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這是一個狼狽的姿勢,很不符合她的身份。但正是這匆忙的一推,把她推離了死亡。傷心小箭的壓力倏然而沒,與此同時,她聽到有人在旁邊問:“你是誰?” 第三百二十章 這個聲音蒼老低沉,似是出自老人口中。寺里寺外, 每個人都聽到了這句低沉的問話, 卻不認識發問者。 織女立時躍起。 不知何時, 她旁邊多了個黑衣人。一頂斗笠罩在這人頭上,斗笠邊緣縫著厚實的黑布。黑布自然垂落, 將他的頭和肩遮的嚴嚴實實。他雙手亦戴著厚厚的黑手套,與一身黑衣相映成趣,徹底遮掩住他的容貌體型。 小箭一去, 她重新看到了明月、秋云、離她只有咫尺之遙的老林寺。在這張秋夜古寺的畫面里, 黑衣人應該格格不入, 但實情正好相反。他的形象極其自然,絲毫沒有突兀感覺, 好像生于此, 長于此, 從開天辟地以來, 就和老林寺在一起了。 織女愣了一下,不由自主地答道:“我是織女?!?/br> “……‘神針婆婆’織女?天衣有縫的母親, 織女?” “是?!?/br> 神針婆婆名滿天下, 號稱“一針見血, 名動天河”, 所以用不著藏頭露尾。她回答過后, 黑衣人不驚反笑,低低笑了幾聲,平靜地道:“原來如此?!?/br> 織女再度一愣, 卻見黑影閃動,用一種她有點眼熟的身法,掠進老林寺中。 老林寺是佛家清凈地,佛殿自然要供奉佛像。佛像有十八羅漢,有四大天王,有文殊菩薩與達摩祖師。此時,十八羅漢已被打碎兩尊,金身碎塊四散亂滾,沾染灰塵,勾勒出滿地狼藉的凄涼景象。其余十六尊也大劫難逃,被人搬離原來位置,七零八落地分開了。 那尊以獅子負著青蓮,盤膝坐在青蓮上的文殊菩薩像,正面已經裂開,露出藏身于內的人。這人年紀和織女相差仿佛,頜下后須全白,給人的感覺卻很年輕,清秀如竹葉,說不出的恬淡出塵。 他原來靜靜看著達摩祖師,如今則一臉愕然,緊盯突然踏進大殿的黑衣人。 至于那尊達摩像,表面僅有幾處小擦痕,并未綻裂,還保持著本來面目。奇怪的是,它的皮膚和眼睛都在發光,而且是淡淡的、柔和的金色光芒,就像活了過來似的。 文殊像里有人,達摩像里同樣有。迄今為止,這人尚未露出真面目,給人的壓力卻超過任何一位高手。 這兩尊佛像最為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地下還站著一個身穿大黃袈裟,銀須銀眉的老和尚。老和尚手中握著一柄折斷一半的刀,也在愕然回顧。 佛殿大門外面,有一個稍微有點黑,稍微有點胖的青年,一個不停擦著臉上的血,努力睜開眼睛看的青年,以及一個嬌憨美麗,額頭上有道疤的小姑娘。這三人被迫退離,卻不肯走,堅持在外觀戰,好像一有機會就會沖進去。 蘇夜從三人身邊掠過,飄然進殿,一看之下,頓時無聲嘆了口氣。 文殊菩薩像里的,是天衣居士。她只見過他一次,卻不至于輕易遺忘他的模樣。外面那個青年,乃是張三爸的義子張炭,和她再熟悉不過了。達摩像藏著誰,她不太清楚,殿內的老禪師、張炭背后的美貌小姑娘、張炭旁邊的重傷之人,她一樣不認識。 即使不認識,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方才,達摩像用一枚奇異的青黑小箭攻擊織女,她已看的清清楚楚。 然而,她不在意天衣居士和神針婆婆,也不在意達摩像里的神秘人。她一一掃視過去,愕然望著老和尚左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人形容極為可怖,臉上挨了深深一刀,滿臉都是鮮血干了之后的血跡,雙腿被火燒傷,腿部皮膚透著深紅色,頭頂咽喉都有受傷痕跡。