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等扛著長槍短炮,才發現根本進不去——對,你有記者證也沒辦法。什么?你說新聞采訪權,那也要能有下腳的地方呀! “杜麗娘”是安妮…… 安妮是娛樂圈最火熱的超新星。 這兩個身份重疊在一起時,不太契合,卻足夠拉風! 安妮的粉絲們,總要比媒體們要快一點。他們是單純想見自家偶像,那個甚少出席活動的妮妮,居然能在梨園看見她登臺表演的另一面的話,為什么不來看看?不過是買戲票入場啊,買買買,這戲院的戲票總沒有那些演唱會貴吧? 什么天后演唱會,vip貴賓票敢賣到一萬,真當粉絲全是人傻錢多的凱子么! 梨園的戲票倒是不貴,就是特別難買。 黃牛們樂壞了,生意一直很好是真,可加錢翻了好幾倍還有人搶著要票,那可就很少見了。 等媒體們趕來時就特么很尷尬了,黃牛的票也賣完了呢…… “妮妮,天啊,這里面好多人!” “票上面寫著演出時間,妮妮是不是快出現了?” “噓噓噓噓,克制下激動,別給妮妮丟人!” “對對對,說你呢,是不是妮妮京城后援會的?” “我從來不聽戲的,我把第一次貢獻給妮妮了……啊,誰打我?我說是聽戲的第一次經歷呀!” 喜歡聽戲的,大多數有點年紀。 成熟的中老年,更傳統的審美,更穩重的心境,才能沉下心來欣賞戲曲的美。梨園不是沒有年輕的票友,只是從未這么大規模出現過年輕群體。他們有男有女,年紀大多在25歲以下,嘴里不是叫著“麗娘”,卻是叫著什么“妮妮”……今天是怎么一回事兒,難道不唱《牡丹亭》了么? 票友們都是刻意來捧場的,要是“杜麗娘”不登臺,大家過來擠成一團做什么?! 反正還沒開始,有票友就憋不住心里的疑惑了。 安妮的粉絲很樂意解答,掏出手機,刷刷搜出安妮的資料:“安妮聽說過嗎?演《九香》的安妮!杜麗娘就是安妮呀,我們都是特意為了安妮來的……天啊,她居然還會唱戲,簡直太棒了!” 《九香》前段時間那么火,又是瞿逸飛的電影,就算不喜歡看電影多少也聽過。 “安妮”這名字都火成了什么樣兒,一點都沒聽過的,也太落伍了。 票友拿著手機盯著資料頁面發怔:也就是說,這個人氣爆棚的女明星,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捧著錢找她拍戲的電影明星,卻不務正業跑來梨園唱昆曲——不小心,就唱成了讓票友們魂牽夢繞的“杜麗娘”? 票友是懵逼的。 懵逼的又不止他一個人。 很快,“杜麗娘”是電影明星安妮的事兒,在整個梨園都鬧開了。 票友們覺得心里有奇怪感,一時沒辦法接受這落差,但那奇怪感絕對不是討厭。 安妮的粉絲們是驕傲的。 wuli妮妮不管做什么都棒棒噠,拍電影嘛演技爆表,說要靠大學嘛成績爆表,搞搞業余愛好學唱戲吧,也要讓專業人士都服氣! 梨園喧鬧,后臺的安妮很快知道了情況。 小鄒有點擔心,怕粉絲們情緒激動影響到現場安全。 沈銘已經大步走入后臺,“今天的表演不能推遲,你一推遲,媒體們就要說你膽怯,進而說你假唱!” 星倫公關部的人,已經隱隱察覺了輿論風向不對勁。唱戲這個技能真的很難短期內掌握,一旦曝光,引起外界的質疑是肯定的。能應對輿論的,只有不怯場繼續表演。 沈銘看著安妮,語氣中帶著疑問: “如果臨時再加一場,你能不能堅持?