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無畏艦
在另一時空,由于基爾運河通航能力的限制,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前無畏艦和裝甲巡洋艦噸位被限制在1.5萬噸以下,但是在英國的“無畏艦”出現以后,德意志帝國這才被迫匆匆開始了運河和船廠的改擴建工程,這才使得德國海軍在“無畏艦”競賽期間,把大量帝國海軍保貴的預算和造艦經費用于了運河和海軍造船廠的改擴建工程上,這才造成了工業能力要強于英國的德意志帝國反而在這場造艦競賽中完全處于下風。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德意志海軍高層的保守和腐敗是另一方面,買通了霍亨估倫皇室和海軍高層的克虜伯公司成為了德意志海軍裝甲鋼和大口徑火炮的唯一供應商,這造成了第二帝國海軍在造艦時裝甲鋼經常供應不足而延誤工期,另外就是克虜伯公司在大口徑火炮方面研發的滯后所造成第二帝國軍艦上的主炮都比列強海軍主力艦小上一、兩個型號,被后世的軍迷們戲稱為“巨艦裝牙簽”。 在這個時空,反而是吳維在有意扶持埃森的萊茵鋼鐵與克虜伯公司進行合并,成為自己旗下的格拉茨斯柯達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為了避免另一世界中克虜伯公司一家獨大,從而影響到了海軍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悲劇局面再次重演。 一個國家擁有兩家裝甲鋼生產公司和兩家重型火炮制造公司,好象也就是另一時空二戰期間的麥國和德國做到了這一點…… …… 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麥國的萊特兄弟駕駛一架自制的簡易飛行器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的飛行試驗,盡管只有短短的一分鐘多鐘,可這畢竟是人類第一次使用人造飛行器進行的成功升空試驗。 而在這個時空,吳維曾經很堅定地認為自己手下的某個工程師會成為第一位飛機的發明家,可是結果卻很令他失望,還是一個麥國人……一位名叫布蘭科?勃朗蒂的意大利移民后裔成為了人類航空事業的先鋒。 在內燃機技術已經達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技術水平的條件下,人類實現飛行的夢想實際上還是有些滯后了——18*92年5月25日,布蘭科?勃朗蒂駕駛著人類第一架飛行器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飛行實驗,居然在空中飛行了將近十分鐘,雖然最后一頭栽進了海里…… 這條消息最初歐洲人的反應是難以置信,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做著這方面的嘗試。 吳維當然沒有足夠的精力自己去制造一架飛機出來,也不可能以身犯險,去親歷飛行。這個年代飛行還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從天上掉了下來的機率非常高。但他還是在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在他的贊助下,歐洲的第一個航空俱樂部在的里雅斯特成立。 奧地利的航空俱樂部為全世界的飛行愛好者們準備了足夠豐厚的獎金,如果自研制的飛行器在每年兩次的航空比賽中能夠飛得足夠高,在天空中呆得時間足夠長,就能夠獲得一筆豐厚十萬克朗的豐厚資金。如果航空俱樂部認定某種飛行器具有繼續研究的投資價值的話,研究者而且還能夠得到航空俱樂部的資金支持,超過十萬克朗的獎金就足以讓大部分的機械師們為此蠢蠢欲動。 勃朗蒂先生接到了來自維也納的邀請,他在美國的飛行試驗飽受非議,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支持。18*93年,勃朗蒂成功制造了一架能夠飛行三十分鐘的飛機,并準備把它推薦給麥國陸軍部,卻被當局無情地拒絕了。 在接到奧地利方面的邀請后,勃朗蒂很高興地從麥國來到了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對面的利卡小鎮如今成了歐洲航空愛好者們的樂園,在航空俱樂部的支持下,許多天才的設想被變成了現實——各式各樣雙翼的,單翼的飛機被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通過交流或是合作,這些愛好者們能夠很快完善自己的設想。 發動機和螺旋槳成了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人們很快意識到了動力是制約他們成功突破的最大瓶頸。各種組合的發動機被制造了出來——直列式的,v形的,星形的,當然更多的是失敗的產品。 18*95年,吳維終于決定開辦自己的飛機制造廠——伊斯特里亞飛機制造公司,工廠建在了利卡鎮,并用原來一些船廠淘汰下來的木工機械,開辦了一家大型木器制造廠。在這個年代,制造飛機的主要材料是木頭和帆布,而不是輕質合金。 許多的飛行俱樂部成員被招收進了飛機工廠,在這里他們能得到更多的資助,這其中就包括象埃特里希,布萊里奧和勃朗蒂這樣的優秀飛機設計師。 早在1883年,第一臺蒸汽輪機就被制造了出來,只不過它最早是用于火力發電廠,用它來替代往復式蒸汽機。隨著技術逐漸成熟,在18*91年,蒸汽輪機開始被安裝在了輪船上,進行各種試驗。 18*95年,德意志海軍首先將蒸汽輪機裝備到了慕尼黑級裝甲巡洋艦上,這是世界上第一艘裝備了蒸汽輪機的大型戰艦。33000馬力的澎湃動力讓這一級9200噸的戰艦迅速將世界裝甲巡洋艦的最高航速從22節提高到了26節。 只不過德意志海軍并沒有得意多久,只在第二年,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建造的“無畏”號戰列艦就下水了,這艘戰艦開創性地采用了“全重型火炮”概念,裝備了六座統一口徑和身管長度的雙聯裝12寸口徑主炮塔,在整個世界引起了轟動,一夜之間,各國海軍十多年來耗費巨資打造的主力戰列艦全部成了過時的產品。 這讓吳維感到有些郁悶,這一榮譽本應該屬于德奧海軍,只不過與帝國議會就艦船噸位方便的扯皮讓德意志奧地利海軍的第一艘全重型主炮戰列艦的建造延誤了時間。帝國議會在批準海軍造艦經費時非要強行規定排水量大小,而吳維卻堅持認為規定艦船排水量的做法是海軍外行們最愚蠢的外行干涉行為。 受到排水量的限制,海軍設計部門不得不在規定的噸位內絞盡腦汁,然而設計出來的艦船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限,比如現在帝國海軍計劃建造的“拉德茨基”級戰列艦,法蘭克福帝國議會強行規定它的排水量不得超過2萬噸,而吳維卻堅持認為若是想要在一級裝備12英寸主炮的全重型戰列艦上達到火力、防護和機動的某種平衡,排水量至少要在2萬5千噸以上。 與議會之間的爭執耽誤了這一級戰列艦的建造,這倒是和另一時空中麥國海軍建造“南卡羅萊納”級戰列艦的情形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