情。 掌權之時,陛下與卜兇曾共同下令廣招賢才。當然這件事大臣們不怎么關注,畢竟每年都會從民間舉孝廉上來幾個小官而已。 但是,陛下招攬到的人,會只有區區幾個嗎? 當然他們也不會知道,今天這場戲,是從他掌權開始便開始在心中醞釀,直到后來才成為一個完整又龐大的計劃,這個計劃,絕對少不了一個人,那邊是卜兇。 恍惚間他回憶起曾經,他和卜兇曾還是友人時,共同探討過如何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然而到最后,他們發現,無論他們想出什么能夠利國利民的國策,他們都無法實施,因為在他們面前,有一個龐大的勢力阻止他們,他們無論要做什么,最后都繞不開那股勢力——官位世襲制。 世世代代傳承的官位,漸漸的形成宗族力量,把控住了官位,貪污腐敗,阻塞了有才能之人晉升的道路,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個國家便只會走向衰亡,再無興盛的可能。 卜兇曾不止一次說道,他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個制度,他想要看看,這個國家興盛時候的樣子,是如何令人震撼。 他說,為此他可以想盡辦法,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