粉絲們陸續得到消息會趕來一睹究竟,也不能將所有媒體擋在外面,我需要你臨時加場,首先要確保你的狀態!” 臨時加場? 現在是下午,安妮本來要準備登臺今天的第二場,臨時加場,意味著加上晚上八點那場,她今天要登臺四次。 體力和嗓子,包括精神都是重大的考驗。 安妮手持著筆描眉,手腕穩健未被影響: “可以,加場吧?!?/br> ——不就是想看她笑話,想打倒她嗎?她怎會讓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稱心如意呢!打不倒她,一次又一次,她就會逆襲而上,最終站在最高處,俯瞰所有人! 第095章 get到女神新技能(2) 加場? 加在什么時間點兒,也是有講究的。 安妮去年出道后,真的很少和粉絲互動,她沒有開過見面會,也甚少出席活動……她在娛樂圈的勢頭高調,平日里做人卻太低調了!在“消失”了這么久后,是該給粉絲們一點回饋呢。沈銘說臨時加場,安妮就是咬牙也要上。 她現在要登臺是下午3點場,晚上8點還有一場。 考慮到時間關系,她登臺前讓小鄒代為發布微博: “一別數月,想念大家,潛心學戲略有小成……愿意來見我嗎?我在這里,今晚9:00為你們唱一曲《牡丹亭》!” 附上了位置分享。 小鄒幫安妮把微博發出去,配的圖是“杜麗娘”的劇照。這是往原本沸騰的水里扔深水炸彈呀——一時間,滿屏都是你們約不約的留言。 京城的妮妮粉們好幸福,晚上9:00,不管是工作黨還是學生黨都能空出時間了,可以當看一場稍晚的電影,并不影響第二天的日常生活。消息公布時是下午三點,距離晚上九點還有六個小時,在高鐵等交通工具如此方便的今天,六個小時,甚至可以讓京城附近的人趕來!任性一點,土豪一點能買到機票的,就算在南邊兒也能趕上呢。 誰知道,消息曝光了,安妮明天還會不會登臺? 今晚九點的這一場,一定是對粉絲的福利了。 堵在梨園外的媒體們,也接到了沈銘讓人告知的消息。九點時,會安排所有媒體入場……現在堵在梨園外是沒用的,根本買不到票,只會造成交通擁擠。話是這樣說,這個通知相當于正面承認了“杜麗娘”就是安妮,哪家媒體都舍不得離去,就怕自己錯失第一手采訪。不就是等幾個小時么,有時他們為了拍到有價值新聞,一連蹲守幾天也干過,區區幾小時,都不被娛記們放在眼里。 場外,這些紛紛擾擾,已經影響不了安妮。 一登臺,她就會全然拋棄雜念,變成那個杜麗娘。 今天的表演略有不同呢,是臺下多了她的粉絲。票友其實也算粉絲,有時甚至比尋常意義的粉絲更瘋狂,當兩種“粉”參合到一起,就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安妮的“杜麗娘”扮相是很美的。 美到我見猶憐,她的嬌嗔和踱步,都讓你能直觀感受到。 和香雪是不一樣的,香雪是交際花養大的女子,“杜麗娘”是禮教教導下的大家閨秀。 “奇怪,明明沒有聽過戲,安妮一出來,我卻能體會到人物性格了?” 年輕的女孩兒眼里閃過迷惘。 她純粹是為了安妮才趕來梨園的,此前從不關注戲曲,聽不懂唱詞,真的完全get不到戲曲的美,甚至也不混古風圈子。她喜歡的是當下的,新鮮而時尚的東西,喜歡安妮就是從那支香奈兒廣告開始的。但她去看了安妮的《九香》,對那些民國造型的扮相會覺得驚艷,時尚本來就是輪回,復古的造型依舊是很美的……那么戲曲呢,好像就真的沒有半點共同處,完全是故紙堆里泛著暮氣的老派東西。 