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從那以后,譚笑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時候才能開始寫,寫什么樣的,寫多少字,能掙多少錢的事情。 要說《今古傳奇》這本雜志,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譚笑這個武俠粉可是再清楚不過。 從1981年三名曲藝家借款15億元創刊開始,《今古傳奇》就以神奇般的速度創造了中國文學雜志史上的無數個奇跡。 大學期間,學校圖書館專門有一層收錄《今古創奇》二十多年以來的各種月刊、半月刊,譚笑曾經一整個學期泡在里面,翻看上面的連載,對里面的故事和作者非常之熟悉。 現在是九十年代初,金庸早在1972就因《鹿鼎記》的完成而封筆,他的十五部傳奇佳作也早已經被人熟讀。 有了金庸古龍這些武俠前驅的鋪墊,過幾年就會陸陸續續有一批武俠愛好者開始模仿他的作品進行的創作,其中包括自己喜愛的鳳歌和滄月。 也正是這些人,開創了中國另一種文學形式,成就了無數的網絡大神級別人物獨特的存在。也讓自己這個不入流的小寫手,一個月靠著10萬字,拿到兩三千塊錢,緩解經濟上的窘迫。 自己寫網絡的時候,已經是2015年了,看書的人多,寫書的人更多,所有的梗都已經被作者寫爛,讀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掙錢更是越來越不容易。 但是現在,一切還都沒有開始,憑借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閱歷和那些看過的故事、學習過的寫作手法,譚笑非常相信她可以通過寫的方式掙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想法很好,可cao作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實現的,別的不說,自己不認字不識字這件事就把道路給阻斷了。要是讓人看見她連字都不識一個的小丫頭握著鋼筆寫長篇,還不得把她當成妖怪抓起來。 前前后后苦想了好些天,譚笑決定必須盡快學識字、學寫字,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后面的事情才能進行。 而且人家尹娟和尹秀擺明已經學習過一年級的課本,有人替自己在前面打頭陣,如果還不再做點啥那不是太浪費機會了嗎? 所以譚笑今晚上趁著譚守林喝了點小酒心情不錯的時候下手,讓爸爸以為自己有過目不忘的學習天賦,為后面識字寫字打下基礎。 不過看譚守林的反應,似乎是心里受到了震撼,平時一門心思干活的人,竟然想要出門遛彎,難不成是出去找人顯擺去了? 正文 第64章新年禮物 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不滅,再加上掛在高處在風中搖曳的一盞盞燈籠,長安七屯的夜晚,朦朧的昏黃中別有一種靜謐的美好。 出了家門,橫跨一條馬路再穿過一條細小的甬道,就是袁三家了。院子里沒狗,穿過雜亂不堪的庭院,推開灰不溜丟的房門,屋子里煙氣繚繞,熏得人有些睜不開眼睛。 南北兩鋪大炕上各放著一張陳舊的八仙桌,桌子邊上圍著一群人,看牌的人扯著脖子嗚嗷喊叫,打牌的人捏著紙牌猶豫不決。 這是屯子里專門的賭博場所,入了冬,閑下來的男人們就天天堆著這里,小半年下去,贏的開心輸得惆悵。正月里,更是白天黑夜,沒有個斷人的時候。 雖然這里離自己家很近,可譚守林很少來,沒有錢,更是不屑。在他看來,家里的活干都干不完,哪里還有閑工夫在這耽誤。 就是干完了,他寧愿一杯熱茶一本大書,坐在炕頭翻越泛黃的文字,寫寫自己內心的故事,舒緩精神的疲憊,也比來這里浪費時間強。 跟人打了聲招呼,站著看了一會兒牌,譚守林沒做太長時間的停留,又推門而出。 院子里,袁老三的小兒子十二歲袁鐵子正撅著屁股在南邊杞柳扎的帳子下拉屎,嘴上一根自己卷成的煙卷,呼呼往外冒青煙,一邊抽,一邊罵罵咧咧:“這他媽什么天啊,太他媽冷了,凍得王八犢子色,屁眼子都快凍住了!” 袁老三幾年前死了老婆,留下一頓飯能啃六十個豆包的爺仨相依為命。 