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德奧戰巡
1905年5月30日,德意志艦隊所建造的第一艘“弗朗茨一世皇帝”級戰列艦,“利奧波德親王”號在貝克的北海造船廠完成了全艦的舾裝工程,開始進行海試。6月初又有“阿爾伯特親王”號、“海因里希親王”號和“奧格爾格親王”號陸續完成舾裝,開始進行海上測試。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奧格爾格親王”號,這艘戰列艦由漢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廠負責建造,它的開工時間要比基爾的霍瓦爾德海軍造船廠所建造的“阿爾伯特親王”號晚了近三個月,卻與“阿爾伯特親王”號在同一天開始海試,其建造速度得到了帝國海軍部的特別嘉獎。 在戰前的無畏艦建造競賽中,帝國海軍在造建計劃中稍微偏重于德意志艦隊的建設,前三級戰列艦奧地利艦隊都只給了兩艘的建造計劃,不過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倒是都一樣,兩支艦隊各建造兩級共八艘。 目前的德意志艦隊,擁有四艘“赫爾戈蘭”級、四艘“拿sao”級和四艘“國王”級戰列艦,另外還有四艘“拉德茨基”級戰列巡洋艦和四艘“弗雷德里希大公”級戰列巡洋艦。不過德意志艦隊總司令克里斯蒂安親王卻喜歡把排水量接近34000噸,裝備有350毫米主炮的“施瓦岑貝格親王”號當作自己的旗艦,把四艘戰巡編入到了自己的主力艦隊,從而導致北??焖倥瀸Φ膶嵙乐夭蛔?,在與英國皇家海軍快速艦隊的對抗中處于下風。 德意志快速艦隊司令是希佩爾少將,這是吳維指定的人選。相對而言,德意志海軍將領們要刻板一些,喜歡嚴格地遵照計劃來執行作戰。而希佩爾和第2巡洋艦隊司令官索羅欽少將兩人都是比較喜歡別出心栽的“另類”,卻深受吳維的器重。 加利西亞戰役之后,吳維親自跑到基爾,對德意志艦隊作出了調整?!笆┩哚惛裼H王”號和“溫迪格雷茨親王”號被劃歸希佩爾的第1巡洋艦隊指揮,而“路德維希攝政王”號和“阿爾弗雷德親王”號則被編入索羅欽的第2巡洋艦隊,這樣一來,德意志巡洋艦隊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相比于奧地利艦隊所建造的前兩艘“弗雷德里希大公”級戰列巡洋艦艦,其后所建造的六艘此級戰列巡洋艦根據海上試航時所發現的問題,提高了大約一米的干舷高度,以增加戰艦在惡劣海況下的適航性,同時還增強了裝甲防御,因此排水量也增加了將近700噸,實際排水量接近3萬5千噸,而非官方向外公布的3萬1千噸。 德奧帝國海軍在戰前一直在很有針對性地有意地隱瞞著主力戰艦的噸位。 自1896年“無畏”艦出世以來,英德海軍展開了激烈的海上軍備競賽,到戰爭爆發前,在9年的時間里,英國皇家海軍共建造服役了35艘戰列艦和10艘戰列巡洋艦,而德奧帝國則緊隨其后,共建造了20艘戰列艦和16艘戰列巡洋艦。如果再加上開戰后英國皇家海軍所獲得的四艘外購戰列艦,從數量上來說,德奧海軍明顯要落后于對手。 這里最大的問題是有一個時間差,德奧海軍所建造的12艘“皇帝”級戰列艦所應對的是英國海軍的四艘“獵戶座”級和六艘“女王”級,可是在戰爭爆發時,英國的“獵戶座”級已經建成服役,而德奧帝國的“皇帝”級才陸續下水,剛開始進行舾裝。 在“皇帝”級戰列艦服役后,德奧海軍才能在主力艦數量上拉近與對手之間的差距。 由于戰爭的爆發,德奧帝國又緊急追加了六艘改進型“弗雷德里希大公”級戰列巡洋艦,并將“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由四艘提高到了十二艘,各大造船廠的船臺上擠滿了新開工的戰艦,至少看上去是生意十分紅火。 自1903年陸續服役以來,德意志艦隊的四艘“弗雷德里希大公”級戰列巡洋艦作為一部復雜的戰爭機器已經在海上運行了兩年多。根據海軍部最新的命令,這幾艘主力戰巡在5月初進入船塢,進行一次例行的短期維護。 第2巡洋艦隊指揮官索羅欽海軍少將親自趕到呂貝克的北海造船廠,來辦理自己的旗艦交接儀式。雖然之前已經多次登上這艘目前帝國海軍最大的戰艦,但當索羅欽站在船廠的舾裝碼頭上遠遠觀看著“路德維希攝政王”號時,依然要為它雄壯而優美的身軀贊嘆不已。受多年積弱的海上思維慣性影響,相對于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巡洋艦,德奧海軍的艦船設計師們要更加重視防御性能。 英國皇家海軍在艦船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火力,其次是速度,最后才是防御性能?!八俣染褪亲詈玫姆烙?,這是現任皇家海軍大臣費舍爾的名言,維克多大公也很欣賞對方的這種觀點,可惜慣性思維讓德奧海軍的設計師們在設計戰艦時最優先考慮的仍然是防御性能,這造成了裝備同樣口徑主炮的德奧戰艦要比英國海軍的同級戰艦排水量要大百分之二十。 這無疑是一種浪費,好在維克多大公歷來都反對以限定排水量的方式來控制戰艦的造價,要保證艦船防御、速度和火力的均衡性能要求,只得采取增加排水量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德奧海軍所服役的戰巡能夠硬抗裝備同級主炮的戰列艦,而英國戰巡卻存在明顯的防護方面的缺陷。 此時地“路德維希攝政王”號,艦身外觀變成了深藍灰和灰白相間的迷彩涂裝,這是要準備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標志。 索羅欽少將在戰前曾經擔任過“布呂歇爾”號戰列巡洋艦的艦長,對于這種高速主力艦的戰術頗有研究。所以他和希佩爾一樣,都是一直反對海軍高層將戰巡當作艦對作戰主力的戰列艦來使用的作法,很顯然,這次將戰列巡洋艦編入巡洋艦隊的作法表明,主掌帝國海軍的維克多大公是支持希佩爾和他的觀點。 索羅欽接收這艘戰列巡洋艦之時,正好趕上“路德維希攝政王”號和“阿爾弗雷德親王”號正在北海造船廠更換新的水上飛機彈射器:在后煙囪與后桅橋樓之間換成了兩部水上飛機彈射器,艦載水上偵察機增加到了四架。艦載水上飛機平時在兩座煙囪間的簡易機庫里存有兩架,另外兩架就固定在這彈射器上。煙兩側在原有吊放救生艇的吊車更換成了一部雙向大型吊車,用以回收水上飛機和收放救生艇。 這樣的改裝,完全都是為了應對海上戰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