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經濟發展方式
奧地利帝國戰場上所取得的巨大勝利讓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的歐洲各國和德意志各邦國都大吃一驚,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看似處于下風的奧地利人居然依靠一己之力,就打敗了法皮聯軍。 要知道雖然在經歷了拿破侖戰爭的失敗,法蘭西帝國依然是公認的歐洲頭號陸軍強國,而且他們剛鍘聯手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了俄國。 可是戰爭的結果卻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奧地利帝國又重新恢復了他原來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在接受萬民的歡呼,名聲高漲,在一夜之間被譽為有可能是會成為拿破侖一世皇帝相媲美的優秀軍事統帥人物。 這其間,最為失望的恐怕是普魯士的攝政王了,奧地利人在決戰前已經作出了重大的讓步,許諾奧地利方面可以允許普魯士王國平等分享奧地利帝國在德意志聯邦內的軍事統帥權,可是一夜之間,這一切都變了,奧地利方面絕口不再提所謂的奧地利皇帝與普魯士攝政王之間進行平等會談的事情了。 普魯士王國錯失了一次很好的全面控制北德意志的機會。 奧地利帝國顯然沒有與法蘭西之間進行一場全面戰爭的打算,在占領皮埃蒙特首都都靈后,皇帝就下令停止了繼續進軍。其后,應拿破侖三世的邀請,兩位皇帝在皮埃蒙特北部的比耶拉進行了會談,弗朗茨皇帝答應了法國人有關維護皮埃蒙特王國獨立地位的要求,但是要求皮埃蒙特撒丁王國必須支付5億法郎的戰爭賠償,同時把陸軍規模限定在三萬以下。 拿破侖三世以調停成功,保障了皮埃蒙特王國地位為由,借機吞并了薩伏依和尼斯兩地,弱小的皮埃蒙特王國成了奧法兩國討價還價的工具,只能是任人宰割。拿破侖三世憑借著高超的外交手段,在一場失敗的戰爭后卻獲得了薩伏依和尼斯,這才勉強平息了國內的反對聲,保住了皇帝的位置。 奧地利人也從皮埃蒙特人身上割下了諾瓦拉地區和戈泰羅山口以南地區,使哈布斯堡帝國名下的帕爾瑪公國有了一個出???。 皮埃蒙特人成了在大國之間火中取栗,卻不小心引火燒身的典型例子。 加富爾伯爵被憤怒的民眾趕下了臺,不過埃曼紐埃萊二世卻在法國的支持下,保住了國王的位置。 7月23日,在人民的一片歡呼聲和鮮花的迎接中,弗朗茨皇帝的馬車駛回到了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當中。 帝國的外交和政治方針是現在的吳維所不能參與的,對于一個穿越者來說,以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大展拳腳,投資賺錢才是真正的擅長之處。 不過,在自己賺錢之余,順便拉一把有些沒落的奧地利帝國,也是他愿意干的事情。 比如現在,在獲得了皮埃蒙特王國5億法郞的戰爭賠款后,關于這筆錢該怎么使用,他還是很愿意給帝國財政和貿易大臣布魯克伯爵出點主意。 在后世,國家干預經濟是常態,而且吳維前世的經歷和思維也是很習慣于有明確國家規劃的經濟發展方式,這與目前流行的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思想格格不入,屬于國家進行有限干預的那一種,有些類似后世的東方華國。 適度進行國家干預的市場經濟比完全放任式的自*由市場經濟發展要好得多,這在后世是經過實踐證明的。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看作是兩種完全對立,而且毫不相融的經濟模式,這在后世證明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適度有限的計劃經濟?”帝國財政大臣當然對這個新的觀點很感興趣,實際上布魯克伯爵也是主張國家在鐵路、交通和礦山、鋼鐵幾個重要經濟部門進行投資,以促進國內的工業化進程的。 原來制約他實施這些計劃的主要原因是在經歷了“革命時期”后,帝國糟糕的財政狀況。這幾年已經緩和過來,再加上目前這筆還未到手的戰爭賠償,帝國的財政狀況應該有了明顯的改善。 “并不一定非要是國家投資,而是由國家出現擔任某些重大投資項目的發起人和擔保人?!眳蔷S想了想說道:“像是鐵路、公路、港口建設、鋼鐵、礦山和水利建設等基礎投資領域當中,所需要的投資規模巨大,在工業發展的初始階段,確實需要由國家出面進行投資方面的引導,以加快國內的工業發展速度。在這些領域,如果僅靠某些個人的投資根本無法形成規模,在英國,鋼鐵、重化工、造船和機械加工等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資本壟斷階段,也就是說,投資規模越大、生產效率越高,產品所產生的利潤越多。我國的這些中小企業在這些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產業里與大英帝國目前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競爭中明顯處于不利的境地,這些差距僅僅依靠關稅來進行調節是遠遠不能彌補的?!?/br> 在經濟建設和發展初期,有計劃的國家投資方向引導和資本整合是必要的。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在后世也被證明是一種很有效的工業建設方式。 布魯克伯爵明顯被吳維的觀點所打動了:“可是帝國目前的財政狀況,每年能夠擠出來的資金極為有限,這才是個最大的問題?!?/br>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是很難解決,有了建設或是投資項目,可以通過由國家出面發行國家債券、企業債券或是募集股份的方式來籌集資金。當然,這種重大項目的投資,國家出面所進行的擔保是相當重要的?!眳蔷S說道,這些都是后世一些國家在工業化發展初期階段經常采用的方法。 不過,吳維認為這種工業投資不足的情況,在經歷十多年的發展后,很快就能改變過來。 以奧地利帝國目前超過了三千萬人口和每年只有三十多萬噸的鋼鐵產量,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只能是被規類到農業國家的行列當中。 當然,現在普魯士人也比奧地利強不到哪里去。 奧地利帝國擁有超過3200萬人口,而整個普魯士加起來也只有860多萬人,誰能想的到在幾年后,普魯士人就能把奧地利人打的連北都的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