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蘇昉走進院中,對著陳元初施禮道:“昉臨時有急事,請恕不能陪兄長盡興。請將此處當成自己家,不要客氣?!彼D向蘇時兄弟兩個:“阿時,實在對不起,還請你們替我一盡地主之誼!多謝!” 他不再猶豫,不等他們幾個說話,就大步出了院子。不等部曲們跟上,匆匆出門打馬而去。十幾個部曲慌亂中也紛紛一涌而出,各自上馬追趕蘇昉而去。 陳元初和陳太初趕到門口,正碰上匆匆出來的史氏:“怎么了?大郎出什么事了?”兩人面面相覷。院子后面傳來蘇昕大哥蘇時的喊聲:“元初哥!太初!不好了!燒起來了——燒起來了!” 村中大路上,是連串的馬蹄踐踏過的殘雪。趙栩蘇昉等人的身影早已不見。 *** 午后雖然放了晴,翰林巷孟府里的人卻都只草草用了些午飯。孟在和孟存派了隨從回來稟告暫時無事。孟建急得一頭的汗,想起自己那個不省心的生母,恨不得頓足再罵幾句糊涂的親爹。 綠綺閣里的九娘,接到趙栩書信,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昔日禁中,救駕有功,未賞,勿憂,少思。 六娘疑惑道:“救駕?誰救了誰?今上?還是先帝?還是太后娘娘?為何當初沒有封賞?”她看向九娘。 九娘也蹙起眉。她又怎么可能少思呢,這封信這條線索太過寶貴,趙栩一定費了不少心思才得來的。既然說孟家有救駕之功,那救的一定是太后娘娘或官家。地點在禁中,又沒有封賞,那一定是宮變時的救駕,還是一場贏了也不能張揚的宮變。但以此推論,孟家也應該會深受寵幸??擅侠咸珷攨s只任了一個四品武官閑職,阮氏出宮還投奔了孟家,做了老太爺的侍妾以求庇護。救駕的到底是孟家的何人? “六姐,你可知道二老叔翁三老叔翁為國捐軀是哪一年的事?在哪里?哪一場戰爭?”九娘低聲問。 六娘一驚,仔細想了想:“這個家里從來沒人提起過,只知道他們兩位二十歲不到還沒成親就以身殉國了。族里也從來沒人說起?!彼D了頓:“大概是怕翁翁難過吧。那兩位叔翁都是被翁翁帶著從武的,二老叔翁好像還是位少年進士呢?!?/br> 九娘的心狂跳起來,昔日的往事似乎已經越來越清晰。但是,孟老太爺那一輩的三兄弟,究竟是誰謀逆,誰救駕?當年的事,總會有人知道的。婆婆不會說,那婆婆身邊的人呢?!好不容易有了一個關鍵的線索,九娘細細盤算著如何才能一擊即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想了又想,才定下心,眼看已經黃昏,宮中還沒有音信傳回來,她不再猶疑,讓人去翠微堂請慈姑過來。 慈姑被請到綠綺閣里時,看到六娘和九娘兩人正襟危坐,她剛想開口安慰幾句。九娘卻已經起身盈盈下拜,嚇得她趕緊沖上去一把扶住,自己就跪了下去:“九娘子這是做什么!” 九娘無奈又無助:“慈姑,你陪著婆婆在宮中好些年,有些事你自然是知道的??晌覇柫四愫脦讉€月,你總不肯說上一兩句?,F在翁翁和婆婆在宮中請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慈姑能為我們解惑一二,我們也好知道因果,不至于做個糊涂鬼。難道要等宮中降罪,你才肯說給我們知道?” 慈姑默默搖了搖頭:“請恕老奴不敬之罪。慈姑不能說?!?/br> “我孟家昔日未獲封賞的救駕之功,恐怕也抵不回阮姨奶奶離府之罪,對嗎?”九娘低聲問她。 慈姑一震:“九娘子!你!你怎么知道的?” 六娘點了點頭說:“我們已經從別處知道了許多,依然有些地方不明白,才想慈姑為我們印證?!?/br> 九娘輕聲道:“兩位叔翁雖然身死,卻不得其所。族人不知其因,家人不知何故。如今若孟家獲罪,兩位叔翁在天之靈怕也不得安息!” 慈姑思忖了片刻后堅定地搖頭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兩位小娘子請放心,孟家不會有事的。老夫人當年答應了二老太爺,會替他守護孟家一輩子,定然會做到的?!彼壑新凉窳耍骸疤竽锬镆舱f了會蔭及子孫,不會錯的。你們別怕,孟家不會有事的?!?/br> 九娘心念急轉,靈光一閃,脫口而出:“可翁翁畢竟犯下了謀逆大罪——”六娘一驚,看向九娘。 “不!當年太后已經赦免了老太爺!”慈姑急道。 九娘極快地說道:“翁翁當年參與謀逆篡位,惹來滅族之禍,是兩位叔翁拼死救駕,以兩條人命才換來他和孟家沒事的!如今他維護阮氏,私自放走她,太后娘娘再仁慈,恐怕也難容翁翁這根心頭刺再次抗旨妄為!” 慈姑臉色蒼白,嘴唇翕了翕,竟說不出話來,也沒有任何想要否認九娘所言的意思。六娘手足冰冷,阿妧怎么猜得到的!翁翁!他怎么膽敢?! 