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不過自打王夫人成了罪婦,探春憂心自己的聲名前途,少不得要不動聲色遠離王夫人,另抱一條大腿。最好的人選便是史太君,借著名義上養在身前的光兒,又同寶玉為兄妹之屬,時常討好于二人。日積月累下來,也得了些許青眼。 為了更進一步,探春著重討好的對象便是史太君心頭第一寶貝的寶玉。她自學習女紅以來,最精致最精心的作品都送給了寶玉。前些日子,寶玉去參加北靜王府的詩會,所穿的一雙緞子鞋便是探春花費了大半個月繡好的。 寶玉隨意穿著,只當是他們兄妹要好的象征,卻深深氣炸了趙姨娘,沖到探春屋子里便是一通抱怨:“正經親兄弟鞋邋遢、襪邋遢的不知道幫著收拾,凈去撿高枝兒攀?!庇值溃骸澳阋彩俏夷c子里爬出來了,別覺得自己高貴到哪里去?!钡鹊?,只氣的探春咬牙哭道:“我只恨自己不是太太生的?!庇种钢w姨娘怒稱:“我只認寶玉是親兄弟,旁人一概不知?!?/br> 趙姨娘聞言,徹底炸了,當下便盤算起了弄死寶玉,讓自己的賈環獨占家私的惡毒主意來。 第82章 劫報vs捷報 趙姨娘想得挺美, 但自己卻實施不了, 她還沒那個能耐。于是便托到了寶玉的寄名干娘,一個人稱馬道婆的道姑身上。 此人看上去四五十歲上下, 長得一副慈眉善目狀,又穿著干凈樸素,很有一點子仙風道骨的味道。一向往來游竄于豪門大戶,專門騙當家夫人,偶爾也會糊弄一些得寵的二房、偏房、小老婆等等。 故此,趙姨娘和她交情匪淺,一咬牙一狠心,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五十兩銀子都給了,又寫了個五百兩欠契來, 換回了五個紙鉸的青面白發的鬼來, 并一個紙人,只說讓趙姨娘找機會將賈寶玉的年庚八字寫在這紙人身上,一并連同那五個鬼都掖在他的床上就完了。余下的,她只在家里作法, 自有效驗。 趙姨娘千恩萬謝的答應了, 又被叮囑著千萬小心, 不要害怕!趙姨娘一想, 如果此次真正咒死賈寶玉, 以后這大觀園諾大的家私就是自己的寶貝兒子賈環的了,哪里還會害怕,便依言行事去了。 馬道婆的確有些邪門手段, 使出了五鬼魘魔法,竟真的將寶玉魘住了,起先是拿刀弄杖,尋死覓活;跟著便是人事不知,昏迷不醒;終日高燒不退,滿口胡言亂語。茶水粥飯一概不能下咽,便連藥也灌不下去。何況,也不知道該用些什么藥,雖然拿著史太君的名帖請來了太醫,可是連續請了幾個,都是看一眼便搖頭了。又請了和尚道士來做法事,種種符水丹藥試了個遍,也不見效。 大觀園里因為寶玉突如其來的異樣鬧得人仰馬翻,一墻之隔的賈璉和鳳姐兒兩口子便是想裝不知道都不行,只好過去略表關心。只是別說他們原本就是打著敷衍一二的主意出工不出力,便是兩人真的有心幫忙,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 此時距離寶玉發病已有三日,因有史太君,王夫人,薛姨媽等寸地不離,只圍著日夜干哭。賈政唯恐哭壞了賈母,日夜熬油費火,鬧的人口不安,也都沒了主意,便道:“兒女之數,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強者。這病出于不意,百般醫治不效,想來是天意該如此,也只好由他去罷?!笔诽犚?,越發嚎哭起來,而王夫人更是想起了早逝的大兒子賈珠,生生哭的昏厥過去。這一下,眾人又要忙亂她二人,益發鬧得雞飛狗跳起來。 史太君是真的極愛寶玉這個小孫子的,為了她折騰的范圍越來越大,別說本就借住的薛姨媽一家,便是已經出京了的王家也派了人去找,在京的史侯夫妻倆也一起來看過,送了符水,也薦了僧道,只是依然無效。