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勝負因素
德意志民族在歐洲,尤其是在東歐分布十分廣泛。 這些德裔人口的居住區并不是緊密地集合為一體的,而是散布在從波羅的海一直到南歐的多瑙河兩岸。除了芬蘭、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之外,幾乎每一個東歐國家都分布有德意志民族聚集區。 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德裔居民大多是原來的“條頓騎士團”和“十字軍”后裔,也有一部開發這一地區貿易的“漢薩同盟”商人的后裔。 在加利西亞布科維納和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多布羅加和比薩拉比亞地區,這里的德裔主要來自于奧地利帝國為抵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而遺留下來的邊境軍隊后裔。在匈牙利和頓河下游地區,德意志民族移民在這一地區的古老程度能夠追溯到中世紀之前,尤其是在中世紀,為了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大批的德意志人遷居到了這里。 伴隨著哈布斯堡帝國數百年的統治,幾乎所有的匈牙利城鎮居民中,都是德意志人口占優勢。盡管他們多半已被馬扎爾人同化,但在同時也在同化著馬扎爾人。在匈牙利的城鎮里,馬扎爾語和德語基本上屬于并列的通用語言。也就是說,生活在城鎮里的匈牙利人大部分生下來就會說兩種語言——馬扎爾語和德語。 另外就是在多瑙河兩岸還存在著大量的說德語的農業移民區。 這些區有的起源于中世紀,但是大多數都是在十七世紀之后,為了抵御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哈布斯堡帝國所大力推行的“邊境軍墾”制度,這里主要是生活在巴納特和伏依伏丁那地區斯拉夫化的德意志人或是德意志化的斯拉夫人。 如此分布廣泛的德意志民族分布區也為德意志帝國向這些東歐國家提出領土要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德奧陸軍在秋季繼續沿德涅斯特河和南布格河向黑海方向推進。 巴爾干地區唯一處于中立地位的羅馬尼亞也終于坐不住了,加入到德意志帝國的陣營,向俄國和奧斯曼帝國宣戰。出身德意志王室的卡羅爾國王早就傾向于德奧帝國,但是首相一直持騎墻觀望的態度。 但是,對于摩爾達維亞地區的渴望還是讓羅馬尼亞人奮不顧身地投入到這場戰爭當中。盡管德軍6月份在東線的勝利就使羅對沙俄宣戰的危險急速提升。英法兩國為阻止危險的發生采取了諸多重大的預防措施,但實際上羅馬尼亞人擔心戰爭很快就會結束,自己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在宣戰前羅馬尼亞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將原來了35萬陸軍擴充到了50萬人。 現在,超過30萬羅馬尼亞大軍渡過了普魯特河,進攻正在全力抵抗德奧東部南線集團進攻的尼古拉大公軍團的側翼和后路遭受進攻,俄軍南部集團一下就被擊垮了,全線撤退到第聶伯河一線。 至此,巴爾干地區的國家除了塞爾維亞,全部投靠了德奧帝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120萬的兵力足以抵消奧斯曼帝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巴爾干地區所形成的威脅。 …… “海戰的結果在船臺上就已經決定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海上戰爭的結果取決于雙方的工業技術和能力,特別是造船工業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就比如現在,英國皇家海軍一次性只能批量建造六艘主力戰列艦,因為它所有的造船廠加起來只有六座能夠建造3萬噸以上大型主力艦船的船臺或是船塢。而德奧造船廠卻擁有12座35000噸級的大型船臺或是船塢,這使得德奧帝國海軍有能力在開戰后立刻將“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緊急追加到了12艘。 而且德奧帝國每年2800萬噸的鋼鐵年產量足以支撐整個帝國海軍和陸軍的快速擴充,而大英帝國的鋼鐵年產量如果不算上加拿大的話只有德奧帝國的四分之一。鋼鐵即是國家,德奧帝國的鐵鋼年產量是英、法、俄三國加起來鋼鐵年生產量的二倍,但是如果把麥國的每年2100萬噸鋼鐵產量和加拿大的210萬噸鋼鐵產量都算到協約國一方的話,德奧帝國就要處于劣勢了。 但是德奧帝國還有一個潛在的盟友,墨西帝國每年370萬噸的鋼鐵產量可不是小數,與法國大體相當。至于泥洪國每年35萬噸的鋼鐵產量,暫時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德奧帝國的船塢都裝滿了新建或是等待維修的艦船,帝國海軍如果是想追加主力艦建造的話,只能是“弗雷德里希大公”級的改進型,因為大型船塢都已經被占用著,而船廠現有的船臺最大就是3萬噸級的。 35000噸的“皇帝”級和37600噸的“聯合力量”級都是采用船塢建造方式,現在再對船臺進行改造肯定已經是來不及。 本來吳維認為在12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服役之后,帝國海軍的實力足以碾壓英國皇家海軍和法國海軍,而俄國海軍根本不值一提,泥洪海軍那也是留著最后去收拾。所以再增加12艘“皇帝”級和12艘“聯合力量”級就足以結束這場戰爭。 問題是在得到麥國海軍正在大肆對海軍和民用造船廠進行改造和擴建的消息后,吳維覺得未來還是充滿了變數。正因為如此,他才出面游說帝國議會通過了帝國海軍關于新追加建造8艘改進型“弗雷德里希大公”級戰列巡洋艦的預算。 在戰爭時期,整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被納入到了戰時體制,此時帝國議會的所謂預算方案,也就是做個樣子。 德奧帝國的專*制體制在戰爭中體現出它的高效的一面來。 吳維不反對建造戰巡的另一個原因是,戰列巡洋艦的高速性能使得其很容易被改裝成航空母艦。雖然現在還是巨艦大炮,戰列艦主導海洋的時代,也許到了戰爭末期,航空母艦就要開始登上戰爭舞臺。 在東線,德奧帝國的陸軍航空隊占有絕對優勢,俄國人本身就沒有多少飛機,而且性能十分落后??墒窃谖骶€戰場,德奧帝國的飛行員們與英法兩國的飛行員在法國上空中卻打得難解難分,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