看看這些“票友”,平均年齡怎么也有40+了,不正說明問題么。 可是,為什么呢,當安妮,當臺上的“杜麗娘”出來后,一個眼神飛過,她渾身就像觸電的般,一股酥麻感從頭頂躥過脊椎流遍全身,讓她怔怔不能動彈——當安妮一開口,年輕女孩兒覺得自己耳朵都要懷孕了! 聽不懂唱詞有什么關系? “杜麗娘”是喜是憂,她能get到那些情緒呀,是如此的富有感染力! 粉絲們本來是激動到尖叫的,很快,竟自發安靜下來。 戲臺上,“杜麗娘”在唱著自己的人生,戲臺下,一群年輕人初次接觸到了戲曲的魅力。 倒是票友們,欣賞歸欣賞,沉醉歸沉醉,心里還有那落差沒有填補呢。 臺上的麗娘,真的是年輕人口中的電影明星嗎? 那些在電視新聞里,今天和這個男星談戀愛,明天又和那個導演傳緋聞,一會兒又搶人家男朋友的女明星……“杜麗娘”,哦不,應該是安妮,年紀還很小,應該不至于像娛樂新聞里那些情感生活混亂的女明星一樣,總歸讓人覺得很意外,和“杜麗娘”對不上號。 可是,她真的唱得很好呀……居然是一個電影明星? 唱戲的再能賺,都是比不上明星的,《九香》上映后,安妮的熱度連中老年人都知道,可想而知她的商業價值有多么驚人。 所以,她在梨園還能呆多久? 一想到很快就看不到“杜麗娘”,票友們也不敢走神了,這是看一場少一場的節奏呢! 知道可以送花,兜里有點錢的粉絲還能忍? 送不起蘭花,也可以送幾只梅花支持下,票友們想到安妮隨時都會告別梨園這個戲臺,有點傷感有點失落,也想盡力挽留下她。 一時間,梅蘭兩種花,又仿佛不要錢般開始唱名兒了。 有粉絲激動歸激動,也不忘在社交平臺直播這經過……不管是戲臺上的安妮,還是戲臺下熱鬧的現場。 瞅著,比一般演唱會還要熱鬧呀! 沒有趕上3點的場次,咱們可以約晚上9:00呀! 約不約? …… “戲曲界實力新人一個月內火遍紙媒,南北戲曲圈交口稱贊,被證實新人就是安妮!” “安妮化身戲曲青衣,梨園登臺一月,場場演出爆滿,統計收入嚇死人,月累計打賞分成可達7位數,如此高薪面前,安妮是否要轉行唱戲?” “戲曲新人身份曝光,花落如雨,安妮相約粉絲今晚聽戲,是否為圈錢新花招?” “恐怖的吸金能力!一場表演后,安妮收到觀眾禮物折合現金超過20萬!” 沒能進場,并不影響娛記們各自發揮自己的撰稿能力。 知道“杜麗娘”就是安妮,新聞就有的寫了。 一邊議論安妮的恐怖吸金能力,一邊又暗示安妮可能假唱炒作,新聞稿寫得顛三倒四,倒也吸引人的注意力。 雖然聽過現場的粉絲們都立證安妮絕對是真唱,又說她在臺上有多么感染人,依然有黑子們抓住記者的話攻擊安妮。下午六點,安妮的微博又發布了新的動態: “場地為梨園所有,私人無權做主,鮮花打賞也是梨園舊規,我豈能以一人之力破壞別人規矩?今晚九點時特別加場,只屬于我的朋友們,所有戲票和額外收入,將用作慈善捐贈,不論是我還是星倫公司,甚至是梨園戲院都不會截留一分一厘!” 說我圈錢么? 那就通通捐掉好了。 對安妮來說,晚上九點的加場,是面對外界的質疑反擊,也是回饋粉絲。 兩個目的達到了,一場下來賺的小錢,根本不被放在眼中。 沈銘是贊成的,安妮做慈善總不是壞處,她需要這些正面的能量來將自己包裹,讓自己能抵御各種負面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