九娘已證實了自己大多數心中猜想,她默默看著慈姑,忽然問道:“郭氏究竟是誰?” 郭氏是否并非大趙子民?才會以那樣的身份入宮,又和那所謂的郭家從無聯系,那般被成宗獨寵,才會被太后恨極。南唐遺脈?西夏貴女?契丹公主?阮姨奶奶上次在青玉堂提到的遺詔,一定是成宗遺詔。說不定就是廢太子或者廢皇后改立崇王的遺詔。遺詔可能被阮氏帶了出來,所以宮變之后,高太后也不敢定郭氏的謀逆罪,還只能忍聲吞氣地把郭氏當做太妃供養起來。 慈姑腿一軟,如遭雷擊,無法再看九娘一眼,跌坐到地上,只喃喃道:“九娘子——你——你如何得知——?” 九娘蹲下身,凝視著慈姑:“她不姓郭!她姓什么?!李?耶律?拓跋?段?” 慈姑抬起頭,看著自己一手撫養大的九娘,忽然回過神來,自己一時慌張,竟被她套出了許多話。她輕輕松了一口氣:“九娘子你——你既然知道了那許多當年事,何必再問老奴?老奴已經多嘴了,自當向老夫人請罪去?!?/br> 慈姑起身,恭敬地行禮,不再看九娘和六娘,徑直退出了綠綺閣。 六娘抓住九娘的手:“阿妧!你!” 九娘輕輕吁出了一口氣:“不要緊,沒事的,不會有大事?!笨磥硭詈笠痪鋯栧e了。雖然還有謎團未解開,但孟家應該不會出大事,只是對不住慈姑了,九娘黯然輕嘆。 玉簪見慈姑出了綠綺閣,趕緊進來,行了禮,告訴九娘:“燕王殿下來了,在擷芳園里等著見您。大娘子正陪著呢?!?/br> 九娘一喜,正好,她要把孟家糾纏在郭氏和太后娘娘之間的往事告訴趙栩。 第124章 玉簪提了燈籠,和兩個侍女陪著九娘穿過翠微堂,見堂上廊下都已亮起了燈火,各房的仆從們都肅立在廊下候著,鴉雀無聲。 擷芳園里的立燈也已經都亮了,杜氏帶著幾個侍女正在岔路口等著九娘。 “恐怕是宮里有了什么消息?!倍攀显诖湮⑻美镞€繃得住,看到趙栩這么晚還火急火燎地跑來,又不肯去堂上用茶,不免心慌起來,強做鎮定地叮囑九娘:“你別急,聽燕王殿下好好說,聽全了,再告訴我們?!?/br> 九娘點了點頭,緊了緊身上的披風,讓玉簪和侍女們留在杜氏身邊,自己提了燈籠往池塘邊走去。趙栩的隨從守在路邊,紛紛對她躬身行禮?;璋堤旃庵?,隱約可見趙栩立在池塘邊的樹下,似石像一般對著池塘一動不動,她心里頓時忐忑不安起來。 “六哥?” 趙栩回過神來,微側過身子,見到九娘一身丁香色寬袖對襟杏花紋大披風,提著一盞風燈,巴掌大的小臉上帶著些許疑惑和焦慮。他方才一路疾馳,身上的薄汗在這里站了片刻已涼透了下來,對著這曾經碧水映紅花的池塘,回味著秋日紅霞下在此處和九娘的每一句話??伤驮谘矍傲?,他滿腹的疑問,卻忽然問不出一句來。 “我婆婆她們可是出事了?”九娘雖然猜測不會出事,看到趙栩這般難以啟齒的神情,依然覺得舌頭都有些打結。 趙栩一怔,搖了搖頭:“不會出什么大事的,你收到我的信了嗎?” “收到了?!本拍锏男囊粚?,趕緊將自己從慈姑那里印證的線索和郭氏肯定不姓郭的事情說了,盡量說得詳細周全一些。 趙栩仔細聽著,時不時問上幾句,最后皺起眉頭:“對了,你翁翁以前在眉州任過馬軍都虞候,照理說應該和眉州大族蘇家認識才對,可是阿昉的二嬸卻說蘇家不認識孟家?!彼言醯脑捄褪肥系脑捯灰徽f給了九娘聽,連著細帖子的事也沒有隱瞞。 九娘先是一愣,什么時候陳家已經要遞細帖子了?這么快?自己下個月才滿十二歲,離《昏禮》所定的女子十四至二十可成婚的年齡還有兩年呢。她不及細想,又驚疑不定起來,她在孟家這許多年,從來沒人提起過老太爺往日的官職,仿佛整個孟家都是圍著翠微堂、長房二房轉的。 九娘悚然一驚。這個情形,豈不很像前世她爹爹的樣子?整個王家和蘇家也從來無人提起爹爹以前是元禧太子的伴讀。孟家也從來無人提起過翁翁在眉州軍中任過職。蘇家和王家又都無人提起孟家。這些若不是有人刻意約束,又怎么能讓小輩們毫無所知?前世蘇瞻幫程氏相看夫婿時,的確沒有提過其他同科進士就直接相中了孟存??此撇唤浺饨Y成了姻親的孟家、程家、蘇家,究竟是不經意還是刻意的?若不是阮玉郎,若不是他們每個人都在上下求索,是否這些前塵往事就漸漸湮沒在歲月長河之中了? 九娘將蘇老夫人說起的蘇王兩族往事,悉數告訴了趙栩,也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覺得蘇、王、程、孟四家老一輩的當年在眉州應該互相認識?”趙栩皺起眉:“你怎么知道王家也沒人提起過孟家?又怎么知道王家一直極力掩蓋阿昉外翁擔任過元禧太子伴讀一事?”想到阿昉所說的札記一事,趙栩心中疑團更濃。 九娘一愣,隨即淡淡道:“我猜測的?!彼瓜卵鄄€:“在阿昉娘親的札記上,從來沒有提起過這兩件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