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有妖、陷地之城、第一科舉輔導師!、汴京春深(庶能生巧)、空間之哥、陰間私房菜、西裝褲下的裙子、[綜英美]說好的當基友呢、云等風來、重生之名門皇后
本來林寶珠心里也是滿心疑惑,不過當瞧見人的時候,她倒是沒多少擔憂了。一來,縣丞大人對幾位年輕的貴氣男子畢恭畢敬,定不是他尋得什么幫手。二來,那三位男子,年紀輕輕卻挺拔謙和,雖然沒有穿著官服,但難掩身上打骨子里溢出的官威跟清貴姿態。 林寶珠雖然沒有貿然在外開口,但在牽著大丫進門的時候,也細細觀察了幾人一番。那為首的男子,似是身份高貴,雖然穿著便裝,但那衣襟都是銀線金絲繡的,而且那花樣若是沒有看錯,應當是蟒鶴之類。再看那白底黑面的靴子,繡工也很是精致,至少她去過的繡坊里未曾見過那等手藝。 而那男子后邊跟著的兩位,面容深沉,只著了一身玄色衣裳,但卻讓人有種高手的感覺。 她曾遠遠見過睿王殿下的儀仗,似也是這般。只是睿王殿下身邊的近侍,要比眼前這兩位更加內斂,甚至有時候都會讓人下意識的忽略。 林寶珠自穿越而來就是過著安穩祥和的農家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怕她開了張記,成了大家眼中富貴的張記當家夫人,卻也并未改變她的習慣跟生活。 過久了靜謐溫馨的日子,她心里的防備的確也降低了不少,甚至連情商也降低了一些。 如今看到幾個身份不同的俊秀男子,她心里居然沒生出一點忐忑或是擔憂跟緊張。要是說實話,這會兒,她的心情還比不上知道自家男人捎信回來時候興奮呢。 那為首的男子不過十七八歲,見到人人稱贊的張記當家人,他不禁愣了片刻。原本還算內斂沉穩的他,一時間竟然露出了些許詫異的表情。 這就是那個將匈奴殺的屁滾尿流,傳言中殺星下凡,甚至帶了驍騎營直奔匈奴大本營還擄了其公主,斬殺了匈奴王跟其余下唯一王子的張將軍之妻?是自家父王都提過而且親口點過名號的張記夫人林寶珠?也是張記的真正做主當家人,是白雞冠茶的制茶師?瞧著也太小了吧,與宮里的茶師相比,這就是個小丫頭吧。 沒得讓他白跑一趟,還以為能看到什么傳奇人物。如今見了,發現不過是同自家二姐年紀相當,甚至身板嬌弱說話輕聲細語的女子。一想到兇悍到連蠻夷都害怕的張將軍,娶的居然是如此文靜的女子,來人就滿心失望。 說實話,他原以為大周也就熊將軍之女,被太傅同圣上都夸贊過的文武雙全的女子,才能配得上殺伐狠厲,跟狼一般能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張將軍。 不過他到底是內斂之人,饒是心中覺得意外跟失望,面上神色也未變幾分。 林寶珠并不理會來人對自個的看法,她進灶房舀了些溫熱的水給自個跟大丫洗了手臉。說實話,這一道上也是疲累的慌,又去茶園勘驗一番,手上如今都是苦澀味道。 收拾完了,林寶珠才讓里正幾個幫著招待了來人,然后自個去泡茶。因為不知來人身份,不過依著猜測對方定然也不是簡單的人物。她雖然不樂意跟官家打交道,可想到自家漢子如今也是個小官吏,許是日后也要跟那些個當官的有往來,所以倒不好輕慢。 這般想過,她干脆就取了自個珍藏的頭茬白雞冠茶沖泡起來。茶味悠長,滋味醇厚,回甘爽冽,茶水入口后百骸舒坦,似是渾身的濁氣都隨著出氣而出。 裊裊茶香之中,來人只覺得周身氣息都被洗滌,一股子靜謐安好之氣縈繞周圍。 “好茶?!惫植坏眯珠L派人送過一罐回府之后,父王會念念不忘。當真是比之那些個名聲在外的碧螺春還要好一些,再看茶杯之中緩緩舒展的茶葉,也是賞心悅目的很。 這一番,來人也不小瞧林寶珠了。一個農家婦人,竟然有如此手藝,偏生還不驕不躁,為人沉穩規矩,并未因著見到他跟縣丞大人而生出欣喜之態,真真是不像鄉野之人。 他剛要開口再說什么,就忽而看到林寶珠腰際掛著的白玉雙魚玉佩。登時之間,本還算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齊王府世子,瞬間就瞪大了一雙眼睛。 齊王府小公子名為秦元明,也是睿王殿下的表弟,對趙老爺子自然是知曉的。他自然知道老爺子耍性子來了桃溪縣,卻不想,老爺子竟還跟眼前這小婦人有什么關系。 倒不是他的擦測,實在是因為趙老爺子本就是他的啟蒙先生。當初他性子差,又不喜歡進宮讀書,父王沒有辦法,求了陛下讓他在府中讀書。又延請趙老爺子前來授業,所以算起來,他當尊稱一聲老爺子為先生。 那個時候,他也曾見過先生總摩挲一枚白玉雙魚玉佩,可饒是他地位高,卻也不敢多問一句。實在是那玉佩似是先生的傷心之物,旁人碰不得問不得。 許越是身份高貴之人,所受的禮節與規矩拘束越多,饒是作為齊王府的世子,他也做不到輕視于自己啟蒙過的先生。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于他講不得如此,但打心里規矩卻是不可亂的。當年孔圣人言之禮樂不可崩壞,他自免不了尊師重道。 也就是這個關頭,趙老爺子也在石大勇的陪同下趕了過來。瞧見齊王世子,他先是一愣,旋即行禮。 