最后干陪著坐了一天,至晚間告辭回家,順道帶走了史湘云,算是免于添亂的意思。饒是史湘云也擔心寶玉,日日痛哭不已,可這會兒卻沒人理會她想留下,硬是被帶回保齡侯府去了。 東府的賈珍一早便被招過來,整日被使喚的腳不沾地,但凡龍禁尉里不需要他當班的使喚都被叫道大觀園里待命,隨時準備被呼來喚去的跑腿。因為高貴的政二老爺從來都很會心疼自己,不舍得過分勞動,以前都是驅使賈璉的?,F在賈璉升上四品郎中,又主管海疆兵餉糧草,他再也使喚不動了,便該換賈珍上場。 賈珍自是不樂意為一個平輩的小子跑腿,便想讓賈蓉和賈薔兩個代替。然而二人早早便托詞訓練,寧珊出京不久便又跑回京營里去了。期間遇到正月,皇上出宮祭天,賈薔還跟著鑾儀衛跑了一趟。但今年太上皇沒去,龍禁尉便沒了用武之地,賈蓉只好一個人無聊了些日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賈珍對于大觀園里無限度的調派越發十分不滿,卻礙于是史太君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親自下令而無法推拒,因此每每回了家,不是打雞就是罵狗的,脾氣壞得很。尤氏也跟著在大觀園里陪哭,能不回家就不回去。賈蓉一個人留在家里,生怕會變成炮灰,便悄悄跑到分家后的賈薔的宅子里躲著。賈珍抓不著他,也不知道是否去訓練了,不敢打擾,只得憋著,在心底暗罵不已,上到史太君,下到賈寶玉,沒一個是沒被他罵過的。 就在全家慌亂成一團的時候,史太君因為賈璉的不聽使喚,不肯告假看顧寶玉,堅持日日上朝工作而想起了逍遙在外的大房,頓時喝令讓他們滾過來幫襯,照顧寶玉,想些辦法。王熙鳳被派去傳話,這回倒是進了門了,卻被賈赦當面唾了一臉:“我兒子還在海疆苦苦煎熬著,我管老二家的兒子死不死?” 邢夫人兩手一攤,對著漲紅著臉不敢擦干的王熙鳳道:“鳳丫頭,你也懂點兒事兒,自個兒琢磨琢磨,我們適不合適去吧?”說著,一指暴怒中的賈赦道:“你就看老爺這態度,這模樣,可能露面嗎?” 王熙鳳這大半年來還是頭一次見著賈赦,這滿臉長須,一頭亂發,臉如死灰,雙眼斜吊的模樣真心嚇人。若不是自幼生的膽子大,見第一面的時候都能給當成猛鬼,尖叫出來。 迎春遞過溫帕子,讓王熙鳳悄悄擦了臉,又拉她退開幾步,才低聲道:“二嫂子,你也好歹想想,哪里有隔房的堂侄子病了,卻叫大伯去守著的道理?” 王熙鳳惱羞成怒的一邊抹臉一邊氣道:“我如何不知曉這些,只是老太太拿著當眼珠子、心尖子,幾時講過規矩道理?”賈寶玉在大觀園里就是眾星捧月的待遇,所有人都必須圍著轉,眼下老太太都親身守在怡紅院里了,見天兒的抹淚哭嚎,誰還敢不陪著? 王熙鳳便是這么被逼過來的,因道:“好姑娘,便是老爺太太不用去,你多少露一面,我也好交差?!?/br> 迎春搖頭道:“我給父親侍疾,沒有中途跑去照料堂弟的道理。至多是將家中現有的丸藥送些過去?!?/br> 王熙鳳完不成任務,深恐回去要被史太君唾罵,滿心的沒有好氣,道:“現下水米不進,怎么吃藥?” 迎春便道:“那是太醫們要煩惱的事情,我卻管不了?!?/br> 王熙鳳站起來,手指著迎春,怒道:“姑娘如今人大了,主意也正了,是說什么都聽不進去了,是也不是?”這個小姑子幾時變得這般強硬?連她都叫不動了。從前那個軟成面團,連房中下人都能挾持的二木頭怎么就成了金玉般的硬實了? 迎春低著頭,只看著自己的袖口說話:“我聽父母親的安排,何錯之有?”賈赦和邢夫人的態度擺在這里,難道她該去自取其辱才對嗎? 