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節
2、李穆桃第一次出現,在第一百八十五章陳元初回憶中。身世經歷靈感:李元昊妻子衛慕氏。李元昊這個西夏開國皇帝很適合做穿越或重生網文男主,娶的妻妾,只有一個死得很早是善終,其余的全死在他手上。他殺母(衛慕氏)、殺舅、殺妻(衛慕氏、沒藏氏,都是全族死亡)、殺子(衛慕氏的兒子剛出生,被讒言說不像他就被他殺了)、殺大臣。最后自己也死在太子手里。歷史上的梁太后原先是沒藏黑云的侄媳婦,和李諒祚私通。李諒祚遺傳到了其父的殘暴基因,殺母,殺舅,殺妻(妻子也是沒藏氏),滅了沒藏氏一族。本文中的夏乾帝,糅合了李元昊和李諒祚。契丹和西夏的皇室歷史,都很慘痛。契丹采取的是耶律、蕭姓固定聯姻,所有的皇后都姓蕭。但是契丹有收繼婚的傳統,哥哥死了弟弟接著娶,jiejie死了meimei接著嫁。相對西夏皇室,流血事件少一些。北宋也是約定婚姻,趙匡胤約定皇后包括親王的王妃只從武將家族中選,做文官的家里出不了后妃。太祖雖然杯酒釋兵權,但還算是有胸懷的??纯粗煸昂湍程?,唉。 3、星河影落有無中。出自王安石《垂虹亭》。 4、夏乾帝弒母線,在第四十八章陳青陳太初論軍事的談話里。穆娘子救陳青,時間線隱藏在第六十九章魏氏的回憶陳青戰吐蕃里。 5、太初第一匹小馬的名字“小魚”,在第九十一章。 6、最后一部分人物隱藏線開始出來了。孟建身世疑云埋線在第八十五章,先前也有不少書友有猜到。 7、初五,是rou眼可觀察到銀河的好日子。在浙江有個暗黑保護區,大概好幾十里范圍內,不允許有燈光,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星空,言語匱乏,壯觀璀璨都不足以形容。 ——廢話幾句,可以不看—— 昨天看到黃易去世的消息,很感嘆。黃易之后無武俠。他是玄幻小說的開山鼻祖,穿越第一男主是項少龍,大概無人能否認,多少跟隨項少龍的套路去了唐朝宋朝的男主,可惜再沒有那么波瀾壯闊的時代感,《尋秦記》的六國,《覆雨翻云》的明朝,《大唐雙龍傳》的隋唐。這三大開國時代的畫卷感和朝斗軍事的結合,可能還是源自于他本身對歷史的熟悉程度。 年輕讀者恐怕不少人沒有看過他的書。其實我最喜歡他天馬行空的結尾,《尋秦記》里,項羽是項少龍的義子?!洞筇齐p龍傳》里,結局婠婠的女弟子來拜會徐子陵,她就是武媚娘。哈哈哈。真是很好。 忍不住透露,是的,春深結局,在開文前就定下了,有個類似的致敬。 現在晉江禁rou禁得嚴格,所以二十年前文學出版氛圍真的寬松。我們大學時的《廢都》都沒有禁。莫言的《豐乳肥臀》在晉江根本不可能入v,八個女兒七個爹?先會被讀者噴死在“作者三觀不正”上,母親這一類似《百年孤獨》里老祖母的角色會被噴各種“表”。就算挺過來,繼而倒在各種舉報上,就算掙扎著入v,章章會被鎖。 還記得《覆雨翻云》里的三位年輕男主都是種馬,尤其男一韓柏,全文里的rou,香噴噴,尺度極大。還記得“接天之戀”一章里,“仙女”秦夢瑤需要動情不動心(只有□□),他要動心不動情(只有情感),兩人同時抵達,才能修復秦夢瑤斷了的心脈。男主修練到想讓誰high就誰high,想讓誰懷孕誰就懷孕。幸好秦夢瑤最后天道大成。不然做了男主七八個老婆之一,讀者我會氣死的。 第204章 地濕莎青雨后天, 春深意濃花樹間。 幾盞燈籠從木樨院出來, 到了院子里, 兩盞往東廊下去了, 還有兩盞停了停, 卻出了木樨院的院門, 往北面青玉堂緩緩移去。 青玉堂自從老太爺逝世, 便上了鎖, 只有兩個婆子上夜, 因端午節,她們夜里領了節里犒賞的酒食,此刻早吃飽喝足熄燈倒頭睡了, 哪里留意到外頭的燈籠和人聲。 玉簪敲了兩下門, 不見回音,回到廊下取下自己的披帛,折了幾折墊在美人靠上頭,請九娘坐了,心里不是滋味, 家里的規矩如今越發散了。 九娘靠著闌干,見池塘的水面粼粼碧波微微泛白, 才抬起頭望了望夜空, 倒呆了片刻, 撒天箕斗燦,明明正當是良辰美景,偏偏心底生出無限惆悵感慨。 木樨院燈火驟然大亮, 人聲鼎沸起來,十幾個婆子匆匆設了步障,梅姑領著外院的七八個男子,抬了一口薄棺進來,不多時,燈火引路一群人往東角門而去。不過小半個時辰,木樨院的燈火又暗了下去。 水底的錦鯉聽見人聲足音,以為有人來喂食,顧不得天光不對,紛紛翻騰著上來,互疊互攘,游了片刻,卻是白等一場,沉下去許多,只剩幾尾不肯死心,在池面盤旋了好幾圈,金色鱗片在夜里也閃著亮。 九娘想起初見到阮姨奶奶的時候,也是春日,見她坐在此地喂魚。阮眉娘和阮玉真,大概年少時和前世自己的娘親、姨母常來孟家,也一起喂過魚摘過花,那樣的幾個女子,走的路,截然不同,卻又似乎是同一條路。 