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哦?是什么樣的事情?” “就是生病,他家人幾乎都是病死的呢!” 李云巧眼底帶著幾分諱莫如深。俞溪目光微微閃了閃,“是在鎮上的房子嗎?” 李云巧搖了搖頭,“我那個親戚是我奶的親meimei,我也不知道我要叫什么……” 李云巧不好意思的說道。 第114章 “他們家的條件可比我家好多了, 還是在市里的呢, 不過現在全家幾乎都沒了……問題就出在她家那個房子上, 我那個親戚家全家沒了以后, 那房子換了好幾個買主, 接連出了問題之后就沒人敢買了?!?/br> 李云巧也是因為俞溪幫了她好幾個忙,所以她才把這件事情告訴俞溪的。 畢竟自家有一門親戚一家都出事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為啥說是那房子問題呢? 因為那家住在那房子里的人幾乎都出事了,唯一沒出事的就是出嫁的女兒,也就是說問題確定是出在那房子身上。 后來那個女兒,按照輩分,李云巧應該叫表姑姑的, 就繼承了那棟房子,誰知道住進去之后,她婆家也接連出事。 她那個表姑姑是個聰明人,大約猜到是那個房子的問題, 就帶著唯一沒出事的兒子離開了那房子, 把那房子便宜寄售。 可是房子換了好幾個買家, 還是接連出售, 現在這原本價值幾十萬的別墅,現在拍賣的價格十萬都不到,還是沒人買…… 這件事情還是她奶在家里說的, 她不小心聽來的。雖然不信的人還是很多, 但是誰也不會拿自己的小命來賭。 “你把你那個姨婆家的地址告訴我, 如果我去了市里, 順道去看看?!?/br> 李云巧一下子就笑了,“我就知道你對這方面的事情感興趣,你還瞞著我!” 小姑娘笑得一臉的狡黠,俞溪縱然臉皮厚,也忍不住老臉一紅。倒不是她不是小姑娘的對手,而是李云巧是她的同桌也是朋友,俞溪沒防她這一手。 如果不是怕小姑娘知道自己的本事,覺得玄乎,俞溪沒什么可隱瞞的。 “我師父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女先生,我跟她學了一些算命看相的本事?!?/br> 李云巧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一臉“我就知道”的表情,“所以你是看出來我跟我弟弟吵架我會倒霉,也看出我如果走老路會遇到危險是嗎?” 李云巧怎么會不知道農村的那些先生神婆? 只是她不相信罷了,現在都要大家相信科學,學校里老師課本教的都是這樣的。 那些所謂的算命看相都是封建迷信,是文化糟粕。 但是李云巧現在完全不這么覺得了,她覺得實在是太神奇了,竟然連她弟弟會找機會跟她尋釁滋事都能提前看出來? “俞溪,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俞溪又看了她一眼,她的兄弟宮生的不太好,眉毛稍淡,似斷非斷,父母宮又不得力,可見她在家不受寵,兄弟分離又不得力。 搞不好以后還會妨礙她。 那天她就看到她的兄弟宮微微發青,整體氣色又不好,所以俞溪斷定她回家之后容易跟她的兄弟發生口角之爭。 雖然只是小事,但是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面,未必就是一件小事。至于那條老路的事情就更加容易了。 俞溪自己就在鎮上上學,自然對鎮上十分熟悉?,F在他們一家又都住在鎮上。 知道那條小路的一片老房子實屬正常,而李云巧當天命宮發青,主血光之災,只不過這血光之災并不嚴重。 俞溪就順口提醒了一句。 “就是從你的面相上看出來的?!?/br> 俞溪笑著說道,李云巧跟她的那個弟弟注定是水火不容,從小到大都跟冤家似的。 以后注定兄弟分離,所以俞溪也不打算告訴她這件事情,以免李云巧心生芥蒂,反倒是會影響更多的因果。 “你實在是太厲害了!比我奶奶相信的那些大師還要厲害。如果早知道你那么厲害……” 李云巧說著又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云巧跟她弟弟后來也的確是分離了,她的父母看重她弟弟,對她弟弟的培養一直十分用心,但是對她卻不那么上心。 也就她愿意讀書就讀,反正李家也不缺這點錢??傊钤茝姳绕饋頉]那么上心,后來李云巧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畢業后就選擇留在那個城市。 老公也是那個城市的,嫁人之后也就很少回來了,而李云強卻沒那么爭氣,中專和大學都沒考上,她爸媽還心心念念的供著他復讀了好幾年,后來看實在是沒希望,這才放棄了……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李云巧回去之后,俞溪找周秀蘭要了五十塊錢,準備給李云巧買生日禮物。 她也不好買太貴的,畢竟小伙伴們送的禮物大多都差不多,如果她一個人買太貴的反倒是不好。 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友情都十分的單純?,F在俞溪代入一個十幾歲小姑娘顯得一點壓力都沒有。 周秀蘭一聽俞溪要給小伙伴買生日禮物,直接就給了一百,俞溪有些無奈。 她挑來挑去就給李云巧買了一個十八塊錢的八音盒,據說當生日禮物是很時興,俞溪也沒給人準備過生日禮物,就聽了人家的一件,把這個包起來,然后再到李家去。 李家跟俞家并不遠,因為整個鎮子來回一共也就三五條路,從俞家到李家,從各種小路出發,遠的近的加起來就有七八條路。大路一共就兩條。 俞溪去的時候算是早的,其他的小伙伴都沒到,是李云巧的姑姑接待的俞溪。 李紅燕看到俞溪,眼睛就跟著亮起來了。 “你是云巧的同學嗎?” “是啊,jiejie你好?!?/br> 俞溪嘴巴很甜,李紅燕看著俞溪,頓時更加稀罕了,她笑的瞇起了眼睛,“你好,不過你既然是云巧的朋友,我是她姑姑,你也叫姑姑吧?!?/br> 俞溪沒當回事,這姑娘家的哪個不想年輕漂亮?所以俞溪依然叫jiejie,果然,李紅燕似乎對她格外的待見。 李云巧在班級里的人緣十分不錯,基本上能來的都來了,不光是女同學,男同學也都來了很多。 收的禮物都放了一桌子。 大家圍在一起吃生日蛋糕,李云強就直接拆了李云巧收到的禮物,李云巧又不好當著朋友的面發作。 所以這個生日過的著實是尷尬,俞溪就給李云巧出了一個主意,讓她把那些禮物全都當面拆開。 這些禮物都是用漂亮的紙包起來的,上頭還系上了蝴蝶結,包裝的十分漂亮,不過放在一起,誰也不知道這是誰的,因此就是直接拆開,也沒什么壓力。 果然,李云巧把禮物全部都拆開之后,發現大多數都是送的文具盒,鉛筆刀,還有鋼筆,本子之類的禮物,李云強就不感興趣了。 很顯然考慮到李云巧是個女孩子,朋友的禮物在挑選的時候都是根據女孩子的喜好來挑的。 沒拆的時候那么多包裹放在桌上著實是讓人手癢,可拆開了就不那么吸引人了,特別是都是粉紅色的居多。 李云強今年十四歲,正是中二叛逆的年紀,他一個男孩子,怎么好用粉紅色的東西呢?所以他肯定是不要了。 最后就只剩下俞溪送的八音盒了,十幾塊錢的東西,在小孩子手里還是相當的有價值的。 還會響,粉紅色的,李云強是個男孩子,也不喜歡這樣的東西,“哼,送的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br> 他冷哼了一聲,扭頭就走了,弄得眾人十分尷尬,李云巧慌忙解釋說道:“我弟就是這個性格,我沒有這個意思,大家的禮物都是心意,我都很喜歡。我會好好保存的?!?/br> 李云巧平時在學校里本就是屬于那種性格秉性都比較好的姑娘,而且很助人為樂,所以大多數同學都愿意相信她。 