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節
大趙元煦元年元旦這日,大慶殿上,四位身材魁梧的鎮殿將軍站在殿角,皇帝端坐于御座,殿庭上列法駕儀仗,宰執在前,親王在后,京中朝官五品以上均身穿祭服上朝,按次列班。各州進奏史手持地方上的進貢的方物,各路舉人的解元以及制科一甲、武舉恩科一甲,均穿青邊白袍,戴二梁冠立班。 吐蕃、回鶻、于闐、大理、西夏、契丹、金國、倭國、高麗、大食等幾十個大小國家的使臣們也都依照漢儀入殿行禮朝賀?;实圪n大趙元煦歷法、漢裝錦襖。 朝賀完畢,只有契丹、西夏、倭國、大理四國使者得以被留宮賜宴。宮城前已扎起了燈山,待百官退朝時山棚已燈火輝煌,金碧相射。 翌日,皇帝駕至大相國寺燒香。初三,皇帝往南御苑射弓,陳青、陳太初、章叔夜等朝中善弓馬的武將皆隨行,連榮王趙梣也在其中。還有剛摘得武舉恩科狀元郎的秦幼安,被譽為“小陳太初”,尤其引人矚目,果不其然秦幼安得了官家所賜的鬧裝銀鞍馬,還有不少金銀器物。 轉眼就到了初十立春,開封府進獻春牛入宮,禁中鞭春。開封府衙前也安置了春牛打春。府衙兩旁的賣小春牛的人頭濟濟,擁堵不堪。宰執親王百官府上皆被皇帝賜下了金銀幡勝。翰林巷孟府也收到禁中賜下的大春盤和春酒。 立春過了是元宵。御街兩側的山棚已搭建完畢,宣德樓前的燈山,比起寶津樓那夜的,又高出十丈。以宣德樓為中心,直至南薰門,十余里樂聲嘈雜,人聲鼎沸。 身為皇帝的趙栩,每日忙不停,忙完元宵,正月十六再登宣德門,禮部宣讀萬姓,有那元宵節徹夜不歸的百姓趕早到宣德樓下,瞻見天表,三呼萬歲。待賜宴百官后,再往上清宮,夜里才返回大內。等正月十九收燈,五城不禁,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一過完年,汴京人就忙著出城采春。朝廷卻出了進一步的變法條例,皇帝下旨,二府敕書,戶部在全國三百多個州全部推行婺州所試驗過的“魚鱗冊”,調用千余制科選拔出的有識之士,掛名戶部,前往各州核查大趙國土內所有土地,重新一一丈量。各地士紳豪族大驚失色,再難隱藏土地,一時間,京中各大豪門世家門前車馬如流。朱綸等老臣們的府上人流如織。 御史臺重拳出擊,連著彈劾了羅嘉偉、萬伸等人。朝中頓時一片忙亂。 到了二月初,寒食節一過,臺諫再次彈劾羅與義、朱綸等十多名老臣。孟存身上的幾件案子皆因證據不足而被大理寺判為無罪。 二月底,朱綸首當其沖,因女婿萬伸夫妻殺母案有包庇自之嫌,被大理寺收押。為萬伸上書的近三十名官員均被張子厚下令削職或外放。跟著羅與義被皇帝在百官面前訓斥,主動遞表請辭。這番大變,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朝中再無人上書反對核查土地,更無人再提及選秀或皇帝納妃的建議。 三月初,二府敕書宣布,取消所有里甲、均徭、雜役各項徭役,差役法和雇役法也悉數統一為征銀法。五項戶、丁稅全部按丁數和地畝來核算,田賦和一應進貢方物也都改為征銀。此項變法,百姓紛紛喊好,地方官們幾乎無油水可撈,有苦說不出。然伴隨徭役變法的,朝廷亦擺明車馬,推出了“歸田金”,文武官員,如能無貪腐,安然致仕,便可領到“歸田金”,按品級從百貫至萬貫不等,以重金養廉吏。這份安穩錢,卻干干凈凈,領得心安。 跟著禮部又出新政,各州州府設立大官學,分男子和女子官學,四歲至十三歲皆可應試入學。學優者可獲推薦至東京、西京、南京的國子監繼續就讀,無論男女,皆可參加禮部試。驚動天下的,不是女子有了官學可上,也不是女子也能參加禮部試入朝為官,而是三百個州的大官學,只要考進去,所有學費、食宿費用,全部改由官家和圣人的私庫來負擔。 