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居
秋天只有秋意,沒有秋。 [咫尺天涯] “最是為難當咫尺,世人何苦恨天涯”年少不懂事時,天涯多是存于神話中,稍微長大點,才發現,天涯原來是個旅游景點,而且并不遙遠。 天涯究竟是什么?多遠才算的上是天涯?在古人的描述中天涯遙不可及,似乎所有的離別都遠隔天涯,天涯處處皆是,可又沒有人能到達那里,也沒人能描述出來。 天涯,天的邊際,是我們抬頭仰望能夠看到,卻又永遠夠不著的地方“夫天之大,其闊為宇”我們的天涯是天穹,天穹的天涯是宇宙。 天涯的真正含義,從來就不是屬于我們的,而是屬于我們每個人和地球上的一切物種。 天涯因物而變,對于那些微小生命,可能一座山的距離就是天涯,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天空的距離就是天涯。而對于那些宇航員來說,宇宙才是他們的天涯。 這么看的話,天涯貌似就是一段距離,一段相對遙遠的距離,但其實天涯的韻味遠不止于此。 距離的天涯是遠,可再遠的天涯都能有到達的那一天,友人的離別是,夢想的追逐是,故鄉的愁思也是,這些看似天涯的距離,最終會在某個時間點,縮短到咫尺。 而真正的天涯卻不是這樣,它是身邊的距離,是破滅了的夢想,是逝去的友人,是毀壞了的故土。是一切一切郁結于心,無處安放的愁緒。 天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咫尺間的天涯,不是你的看不見,猜不透。而是在你看見猜透后的夠不著。 現實中的幻想者是這樣,苦情中的癡情人是這樣,對于人生感到迷茫的我們也是這樣。 天涯到底有多遠?很近,就在咫尺之間的距離。咫尺究竟有多近?不遠,也就隔了一個天涯。 處在現實中的我,也許從來就不算個成功者,但我始終是一個合格的幻想者。我和每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一樣,都幻想過全世界,什么立足巔峰,什么改變世界啊,都有過,直到現在,我依然認為自己是有潛力的。 但事實上,這很難,很難,生活不是小說,不是游戲,也不是電影電視劇。生活是血淋淋的唯物主義,正如夢想的大多數都成為了夢想,只有少部分中的少部分才能成為成就。 現實和夢想的距離就是咫尺天涯,即是咫尺間的天涯,又是天涯間的咫尺,那些達成了的,就是跨越了咫尺天涯來到了我們身邊,而那些依舊夢想著的,只能永遠在接近咫尺,遠隔天涯的距離中掙扎。 我們兒時的夢,如今多半已成為了,偶然想起時的會心一笑,我們所認為的所認為的事,多半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這很殘酷,卻又無比真實。 難道我們只能是處于這種狀態嗎?是的,我們不是只能,而是必須處在這種狀態,因為咫尺天涯的距離,代表的就是我們的夢,它也是我們夢想的一個部分。 相對于夢想,咫尺天涯在情這個環節更為凸顯,尤其是愛情。記得有人曾問我“失戀和單戀哪一個更加痛苦?” 說實話,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想爆粗口的,如果可以的話,我不介意在法律范圍內,狠狠地揍一頓那個問我的人。 原因很簡單,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三個字,“單身狗”,所說這是很來氣的,就好比在街上問一個乞丐,“是開豪車好,還是游艇好?”答案是很明顯的,如果那人是個暴脾氣老哥的話。 但由于我研習多年的義務教育,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然后憑著我多年看電視劇的經驗告訴他“是單戀痛苦” 雖然未曾經歷,但在我的理解,失戀是長期以來的你手拉著我手,最后變成了放手,但無論是拉手還是放手都是一個雙方的過程,是一個有了開始就有結局的故事,是大家能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東西。 而單戀則是,一個人的左手牽右手,牽著牽著變為了,兩手并著走。這是一個過程,一個一個人的過程,卻帶著兩倍的痛苦。 為什么這么說?就拿失戀來說,失戀的話應該是直接的感覺,直接的對自我的感覺,如果身處失戀期,我想,大家應該都沉浸在自身的痛苦中,卻很少會去想對方有多難過。這么看來失戀應該是兩人份的痛苦,兩人分。 單戀就不一樣了,處在單戀中,你首先考慮的是對方有什么感受,然后在對方的感受中,先感動自己,最后又回到自己的感受,再感動自己。這就是自己建立的兩人份痛苦,那人背了一份苦惱,卻還留了兩份愁苦給自己。 如果說這還不夠明顯的話,我再舉個例子,失戀是吧,多么直接,就是兩人的分手,然后隨著分手開始傳來的劇痛,就好像被車撞得粉碎性骨折一樣,被撞的時候是無比的痛,往后的日子還是隱隱作痛。 但不要忘了,失戀是可以復合的,而且誰也不能保證,復合后兩人會不會比之前更相愛。 單戀就苦了,就好像一個人被火燃燒著,從頭到尾都是痛,是充滿熱情的痛,是在無盡的痛苦中偶爾給自己找個甜頭,然后繼續痛的那種。 失戀是成長的過程,經歷過失戀的人,就獲得了愛的資格,他會知道什么叫做珍惜,什么叫做小心翼翼。 單戀卻是一次逆生長,單戀的人會成為孩子,永遠長不大的那種,他仿佛不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他像一個機器,一個有著感覺的機器,在一開始就注定結束的路上,反復的做著開始的動作,直至機械潰散的那一天,也就是生命終止的那一天。 時間或許能撫平失去的痛苦,但時間永遠抹不掉一個人想要得到的欲望,所謂咫尺天涯就蘊含在單戀中。 在紅塵中漂泊的人,永遠不知道疲憊是什么,失戀的深情者是這般,單戀的癡情者也是這般,明明眼前人是心上人,卻只能是無能為力。 那還不如讓眼前成為夢中,夢里的痛苦只存在于夢醒后的那段流連忘返,而眼前的痛,則是靈魂深處的痛,是酣暢淋漓的欲言又止,是唾手可得的無可奈何。 有些東西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我確實能感受到,就好像那些似曾相識之感,莫不是前世,我們見過? 所謂咫尺,不過天涯,究其天涯,仍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