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汴京春深(庶能生巧)、空間之哥、陰間私房菜、西裝褲下的裙子、[綜英美]說好的當基友呢、云等風來、重生之名門皇后、情書三旬、婀娜王朝、穿越帶著聊天群
“出卷人嘛,可能是太傅,或御史公,還有可能是六部尚書。不過,李洵今年科考,御史公就不大可能。太傅公務繁忙,也會推脫。刑部尚書就不行了?!彼螁桙c頭道,“再就是,王侍郎。也或許,朝廷會找一些大儒來出卷?!?/br> 趙恒皺眉道:“先生,這范圍也太廣了。而且,縱然您猜出了誰出卷子,可這閱卷的,還得是禮部與吏部的人啊,還不僅是一個人?!?/br> 宋問點頭:“我知道,所以我特意去看了看這幾人的文章。特意來提醒大家一句?!?/br> 宋問:“答卷的時候,要注意的第一點,文風?!?/br> “這幾人之間,各自特點鮮明。包括之后的閱卷官,誰也摸不準對方喜歡的文風為何?;蛟~藻華麗,或沉穩剛健,或言辭犀利,或清新婉約,或平實樸素?!彼螁柵擦伺财ü?,坐正道:“但是,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喜歡平實樸素文風的考官,就很有可能非常不喜歡堆砌詞藻,談之無物的文章。素來沉穩剛健的考官,就不大可能會喜歡冒進沖動的學生?!?/br> 歷史上也有各種反華麗,反詞藻的文風活動。 文人之間的風向是會變的,各時期有各時期流行的趨勢,各自也有各自的流派。 可以確定的是,各流派之間,相處的不是那么好。畢竟文人相輕。 大梁新行科舉,考卷甚至都沒有糊名。有可能看你名字不好,字也不好,心情又不好,就直接寫了個“不”。 宋問道:“不在榜貼上,也沒有投過行卷的人,請自覺保持中立。何為中立,以李洵的卷子為準?!?/br> 宋問:“其次,給大家歸結一下今年的重點,也就是所謂的考點?!?/br> 宋問掰著手指頭隨意給他們數了幾個: “從國的角度。治貪腐,安民心,穩糧價,廣教育,重考核,強軍本?!?/br> “從人的角度。戒奢以儉,虛心納下,廣開言路,正身黜惡,謙沖自牧,慎始慎終?!?/br> “種種種種,諸如此類。該怎么分,怎么用,怎么選,視情況而定。所謂策論策論,凡遇事的對策,大抵都是相同的。言語必須自己組織,但是結構可以統一?!彼螁柕?,“重要的是清晰流暢,簡明扼要?!?/br> 眾學子頻頻點頭,提筆記下。 宋問將現代常見的總分總,五段三式的行文結構,和他們說了一遍。不過根據歷年來的文章,做了一個改變。 中間必須時不時來一段現狀描述與歌功頌德,言辭間必須要恭敬。 然而這并不算是重點。 “知道為什么國子監生徒,比普通百姓更容易高中進士嗎?一來是因為他們背景雄厚,二來是因為他們真得答得好?!彼螁柕?,“他們耳濡目染的就是治國之道,看見卷子,腦海中就是破題之法。所以他們很會考試?!?/br> 宋問指指李洵,讓他把林唯衍叫醒。這廝不用參加科考,就是來湊個熱鬧。 然后讓林小友把桌上的紙幫忙發下去。 科舉的考題,大部分都是修身治國平天下,題目開得很大,但題破開,就不算難。 加上他們開科不久,不懂得變化出題形式。被宋問一摸一個準,基本沒能逃過現代考生的精明套路。 宋問將可以寫的點,可以提的對策,簡要列出了一半。再加上古文疏注,前人應題的方式,就變得很多。 她其實寫得不是很詳盡,中間略去了許多。畢竟也沒那么多時間準備。 縱然如此,學子看見,還是驚為天人。 這才是簡明扼要,清晰流暢吧? 平日里看書,總覺得學得冗雜,用起來才不順心不順手,往往許多時間才能回憶起來。 這樣規整之后,還用看什么書?照著上面的點,一條條分門別類的答,不是更快嗎? 他們不知道,這可是經歷的數千年前人總結歸納改進的要點分析。真正的凝古辭,學精敏。 眾人拿著紙張,互相間熱議討論。心中只剩下一句話:先生真乃神人也! 難怪平日里都不怎么教授經義,這樣看來,的確只是浪費時間。單這一課,就夠他們多念好幾年書了。 宋問拍著自己的傷手道:“另外,感謝三殿下的友情相助?!?/br> 里面有許多是奏章常用的內容,她其實并不熟悉。對于朝堂上的事情,最多也就是耳聞加推測。唐毅就不一樣了。 于是唐毅幫她抄了一半,又幫她修改補充了不少地方,才出現這樣一份東西。 眾生兩眼放光的望向唐毅。唐毅被他們熱情的目光一盯,有些尷尬的點點頭。 宋問道:“總之,卷子問什么,你們就答什么,但是一定要往好的答。哪些點能套,你們就往里面套,這就是所謂的套路。但是以免引起誤會,資料切不可外傳?!?/br> 宋問唏噓:“其余的自己補充,先生也只能送你們到這里了?!?/br> 還想送到哪里?這已經是成功的門口了吧? 宋問站起來,走下講臺,甩了一下頭發,握拳道:“是時候該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的升學率了,一聲先生,可不是白叫的。先生能不能名揚天下,就靠你們了學子們!” 第138章 ??崎_考 宋問給他們講完這一課, 眾學子亢奮的無法平靜。 左右逢人就笑, 笑得人一身雞皮疙瘩。被問一句立馬轉身就走。全跟瘋了一樣。 在臨近科考的這段時間里,宋問又帶他們進一步的認識了, 什么叫應試教育。 這應該要發展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 先督促著他們, 將剩下的分類自己補齊。寫出一套完整的說辭, 里面要有典故,隱喻。文風不要太華麗但是可以霸氣。寫完后自己背下來。 然后變換著題目,讓他們套進題型里。 眾生第一次知道,考試竟然還有這等竅門。 原本覺得最難的策論, 現在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