趙栩這日給九娘的字條上只有一句話:“誰道女子不如男!” 大婚在即,這也是他送給阿妧的一份禮。 *** 三月十六,諸事大吉,宜婚嫁。帝后大婚之日,天未亮御街兩側已擠滿了士庶百姓。 皇帝將往翰林巷皇后行第親迎皇后! 整夜都睡不著的趙栩,早早便身穿常服前往冊后和奉迎的文德殿,百官及內外命婦皆已早早朝服大妝,各自列班。 眾人只覺得春風拂面?;实鬯?,笑得有點傻。 方紹樸默默低下頭去,不是有點傻,是很傻。 作者有話要說: 注: 年節禮儀風俗出自《東京夢華錄》、《夢梁錄》、《宋遼金西夏社會風俗》等書。 稅賦等變法,參考了張居正的變法。 宋朝稱母親為媽、mama,很常見。 方物:土特產。對,我宋元旦那天,大慶殿是宋朝三百州土特產展廳。 今日清邁水燈節,更得晚了。見諒。嗯嗯,是大婚了,還不是洞房。 耐得住么? 第372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儀鸞司和太常典儀在文德殿內已設了東西房、東西閣。香案、宮駕、冊寶幄次、舉麾位、押案位、權置冊寶褥位、受制承制宣制位、奉節位、贊者位、奉冊寶位、舉冊舉寶官位及文武百僚、應行事官、執事官位俱安排妥當, 只等著臨軒發冊。 趙栩在西閣換上絳紗袍, 戴上二十四梁通天冠。成墨跪著替他整理蔽膝,再仔細地將佩綬也擺正。趙梣和陳太初是他去孟府親迎的“御”, 此時早已身穿祭服候在一旁。 一夜未睡的趙栩握手成拳, 抵唇輕咳了兩聲,舒展開雙臂,有點緊張地問道:“怎樣?” 陳太初見他一臉的忐忑,不由得失笑道:“極好?!?/br> 趙梣撩起寬袖, 豎起大拇指:“六哥比六嫂還好看?!?/br> 趙栩眉頭一蹙:“十五郎也學會奉迎了?明明是你六嫂更好看?!?/br> 趙梣雙眼吧嗒吧嗒兩下,有種拍馬屁拍在馬腿上的感覺, 不知道該點頭還是搖頭,索性也學著趙栩干咳了兩聲:“你倆都好看。六哥, 那兩只活雁能讓我抱著嗎?” 前兩日陳元初因不能回京觀禮, 特遣親衛從秦州送來兩只活雁獻給趙栩。趙栩很是高興,命人養在珍禽司里, 被趙梣盯上了。 趙栩笑道:“好, 你可要抱緊些。小心野雁愛啄人?!北悔w梣這么一打岔, 似乎心跳得也沒那么快了。 出了西閣,成墨趕緊小心翼翼地將手中金寶交給舉寶官。舉寶官躬身接了, 垂目見手中的嶄新金寶, 一寸五分見方, 一寸高,金光閃閃,盤螭紐, 系黃色綬帶,上頭四個古樸蒼勁的篆書“皇后之寶”,威儀天生,他不敢多看,趕緊放入寶匣中。 舉冊官立刻將手中裝著五十簡玉冊的朱漆金圖銀裝冊匣牢牢捧住。 兩省官、侍制、權侍郎、觀察使以上官階的官員,入文德殿東西相向列班。 趙栩升御座,樂聲響起,宮中樂官高唱《乾安》: 天地奠位,乾坤以分。夫婦有別,父子相親。 圣王之治,禮重婚姻。端冕從事,是正大倫。 鼓樂偃息,舉寶官將皇后金寶放置御座前。宣后冊從東上閣門被捧了出來,典儀高喊:“拜——!”百官下拜冊寶。兩拜以后,禮官高聲宣讀制書:“冊孟氏為皇后,命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鄧宛、樞密副使孟在等持節展禮?!?/br> 鄧宛和孟在雙雙出列,叩拜冊寶后接過冊寶。百官三拜冊寶。 “太皇太后制,皇帝率平章軍國事張子厚、樞密使兼殿帥太尉陳青等奉迎皇后?!?/br> 張子厚和陳青出列再拜受節。百官又拜。 等趙栩回了西閣,百官行禮退出。鄧宛和孟在便先往翰林巷送冊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