怎樣的際遇,遇到了怎樣的男子,才令她們各自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才被推向如今的結局?曾經的她們,如今的自己和四娘、六娘七娘,一代一代的女子,又有什么不同?隨波逐流抑或逆流而上,又能怎么選?瞻前顧后也好,不顧一切也罷,誰又稱心如意了? 三年前那個大雨夜,她們四姐妹也曾在一張床上,說著,笑著,哭著,吵著。那樣的嫉妒又何以變成刻骨的恨毒,又是怎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變成了這般境況,九娘已經回憶不出來。此刻獄中不知生死的四娘,宮中不知安危的六姐,木樨院里固執別扭的七娘,她們四個,每一條路都是自己選的,也有旁人在推,卻沒法比較另一條路會不會好一些。 她比她們三個多活了二十五年,走過別的路,可此番走來,依然跌跌撞撞。多走一回,不是應該更省心省力才是?知道得越多,竟越是惶恐,無路可退。 方才孟建告訴她那許多語無倫次的話,千頭萬緒,似乎有了另一條線,又好像亂成一團。九娘看看漸漸平復的水面,輕輕拭去眼角的淚。她看向翠微堂,一聲嘆息。 燈籠搖搖晃晃,回了木樨院,穿過回廊,往聽香閣去了。 *** 過了端午休務,翌日常朝。四更天,福寧殿燈火通明。按祖制,官家在黎明十刻前盥洗。趙栩抵達福寧殿問安時,趙梣已換好了大衣裳:“娘娘,太皇太后今日視朝嗎?” 向太后看了一眼趙栩:“娘娘身子還沒康復,受不得勞累。今日不來?!?/br> 趙梣松了口氣,對趙栩笑了笑。向太后心稍微定了定,對趙栩點了點頭。 崇政殿內,眾臣跪拜后,依次由中書、樞密院、開封尹、審刑院和請對官上前奏事。 到了辰時散朝的時候,塵埃落定,不少官員上前恭賀趙昪。也有人暗中窺察張子厚的神情,見他并無異色。議了好幾日的拜相一事,大多數人都覺得會是張子厚重回二府,都沒想到竟然會是趙昪。 官家隨太后返福寧殿進食,稍晚到后閣視事。趙栩等殿上沒了人,才慢慢走出崇政殿,在廊下果然見到張子厚,兩人慢慢往后閣走去。兩個小黃門知情識趣遠遠地跟著。 張子厚看著趙栩挺直的背,突然意識到這位不再僅僅是自己相中的未來君主,而是真正要掌握天下之人,他的心思似乎已不是自己可捉摸的。 “季甫可失望你未能拜相?”趙栩淡然問道,作為親王和開封府尹,他和定王也支持了趙昪。 “殿下英明!先前是臣魯莽了。朝中舊黨沒了蘇瞻,若有趙昪在,尚能維持原先的政令不變,內政既穩,相信舊黨一派也能領會到殿下的示好之意?!睆堊雍窈敛华q豫答道,只從向太后對趙昪的突然被舉薦絲毫不覺得驚訝,他就領會到趙昪拜相一事畢定有趙栩在掌控,幾念間就領會到了他的意圖,頓生敬畏之情。 自從蘇瞻罷相后,幾次集議,他回樞密院重任副使一事,始終未得到二府諸相公的認可,無論是太皇太后一派或是舊黨,都忌諱他重掌兵權支持燕王。今日太后突然提議謝相升任參知政事,一時間竟無人有異議。跟著向太后依然提出自己重回樞密院任副使,而謝相卻出面推薦中書舍人趙昪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一職。在張子厚和趙昪之間,幾乎無需討論,二府和各部重臣一邊倒地共同舉薦趙昪拜相。 趙栩腳下不停,轉身看著張子厚一笑,毫不掩飾對他的信任和欣賞:“季甫心胸,傳言有謬,世人多誤會于你了?!睆堊雍窨嘈ζ饋?。 “這次多虧了謝相?!壁w栩返身繼續前行:“若我料得不錯,再拖幾日,前線有軍報回來,不會是好事。蔡佑一黨恐怕將死灰復燃?!?/br> 張子厚一凜:“殿下的意思是?” “阮玉郎的連環計,謀劃不下十年,數次因細微破綻未盡全功,他在朝中又怎會沒有后手?”趙栩淡然道:“趙昪拜了相,即便日后趙棣登基,這二府中也不能留有蔡佑的位置?!?/br> 張子厚大驚,急走了兩步:“殿下這是何意?當下內廷外朝,殿下均已占優——” 趙栩越走越慢,終于在廊下停了下來,他看向遠處堆積的厚重云山,忽然慢慢問道:“季甫,本王可能夠信任你?” 張子厚一愣:“殿下?” “我欲以性命相托——”趙栩轉過頭,微微一笑:“季甫待如何?” 張子厚的心突突跳,眼皮也跳了好幾下:“臣粉身碎骨也要護殿下周全!” 趙栩眼中的寒冰漸漸化作春風,他點了點頭:“好,那就有勞季甫你保住我不死?!?/br> “殿下!——”張子厚嘶聲低喚了一聲,胸口被燙得灼熱。 趙栩深吸一口氣,笑得燦然:“我信你?!?/br> 張子厚就要下跪,已被趙栩扶了起來。他眼眶微紅,沉聲道:“殿下欲以身飼虎,季甫肝腦涂地,必維護殿下周全!還望殿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