哪怕是身在外,君臣之禮不可亂。待到被世子扶著坐到上座,世子才恭恭敬敬的又對先生行禮。 一番動作,倒是讓林寶珠對來人生出了一絲喜歡跟敬佩。并不拿捏著身份壓人,也不輕看恩師,這才是真正的貴公子風度。 因為有了老先生趙老爺子坐鎮,來人也不再試探,畢竟有老先生做保,哪個還敢懷疑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林寶珠不是張家的當家人? 這一番,眾人才知道,原來齊王世子是為著采購糧草而來。當然,也從他口中得知了如今北嶺之漠北一帶的戰事已經結束,張滿囤一戰成名,甚至在砍殺了匈奴王之后,被圣上欽封為護國將軍,官拜一品。畢竟,砍殺了匈奴王,讓整個匈奴王庭幾近滅頂之災,可謂是幾十年來最大的戰績了。 再加上睿王殿下從中插手,還有安插在皇上身邊的心腹打邊鼓,再有那幾張掛著張滿囤名號,且被改良過依然在四方邊疆震懾四方的殺器。 若是這樣,張滿囤還不能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知道自家男人平平安安的,林寶珠才算是松了一口氣。對這個齊王府世子的態度也好了許多,最起碼,后來上點心跟茶水時候,也用心了不少。 有趙老爺子在,而且林寶珠心情好一副萬事好商量的姿態,再有齊王世子本早就跟兵部戶部定好了章程,所以不出半個時辰,張記同軍中糧草吃食供應的買賣就定下來了。 說起這份買賣來,也得虧朱能幾個先跟睿王殿下商量一番。本來事情因著跟匈奴之戰耽擱下來了,卻不想,在大戰之中,大周將士打匈奴那邊搜羅出了許多腐竹之類的食物,當即可就引得不少人哄搶。 派人查探之后,才知道,是有客商販賣了張記的東西到北羌族跟匈奴地界。后來匈奴人發現,那吃食不僅便于攜帶,而且吃過容易飽腹。 之后睿王干脆就拍了許三幾個回京,而他們回去時候,帶了消息跟吃食去,又是引起了不小的熱潮。要知道,那腐竹跟干面還有脫水的菜肴,價錢并不比戶部收集的粗糙糧食貴上幾何,偏生還有菜有rou,有的無需開火就能食用。 這對于行軍作戰,尤其是埋伏跟夜間偷襲可是極其有利的。 如此,事情也就不容耽擱正式提到了桌面上,有朱能幾個力薦,加上張記的東西的的確確便于行軍。所以幾番商議,就定下了這件事。 有了這份保障,張記甚至可以說是貼上了一道護身符。如今可不光是她們將茶葉點心賣給貴人們了,這是給朝廷供應吃食呢,若有人再下黑手,那可得掂量掂量了。 邊上縣丞大人暗地里抹了抹額頭的冷汗,幸虧幸虧,虧得他最近冷了家里的夫人,不然再縱著她給娘家撐腰,招惹了張記,那豈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么? 桃樹灣村出了個張將軍不算,如今連張記也跟朝廷有了牽扯,日后哪個還敢惹!最起碼,他一個小小的縣丞是惹不起了。思及此處,他心道回去還是要好生同自家夫人再說一番的。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說搭上朝廷做生意的張記現下是如何炙手可熱,端是說桃樹灣村,林寶珠就跟里正商量著,想召集村民,商量種植蕨菜和茶樹的事兒。 一來,種植這些物件無需再交賦稅。二來由張記保底收茶,也能讓村里各戶人家都有個穩定的收成。就算有天災人禍的,至少也是旱澇保收,甭管是誰哪怕就是村里的懶漢,也能因著種一次就能得了茶葉的茶田有份進項。 現在因著搭上了張記的營生,桃樹灣村雖然也還有人在修地種地,但是大多數卻不敢白日里占著打工夫忙活。大多都是天兒還沒亮呢就下地忙活,到了張記開工的時候,再趕著去上工。而后晌,天兒都黑透了,許大家伙兒還摸黑兒在田里打草呢。 再有就是那些年老的,因著眼神不好,手腳也不利落了,不好來張記給人添麻煩,索性就整日里結伴到山間地頭的挖些蕨根菜賣給張記的吃食作坊。如此下來,端是一個春天,就能掙出不少銅板來。 別看事兒是不大,不過卻讓所有人都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干勁兒。甚至,有些窮苦家有難處的人家,也萌生了無限希望。如今他們看張記,就好似看未來一般,只要張記不倒,他們以后的光景就充滿了信心跟希望。 而原本那些個愛生口舌是非,總禍禍著喜歡湊到一塊說些挑撥人的閑話的婦人們,如今也不再閑的沒事兒瞎掰扯了。有了能掙錢的門路,東加長西家短的那些個話,誰還有空搭理? 隨著整個村子的光景越來越紅火,田間地頭或是村舍街道之上,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原本十里八村最窮的村子,倒是成了人人都向往的所在了。 張里正聽了林寶珠的話,面上先是露出個驚喜的表情,隨機又忍不住皺起眉頭有些為難來。倒不是朝廷律法不許如此投機取巧,實在是在莊稼戶眼里,種地收糧食那才是正經事兒。就像現在,哪怕村里諸多人家都跟著張記掙了不少銀錢,但若是要哪個丟下手里的田地,那打死他們都是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