他本應死去,現在卻活了過來,一張臉上毫無表情,猶如剛從墳墓里走出的活尸。 她認得他。他就是曾經死在她刀下的趙畫四,六合青龍中的老四。魯書一憤憤述說時,并未忘記向龍王透露三師弟四師弟已死,他們與她勢不兩立的消息。 他受了足以致死的重傷,依舊僵直挺立,令她進一步相信,這的確是個和現實世界相同又不同的地方。 這座佛殿寬度大約二十多丈,否則供不下這么多泥塑金身。殿中有燭火,亮光十分微弱,仿佛敵不過達摩像上的光彩,無精打采地在林立的羅漢像中燃燒。 她趕到之前,佛殿里有一場精彩至極,也兇險至極的決戰。她一現身,立即中斷了它。達摩像坐在香臺上,一動都不動。她很明顯地感覺到,它正在瞪著她,且是種缺乏善意的瞪視。 天衣居士性情如何,溫晚再清楚不過,因而紅袖神尼也有所了解,再轉述給她的徒兒。蘇夜至今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只能確定一點——如果天衣居士出手應敵,那么敵人一定很兇暴,事態一定很嚴重。 她進了佛殿,立刻察覺壓力鋪天蓋地,氣氛緊繃到一撥就斷。倘若她未及時趕到,織女將會血濺當場,給天衣居士沉重打擊。那些羅漢像并非隨意擺放,而是組成了一個大有玄機的陣型,意在困住達摩像。 她覺得,自己知道達摩金身里藏著誰,因為選項實在不多。但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了一整圈,將殿內情況盡收眼底,仍然鄭重問道:“你呢?你又是誰?” 金光漸濃,然后是一陣接近于窒悶的沉默。殿中的天衣居士、銀須老和尚、好不容易掙脫死神的趙畫四,三個人都在看她。她無視這些目光,全心全意地關照著達摩像,耐心等待它的回答。 佛像不開口,其他人居然也不幫忙介紹,似乎那個人太可怕、太高貴,使人不敢越俎代庖。她發問之時,織女、張炭等人一擁而入,在她后方長一聲、短一聲地呼吸喘息,就是不肯插嘴多說幾句。 殿門打開,山風吹進殿堂,帶來一股清涼感覺。但是,山風撕不開接近凝固的空氣,也無法消解眾人咬牙頂著的強大壓力,在殿里打了個淺短的圈兒,就消失了。 蘇夜從不性急,就算要辦急事,她也是速度快而非情緒快。按照她的脾氣,她很樂意呆站不動,與神像互望到地老天荒,以便判斷誰先失去耐性。奈何她要去京城找蘇夢枕,弄清楚什么叫做“保住蘇夢枕的性命”,不愿把時間浪費在荒山上。 她相信達摩像不著急,相信它絕對沒有急事要做。老林寺里發生的一切,就是它的緊要事務。 達摩像沉默不語,因為它要衡量她的斤兩。金光愈盛,施加在她身上的壓力就愈大。這是一種不帶殺意的壓力,可用來cao縱他人的行為,甚至把某種觀念放進他人腦中。有時,受害者尚未發覺任何不對,就在這潛移默化又無可抵御的影響下,乖乖按照它的心意行動。 蘇夜不在乎,早在奔到私房山山頂的路上,她就什么都不在乎了。達摩像產生的壓力浸透了她全身,然后透體而過,仿佛她根本不是活人,而它正在和一個物件發火似的。 她感受到了它,同時暗暗心驚,卻不受它的cao控。她既沒后退也沒出汗,只是站在那兒,從容望著對面。 大約一分鐘過去,她轉向天衣居士,正要再問一次,忽聽達摩像道:“你不知道我是誰?” 這句問話聽上去自負決定,其實所來有因。一直以來,沒資格做他對手的人,不配問他的名字,有資格與他為敵的那批人,又認識他、明白他,不需要他做自我介紹。像蘇夜這樣,不懼怕他的神功,一上來就請教他姓名,實在鳳毛麟角。 “我不知道,”蘇夜笑道,“你肯告訴我嗎?” 達摩像竟也在笑。它涂著金漆的臉上,似乎綻放出了一個笑容。它說:“我是元十三限。也許你只聽過我三師兄的名字,從未聽說過我?!?/br> 蘇夜道:“我聽過。