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聽聞另有要事,羅北精神一振,他隨老大走到無人處,問:“什么事?” “我家有個表妹,你曾見過,可還記得她的容貌?”陸晉略一思忖。 “???”羅北愣了愣,“表,表小姐?記,記得啊?!?/br> 怎么可能不記得? 陸晉垂眸:“如果她人在京城,具體位置不知道,你能把她找出來嗎?” “能吧?”羅北猶豫了一下,“能的?!彼牧伺男馗骸爸灰皇腔蕦m大院,都能?!?/br> 陸晉笑笑:“如此甚好。小北,我讓你找她,是因為在所有錦衣衛里,唯獨你近距離接觸過她,而且你擅長隱匿尋找,你明白么?” “哦,明白?!绷_北的聲音稍微低了一些,“老大放心,我明白的?!?/br> 看見他眸中的黯然之色,陸晉微微嘆一口氣,抬手在羅北肩上輕輕拍了一下,沒再說話。 自從讓任武想辦法把東西遞到皇帝跟前時,陸晉就想到了皇帝會讓他前往晉城徹查此事。事實上,他對晉城之行,并不反感,反而還隱隱有些期待。 他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可錯過?!虢璐讼此柾跎砩系脑┣?。反賊之子這個名號,始終是懸在他頭頂的一把劍?;实郜F在不開口,指不定哪天突然發難。不管是否認祖歸宗,總要先把厲王謀逆的罪名給洗清了。 同時,這也是個挑戰。 晉城之行,絕對不會太容易。 關于此次出京的事情,陸晉并沒有對家里人細說,只簡單說是奉皇命出城,歸期不定。 長寧侯憂心忡忡:“皇上怎么突然……會不會有危險?” 韓嘉宜想問的,也是這個問題。 皇上不是免去了他的職務么?做白丁挺好的啊。怎么又突然命他秘密查案?是什么他又不肯說。 陸晉笑笑:“無礙,人手帶的足?!彼nD了一下,若無其事道,“嘉宜,上次你托我給你帶的東西,我帶回來了。等會兒你跟我過去一趟,我好給你?!?/br> “???”韓嘉宜微覺訝然,什么東西?但不過是一瞬間,她就醒悟過來,大哥是有話要對她說。她當即笑道:“好啊?!?/br> 長寧侯不疑有他,看他們兩人一前一后離去。 沈氏皺了眉問丈夫:“皇上是揭過此事了嗎?” “不清楚?!遍L寧侯搖了搖頭,“圣心難測?!?/br> 要說他們這位皇帝,說勤政,那是真勤政,登基十來年,從未輟朝過。后宮佳麗很少,把整顆心都撲在朝政上,不過能力有限,心思也真不大好猜。 沈氏又嘆了一句:“也不知道嘉宜每天都煩著她大哥做什么?!?/br> 長寧侯笑笑:“還能做什么?小姑娘家,頂多就是想有花啊粉的。他們感情好,咱們應該高興?!?/br> 沈氏動了動唇,沒再說話。 韓嘉宜隨大哥離去,在無人處,她直接問道:“大哥,你要跟我說什么?” “怎么不問我要給你什么?”陸晉輕笑。 “因為你那很明顯就是托辭嘛?!表n嘉宜輕輕嘆了口氣,“平安符記得戴,路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對了,那刀槍不入的衣裳……” 陸晉聽她說話,眸中漾起了極淺的笑意:“放心,我都知道。不是要聽我說話嗎?怎么你反倒先說起來了?” “哦?!表n嘉宜停下話頭,“那你說吧?!?/br> 回答她的是沉默。陸晉盯著她看了一會兒,忽道:“別太擔心,等我回來,娶你?!?/br> 他原本給她留了封信,不過他改主意了,不想把那封信送出去了,他要早些回來娶她。 “啊……”韓嘉宜沒想到他說的是這么一句話,微怔了一瞬,歡喜而無措,沖淡了離別的擔憂和愁緒。她壓下微微上翹的嘴唇:“嗯,那我等你?!?/br> 陸晉一行走的匆忙,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藏在書房里的,不打算送出的那封信,還是給韓嘉宜看到了。 