王熙鳳無奈之下,只有轉向還稍微柔和些的邢夫人,哀求道:“太太好歹勸勸姑娘,寶玉如今這般模樣,若還是連一面都不去見,就別說老太太會生氣,二太太會記恨,倘若真的就此去了,二姑娘少不得背上一個冷血無情的名聲,可會好聽?” 賈琮忍不住插嘴道:“撇下重病的父親去照顧隔房的堂弟,這就好聽了?”至于賈赦其實沒有大病,純粹是心病,在自我折騰這一點就可以略過不提了。反正現在全京城都知道榮國候憂心兒子,早就一病不起了。 王熙鳳詫異的看了一眼這個從來都被當成小透明,如今卻有底氣當面頂撞她了的小凍貓子,徹底沒了好聲氣:“反正我話帶到了,隨你們的便吧!”說完抬腳就走,回去把賈赦的情況夸大了一倍不止,詳詳細細的描述了一番,只說得跟寶玉如今的情況也差不離的樣子。待得鋪墊夠了,才解釋了一番為何那一家四口都不得來。 用她的話說就是:“我過去的時候,大太太正守著大老爺哭,二丫頭端著碗藥,喂進去的還沒有灑出來的多,琮小子跟燎了毛的小凍貓子似的四下亂竄,嚇得都沒了人色,正經事不會干,倒添了亂。我如今趕著回來,還得交我們二爺趕快過去呢?!闭f完,不待史太君發火,王夫人喝問,一扯剛下衙回家的賈璉,腳底抹油就溜了。 幸虧她兩口子溜得快,才剛走,下一刻便聽外頭有人來回:“棺槨、壽衣都做齊了,請老爺出去看?!笔诽犃?,如火上澆油一般,便罵:“是誰做了棺???”一疊聲只叫把做棺材的拉來打死。王夫人越發哀嚎起來,探春寶釵黛玉等小姐們,并著貼身丫鬟如襲人等,全哭的淚天淚地,賈政心中煩難,顧了這里,丟不下那里,四下亂勸,又喝罵不止,正鬧的天翻地覆,不可開交之時,只聞得空氣中隱隱傳來木魚聲響,跟著又念了一句:“南無解冤孽菩薩。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顛傾,或逢兇險,或中邪祟者,我們善醫能治?!?/br> 這聲音乃是遠遠的傳過來的,從未聽過。而大觀園離街道甚遠,怡紅院又在中央,如何能聽到外面的聲音。眾人俱都驚詫不已,又有些恐慌,唯有史太君聽了這話,一疊聲的叫人去請。賈政焦頭爛額的正出去要迎,才命人開了門,還不及見人,忽聽街上一陣快馬聲響,一個嘶啞的聲音滿懷喜悅的大叫道:“海疆大捷,海疆大捷。八百里傳書,海疆大捷。寧將軍大獲全勝,大敗茜香國于海上。海疆大捷,海疆大捷,八百里傳書,海疆大捷?!蹦锹曇粲蛇h及近,路上行人紛紛躲閃著快馬,待得聽清了那一騎絕塵而去之人的話音,頓時各人都露出滿臉喜悅。有反應快的,已經歡呼了起來。 賈政傻傻愣在原地,都忘了自己是為什么而出來的了。滿腦子里只轉著“海疆大捷”四個字。是那寧家的小子,他打贏了茜香國了。那一心替賈赦撐腰,將他們二房壓制的一敗涂地的混賬小子,不但沒有死在海疆,還大獲全勝了。待得他回京之日,他們二房便連如今的好日子都要沒了吧! 一個癩頭的和尚與一個跛足的道人,拿腔作勢了好半天,正等著賈政開口相請,卻被迫吃了一肚子的馬蹄灰,均也怔在當場。這不該出現的人攪亂了整個局勢,他們該如何向警幻仙子匯報? 第83章 異想天開 且不提那已然慌了心神的賴頭和尚和跛足道士是如何替賈寶玉醫治邪崇的, 只說宮中兩皇聞得海疆大捷,寧珊不但大敗茜香國海軍,救回被俘的南安王并一眾將士, 更是打入茜香國都城,把女王和一干王室宗親都俘虜了回來,均大喜過望。這開疆裂土的功勞,可是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欣喜過后,兩人頓時為了這一大捷應該算在誰的功績里手撕起來。 早前寧珊得封鎮北侯的那場北疆大戰便是太上皇在位時開始打的, 卻直到當今繼位才打贏的,只是太上皇仗著當時自己勢大,硬算成了自己為皇的功績之一。