不過,那時候我把你當一個敵人來聽?!?/br> 元十三限道:“這么說,你是諸葛小花的朋友?” 他總共向她說了兩句話,兩句話都提到諸葛神侯,可見他心結之深。蘇夜笑道:“我不是,而且我絕對不會和他成為朋友。我們是兩路人?!?/br> 忽然之間,所有人都覺得達摩像神情一松,似沒那么威嚴可怖了。這是一座工匠塑出的泥像,怎么會有人一樣的表情? 蘇夜不等他開口,馬上又說:“你在這里辦事?” 達摩眼中有奇特的暗沉光彩,無論眼黑還是眼白,都煥發著濃烈的生命力??上?,這依然是幻象與錯覺。她始終盯著它的眼睛,如同對正常人說話,從沒發現它眨過眼。 達摩像內部中空,足夠藏下元十三限那樣高大的人。他是一位瘋子似的天才,一生堅持不懈,終于練成絕世奇功,成為傳說級別的高人。 幸好,他或者才通天地,武功比得上當年的燕狂徒,但沒辦法無中生有,把畫出來的泥像眼睛,變為可以活動。 倘若他成了神,擁有能夠隨意改變物質的能力。那么天衣居士何必再戰,織女何必趕來幫忙,張炭等人何必堅持不走,直接束手就擒豈不省事? 元十三限沉沉地道:“不錯?!?/br> 莫說其他人,他本人也認為,蘇夜將發驚人之語,做驚人之事。在他們心里,她一定是有備而來的,絕不可能只是“路過山頂”。 蘇夜甚至沒問他的辦事內容,忽地轉向張炭,冷冷道:“你?!?/br> 張炭的臉本來就黑,此時變的更黑,咬牙問道:“我怎么了?” 蘇夜道:“你可知蘇夢枕如今的處境?他是不是身陷險境,卻沒人去幫他?你認不認識王小石和白愁飛,他們兩個現在在哪里?” 第三百二十一章 張炭有點兒發傻。 這個世界沒有五湖龍王,江南仍是朱勔、朱厲月兩兄弟的天下, 所以他不認得這個黑衣人。他堅持不懈地認定, 此人要么和天衣居士有關, 要么和諸葛神侯有關,才會突然出手救下織女, 飄進老林寺佛殿,阻止了這場決戰。 結果,黑衣人和元十三限只說了兩句話, 突然點出他的名字, 問他蘇夢枕、白愁飛、王小石三人的情況。 他們三個地位十分重要, 均為當今江湖赫赫有名的人物,卻和現在無關。他被點名之時, 腦中閃過了無數猜想, 就是沒想到現實中的發展。 他發出一聲長長的“呃——”, 下意識望向達摩像, 同時問道:“你為啥問他們?” 黑衣人衣袍筆直垂落,如同一個筒子, 從肩膀到足踝, 寬度絲毫不變, 打眼一看, 容易混淆正面與背面。測試他正面朝向張炭, 用后背對著元十三限,一雙眼睛掩在黑布后面,眼神估計不會是溫柔良善的。 張炭一只眼睛看他, 一只眼睛看元十三限,神色略有扭曲。他自以為敢于反問,已是不畏強梁的象征。但黑衣人根本無意多說,馬上再轉一個角度,問天衣居士道:“許笑一,他不愿回答,你愿不愿意?” 天衣居士微覺詫異,正要說話,只聽張炭叫道:“我說,我說!” 蘇夜的問題極為簡單,因為人人都知道答案。正因如此,別人都知道,她不知道,才容易引起疑問。此外,張炭目睹元十三限視誓言如無物,上一句承諾猶在耳邊,下一句就翻臉無情,深怕他不要前輩高人的臉子,于大家對話閑聊時突然偷襲,因而屢屢看他。 想到這里,他忍不住再看了一次,但見達摩像恢復了慈眉善目的原本模樣,雙睛仍有神光,卻含而不露,不像馬上就要動手的樣子,不由稍稍放心。 他和王小石、溫柔等人最熟,于是先說他們的情況:“王小石……王小石行刺傅宗書得手后,成了官府欲得之而后快的欽犯,一直不見蹤影,可能揚帆出海去了,可能和馬隊一起前往西域的大沙漠。我們也不知道他如今在哪兒?!?/br> 傅宗書之死尤勝黑光上人,死訊一出,朝廷人心惶惶。當今太師親自過問,責令府道州縣全力追蹤,若不能把人犯帶回,也可以就地格殺。通緝令貼的到處都是,連鄉野村夫都知道有個名叫王小石的要犯,何況江湖中人。 