大兒子袁銅子今年都二十好幾了,連個媳婦也沒取上,小兒子袁鐵子,十幾歲的男孩子一天學也沒上過,罵人的話倒是說的順溜。 踏雪歸家,老婆孩子都已經睡實了。出去半來小時,話沒說上幾句,頭上的酒勁倒是下去了不少,滿腔的興奮這時也淡了一些。但是內心的喜悅,卻依舊存在,甚至讓他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 譚守林覺得自己得好好想一想才行,好好想一想這個家,孩子們,還有王佩。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所負的責任,能給她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南美洲亞馬遜雨林內的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能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微末間的變化,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譚笑此時還想不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讓愚孝的爸爸思想上發生了改變,雖然還只是開始,但未來是可預見的光明。 “正月里來是新年啊,大年初一頭一天兒……” 如果說譚敘最稀罕年三十的飯,那他就第二稀罕初一早上的新衣服和壓歲錢。雖然衣服仍舊是大人衣服的改小版,錢也只有兩毛錢??勺T敘還是美滋滋樂得閉不上嘴。 穿上新衣服,懷揣兩毛錢,吃過酸菜餡的餃子,譚敘手里握著譚守林昨晚上守歲時給他新削的冰尜和鞭子,一蹦老高。 “笑笑,這是爸給你的新年禮物,看看喜不稀罕?!?/br> 譚笑從譚守林手中接過一根大紅色的六角鉛筆和一本寫著作文本三個大字的本子,臉上滿是驚喜:“爸你哪弄的呀?你要教我寫字呀?” “當然要教你寫字了,爸說過的話怎么能不算數呢。這筆和本子我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今天給你當禮物呢?!?/br> 筆和本子是譚守林起大早去屯子里有學生的家里跟人家買的,他連給譚敘的冰尜都是臨時起意,又怎么會提前為譚笑準備本子和筆呢。以前過年,從來沒給過孩子準備過新年禮物,不僅他家是這樣,其他人家也一樣沒有。 可昨天晚上,譚守林覺得不能在這樣下去。笑笑聰明,小敘也不笨,想要兩個孩子通過求學這條路脫離農村,改變命運,首先自己這個當父母的就要有所改變才行。 上學的時候曾學到過一篇文章,里面講那一家大人總是在節日里給家人準備禮物,雖然他還不知道這就是后來網上流行的儀式感,但他覺得人家說的有點道理。 逢年過節、生日慶典,給孩子準備一個禮物,孩子們指定開心,至于他媳婦的那一份,壓根就沒想過,好在王佩也沒這個要禮物的意識。 一根鉛筆一毛錢,一個本子二毛錢,雖然不貴,但好歹也值五六個雞蛋,新本子新鉛筆,只有上了學的學生才能用。爸爸竟然拿給自己練字,譚笑想不興奮都不行。 譚笑反復擺弄自己手中的紙筆,喜愛非常,沒有注意到王佩從柜子里拎出來兩小包果子和兩瓶罐頭放在炕上。 “瞅啥瞅,眼珠子都快進去了,這是給你奶買的,沒你的份!” 東西放好,王佩剜了一眼盯著果子一個勁兒吞咽口水的譚敘,沒好氣的說道,雙手在圍裙上用力抹了兩下,一肚子火氣轉身走了。 “爸,咱去我奶家嗎?” “去,今兒個初一,得去你奶家拜年?!?/br> “來,爸給你倆一人拿一塊,都嘗嘗?!?/br> 果子就是圓形的小蛋糕,在這個地方,人們都叫它果子。這里的果子按斤稱,每一斤用幾張黃紙包裹好系上麻繩,逢年過節買來送老人看病人。 罐頭瓶子打不開,譚守林就在每斤果子里拿出來一塊分給兩個孩子,然后再原樣包回去。 譚守林知道媳婦因為啥生氣,自己倆兄弟在供銷社上班,自己媽那根本就不缺這點東西,每年買點東西為了不讓孩子看見,都是藏著掖著,等到初一的時候拜年用。 老太太那邊根本就看不上自己這點東西,每次拎過去就被放到被櫥的頂上,時間長了,壞了、長毛了、扔了也不給倆孩子吃一口。媳婦覺得孩子們太可憐,更氣老太太沒有一點當奶奶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