當今勢單力薄,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裳巯聦幧涸俅未蠼荻鴼w,卻是實實在在于自己治下發生的。當今可是說什么都不肯再讓功勞給太上皇了。 為此,搶先一步就下了圣旨到寧府里, 升寧珊為護國公, 改建寧府規制, 親筆寫下敕造護國公府的匾額。賈赦早在得知大兒子勝利還朝的消息時,便一骨碌爬起來, 仰天大笑,喜得什么毛病都好了。整個人從之前一驚一乍的恐慌連過渡都沒有就直接變成了得瑟抖擻的瘋狂,倒把一直服侍著他的眾人都嚇得不輕。 好在有寧珊大捷的消息在前, 這時候賈赦便是要燒了府邸玩兒都沒人會管他,人人均笑逐顏開,女人們不停的念叨神佛, 各處感謝,邢夫人也興興頭頭的宣稱要擇日去拜佛燒香,還了之前許下的愿。迎春更是喜得整個人都松懈下來,竟是連坐都坐不穩的攤在了椅子上。幸虧司琪眼疾手快給扶住了,不然一準兒滑坐到地上去。 遠在大觀園里的眾人為著寶玉的事情一時顧不上其他,但是那賴頭和尚和跛足道士確實有兩把刷子,對賈政說寶玉胎里帶來的玉本就是醫治邪崇最好的物件,只因被聲色貨利所迷,故不靈驗了。當著賈政的面念了一大篇子詩,又摩弄一回,很是說了些瘋話,而后將玉遞與賈政,只道此物已靈,不可褻瀆,懸于臥室上檻,不可使陰人沖犯。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復舊如初。 賈政將信將疑的照做了,將寶玉安置在臥房,玉懸于梁上,王夫人親身守著,不許旁人進來。史太君因為年紀大了,守了三四天已然熬不住,便回到蘅蕪苑自己臥房里休息,只命大丫鬟鴛鴦時時探聽消息。到了晚間,鴛鴦欣喜來報,說寶玉神志清醒,叫嚷肚餓,已經可以喝粥了。史太君大喜,不顧自己老天拔地的,扶著鴛鴦拄著拐杖親自過來瞧了一回,見寶玉精神漸長,邪祟稍退,才把心放下來。 外間陪著的是李紈李宮裁并探春惜春,和林黛玉薛寶釵以及寶玉的一眾丫鬟,因進不得內室,都聚在外面聽消息。聞得吃了米湯,省了人事,別人未開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寶釵聞言,看了她半晌,方才“噗嗤”一笑,出言半調笑半譏諷了一番。 獨惜春不理睬這些,只沖著剛才念佛的黛玉道:“林jiejie,你這謝神,可也有為了寧大哥哥海疆大捷之意。若有,改日咱們兩個單獨去櫳翠庵拜謝一番?!碑斎諡榱擞Z嬪省親,大觀園里是有一班小尼姑、小道姑的,又有一個帶發修行的,名叫妙玉,不和其他人一樣被挪出大觀園,送到賈府家廟水月庵里,至今仍住在櫳翠庵。 惜春性格清冷,一個人在大觀園中無親無靠,竟同妙玉有了幾次往來,頗對脾氣,便時常到櫳翠庵去。當日寧珊出兵海疆,惜春還去櫳翠庵里拜過佛,許過愿,如今她邀黛玉同去,便是為了還愿。 黛玉正因為被寶釵嘲笑了自己過于重視寶玉,滿心羞惱,見惜春遞了臺階過來,心存感激,急忙接住,道:“正是為此,我與四meimei同去?!北娙诉@時候方才想到那和尚同道士來的時候,外面傳的滿城的海疆大捷。因為聲勢實在浩大,她們在深閨里都隱隱約約聽到了報喜的快訊。如今驀地想起來,各個思量不一。 王夫人在內室聽到小姑娘們不提幫寶玉許愿求平安,卻提到了那個該死的寧珊,心中一陣大怒,忍不住道:“莫不是此人沖了我的寶玉,怎地他的捷報一傳回來,寶玉便遭了這場大罪?!笔诽勓砸汇?,也忍不住朝這個方向去想。 惜春在外頭聽到,一陣冷笑,道:“寶玉哥哥患了邪崇是好幾天前的事情了,寧大哥哥的捷報卻是剛剛傳回來的,便是算上八百里加急報訊的時間,這場勝仗也遠遠早于寶玉哥哥中邪的時日,怎么扯得上沖犯?” 