她盯著翻來覆去看了好一會兒,咬了咬牙,輕哼一聲:“我看你回來怎么說?!?/br>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么么噠么么噠。 第82章 提親 陸晉離開京城后,長寧侯府表面上看去與之前變化不大,但有心人發現,陸家似乎重新獲得了圣寵。 宮里的太后再一次宣了韓嘉宜進宮敘話。 沈氏略松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感慨,一時覺得上面的心思難猜,一時覺得陸家的榮辱,悉數系在陸晉一人身上。也不知是好是壞。 她心說,伴君如伴虎,沒有誰能一直得享帝寵,尤其是陸晉還有身世的秘密。不能讓上回的事情再次發生,因此她越發堅定了讓女兒戶籍落在外處的想法。 反正關系是否親近,不是看戶籍在哪兒,有心就行了。至少律法上,她和陸家沒什么關系,萬一真出事,或許還能保住她。 韓嘉宜并不清楚母親心中所想,她為大哥留下的那封信氣悶了幾日后,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同時數著日子等他回來,好找他算賬。 太后宣她入宮,她意外之余,頗覺欣喜。一則太后待她極好,且于她有大恩,論理她也該時常拜會,陪太后說話解悶,只可惜前不久的事情讓她不好再去見那位慈愛的老人家,不免遺憾。二則她私以為這大概是個信號。大哥身世那件事應該算是揭過去了。 看見她以后,太后神色復雜,拉著她的手,尚未說話,已然紅了眼眶:“你這丫頭,你和晉兒,你們真是……也不知來看看哀家……” 其實距離上回見面,還不足一個月,但仿佛已經過去了許久一般。 韓嘉宜眼眶也有些發熱,剛一開口,就有些哽咽了:“太后……” 太后倒也不是真的要怪她。嘉宜之前不能進宮的原因,太后也很清楚。這次之所以能召她進宮,主要還是因為皇帝的暗示。 皇帝表明了態度,不會再為難陸晉,一切仍同先前一樣。 “放心,沒事了,以后都沒事了?!碧筝p輕拍了拍韓嘉宜的手背。 韓嘉宜“嗯”了一聲,有些不好意思:“上次的事情了還沒感謝太后?!?/br> 太后只輕笑:“說什么謝?見外了,哀家也疼他?!彪S后,她又與韓嘉宜說起旁的事情,無不遺憾:“可惜錯過了你的及笄?!?/br> 韓嘉宜赧然,怎么都提起她的及笄啊,錯過就錯過了,而且她也收到了他補送的禮物。 難得見她,且這又代表懸在太后心頭的一塊大石落下,太后心情甚好,拉著韓嘉宜的手說了好一會兒話,才放她離去。 太后又召見了長寧侯的繼女兒,并在其離去后賞賜了不少東西。這在一起外人眼中,可以說是一個信號了。 陸家重新得了圣寵。 先時因為陸晉被免職而疏遠了陸家的人,這時候又不著痕跡來接近的。 對此,長寧侯倒也罷了,這種人他見的不少,還能表面上和他們客客氣氣。但沈氏就有些難以接受了:“一個個的,趨炎附勢……” 長寧侯輕笑:“人性如此,你不是早就知道了么?這也值得生氣?” 反正他現在無官職在身,只需和前幾天一樣喝喝茶賞賞花就行了,其余俗事,他也無需理會。 當然,沈氏也只是感慨一二,對于新近收的帖子,她挑挑揀揀,真正決定赴約的并不多。東平公主的帖子讓她有些犯難。 東平公主月份漸大,身子也越發笨重,她素來喜好熱鬧,懷孕了也閑不住,就下帖子邀請去她府上看荷花。 沈氏收到帖子后,猶豫了許久。東平公主過年時暗示過嘉宜和平安郡王,當時她很含糊地沒同意。如今過去半年,公主沒再提起此事,這次突然覺得相邀,也不知公主的心思息了沒有。 思來想去,沈氏還是決定攜女赴約。因為嘉宜也大了,及笈禮沒辦,也該適時出現在人前。 韓嘉宜對此并無意見。年前在崇光寺,東平公主曾幫過她的,公主的邀約不能拒絕。她想了想,問母親:“邀請的都是女眷吧?” 