這樣一來,蘇夜沒來由地一問,張炭自然犯了疑,疑心她想在他這里打聽王小石的行蹤。 旁邊未滅的佛燈里面,忽地爆出一朵明亮的燈花,映的整座大殿光影一跳。蘇夜瞥了瞥那盞燈,緩緩道:“傅宗書已經死了?” 張炭奇道:“死了,早就死了,你是哪里人,怎的連這個都不知道?” 蘇夜道:“死了就好,蘇夢枕呢?” 她看完洞天福地推薦的任務路線,猜測蘇夢枕處境極壞,甚至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但是,縱然她已做好心理準備,張炭的第一句話,仍帶給她多年未有的驚駭。 他說:“蘇夢枕不行了?!?/br> 蘇夜吐息一滯,達摩金身微光浮動,張炭卻一無所覺,繼續說道:“金風細雨樓幾乎完全落在白愁飛手里,這兩年,什么事都是白愁飛出面辦,樓子的作風也和以前大為不同。白愁飛對外的說法,是蘇夢枕大病難愈,精力不濟,才把大小事務都交給了他。但爸爹……” 蘇夜道:“張三爸怎么說?” 張炭失聲道:“你認識我?你既然認識我,怎么不認識王小石?” 蘇夜冷冷道:“張三爸究竟怎么說?” 她語氣冰冷如今夜的秋風,即使把秋霜貼到張炭臉上,也不會像他聽了她的話時這么冷。他面前僅有一頂普通斗笠、一襲黑色衣袍,看不到五官神態??伤傆X得,黑布是一層虛設的障礙,自己正與一張冷漠無情的臉說話。 他答道:“爸爹一說這事,就很是不屑,認為白愁飛結交了朝廷里的權臣貴人,準備鳩占鵲巢,擠壓親近蘇夢枕的人馬,趁他病要他命,把金風細雨樓變成自己的基業?!?/br> 蘇夜嗯了一聲,應道:“好?!?/br> 張炭從未聽過這么寒冷,這么陰沉,這么篤定的一個好字,其他人也沒有。 自從蘇夜發問,達摩像仿佛放棄了格殺天衣居士的決心,一直像個真正的佛像,墩在旁邊聽著,這時驀然道:“你生氣了?!?/br> 蘇夜笑道:“你看出來了?其實也不是太生氣,多少有一點吧?!?/br> 達摩像低沉地笑了一聲,然后,聲音里也帶了笑意,問道:“你欣賞蘇夢枕?” 蘇夜坦然道:“豈止欣賞,簡直非常欣賞。方歌吟曾說,當今的京城勢力中,只有金風細雨樓還像個樣子。我與他素未謀面,不清楚他的為人,但我同意他這句話?!?/br> 她背對元十三限說話,元十三限也不以為忤。他放柔聲音,輕輕道:“其實蘇夢枕的遭遇,我也有所耳聞?!?/br> 蘇夜道:“你在太師身邊做事,自然有所耳聞?!?/br> 元十三限選擇這個時候插嘴,必有特別用意。她表現的再冷漠,他也不會計較她的態度,只顧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果然,達摩像面露笑容,隆隆地道:“蘇夢枕的結義兄弟王小石,就是許笑一的得意弟子?!?/br> 蘇夜道:“那又怎樣?” 元十三限笑道:“你猜蘇夢枕失勢后,以王小石為首的俠義道做了什么?他們什么都沒做!任憑白愁飛拜太師為義父,一天一天蠶食金風細雨樓。太師和我談起這事時,慶幸上天助他,因為王小石撒手不管,使他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不在京城大動干戈,悄無聲息地達到目的?!?/br> 張炭大聲說:“他自身難保,怎么幫人!” 元十三限狂笑起來,笑聲令人心悸。他一邊笑,一邊說:“他是許笑一的弟子,當然聰明過人,明知把重病的蘇夢枕扔在白愁飛手里是個什么下場,仍然堅持刺殺丞相,借機遠離京城。等他回來,大可捶胸頓足,撲在蘇夢枕的尸體上,大哭兄弟來的晚了!自在門下,一貫如此!” 天衣居士嘆道:“老四,你把別人想的太壞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