王夫人最不喜歡這個牙尖嘴利還冷心冷性的四丫頭,不過是個寄住在大觀園里的沒人看重的東府丫頭,不說好生感謝他們養大了她,卻處處擰著勁兒的來,更是跟那個不曉事理、一心向著寧家小子的二丫頭交好,如今更是扯起寧家小子的戰功,而不說她的寶玉遭了罪,真真可恨。 要是王夫人最恨的,肯定是寧珊無疑;要說史太君和王夫人都恨的,必然是有寧珊撐腰的大房一家子。好不容易寧珊離京這大半年,他們靠著宮里娘娘風風光光的踩著賈璉和鳳姐兒兩口子一頭,也打壓的賈赦等人再不露面,可如今寧珊得勝歸來,這風水豈不是又要轉回去了? 史太君也被移了心神,只是她腦子里想的卻是此事是否可以幫到娘娘。他們家娘娘自省親之后便再沒有什么動靜了,前次她入宮去傳遞了些銀兩,從娘娘話中來聽,似乎也并沒有承寵。如今寧珊海疆大捷,是否可以利用一番,為娘娘造勢?畢竟寧珊家中還供養著賈赦呢,就算兩房分了家,他也是娘娘的大伯,那他的兒子,也合該為娘娘出些力氣。 這么一想,便吩咐底下人道:“去隔壁給鳳丫頭說一聲,寶玉好了,她這個二嫂子又是親表姐的,怎么能不知會一聲?” 李紈聽了,答應一聲,親自去請。如今他們兩房處的可沒有多好,自己的婆婆王夫人這半年來折辱了鳳丫頭多少回?如今他們大房的主心骨要回來了,憑鳳丫頭那潑辣性子,還有個不報復回來的?她現在過去,主動通知一聲,也有示好之意。這個婆婆目光短淺,眼空心大,可別因為她拖累了自己的寶貝兒子賈蘭。若是大房記恨上了他們,輕易便可出手毀了賈蘭的前程,她一個寡婦,如今只剩這么個指望了,是萬萬不能讓任何人妨礙到他的。 一過去榮侯府,果見王熙鳳滿臉喜色的指揮下人布置打掃,又吩咐準備重禮,要往寧府過去。眼下圣旨雖然還沒下來,但是個人也知道,這么大的戰功,不可能沒有封賞。也只有他們那個執拗成性的王夫人掌管著的大觀園里沒有半絲動靜罷了,其他人家,就算平時政見不合的,這時候也不會默不吭聲。 見著李紈,王熙鳳倒是沒給冷臉,只是也沒熱情招待。李紈自然不會介意,先恭喜了一番寧珊立功,又道賈璉這次軍備籌劃的好,來日必將高升,將王熙鳳捧得高高的,益發歡喜了,才裝作順口的樣子提起了寶玉好轉的事情。只是她把這事兒也算到寧珊身上,只道:“寧大爺這一勝利,連寶玉都跟著受益,今兒竟是好轉了許多,都吃得下米湯了,眼見著的好起來?!?/br> 王熙鳳一甩帕子,春風得意道:“可不是如此,那南安王敗了以后事事都不順,聽我們二爺說連去年冬日那場大雪都壓塌了不少民房,很是鬧了些時候。如今入了春,卻是事事順利的,我還倒是怎么回事呢?卻原來是我們大爺贏了大捷的功勞?!比缃裢跷貘P可顧不上猜忌賈赦會不會留好處給寧珊,上趕著的一口一個大爺,一句一聲大哥的叫著,是鐵了心要攀住這門貴親了。 宮里有個不下蛋的娘娘有什么用?正經百戰百勝的大將軍才是朝中的得力靠山呢,她們家璉二爺早前便是托了寧珊的福得到實缺兒的,后來晉升怕也不無關系,如今海疆大捷,朝中必要慶賀一番,說不得她們璉二爺也能跟著更進一步,這叫王熙鳳如何耐得住立刻去王夫人面前得瑟回去的迫切心理? 王家的女兒都是一般的短視又記仇的,昔日王夫人怎么整治鳳姐兒,如今她就敢怎么奚落回去,王家人可從來不講究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他們慣來的做法是吃什么都不吃虧的,萬一吃了虧,就要連上利息一起還回去。 李紈就是知道王熙鳳鐵定要找王夫人報復回去,才主動請纓來跟她敘話的,為的是先提醒她王夫人的打算,免得王熙鳳莽莽撞撞的吃了虧。因此,左右示意一下,王熙鳳眼明心亮,知道李紈有話要說,便對平兒道:“難得大奶奶來我這里,你還不去置辦些好酒菜來?!逼絻郝犜捦讼?,順便把其他小丫鬟都遣走,獨留自己和李紈的大丫鬟素云守著門口,不叫人進去。 