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書迷正在閱讀:學長,聽說你要撩我、影帝,來戰![娛樂圈]、青蠻、[名柯同人] 琴酒的母親是酒廠boss、暴君如此多嬌、帶著幾畝地,穿越到饑荒戰亂年代、一見到你呀、[劍三+三國]名士萬花、每天都被自己辣哭[未來]、紅樓之邢夫人
皇帝看到包元香的畫像時,眉毛微皺,示意站在一旁的太監將畫像合上。 皇后見狀心里打鼓,“皇上莫不是覺得這二人不合適?” 難道是嫌棄都城御馬令家的女兒身份低? 厲景行坐在龍椅上注視著皇后,“朕想起徹王昏迷不醒時,徹王妃悲痛欲絕的模樣,心病難醫,當時御醫都認為若是徹王去了,徹王妃恐怕也得香消玉損,朕覺得應該再給徹王妃一些時間調養身體,側妃納妾之事先作罷了?!?/br> 皇后臉色僵硬,嘴角忍不住的抽搐,“皇上,這子嗣乃是皇室之重,想必徹王也想早點膝下兒女承歡?!?/br> 厲景行感嘆,“他們二人琴瑟和鳴,若是徹王妃所出的孩子,徹王想必更高興,再給他們半年時間吧?!?/br> 皇后見厲景行堅持,只好拿著畫像離開,整個人都不好了,這皇上的心思怎地變得這么快。 第88章 賞賜封地 等皇后離開后,厲景行望著壓在奏折底下的信紙,“徹王妃剛剛才捐了一百萬兩,朕若是現在下旨賜婚,豈不是太過不近人情?!?/br> 更何況那張臉分明和徹王妃長得有三分相似,實在是膈應人。 候在一旁的太監弓著背回話,“皇上所言極是?!?/br> 厲景行站在原地沉思半響,“徹王妃身體不好,將國庫里的珍貴藥材都送去給她補身體,好早日誕下皇家子孫?!?/br> 溫瑾禾瞧著滿院子的御賜之物,眉眼之中帶著笑意,看來皇上很高興。 皇后回到長樂宮后望著那兩張畫像,氣的當場將它們撕碎。 白費功夫。 厲予珩接到宮里的消息后,眉頭徹底鎖死,父皇為何會突然改主意。 半年? 實在是奇怪。 早朝。 皇帝穿著一身龍袍,昨日他特意派人去查了一下溫瑾禾的資產。 結果驚得他險些將碗筷給砸了。 這臨月國溫晏如到底生了個什么樣的女兒。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積累如此之多的財富,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 “戶部尚書,北方旱災的賑災款收回國庫,暫時不撥了?!眳柧靶型驹谙率椎挠沃菊\說道。 游志誠驚得下巴險些掉在地上,這七月初一中書令和寧遠將軍就要帶著賑災銀兩去北方南城,皇上這是在做什么? 身為賑災大臣的中書令眉目間略過一絲迷惑,站出來說道:“皇上,是要推遲出發的時間嗎?” 天氣越來越炎熱,就連都城都十幾天沒下雨了。 皇帝搖頭,揚聲道:“北方不用賑災,中書令和寧遠將軍也不必去了?!?/br> 所有人都呆住,什么叫不用去賑災。 皇上不打算管北方受災的百姓了么。 尚書令腳下生風,急忙跪下,“皇上,北方十三城旱災愈發嚴重,若是朝廷不管,百姓流離失所,用不了多久,必定引起暴亂?!?/br> 朝中文官紛紛跪倒在地,讓厲景行三思。 厲予珩昨天才剛剛被厲君徹不納妾的事情打擊了一次,現在寧遠將軍護送賑災款的事情也黃了,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這父皇到底在發什么瘋。 就連站在厲君徹那邊的丞相等人都在跪求皇帝收回成命。 百姓因為天災受難,朝廷救助那是理所應當,那是天子的責任。 若是不管不顧,只管收稅,那國家何在。 厲景行看著底下跪倒一片的臣子,感覺自已像個昏君。 “北方旱災八大皇商已經有人在賑災,價值一百萬兩的糧食和種子足夠受災百姓度過危機,朕自然不用再插手?!?/br> 眾人疑惑不解地抬起頭看著皇帝。 厲予珩瞬間反應過來,撇過頭盯著直立在原地,從頭到尾沒有一絲反應的厲君徹。 八大皇商。 是溫瑾禾。 是徹王…… 尚書令顫顫巍巍地站起身,“皇上此言何意?八大皇商一介商賈,怎可能捐款一百萬兩賑濟災民,莫須有的流言傳到皇城,皇上切勿相信,耽誤了北方賑災之事?!?/br> 皇帝瞧著面不改色的厲君徹,早知道就將此事交給徹王了,“八大皇商是徹王妃的產業,她不忍百姓受難,這才好善樂施,足足購置了一百萬兩的糧食和種子免費發給北方十三城受災百姓,想必北方十三城的奏折很快就會送過來?!?/br>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部集中在厲君徹的身上,那可是徹王的王妃。 早朝后,眾多府邸紛紛派出人往北方南城而去,另一波則是去那些皇商的店鋪里打探消息。 “大人,竹鏡坊的掌柜說,他們的東家就是徹王妃?!?/br> 三省六部,四品以上官員望著頭頂的天,只覺得烏云遮頂,風云變幻。 八大皇商全是徹王妃的產業,加上明面上徹王妃的產業,整個都城的商業似乎都已經盡歸徹王所有。 這是多么大的一筆財富。 堪比國庫稅銀。 一個戰功卓著,朝中勢力強大的皇子,加上一個富可敵國的王妃,珩王還有勝算么。 北方十三城的奏折送到都城時,珩王的謀土全部集中在珩王府絞盡腦汁地出謀劃策。 三省長官是第一時間看到奏折的,瞧著奏折上將徹王妃夸得天花亂墜的言語,一百萬兩,光是粥攤整個北方十三城足足有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