沈氏微微一愣,瞬間猜到了女兒的想法:“你是不想見到平安郡王?” 她記得女兒說過不喜歡王爺。 韓嘉宜道:“也不是不想見他,主要這次是赴公主的邀約啊,不是為了見他……” 之前他曾托二哥問她,是否愿意嫁給他,她拒絕了,后來兩人也曾見過一面,但總有些若有若無的尷尬。 尷尬這種事,還是能避免就避免吧。 沈氏“嗯”了一聲,有點不確定:“應該不會吧。公主帖子上說了是賞花?!?/br> 到了公主府后,沈氏發現,公主邀請的客人并不多,除了她們母女,也就零星數人。 公主府有一片很大的荷塘,荷花婷婷裊裊,甚是好看。 夏日炎熱,東平公主的腹部已經高高隆起,她的手小心墊在腰間,輕嘆:“這身子一重,連賞花都不方便,讓沈夫人見笑了?!?/br> 沈氏笑笑:“都是這樣,女人有孕之后辛苦,等孩子生下來就好了?!?/br> 提到還未出世的孩子,東平公主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這孩子在我肚子里時就一直折騰我,只怕生出來以后,也是個需要人cao心的?!?/br> “孩子嘛,哪有不cao心的?”沈氏附和。 東平公主點頭:“是啊,我要cao心的,還不止這一個孩子?!彼nD了一下:“我那侄兒,和陸家的二公子同齡,二公子已經定親了,越兒身邊還沒個知冷知熱的人……” 沈氏心里一咯噔,看向遠處正賞花的女兒,她定了定神,很認真道:“公主對王爺,確實上心?!?/br> “那是我親侄兒,他父母都是短命的,我不對他上心,誰對他上心?”東平公主嘆了一口氣,“沈夫人,有些話,我先前就想說的,不過因為姑娘年紀小,就沒開口,我恍惚記得嘉宜上個月及笄了吧?” 等公主真正說出來時,沈氏反而平靜了,她點頭應道:“是啊,一轉眼,就是大姑娘了?!?/br> “我瞧著,越兒對嘉宜有意,不如你就把嘉宜給越兒?”東平公主問道,“越兒實誠,又有陸家二公子的關系在,就算名分上差一點,也不會真虧待了嘉宜。雖然不說保她一生榮華富貴,但至少吃喝是不必發愁的。日后,候府有點什么,也能幫襯一二?!?/br> 聽到“候府有點什么”,沈氏搖頭:“公主好意,原不該辭,只是,恐怕不大妥當?!?/br> “不妥當?”東平公主長眉微挑,“怎么說?” “嘉宜姓韓,是睢陽韓家女。韓家的姑娘,不做小?!鄙蚴弦蛔忠蛔值?,“我的嘉宜不給人做小?!?/br> 這話東平公主有些不大愛聽,皇家和普通人家又怎能一樣?依沈氏的意思,是不是宮里的貴妃娘娘,也是給人做小的? 搖了搖頭,東平公主續道:“那,如果是明媒正娶的王妃呢?” 沈氏笑了,仍是搖頭。不過她倒有點意外,公主竟許了王妃之位?她承認她有一瞬間的心動,但也僅僅是一瞬而已。她含笑道:“那也不妥?;橐龃笫?,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咱們總不能不顧孩子的意愿?!?/br> “……”東平公主半晌方“哦”了一聲,“所以說是嘉宜不愿意?” 沈氏面露遲疑之色,但還是點了點頭:“她感念平安郡王,但并沒有嫁娶之意??ね醭錾碜鹳F,性情和善,自當有名門淑女為配。嘉宜沒眼光,也沒福氣?!?/br> 東平公主聽侄兒說過韓嘉宜不愿意,她原想著她等韓嘉宜及笄后親自出面,直接去找沈氏,未必不能成。 沒想到,真的沒能成。 東平公主有些氣悶,在她眼中,自家侄兒當然樣樣都好,許了正妻之位還不能讓一個候府繼女同意嫁給他。她只能說,韓嘉宜真的太沒有眼光了。 她心里不快,卻也不好表現出來,反而笑道:“什么沒眼光?明明是我那侄兒沒福氣。這也怪不了旁人。不說那些了,你瞧我這荷塘里的花,是不是不比南邊的差?” 沈氏自然極力夸贊。 兩人都沒再提起方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