李紈見屋中只剩她和鳳姐兒兩個,方低聲道:“我先與你提個醒兒,我們那一位,”說著伸手比了個二,接著道:“似乎覺得寶玉和寧大爺犯沖,這一茬子便算是寧大爺給沖著的。待你過去的時候,千萬小心著說話?!?/br> 王熙鳳一雙丹鳳吊梢眼驀地立起來,將炕桌上的帕子一摔,哼道:“我卻從沒聽說過隔得那么遠的兩個人還有沖撞著的道理。這可真是金貴的了不得了,連大將軍都的退讓才行呢。好大的面皮!” 李紈心道:誰說不是呢。就一個銜玉而誕,宣揚的滿京城都知道,一口一個大造化的吹著牛皮,卻鬧了多少笑話?打從抓周開始,就是個紈绔風流的苗子,卻人人當成眼珠子捧著,生生壓了她嫡長房嫡長孫的蘭兒一頭,卻又道哪里去說理? 一時兩人都默不吭聲,王熙鳳只想著要怎樣落了王夫人的面子,叫她顏面無光,李紈則在微恨史太君和王夫人對賈蘭不公。兩人心中各有一段憤恨,接下來吃著酒菜敘話也越發顯得親密。 李紈只在榮侯府里磨蹭了一個多時辰才回去,因為她小心,只小飲了幾杯,因為沒被人發覺,回話的時候只道:“鳳丫頭那里忙亂的很,正收拾著禮物預備往寧府里送過去,又聽說大老爺精神好了許多,正同璉二爺商量著要過去問候,說不準還要住幾天侍疾,因此竟是不能過來了。不過她聽說寶玉好了,也念了佛,只道謝天謝地,待日后有空,必會過來瞧一瞧的?!?/br> 王夫人聽得大怒,史太君卻面色一沉,眼珠一轉,動起了別樣心思。 第84章 瓔華公主 寧珊大勝之后規整了軍隊, 將自己費心訓練出來的精銳水兵部隊交給了副官,名為李云海者管理。此人是海疆兵戶出身,家中男子歷代都守衛邊疆軍隊, 他本名叫李大海,有個弟弟叫李小海的,跟著南安王出兵去了茜香國,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李大海一面深恨茜香國,一面也恨南安王, 他從小在海疆長大,沒入伍前跟著父祖出海打漁為生,對地形天氣都十分了解。當初寧珊初到海疆,重賞募集熟識地形環境天候之人,李大海便主動報了名,從寧珊身邊親兵做起, 直到戰功連連, 升位副將。寧珊十分器重他, 親自給他改了以個大氣威武的名字,又讓他同京中帶出來的一個心腹小將云帆一道協理新成立的海軍。 這兩人倒是投契的很, 一見如故,又因為名字中都有個云字,便敘了年歲, 李云海略長云帆四歲,云帆便口稱“大哥”,李云海先是不敢應下, 后來過了寧珊的耳目,兩人同為寧珊心腹,也便順勢結為異性兄弟,一道替寧珊守著海軍的兵權并訓練等事,不給其他有心之人機會,趁勢□□。 寧珊因為記得上次北疆大捷之后兩皇爭權,回收了他的兵符,這一次便留了個心眼,將心腹留在軍中沒有帶回京去。這樣就算兵符被收走,這批人馬也還是只有他才能控制的,哪怕換了別的將領來,也是統帥不了的,這才放心回京去。 路上不記其日,暫且不提,只說京城宮中為了寧珊掀起的一陣波瀾。 起先是當今有位生了兩個女兒的寵妃,為正一品四妃中的蕭淑妃,此人在心狠手辣的后宮女子中算得上是一個好母親了。因為自己的兩個女兒正值適婚之年,而她又沒能生下兒子,便不需要嫁女兒去拉攏勢力,因此一心想給女兒找個好歸宿,為了這個左挑右撿的,只看誰家子弟都覺得有不如人意之處,便把女兒們生生拖到及笄。不料,卻碰上了南安王兵敗,需要公主下嫁和親。蕭淑妃生怕自己的女兒被選中,便早早攛掇著皇上定下和親的人選,以備不時之需。 萬一寧珊要是也敗了呢,他們大興就真的得嫁個公主出去了?;噬媳皇捠珏粍?,也不禁心中犯嘀咕,下意識做好了和親的準備。蕭淑妃的兩個女兒分別排行第二和第四,然而排行第一的女兒是當今的皇后,當時還是潛邸四王妃的時候生下來的,沒養大便夭折了。因此蕭淑妃的大女兒雖然被叫做二公主,其實卻是年紀最長的。 