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節
“這是去傳播華國傳統文化去了,不過下次先要專業知識弄扎實了再去啊,23333,偷瞄手機一下,再給人講一段的動作好搞笑,還一本正經的,以為北美觀眾沒有看出來嗎?” “哼,記者很聰明,假裝是在搜索我妮登臺唱‘杜麗娘’的演出視頻,你這個癡漢,別以為我沒看見視頻原來就放在你的云盤里!” “有種奇怪的感覺,看見他們的今天,就好像看見了自己的昨天……曾經,我也是這樣,腳步發虛從電影院走出來,那還是安妮的第一部 電影《九香》!” “安妮每部電影都讓人腳步發虛,自從迷上安妮后,我的膝蓋就沒站直過,一直在發軟==!” “我能理解記者的心情,看見華國電影在北美大規模上映,看見大家對華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看見他們被我們的演員迷住,真的有種驕傲感——華國不是拍不出好電影,真正的好電影是能被所有人接受的!” “《桃花扇》被奧斯卡提名了,沒想到真的拿到了獎;《桃花扇》的海外發行權有了著落,沒想到真的就北美大規模上映了,2900萬美元的首日票房,預計1.5億美元的總票房,這肯定是華國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紀錄了!” “樓上先別把話說的太滿,拿到1.5億票房再說……我的意思是,票房預測機構給出的預期,哪一次不被安妮打臉?《桃花扇》的北美票房可能不止1.5億,它在華國可是賣了6億呢!” 不可能在北美賣到6億美元的,安妮深知《桃花扇》在華國的成功不可復制,她是自信,不是狂妄自大的盲目。華國電影要想在全球得到更好的認可,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桃花扇》也不是受到大部分觀眾青睞的純商業大片——就北美來說,安妮是《桃花扇》里唯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一個演員扛票房? 還遠遠不夠呀,起碼得有更多的華國演員走向國際。 安妮關掉了網頁,誰都能看得出來安妮今天心情不錯,化妝師甚至和她開玩笑: “我朋友也去看了你的新電影,她告訴我annie演的好棒,我反問她,你在開玩笑嗎,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好吧!” “她喜歡新電影嗎?我是說出了在電影里看見我會覺得熟悉,整個故事呢?” 安妮也喜歡聽聽身邊的聲音,雖然知道她身邊這些為她工作的人,肯定是要恭維她的。沒有人能拒絕好話,有效的交流會讓彼此工作相處的更愉快。 “演員全部是華國的,故事的背景也是在華國,講得也是華國的傳統文化……但故事的內核都能看懂,它是好萊塢式的,有關夢想和守護的故事,我朋友是這樣說的?!?/br> 哦,那就是真的看過《桃花扇》了。 “你想去看嗎?請允許我送兩張電影票給你,親愛的,你把我化的很漂亮?!?/br> 化妝師很高興,這可不是兩張電影票的問題,她能買得起更多的電影票,但這是安妮親手送的,是來自安妮的善意——化妝師覺得安妮是個討人喜歡的女明星,大銀幕上很迷人,和她合作之后你才會發現,她在私底下也不會耍大牌。 和安妮一起工作,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全程都很輕松。 另一邊,埃迪也在化妝。 埃迪手上拿著的劇本,密密麻麻全是批注,有關“喬納森”的設計和分析,他用了厚厚一個筆記本,隨時都在增添內容。筆記本也能讓他隨時翻閱,幫助他整理自己的思維。 “吉米,你幫我預訂一張電影票好嗎?今晚的?!?/br> 助理吉米根本不問是預訂什么電影票,埃迪這時候能去看哪部電影?首映日后,《桃花扇》的票房2900萬美元,票房并不是特別勁爆,口碑上卻獲得了一致好評。 安妮面對埃迪時會感到壓力,對埃迪·尼克爾森來說,安妮也是很大的挑戰。 