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有妖、陷地之城、第一科舉輔導師!、汴京春深(庶能生巧)、空間之哥、陰間私房菜、西裝褲下的裙子、[綜英美]說好的當基友呢、云等風來、重生之名門皇后
如果石成才在,許是能認出來,這就是失蹤了許多日子的那個管家。而他不遠處,跟著一塊回到周府的人,正是唯唯諾諾有些骨瘦如柴渾身是傷的春兒。 倆人好言好語點頭哈腰的求了門房通報,然后又一路到了花廳。見到周家大老爺正悠哉游哉的喝茶哼曲兒呢,趕緊的請安伺候著。 “怎么樣?”周家大老爺看都沒看倆人一眼,只管等著好消息。要知道,他策劃這件事兒可是有些時日了。最早時候想從張滿囤那邊入手,卻發現那漢子就是茅坑里的臭石頭又臭又硬。 后來又攛掇了春兒跟管家從石家入手,最后卻白費了他的算計。 現在好容易抓住張記開張的機會,讓人找了些地痞流氓去鬧事兒,左右讓他們開張都膈應。順便攪黃了他們的生意,讓鎮上的人不敢去張記買東西。 這事兒他也是廢了不少銀子,當時底下人說了,那些個混混得了錢,一個個的拍著胸脯保證。這種事兒,對于那些地痞流氓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想來可不可能出了差錯。 聽周老爺這么問,那管家也就是許四臉色當下就不好了。以前還是縣太爺家管家時候,誰見了他不給兩分面子?如今卻落的這種田地,不光是被人甩臉子,就連問話都那么不屑。 可他心里雖然不甘,可面上卻絲毫不敢不滿,當下就彎著腰卑躬屈膝的回道:“回老爺的話,這事兒沒辦成。那張滿囤也不知道哪來的面子,居然請了縣衙門里捕頭跟兩個捕快去,還有縣兵營里的好幾個當兵的,瞧著模樣似乎關系還挺不錯的。那些混混當時就嚇的軟了腿腳,壓根沒敢靠上去......” 這話一落,周老爺臉色刷一下子難看起來,手上的茶杯也啪的一聲被砸在地上。 “狗東西,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老爺養你還不如養條狗,滾......”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百零六章 如今忙的熱火朝天的張滿囤跟林寶珠,此時還不知道有人暗搓搓的想使絆子摸黑張記。他們現在,可是一門心思的接待一批批來定吃食跟茶葉的客商呢。 甚至有些行商,都會從縣城繞道過來專門定一些張記茶葉,好運到匈奴或者一些偏僻國家販賣。這下,張記那些滯銷的茶葉,壓根就不夠看了。 當然,也有些茶肆,提前來定了冬茶。甚至采買管事兒臨走時候,瞧見有人來買玲瓏糕,又是詫異一番,各自帶了些回去說要讓掌柜的決定要不要訂購一些。 除去白日里忙的昏天暗地的,每每到了夜里,林寶珠跟張滿囤也閑不下來。因為臨街的這鋪子是二層的,如今一層已然開了柜臺開始售賣張記的東西,只是二層卻還閑著,所以林寶珠就想著把二樓隔開,做成品茶賞茶的地方。 說白了,也是一種促銷手段,是個噱頭。他們張記現在并不缺銀子,可比之那些早年就名聲在外的茶坊,到底根子還是淺薄的。所以他們得抓緊一切機會,把張記的名聲打出去。 而現在她打算開設的茶樓,卻是免費的,不光供應張記的茶水,而且一樓的吃食跟糕點,也可以讓伙計拿到二樓品嘗。不過為了防止那些混混地痞來搗亂,要上二樓自然也是有條件的。 一則但凡是購買過張記茶點或是吃食的書院,里面的學生跟先生,無論貧賤貴富都可以到張記二樓歇腳,交流讀書心得,切磋各項才藝。這就是東頭幾個隔間被斷開的緣由,因著讀書人清高,他們自然要考慮讓人跟各種客商分開。二則茶商客商,來品用過之后,當對身邊照顧的伙計說清張記東西的好壞之處。三則有重信重義有威望之人,每每開張記都可隨意取用茶點。 看似好像是張記吃虧了,可其實長久下來,卻是無形中增加了張記的名聲。而且端看林寶珠頂下的規矩,所有可以入張記二樓的人,哪怕是現下貧窮困頓的,都難保日后不會成為張記的貴人。 就算有些混吃混喝的,可那點花費遠遠不能跟潛在的利益相比。 其實也是林寶珠過于小心了,有張滿囤這尊煞星在,但凡有地痞流氓敢上門來,定然討不得好。不過瞧她仔細斟酌的模樣,張滿囤還是把心里的話給咽下去了,左右他多看看顧著些就是了。 而她跟張滿囤現在,每天都會趁著鋪子關門后,再修整一下二樓的擺設。不過也虧得之前大件的木器跟家具都已經打好了,所以雖然費些力氣,可到底也不是太難為他們的。 且說隨著張記生意越來越紅火,縣城周家的生意倒是衰落不少了。甚至有些趕腳客商,在往遠處販賣茶葉時候,從周家定的茶葉都少了五六成。哪怕是定下的那些,多也是些便宜的茶餅之類,而張記的白雞冠跟老鷹茶卻是一只脫銷。 眼看著周記的存茶因著錯過時節開始變味,甚至還有一些已然沒了原本的茶質。周老爺是又急又氣,偏生無可奈何。他倒是去尋了幾趟自家當縣丞夫人的閨女,可每每說起來,縣丞都會嚴厲呵斥他們,讓他們本分做生意,莫要在京城來的縣太爺眼皮子底下生事兒。 后來聽說張記弄了免費吃茶的事兒,甚至縣城不少人都跟著說道,還有人專門去瞧了瞧湊熱鬧。