這位曾經的四王爺之所以當年能雀屏中選成為繼位新皇,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兒子生得多。從還沒出宮建府就開始生兒子,活的死的加起來足有七八個,然后才開始生女兒,因此皇上的兒女年紀相差很大。大皇子早就成家開府,如今子女都有了,二公主卻將將才到適婚年齡。 若是要下嫁和親,二公主是首當其沖的第一位。雖然也有年紀和她相差不多的三公主,但三公主是二皇子的親meimei,二皇子還指望著拿她去拉攏一門豪族的,怎肯就這么下嫁和親?那樣對自己可是半點好處都沒有的,因此極力攛掇母妃也早早去吹枕邊風,趕快定下和親人選。 二皇子和三公主的生母便是當年四王爺側妃,如今的吳貴妃,早年曾經受寵,跟著入宮后也按資排輩,得了貴妃的位置,可是那會兒過于得意,一時不察讓元春鉆了空子,痛下狠手整治了她幾回,卻被告了刁狀,導致自己失了寵愛。 雖然說如今元春也失寵了,而且位份也降下去了許多,但吳貴妃也沒能再爬回來。她如今就指望著自己的兒子能登上大寶,因此對兒子幾乎言聽計從。二皇子攛掇她想法子別讓三公主和親,她就把目光瞄到了和自己女兒同齡的,僅僅大了幾個月的二公主身上。 蕭淑妃哪里舍得自己的女兒,可是二、三、四三位公主排行太近,年紀也就差了一歲有余,而且都已經及笄,若要選一個,只能先從她們中挑。但是三公主背后不但有吳家勢力,還有二皇子和他的門人幕僚,這便不大容易被選中。而二公主和四公主都是蕭淑妃的心頭rou,自是一個也不肯舍棄的。因此,蕭淑妃便把腦筋動到了太上皇的長公主身上。 要說其他的長公主,非但一個個早就嫁出去了,連早就死在夫家的都有,而今宮內剩下的唯一一位長公主,說起來十分坎坷。 她本是太上皇在位時的皇后嫡出的女兒,雖然是小公主,卻是真真正正的嫡長女,和那位壞了事的先義忠親王乃是一母同胞。當年先皇后老蚌懷珠,掙命生下了小公主,將養了一年有余,卻因為產后失調而最終香消玉殞,先皇便有些遷怒于這個小女兒,先義忠親王,當初的二皇子也不大看重這個比他女兒都小的meimei,因此父子倆都不過問的小公主就那么被扔在后宮,由當時的貴妃甄貴妃隨意照管著。 甄貴妃是寵妃,先皇后是國母,兩人幾乎斗了一輩子,甄貴妃哪里會對先皇后的女兒好?當年初初接掌宮務的時候還有些小心謹慎,給小公主辦了規模不小的抓周。當初那位小公主自己抓了個瓔珞,甄貴妃報給先皇,又請賜名。因為皇家孩子,過了周歲就能上內務府的玉蝶了,自然需要有個名字,或者封號的。先皇不甚在意,隨口道:“既然抓了瓔珞,就叫瓔珞好了?!?/br> 禮部官員覺得不像樣子,上書幾次,請求改名,內務府也覺得這么個封號沒法上玉蝶,先皇嫌煩,就在禮部遞上的折子里隨手圈了個華字,從此這位嫡出的小公主便封號瓔華公主,而且閨名真的就叫了瓔珞。 宮中上上下下都看出了先皇上和先二皇子這一對父子都不將瓔華公主放在心上,便也疏于照料,任憑她在先皇后宮中留下的一個忠心耿耿的女史的照料下,磕磕絆絆的長到了十歲。二皇子等不及了,從平安州打過來,造反了,卻失敗了,最后身亡了,被追封了個義忠親王的謚號,闔家都被圈禁在了皇陵里。宮中的瓔華公主也跟著遭殃,作為一個連二哥的面兒都沒怎么見過的倒霉meimei,被先皇給遷怒,幾乎送進了冷宮。好在有忠仆拼死上奏,先皇才總算考慮到這個是自己女兒,饒了她一命,只讓在佛堂念經,算是替她那個幾乎沒見過面的兄長贖罪。 從那以后,瓔華公主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里,猶如宮中大佛堂里帶發修行的女尼一般。