埃迪和年輕而富有天賦的奧斯卡影后合作過,最早是2008年,埃迪在電影里演個小角色,電影里還有阿曼達和娜塔莉,那個時候阿曼達還沒有憑借“黑寡婦”的角色大紅大紫,電影的女主角是娜塔莉,后來的第83界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獲得者——好萊塢的學霸女星,觀眾看著長大的女童星,許多人心中的女神娜塔莉。 2008年,娜塔莉27歲,兩年后她29歲拿到了奧斯卡影后。 27歲的娜塔莉,已經有了拿影后的演技,埃迪就是跟著這樣級別的實力派才快速進步的。 但就算是娜塔莉,也是13歲出道,演到29歲才拿影后……安妮算什么回事兒?她才不滿23歲,埃迪知道對方演戲是體驗派,可安妮是如何體驗到“30歲莫莉”的心境?! 最能讓安妮本色演出的,應該是“18歲莫莉”,受到所有人追捧,輕松可以得到一切的,漂亮的啦啦隊長! 埃迪聽到過亞瑟夸獎安妮,潘文華也夸過安妮,評論界和粉絲都夸過安妮,他想親眼去看看《桃花扇》,一個人的演技成長是有跡可循的,他對安妮拿了柏林影后的電影《桃花扇》生出了濃厚的興趣。 …… imdb上,有關《桃花扇》的討論變多了。 劇情是被討論的最少的,《桃花扇》的劇情一點也不深奧燒腦,不需要觀眾一遍遍去找細節才能看懂??戳穗娪?,他們驚嘆更多的,是‘昆曲’,這個電影發生的背景,引起了北美觀眾的好奇。 他們對華國的了解,是早期的武俠片,是華國餐館里的‘宮保雞丁’,是到處都有的唐人街。但‘宮保雞丁’為了適應外國人的口味改良過,《桃花扇》里的昆曲卻是原汁原味的——不是大家不能接受原汁原味的華國傳統文化,連印第安文化都有美國人感興趣呢,任何文化都有受眾。 只是缺少了合適的推廣的方式,合適的推廣人。 以他們感興趣的方式,推廣給他們……好萊塢就是用這種方式進行全球文化輸出的! 大家對安妮感興趣,《桃花扇》也能看懂,電影整體的故事和‘昆曲’元素的應用結合完美,對‘昆曲’感興趣也是理所當然。 “annie表演昆曲的視頻已上傳?!?/br> “不是收費視頻,大家都可以下載……說真的,annie還有哪些沒被發現的技能?她真的很厲害,好像沒有能難住她的,《黑寡婦》里漂亮的打戲是她自己拍的,凱文說她格斗很厲害,能打倒幾個保鏢!一個人怎么能同時兼顧這么多事,‘昆曲’也唱的很好!” “是真的唱的好,我問了華國留學生朋友,他們說annie當時在華國一家戲院里表演‘昆曲’時,沒有人知道她是大明星annie,‘昆曲’的妝很濃,但還是有很多觀眾追捧annie。這是一個需要長久學習訓練才有成果的領域,我不知道annie學了多久,我的華國朋友給了我一些‘昆曲’的表演視頻,我聽起來沒有annie的版本棒!其實我又聽不懂,就是能分辨好壞,真的很奇怪?!?/br> “你們注意到了《桃花扇》里的‘老卓’了嗎?他演的也很好,可惜和annie的角色沒有愛情線,‘老卓’這個華國男演員,我很好奇……” “葉萱也很厲害,一開始完全把annie的角色蓋住了,我查了一下葉萱在拍??怂沟捏@悚片《六眼》,我想電影上映時,我會去電影院的?!?/br> “wow,看了《桃花扇》,我對annie和eddie合作的新電影《糖果》充滿了期待,annie又不是花瓶女星,總讓她和thomas那樣的花瓶演戲,很浪費annie的天賦?!?/br> “annie會拿奧斯卡嗎?我希望她可以拿奧斯卡!” “奧斯卡小金人從來沒有頒給華國演員過?!?/br>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從來沒有頒給華國電影啊,《桃花扇》不是成了首例嗎?” “《糖果》可不是商業片,我以為大家都看出來annie的追求了,一開始找nicolas,后來變成eddie,就是為了得到獎項的認可吧!” “希望奧斯卡可以公平公正的對待annie,她是華國演員,但她為好萊塢,為全世界貢獻了優秀的電影!” 話題從《桃花扇》偏到了奧斯卡,歪樓并不是華國網友的獨門技能。 埃迪·尼克爾森喜歡刷imdb,他甚至有小號,他喜歡在imdb上和普通觀眾一起討論電影,別人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給出的評價會更公正……之前和埃迪合作過女演員,都沒掀起什么水花,一部電影里有埃迪存在,還需要看別人嗎? 沒想到,這次觀眾對他和安妮的合作倒是挺期待。 