知道了這事兒,他對張記兩口子可是嗤之以鼻的,就算是沽名釣譽,只怕最后張記也得被吃窮吃垮了。 畢竟他可不相信誰會放著免費的不吃不用,自個花錢到別處吃茶。 于是周老爺也不作妖了,就坐等下頭人傳來張記經營不善關門大吉的消息。 可等了大半個月了,不光沒聽到張記關門的消息,甚至還在他去茶坊查看時候,碰到幾個買茶的客商說起張記的事兒來。這才知道,那些個讀書人吃了張記茶點的好處,不光是留了詩詞贊賞,甚至在外也是連連夸贊感激。 而且一些遠處的客商到張記落腳品茶,哪怕并沒有訂茶的意思,也從未被輕慢對待。所以那些個東闖西走的客商,各個提起張記來都忍不住贊一句厚道。 所以才過了大半個月,桃溪縣桃樹灣村張記的名號,可就被傳的到處都是了。 而有些游學的學子,也會慕名而去。偏生那些個游學的,不少都是富家子弟想要外出歷練,這般就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張記老鷹茶,也得了不少人關注。 其實這也是林寶珠最初預想過的,讀書人臉皮薄但大多要面子心思也不壞,所以既然來吃茶必然會依著張記的規矩來。所謂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短,這般不怕他們不留下詩詞夸贊。哪怕是只字片語,到底也能成為張記好的佐證。 而那些個行走的客商更是活廣告了,但凡他們去往別處時候,碰上有人詢問路上稀罕事兒,只要多說一兩句,那張記就能多個人知道。傳來傳去,不怕名號傳不出去。 不過那些個游學之人,倒是意外之喜。是她不曾想到的,卻也引了更多的人來,而且效果不比前兩者差。最起碼,那些富貴人家出身的學子,品過張記的好茶之后,多少都會讓書童再買一些,或者包一些送去本家給父母嘗鮮。 這廂張記的生意紅紅火火,甚至連鄉老都被請來熱鬧過幾回。對比的周記那邊的生意越發的冷淡了,讓周老爺整日里恨不能直接燒了張記。 惹了幾次不痛快,他心里也知道,縣丞那女婿是不可能私底下使用手段了摸黑張記了。所以思來想去的,索性又生了個毒計,只等過些日子放出風去讓大家伙人人懼怕了張記。 若是可以,他甚至想干脆趁火打劫,等張記撐不下去時候,低價買下他們的茶山。 說起來也是周老爺這輩子順風順水慣了,每每有人露頭,他不想著如何籠絡或是合作,而是想方設法的打壓。也不瞧瞧旁的茶行跟鋪子,哪個不是看著張記越來越紅火的苗頭,想著如何更好的經營自家,或是從張記引進一些好茶。倒是他,不思進取就罷了,偏生還要一門心思的想壞了張記招牌,讓它在桃溪縣再無立身之處。 其實也不怪他,就好比安平茶行這樣能跟張記友好往來,雖然算是競爭對手,偏生還能合作雙贏的鋪子,總歸是少之又少的。當看到張記發家了,那些個茶行跟茶坊第一反應就是對手,哪里會誠心誠意的交好? 反正不管怎么說,現在桃溪縣越來越多的茶肆跟茶樓酒館,都會用張記的茶了。甚至隨著張記名聲興起,一些戲院看戲的富足戶,都會點名要上一壺白雞冠。 白雞冠茶當真讓人喜愛,饒是不懂茶的人喝過后,都會覺得舌尖微甜,一股茶香升起,能從鼻端沁到口舌之中。茶水下腹之后,只消片刻,就能讓人的四肢百骸輕松快慰,說不出的舒坦。 然而就在世人對張記的命好知道的越來越多的時候,突然不知從哪傳出,張記的茶之所以那般誘人,只是因為張記茶山上供養的茶樹是專吸人精魄的精怪化的。甚至還有人言之鑿鑿的說,自家男人就是因為喝了張記的茶水,突然沒了氣息的。 也就是張記在鎮上的鋪子開張的第二個月一天,突然有一群男女穿著孝衣帶著孝帽哭喊著一路沖著張記而去。 這會兒正是安平鎮的集市,而且傍到晌午,剛好是正熱鬧時候。街上的人正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時候,就連張記鋪子里,也有不少人在柜臺上看點心吃食跟茶葉,就等著一會兒柜上的伙計疼開手了幫著包一些。 卻不想還沒等他們買到東西呢,就忽然聽見一陣哭喪聲由遠及近,最后竟然停在張記門前。 這年頭,哪個不嫌晦氣啊,不少等著買東西的人臉色直接就黑了,啐了一口摔袖子離開了。余下的,也跟著掌柜的到門外去湊熱鬧了。 “諸位這是個什么意思?”張記如今唯一的大掌柜李掌柜的拱手問道,似是并沒看出那群人是來找茬的一般。 那掌柜的是林寶珠跟張滿囤雇的人,原本是縣城鋪子里當二把手的,不過如今年紀大了想著落葉歸根,才回了安平鎮。正巧遇上張記招人,他又有幾個聲望不錯的大爺舉薦,加上張滿囤也打聽過他的底細,知道這人不是因著偷jian?;晦o退的,而且為人穩重能壓得住場面,所以當即就定了二兩銀子一個月的工錢把人留在張記了。 而李掌柜的也不愧對于林寶珠兩口子的看重,到張記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店里上上下下管理的有條不紊。甚至,對于林寶珠的一些想法,都能極快的落實,甚至還能查漏補缺讓東家的計劃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