后來先皇龍體不適,病得最重的時候幾乎駕崩了,卻無人繼位,這時候才想起了原先那個自己一手帶大的二兒子的好處,只是義忠親王早已化成白骨,他又沒有嫡子,只一個庶子還活著,被圈禁在皇陵里,也不可能突然放出來讓他繼位。別無選擇之下,只有擇了當年看上去最老實最沒用的四皇子登基,成了當今。 當今登基以后,按照規矩,將姐妹們都加封成了長公主,唯有到了瓔華公主的時候沒人能拿主意到底要不要晉封她。畢竟先義忠親王是真的造了反的,作為同胞meimei,又幾乎被關在佛堂里,也沒人注意她。要不是內務府還有記錄在,怕是都沒人能想起來太上皇還有這么一個女兒。 最后折騰了一陣子,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就是不了了之了。瓔華公主仍然呆在大佛堂里,一年到頭不見一面,也沒有被加封為長公主,可是到底她的存在還是被人想起來了。這一回,蕭淑妃為了讓自己的女兒不被牽連,便想起了這一位來了。 皇上聽了愛妃的婉轉述求,覺得十分可行。瓔華養在后宮也是浪費米糧,不如嫁出去和親。反正也是個不受重視的,便是太上皇都從來不提這個女兒,他和瓔華又不是同母,瓔華出生的時候他都出宮建府去了,可以說兩人竟是從來沒見過面兒的。這樣一個meimei,犧牲了毫無壓力,皇上被蕭淑妃捧得心花怒放之時,便隨意下了口諭,讓瓔華公主準備和親海疆。 后來寧珊領旨出京,增援海疆,兩皇為了讓他賣力,隨口說了一句,如果他能得勝而歸,那么準備和親的公主就嫁給他。只是那時候誰都沒這話放在心上,幾乎人人都覺得寧珊必敗,就連寧珊自己都沒有十足把握,何況他對公主什么的也沒有興趣,便給拋在腦后了。 可現在,寧珊真的大勝而歸了,金口玉言許下要賞一個公主給他也被人在朝上提起,正是那無事尚且要生非的賈赦。 自從知道海疆大捷,賈赦就不藥而愈了,第二天就嘚嘚瑟瑟的跑來上朝,就為了聽別人是怎么夸他大兒子。一直談到兩皇對于賞賜的不和諧,賈赦才小心翼翼的插嘴問,當初說只要打贏了茜香國,就嫁一個公主給寧珊的話還作不作數?被他一提醒,大家也都想起這一茬兒來,于是對于寧珊的封賞暫時放在一邊,朝上朝下都開始爭論起要嫁哪個公主給寧珊來了。 蕭淑妃如今后悔的不行,若是早知道寧珊這般有出息,她何必急急忙忙把二公主給訂出去。修國公侯家的侯子期雖然算的上是當今京中難得的有學之士,其實說白了,也就是沒那么紈绔不長進罷了。也就是沖著他是修國公的嫡長孫,將來能襲爵的,蕭淑妃才著急忙慌給二公主訂了這么個夫家。如今還沒嫁,寧珊就得勝歸來了,蕭淑妃別提有多后悔了。便是二公主自己也多在內心埋怨母妃,侯子期再怎么能襲爵,也是等他爹死了之后,還不知道要個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呢。哪里比得上自己在戰場上拼搏出來的寧珊。勝了北疆便是鎮北侯了,如今又大敗海疆,起碼得封國公。若是嫁了他,豈不是羨煞別的公主的眼么? 三公主這會兒倒是樂的很,二皇子也催著吳貴妃給三公主定下寧珊來,可是如今的吳貴妃失寵,幾乎見不到皇上,何談進言?又有蕭淑妃后悔,整日纏著皇上婉轉纏磨,希望給二公主退婚,讓三公主頂上去。吳貴妃和二皇子當然不會同意,后宮里整日被鬧得不得安寧。 皇后也不消停,她生的三皇子雖然是嫡子,卻武不如大皇子,文不如二皇子,除了嫡出一條就沒什么出彩的地方了。她若是有個女兒,肯定要許給寧珊好增加兒子的助力,可惜她沒有,因此便想著能不能從娘家挑一個姑娘出來,搶在皇上下旨前糊弄過去。為此,皇后全力以赴打擊蕭淑妃和吳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