埃迪關掉了手機,開始專心觀看《桃花扇》。 葉萱的演技厲害埃迪早知道了。 高駿的厲害,也沒有讓埃迪意外,華國肯定也有優秀的男演員呀。 倒是安妮的出場,讓埃迪很意外……安妮真是純正的體驗派表演啊,她的難纏,原來不是從《糖果》開始的。好看的人仿佛天上明月,月亮的光芒怎么能被星星搶走,安妮居然舍棄了她那張漂亮臉蛋的優勢,演了‘雯雯“這樣的角色。 安妮在演‘雯雯’,‘雯雯’又在演別人。 這個層次處理的很細膩,也為她演《糖果》的三重人格‘莫莉’打下了基礎吧? 埃迪看完了電影后,內心還是有點波動的。 亞瑟·康普頓的偏愛不是沒有道理,安妮想拿奧斯卡小金人也不奇怪,在《桃花扇》里,她就已經貢獻了奧斯卡級別的演技——如果嘉利·梅文爾都能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安妮為什么不能拿到這個獎項?! 只可惜,《桃花扇》是徹徹底底的華國電影,根本不符合奧斯卡的提名標準。 埃迪無意識搓動著手指。 哪怕是喬裝打扮看電影,他都沒有放棄模仿‘喬納森’。 他似乎應該放棄偏見,安妮和他對戲時也沒有落過下風,她的確有資格拿奧斯卡影后……誰又規定,《糖果》只能拿奧迪卡影后?他和安妮完全可以實現雙贏。 兩人相互促進,相互刺激的話,不必分出‘體驗派’還是‘表現派’的高下,只要一起高速進步就行了! …… 3月20日首映,《桃花扇》北美票房2900萬美元。 3月21日,北美票房2600萬美元。 口碑堅挺,票房雖然沒有大爆,卻也跌幅不大,等到3月25日,迪士尼將《桃花扇》北美上映的館數增加到了2800家,恰逢周末,《桃花扇》的票房出現了逆跌,接近4000萬美元的單日票房,讓所有人都驚呆。 上映六天,北美票房已經1.4億美元。 票房預測機構又自打嘴巴,他們現在都不敢瞎說話了,比較謹慎的盡量高估票房,最新數據是3億美元。 “這根本不是文藝片!” “披著華國傳統文化外衣的商業電影,和《穿普拉達的女王》內核相似,迪士尼型的勵志片,用‘夢想’和‘堅守’等元素獲得觀眾的認可,這不是好萊塢式的套路嗎?” “不太一樣的華國電影,有別于早期的華國武俠片……帶給北美觀眾新的體驗?!?/br> “亞瑟·康普頓從不失手的影評,imdb評分居高不下?!?/br> “《洛杉磯時報》預言成真,annie來了,華國電影來了!” 每天都處于正能量的贊美中,安妮心情能差才怪。 現在對她來說唯一的不愉快就是埃迪,這個人自從《桃花扇》上映后,每次拍戲時,都和她爭鋒相對,一點也沒有英國男人的紳士風度……《桃花扇》受到的關注越是多,埃迪·尼克爾森越像一匹被刺激的餓狼。 安妮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方那有力度的表演給搶走風頭。 哼,她會輸給埃迪? “準備好了嗎,我們再來一次!” 潘文華精神抖擻,男女主角的爭鋒相對,被潘導當成了表演擦出的火花?!颉汀畣碳{森’本來就是要爭鋒相對啊,病人和醫生的身份,不時會互換,誰是醫生,誰是病人? 演出這種相互試探的感覺,那就對了! “ok!” 今天這場戲,是本該出現在喬納森辦公室的莫莉,第一次失約。 喬納森根本就不關心他的病人們,他關心的只有病人給他帶來的收入。但在約定的時間,莫莉沒有出現時,喬納森卻坐立難安。 他洗了幾次手,終于忍不住問助理: “莫莉·胡克取消了今天的預約嗎?” “并沒有取消,我聯系不上她……需要胡克小姐的預約推遲嗎?” 喬納森掛了電話,又洗了一次手后,換了件衣服。 “請幫我將今天的剩下的預約取消?!?/br> “喬納森醫生,可是……好的,我會為您取消的?!?/br> 喬納森出了門。 他想起來莫莉的工作地址,在此之前他可從未想過自己會去莫莉工作的地方,那種主婦們聚集的賣場? 可喬納森在莫莉工作的地方撲了空。 “她沒有來上班?” “沒有上班,沒有請假,不接電話!” 喬納森好不容易問到了莫莉家的地址,莫莉的女房東給他開門,問了一些讓他十分難堪的問題。 喬納森十分后悔,自己為什么要來找莫莉? 他的行為已經超過了“醫生和病人”的界線,可他要轉身走之前,卻聽見屋子里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