也有小部分暗中嘀咕,是不是真的,還是說她故意借著她弟弟的嘴巴,說出這件事情來。 但是至少表面還是一片和諧的。 俞溪什么話都沒說,那些心思多的同學,以后也不見得能聯系,俞溪看好幾個人的面相,都是初中畢業之后,幾乎一輩子都不會跟李云巧有什么交集了。 所以他們怎么想的也不重要。 她相信,李云巧不是這種人就足夠了。李老太從門口看到里面那么熱鬧,又看自己的乖孫子不高興,心下就嘀咕了,不就是一個丫頭片子嗎?過個生日要那么隆重嗎? 一邊又許諾她孫子,等他生日的時候要給辦個更大更好的,請更多的人過來參加。 反正肯定比李云巧的要強,李云強的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一些?!澳?,你說的是真的嗎?不騙我嗎?” “奶當然不騙你了,你看咱們這個家,咱們這個店,以后都是你的,你姐她以后要嫁人,這里只是暫時給她住的。你不用跟她爭,她也爭不過你?!?/br> 其他人或許聽到這樣的一段對話,但是俞溪是修仙者,修為已經快要突破凝氣六層,整個李家范圍內的任何動靜,只要她愿意,就沒有能瞞得過她的。 俞溪當然也不是故意的。 不過想想自己看過李云巧的面相和大致的命運走向,俞溪也就不cao心了。別看李云巧現在軟萌的不行,她慢慢長大以后卻是一個理智的姑娘。 從小被不公平對待的她,對這個家的感情也不深,不是一個輕易能吃虧的主。 第115章 李云巧家雖然重男輕女, 但是沒有到某一個地步, 要不然也不會特意給李云巧過一個生日。 反正俞溪已經見過太多重男輕女的人家到了瘋狂的地步。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時代的緣故…… 不過俞溪也沒有辦法改變一個時代, 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既然好友不需要太cao心, 那她也沒什么話可以說了。 “俞溪, 聽說你要到市里去讀書?”吃了飯和生日蛋糕之后,同學們聚在一起, 聊天。說話的是一個男生。 俞溪點了點頭,“俞溪你的成績那么好,就算去市里也用不了多少錢,我們就別想了?!?/br> 另一個女生立即羨慕的說道,俞溪看了她一眼, 她倒是心直口快,沒什么壞心思,“于蘭你是去縣里讀書嗎?” 那個女生就叫做于蘭,她一聽也沒想過俞溪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事實上, 她根本就沒把自己要去哪里讀書的事情跟任何人說過。 但是她就是一個心思直的, 哪里會想那么多?立即就笑著說道:“是啊, 我媽說我的成績不好不壞,肯定沒法跟俞溪你一樣去市里那么好的學校,不過縣里還是可以的, 我舅舅在縣中學當老師?!?/br> 其他同學頓時一臉的羨慕, 這個年代, 有親戚在學校里面, 那就意味著比一般人要好說話很多。 只要成績不至于太差勁,于蘭進縣中學那是妥妥的事情。不過于蘭就不是一個有心眼的,基本什么話都說了。 “于蘭,你舅舅在縣中學就是老師嗎?是教書的還是招生辦的?”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br> 有幾個女同學一臉羨慕的圍著于蘭,也有的文于蘭縣中學的各種事情,縣中學至少比鎮中學要好,也是永安縣的重點中學,升學率也一直不錯。 雖然跟市里不能比,可是不是誰都有俞溪這樣的成績和家庭條件。都知道俞溪家就在鎮小學門口,是開文具店的,那整棟樓都是她家的。 她爸爸搞蔬菜大棚,掙了不少錢。 所以與其圍著俞溪,倒不如跟于蘭好好打聽打聽,如果于蘭的舅舅是招生辦的,他們的成績也還可以,是可以去縣中學試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