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聯合力量
隨著工業的發展,傳統工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逐漸被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型壟斷企業所兼并。人們在痛罵著這些壟斷集團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工業生產的規模越大,則生產效率越高,生產成本越低。這些壟斷集團所生產的工業品在市場上本身就具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和質量競爭優勢。 德奧帝國就是這被這些萬惡的壟斷財閥所控制的國家。 不過,在經濟危機來臨之際,這些財閥們的日子也很不好過,特別是在原來朝氣蓬勃,發展最為迅速的造船業,大家都明顯感覺到了陣陣寒潮襲來。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帝國的造船業從奧地利開始興起,其后逐漸帶動了整個德意志地區造船業的快速發展。到1900年,德意志奧地利帝造船業每年的造船能力超過了450萬載重噸,超過了英國,居于世界第一位。也涌現出的里雅斯特伊斯萊亞造船廠、皇家造船廠、科佩爾聯合造船廠和基爾的霍瓦爾特德意志造船廠、日耳曼尼亞造船廠、不萊梅的威悉造船廠、漢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廠、但澤的希肖船廠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世界頂級的大型造船企業。 工業生產過剩所造成經濟危機籠罩在每一個國家頭上,擁有1.1億人口的德意志帝國更是暗流涌動,掌控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財閥們也似乎失去了耐心,在暗中推動著整個帝國加快著戰爭準備,似乎大家都需要通過一場戰爭來消耗過于旺盛的工業生產能力。 舊有的秩序推倒了重來,這個世界確實需要重新洗牌。這是個用大炮說話的年代,妥協和退讓沒有絲毫的意義。 1904年10月,英國皇家海軍陸續開工建造了六艘裝備15英寸主炮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根據從情報部門綜合各方面所得到的消息,由于國力衰退,皇家海軍已經無法在主力艦數量方面繼續保持對德國海軍的絕對優勢,這使得皇家海軍已經無法保證在戰時對北海的制海權。在這種的情況下,皇家海軍明顯開始注意加強了主力艦在單艦質量和性能方面的提升。根據英國海軍部的要求,“伊麗莎白女王”級所裝備的15英寸艦炮研制工作與艦體建造同時進行,這使得這級戰列艦的火力和防護較之以前的戰艦都有明顯的提升。 所幸的是,在這個時代,由于吳維的存在,德奧帝國海軍也幾乎是在同時完成了新一級裝備3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設計工作。 從進入到無畏艦時代之后,德奧帝國海軍主力艦在主力艦火炮布局上一直是采用的就是四炮塔布置方式,從戰列艦到裝甲巡洋艦和輕巡洋艦,幾乎都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外形設計單調得讓人作嘔。維克多大公和波佩爾上將一直固執地認為,從總體設計方面考慮,四炮塔布局幾乎就是對艦體重量、承載力及火力分配方案的最優化布局。 還好,出于改善遠洋航行居住條件的原因,在巡洋艦上,帝國海軍設計部門總算是作出了一些改變,將船型從平甲板型改為了長艏樓船型。 實際上,三座三聯裝主炮塔雖然更容易在較小的排水量艦船上實現優化裝甲,并且還能保持最大側舷火力,但是其炮塔布置方式使得火力分配方式并不均衡。這種布置方式在撤退時或是在遭受兩艘以上的敵艦時,并不容易實現合理地分配火力,三炮塔布置方式對于在艦船數量有信心的國家海軍艦船上采用是合適的,但對于在艦船數量處于劣勢的海軍國家而言,在以一敵二時的火力分配就顯得有些尷尬。 就比如另一時空中,裝備了280毫米火炮的“德意志”級裝甲艦在面對皇家海軍的一艘重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時只能落荒而逃,就是將三炮塔布置的弱點凸顯了出來。如果“德意志”級裝甲艦當時裝備的是四座主炮塔的話,四處逃竄只能是英國巡洋艦。 自從“巨人”級開始,皇家海軍就開始采用了艏艉背負式主炮塔的布置方式,而且還很喜歡在舯部裝備第五座主炮塔。不過由于前后煙筒阻擋射界的原因,舯部炮塔威力有限,中央炮塔的炮口暴風極易將艦橋后部設備如探照燈、艦載艇等附屬裝置打壞,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戰艦的防御性能。 不過在“獵戶座”級戰列艦上,皇家海軍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從而改成了與德式戰列艦一樣的四座主炮塔布置方式。 1905年初,裝備380毫米主炮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首艦“聯合力量”號和“奧地利”號分別在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廠和波拉的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與此同時,“德意志”號和“巴伐利亞”號也分別在基爾的霍瓦爾特德意志造船廠和不來梅的威悉造船廠鋪設龍骨。 想要造出超越時代的尖端武器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某種裝備在研發時間上提前十多年并不是很難辦到。在目前英德造艦競賽的大背景下,又有吳維在背后的全力推動,德意志帝國海軍最新一級戰列建造工程幾乎是與皇家海軍同時就已經陸續開始動工了。 由于不想在主力艦建造數量方面落后英國皇家海軍,吳維本人向帝國海軍捐獻了1億克朗的造艦經費,同時動員德意志各邦國的生意伙伴捐獻了另外1個億。 在1904年,德意志船廠利用這些捐款開工建造了六艘“弗朗茨一世皇帝”級戰列艦,而奧地利船廠也同時開工建造了四艘“皇帝”級,這樣的話,“弗朗茨一世皇帝”級戰列艦因為其高達12艘的建造數量,成為了世界之冠。 1902年,西班牙墨西哥帝國和麥國海軍也加入到了無畏艦建造競賽當中,西墨海軍向科佩爾聯合造船廠訂購了兩艘改進型“拿sao”級戰列艦,其后開始了自家船廠的仿制過程。從清國得到了一億五千萬兩白銀賠款,驟然暴富的泥洪海軍向英國訂購了一艘改進型“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和一艘改進型“虎”級戰列巡洋艦,并且同時在國內的造船廠開始了仿制建造過程,另外就是剛獨立的意大利海軍也開始了無畏艦的建造。 無畏艦競賽也影響到了一些比較弱小的海軍國家,除了南美三強,土耳其人也向英國訂購了兩艘以“巨人級”戰列艦為藍本設計的無畏艦,希臘也向德意志造船廠訂購了兩艘“拿sao”級的改進型戰列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