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新世紀
由于魯道夫皇太子的自*殺,在18*96年作為繼任皇儲的三哥卡爾?路德維希大公去逝,根據《薩利克繼承法》,54歲的路德維希?維克多成為了德意志奧地利帝國新的儲君。吳維很懷疑自己能不能活到成為皇帝的那一天——在另一世界的歷史中,自家的老大弗朗茨一世皇帝可是活到了1916年,哈布斯堡帝國崩潰的前期。 很奇怪,這個世界居然沒有發生“甲午戰爭”,也許是因為兩艘8200噸的“定遠”級裝甲巡洋艦的震懾效果,在18*96年之前,泥洪海軍還處于劣勢地位。島國人雖然會時常冒險,但也不是真傻…… 這種局面在18*97年已經徹底反轉,在7月英國為慶祝維多利亞登基60周年所舉行的閱艦式上,泥洪海軍新建的兩艘“富士”級戰列艦出現在了參加閱艦式的各國軍艦行列當中。雖然這只是兩艘前無畏型軍艦,但也要比清國水師的軍艦強大得多。 “富士”號和“八島”號在參加完閱艦式之后,直接返回國內,直到這時,清國才發現,自己已經有十年沒有再添購新的艦船了…… …… 整個世界終于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這已經是1900年3月。 當朝陽剛剛從東方升起,將天空染成一片絢爛的紅色時,清晨時那種令人舒爽的涼意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春夏之交的維也納空氣濕熱難當,更令人心煩的是在城高的道路上擁擠的汽車長龍。 “滴……滴……” 焦躁的司機在不停地按著喇叭催促著前面的車輛,車內那些需要上班趕點的工廠主或是大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則不時地看著手腕上的手表,一邊在嘴里咒罵著維也納萬惡的交通狀況,總之堵車幾乎成為了他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 1878年,奧托和戴勒姆、邁巴赫先生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從此,汽車工業便開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 在歐洲的其他國家里,當小汽車還是少數富人炫耀財富和地位的工具時,在奧地利和德意志帝國還有美洲的麥國,汽車已經逐漸開始成為中產階層的普通代步工具,而卡車運輸則成了許多平民的謀生工具。 經過戰后將近四十年的工業和經濟飛速發展,在德意志和奧地利帝國,普通工人的收入增長了五倍,更是造就了將近一百萬以上年收入超過3000克朗的中等收入家庭出來?,F在帝國境內,已經擁有將近230萬輛私人汽車,平均每八個家庭,即40個人就擁有一輛小汽車,這還不算數十萬輛的卡車保有量。 而在擁有260萬人口的維也納,私家汽車的保有量超過了10萬輛,這座城市老舊的街道可無法容納這么多的車輛,所以道路擁堵的情況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出現讓帝國內汽車制造的成本不幅降低,最低廉的史蒂夫特汽車和帝國標準汽車公司生產的大眾汽車每輛的售價只有1270克朗,原來一直高高在上的戴姆勒梅塞德斯和奧托邁巴赫王冠汽車的售價也降到了每輛3000克朗以下。而每年卡車的銷售每年也超過了10萬輛,越來越多的窮人發現,購買卡車跑運輸是個不錯的謀生之道,這一行雖然辛苦,但是收入絕對不會比那些工廠里的中層管理人員少。 “石油漲價百分之十?”剛剛吃過早餐回到自己書房里的吳維看著手頭上的一份文件不由皺著眉頭。他現在已經經常代替自己的老兄,在處理著帝國的日常事務。一般而言,除了重大政策方面的調整,霍夫堡皇宮很少過問帝國高層決策方面的問題,這一般是由維也納的官府和法蘭克福的帝國議會之間來作決定,當然,在軍隊和外交方面皇室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這份報告說多家外國石油公司再次聯手,提高了原油的銷售價格。 隨著經濟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帝國的工業生產和生活消費極度依賴石油進口,這本身就是一直在困擾著帝國經濟發展的大麻煩。 石油,被稱之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已經取代了煤炭,成為了最主要的能源和工業原料,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預。 隨著帝國第二個國家工業發展規劃的完成,帝國內部已經完成了國內配套的輕重工業布局和建設,聯系奧地利、德意志、匈牙利、北意大利和加利西亞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網絡建設也初具規模,汽車已經逐步取代傳統的火車成為國內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隨著汽車生產、銷售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也使得帝國逐漸變成一個高度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除了利比亞,德意志奧地利帝國本身沒有什么石油儲量,而德意志地區甚至根本就沒有石油。歐洲和羅馬尼亞油田和布科維納地區的石油產量有限,而且開采成本也高。在加利西亞的布科維納油田和匈牙利的油田每年只有區區115萬噸的總產量,甚至都不夠維持這一地區自己的工業和生活使用。 吳維倒是知道這個世界上哪里還有沒有開采的大型油田,實際上除了波斯油田,整個波斯灣沿岸的海灣國家石油都沒有開始開采——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一口油井。但這并沒有什么用,英國人在控制著這一地區。 很清楚后世石油危機的吳維當然知道石油的重要性,高昂的石油價格足以引發一場經濟危機,切斷原油的供應就足以令一個工業化的國家窒息。另一個世界,因為沒有足夠的石油資源,二戰期間即使都快占領了整個歐洲的第三帝國最后還是被人給窒息而死了。 在早期他是控制了麥國大部分的油田和煉油廠,可惜在《反壟斷法》出臺之后,他名下的石油公司不得不將手中大部分的股份轉讓給麥國財團。雖然得到了大約十億麥元的收益,但卻失去了對麥國石油生產和銷售的控制權。 還好,墨西哥的石油公司還控制在他的手里。 問題是進口石油確實讓人感到十分不安全,如果發生戰爭,甚至連利比亞的石油運輸通道都會被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