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有妖、陷地之城、第一科舉輔導師!、汴京春深(庶能生巧)、空間之哥、陰間私房菜、西裝褲下的裙子、[綜英美]說好的當基友呢、云等風來、重生之名門皇后
說起來,白雞冠茶還有一則傳說。據說那是明朝年間,武夷山慧苑寺院一個名叫圓慧的僧人,他平日里在禮佛之外,還種著一片名不見經傳的茶園。 一日大早,圓慧于茶園鋤草,剛到茶畦的時候,就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陣錦雞的慘叫。當他順聲而去的時候,就看見一只老鷹追捕一只幼小的錦雞,邊上一只母白錦雞護著幼崽舍命抵擋老鷹。只可惜,他趕走老鷹之時,母白錦雞已然沒了氣息。他滿懷慈悲的把白錦雞葬在茶樹一畔。 豈料轉年春天,那顆茶樹突然與眾不同起來,茶葉的葉片好似雞冠一般向內往上曲卷起來。白色的絨毛,在太陽之下時候,竟然有些光亮。 圓慧把茶葉采下制成新茶存下,而就是這極像是雞冠的茶,饒是沒有沖成茶水,就已經是滿室生香,散發出陣陣清幽的香氣,直透肺腑,令人心曠神怡。就更別提飲后是如何滿口生津,回味悠長了。 后來有一日,建寧知府帶著眷屬來山中游覽,途徑慧苑寺時,知府家的公子突然腹痛難忍,請圓慧看診。圓慧無奈,沖白雞冠茶讓其服用,沒多久那公子哥居然就病愈了。后來知府沒多久公子病愈,后來知府奏獻此茶,圣上嘗后認為白雞冠是茶中上品,下旨讓其封制進貢。此后,白雞冠茶名聞遐邇。 雖然是傳說,不可考證,但卻并非空xue來風。白雞冠茶能流傳百年,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當然,制茶手藝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而趙老爺子這會兒,就因著喜茶而感受到了它特有的魅力。這不是正瞇著眼,感受著所謂的沁著茶香。 “丫頭,這茶是你們自制的?”老爺子瞇著眼,半晌才搖頭晃腦的開口問道。當然,他也是擔心被哄騙了去。 不過從最初的喂,到后來的哎,再到剛剛的丫頭,稱呼一變再變,自然也彰顯了老爺子心情的轉變。 剛開始被逼著成了個商戶私塾的教書先生,他心里是老大不樂意的。不過看著那人還算懂事兒,加上自個也確實餓了,才松了口??涩F在知道那私塾并非為了牟利而建成,而且在此處能喝到同故人一樣有著高超制茶手藝的茶水,他的心思自然就動了。 既然來了,索性就真的教出幾個有能耐的后生,日后也讓睿王殿下瞧瞧他這把老骨頭還是有用的。至于旁的原因,他自然不會說是為著好吃好喝的才留下的。 見老爺子喝的起勁,林寶珠笑著出了屋,到灶房去幫著張秀娘做飯了。 而一盞茶工夫之后,張里正跟劉金才也匆匆忙忙的趕過來。尤其是劉金才,一見到肯來村里教書的先生,先是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禮,然后規矩的叫了聲先生。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比于林寶珠的隨意跟小心機,劉金才是實打實的恭敬,對于他來說,無論老先生是何來歷,都是能傳道授業值得人敬重的人。 更何況,老先生愿意來桃樹灣,已然是他們村里孩子們的福氣,當得他這個新晉秀才拜見。 對于劉金才的態度,趙老爺子明顯很是受用。他稍稍一想,也就清楚眼前這位想必就是桃溪縣的秀才案首了。 雖然老爺子還未考校他的學問,不過瞧見他眉眼之間溫潤俊秀,但神色之中自有一股子端正氣,往那里一站雖說是低頭斂目垂首不語,并沒有眼高手低的意思,當即心里就滿意的點了點頭??v然得了秀才,被人恭維過,依舊沒有忘記做人的本心,難得難得。 而張里正則要諂媚的多,他不是讀書人,沒有那么多清高傲骨,只知道這位老先生是林寶珠打縣城請回來的教書先生,聽說學問高的很,可不是他們能得罪的起的。 之前林寶珠跟石大勇與他商量時候,他就知道要往村子里請先生,是難之又難的。如今不僅請了來,而且看年紀,比那些個縣學里的先生也不遑多讓,如此更是讓他彎著腰一疊聲的說著好話。 趙老爺子最是瞧不起張里正這樣愛諂媚巴結的人,不過看在林寶珠跟跟前還算穩重大方的劉金才面子上,他倒是也沒直接給人臭臉色,只是從鼻子眼里冷哼一聲,然后沖著劉金才嚷道:“趕緊去看看張記那丫頭做好飯沒,沒得老頭子還沒開講呢就先餓死了?!?/br> 劉金才被指使著去灶房,也不生氣,自然恭恭敬敬的再次拱手行禮,然后快步出了屋子。倒是留著張里正,心里忐忑的很,覺得老爺子也忒難伺候了些,連他們村唯一的秀才老爺都敢冷言冷語的呵斥。 不過沒等他冷汗連連不知該怎么繼續開口的時候,林寶珠就端了木盤進了屋,瞧見老爺子吹胡子瞪眼很是不悅的模樣,不由說道:“給先生做吃食自然要精細著些,不過先生可是能讓里正先落座?若非里正心懷村子里的孩子們,張記私塾也不可能建成?!?/br> 趙老爺子瞪了林寶珠一眼,心知她是在解釋眼前神情討好的人,并非他想的那般是粗俗自私一門心思撈好處的人。他如今對他奉承獻媚,不過是怕留不下自己這個教書人。 “老頭子又不是駭人的虎豹,他愿意坐難不成還不叫他坐?”說著,他還略有不滿的看了一眼林寶珠,說道,“你留了桃溪縣案首在灶房做什么,沒得好好的一個讀書人讓你熏的一身油煙味?!?/br> 林寶珠并不理會老爺子的無理取鬧跟怪脾氣,她只管笑了笑,把剛剛炒好的干煸rou末豆角跟紅燒土豆放下。然后又取了些自家釀的糯米酒過來,讓里正幫著招待老爺子。 見有了飯菜,加上模樣看起來也是色香味具全,老爺子倒也沒再虎著臉假裝不高興。他也不用人伺候著,自個拿了筷子夾了一塊土豆,軟綿但卻醇香,味道卻是比睿王之前給找的那個廚娘做的好的多。 林寶珠見他吃了土豆之后,眉頭舒展了不少,心里也終于是松了一口氣。雖說老爺子嘴硬心軟,還算是個可愛的小老頭,可架不住他每句話都帶刺啊。不過現在看來,還真是一物降一物,吃貨的世界一般人不懂。 本來還一副眼高于頂的樣子,才吃了幾筷子味道不錯的菜肴,這會兒面容就和藹了不少。 想到這里,她不由笑了笑,然后開口道:“先生慢些吃,一會兒還有旁的飯菜呢,只要您胃口好,只管讓您吃個盡興。 ” 這話一落,不說趙老爺子什么表現,先是把張里正就嚇了一下子。他可是聽說過,讀書人尤其是學問高的讀書人,脾氣都大的很,像林寶珠這樣逗小孩的語氣哄人,怕是要惹了先生生氣的吧。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剛剛還一副我是高人模樣的老爺子,聽了林寶珠的話,當即就擺擺手,哈哈笑了兩聲指著桌上的兩道菜說道:“若是味道比這差,老頭子可是不吃的?!?/br> 不管張里正心里怎么暗暗吃驚,反正林寶珠是應了聲又出去了。接著,一臉敬重的劉金才就進了屋,再次給先生行拱手禮之后一臉真摯的落座了。 接下來幾乎就沒張里正什么事兒了,除了吃飯,那位老先生幾乎就是在考校劉金才的學問。從論語到中庸,之乎者也的聽的張里正頭暈腦脹的好不迷糊,好在他也是個沉得住氣的,聽不懂沒關系,并不妨礙他滿眼自豪的看著對答如流的劉金才。 哼,怎么樣,縣城來的學問極高的先生如何,不一樣難不住他們村的秀才么? 接下來的幾道菜,都是林寶珠牟足了勁的展示自個才藝做成的。知道老爺子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她哪里還敢敷衍,反正定要讓他舍不得隨隨便隨一言不合就離開桃樹灣就是了。 一頓飯從白雞冠茶燒排骨,到被林寶珠改良過的水煮rou片,還有軟糯咸香的rou沫茄子,但凡是能下飯外頭飯館子里又不常見的菜肴,她都合著勁兒的做。 最后,老爺子跟張里正都吃了個飽,就連劉金才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暗中揉了揉肚子。早些時候是知道寶珠嫂子做飯手藝極好的,可沒想到他都克制著呢,還是給吃撐了,當真是沒出息的很。 反正不管怎么樣,一頓飯吃得是賓客盡歡,老爺子也及其滿意。最起碼,他沒在露出什么不耐煩或者冷冰冰的嫌棄表情。 如今村子里私塾雖然建成了,不過要住人卻還是要收拾收拾的。今兒恐怕是來不及了,只能讓先生在別處講究一日了。 本來張里正是想著請了先生到自家暫住一宿的,不過趙老先生卻連連擺手說道不用那么麻煩,他只管在張家湊合一夜。 張里正略略一想覺得倒也使得,畢竟現在整個桃樹灣最好的房子就是張家這邊了,讓先生住在這里,也不會覺得寒磣。想了想,他只得應了聲,然后問過老先生還有什么需要不,若是沒有他回去就讓人去打掃私塾。 當天,張秀娘跟招娣也留宿了。雖說趙老先生年事已高,可架不住是個男子,如今張家又只有林寶珠在,萬一哪一日有什么閑言碎語出來,怕是不會好聽的。而有張秀娘跟招娣就伴,旁人就是生了摸黑林寶珠的心思,也是不能得逞的。 晚上時候,林寶珠又燉了一鍋腐竹rou菜,陪著熬的稠糊糊的大米粥,又讓老爺子吃了個痛快。臨回屋之前,聽說招娣也跟著林寶珠識字了,可是讓老爺子吃驚不小。不過對于林寶珠能教人讀書識字的事兒,他是沒放在心上的,畢竟一個女子就算認識幾個大字,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不過這會兒他吃飽喝足了,品著上好的白雞冠茶,心情大好,所以倒也不怕費事兒問了招娣現在學到哪了。 一番問答下來,招娣雖然還有些拘束,不過也算是勉強合格。等知道招娣學字兒不過數月,如今卻能把三字經一字不漏的默下來。甚至千字文也能默出一些來,當真是稀奇的緊。 更重要的是招娣不光是能默出文來,而且還能解釋一番,有時候還把其意思說解的不差一二。聽著最后招娣興致勃勃的講那些個小故事,趙老爺子從最初的不在意變的有些饒有興趣,最后不禁坐直了身板細細琢磨起來。 “嬸子說這是寓教于樂,她教我的書跟教給板凳他們的是不一樣的,不過我們誰也不比誰默的少。上次比識字兒,田板凳他們一群小子,還輸給咱們村上的女孩子了呢?!闭f起讀書的事兒來,招娣當即就源源不絕的說起來,臉上還帶了些驕傲的表情,更多的卻是在炫耀自家能干的寶珠嬸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