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東方(二)
由于在非洲和東南亞、澳洲拖延了很長時間,吳維只得放棄了前往阿拉斯加巡視自己領地和美洲訪問的環球行程,準備返回國內。 在青島停留了三天,吳維繼續北上天津訪問,現在他手上只剩下了四艘軍艦,只不過排水量8200噸的“弗朗茨一世”號和“斐迪南一世”號兩艘裝甲巡洋艦對于現在的遠東各國勢力來說,都是無法抵御的龐然大物。 1867年4月21日,天津大沽碼頭。 一位西方列強的親王到訪對于清王朝而言可不是小事,恭親王奕?、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文祥和直隸總督崇厚早早就到了大沽口碼頭,來迎接一位奧地利親王的到來。 碼頭的棧橋上早已停泊了兩艘掛著哈布斯堡帝國雙頭鷹旗和節日滿旗的奧地利軍艦,其中靠前的一艘是吳維的座艦——3100噸的“曼托瓦”號防護巡洋艦。沒有辦法,這個時代的大沽碼頭居然無法??砍^5000噸以上的輪船,艦隊中的兩艘大艦只得在大沽口外的近海拋錨駐泊。 碼頭棧橋前臨時搭建的儀門下,一溜站著兩排手持西式步槍的清軍衛隊,凡有人進出,一概要先驗牌子才得放行。前來迎接奧國親王的恭親王、軍機大臣文祥和直隸總督崇厚等文武官員到了儀門前一概落轎,在棧橋前等待著奧國親王上岸。 1867年的天津除了運河碼頭和老城,大部分地區都還是一片荒蕪的葦塘,由于1861年天津租界的出現,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慢慢變得繁榮起來。 1861年,辛酉政變后,兩宮太后依靠以奕訢、桂良為首的洋務派從原有的保守派大臣手里奪取了權力,為了穩定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重用洋務派大臣和督撫,開始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和工業生產技術,清國的近代化“洋務運動”開始發展起來。自同治三年四月恭王以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率文祥等一干軍機重臣上《籌辦同治夷務折》,明確提出“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的新國策后,清國上下便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憑心而論,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受高層內部爭斗的影響,雖然發展緩慢,而且有不少的弊端,另外還有各種外部因素的干擾,但是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漢陽鋼鐵廠曾經一直是亞洲第一大鋼鐵廠,在“中法馬江海戰”中被摧毀的馬尾造船廠在1886年就建造了第一艘排水量2000噸的全鋼質巡洋艦“平遠”號,而同時代的泥洪國只能是向西方外購采買軍艦。另外江南造船廠在清末已經具備了建造兩萬噸遠洋貨輪的能力,在一戰期間曾為麥國建造了四艘排水量一萬七千多噸的遠洋貨輪。漢陽兵工廠在1903年就仿制出了24馬力的汽油發動機,并在1915年造出了飛機…… 在甲午戰爭前,泥洪國的工業化速度并不比清國快,最終他們依靠在甲午戰爭中所獲得的將近三億兩白銀的賠款,迅速地完成了國內的工業化——這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很相似,德國人也是依靠著普法戰爭中所得到的50億法郎的賠款,而迅速完成了工業化。 清國最大的問題是它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最大的改革阻力來自于皇族和貴族內部,基本上無法推行高層的變革……而軍事上的改革有可能導致它被推翻。 與“鬼子六”等洋務派大臣在天津的會見還是輕松愉快的,吳維向幾位大臣贈送了鑲裝了鐘表的艦船和火車模型——清國人回贈的禮物要貴重得多,使用黃金、白銀所打造的鑲嵌了寶石的工藝品和金絲琺瑯瓷器。在看到吳維很喜歡吃中式菜肴后,恭親王又答應送給這位奧地利親王幾名廚子。 在天津只停留了一天,在與直隸總督崇厚簽訂了一份由奧方“援建”天津機器工廠和唐山煤礦、鐵礦的協議后,吳維陪同恭親王等人乘坐“弗朗茨一世”號裝甲巡洋艦在渤海灣轉了一圈,其后在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文祥的陪同下離開了天津,啟程前往上海。 在天津期間,吳維還壞了左宗棠一件“好事”。 左宗棠很早就見識過軍艦的威力,在收復安慶之役中,奧國“贈送”和兩艘700噸的近海蒸汽炮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督閩期間,就打算自己造輪船,正好法國人也想出售他們在寧波所開辦的一座經濟效益不好的船廠。 其時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正在為左宗棠聯系購買機器設備,準備開辦船廠和船政學堂事宜,結果自從訪問了天津離開后,朝廷卻沒有批準左宗棠奏請開辦船政的奏折,理由是朝廷已經決定在天津興建船廠,并將擴大彭玉麟在南通州已經開辦的江南水師船廠規模。 這是吳維的建議。 在西方國家,海軍對于高層政策的影響日益深刻,而且由于海軍的特點,對于世界變革和新的科學技術、工業技術的發展方向要敏感得多。 在另一時空,由于船政學堂設在地處“偏僻”的福州等原因,一群說福州話的“閩黨”海軍軍官飽受排擠,對于遠東高層政治格局的影響微乎其微,成了一群游離于“體制外”的孤獨團體。吳維只是嘗試著改變一下而已,并不知道它會起到什么作用。 至少出身直隸或是兩江的海軍軍官對于遠東高層的影響怎么也要比“閩黨”要大得多。 現在的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是彭玉麟,由于英國人意圖控制清國海軍的“李泰國事件”影響,加之從奧地利購買的六艘近海炮艦的優良性能,這位湘軍水師提督出身的總督十分厭惡英國人,卻對后進的西方列強奧國有一些好感。 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吳維是“真心”來幫助清國人的。 在南京,吳維很快與彭總督就幫助兩江開辦金陵機器工廠、蕪湖鋼鐵廠,開辦繁昌煤礦和鐵礦,擴大南通州機器造船廠規模之事達成了一攬子的“援助”協議。這些都是官辦企業,現在的大清國還不允許本國商人開辦涉及煤鐵方面的企業。 至于缺少資金,這并不是什么問題,吳維現在從麥國內戰中賺取的數億麥元的巨額利潤正好沒地方進行投資,他可以先借給清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