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言四海摸著褲兜掏了支卷煙遞給司機,又笑著跟司機說了兩句話一邊將車費給交了。 司機跟言四海是認識的,當初十里八鄉的同齡男女都差不多認識,哪怕沒見過,只要一說名字或者綽號,就心里明白了。 司機叫王大山,以前幫公社開拖拉機的,公社散伙以后就把公社那輛拖拉機給買下來,這幾年就開著個拖拉機拉人拉貨,什么都拉,每年播種的季節還會拉著肥料到處賣,日子混得不錯。 車費是按照路途算的,像言裕他們所在的這個岔路口到鎮上要半個小時車程,車費就收的五毛錢。 王大山接了車費跟卷煙,胖乎乎的臉上露出樂呵呵的笑,招呼言裕坐他旁邊。 拖拉機后面的車斗全是光溜溜的,最高的位置就是用來坐的鐵皮,連個扶的地方都沒有。 整個拖拉機就只有前面頭上有個破布斗篷遮雨,身后還有可以抓著的鐵架子。 于是拖拉機前面挨著司機那個位置就算是一個好位置了。 說是座位也不算,原本那是一個工具箱,里面放著啟動拖拉機的鐵拐以及一些扳手之類的,王大山這箱子是木質的,坐在上面還算舒服。 言裕坐上去的時候車斗里一個人都沒有,一個是這個時辰去鎮上學校的只有高三學生,這時候能一直念到高中的學生本來就不多。 一個是岔路口往公路更遠的地方起,車費就要一塊錢,很多人寧愿半夜起來走路也不愿意花一塊錢坐車。 公路就好像一個貧富分割線,越往深處的越窮。 言裕上了車,王大山也不多耽擱,朝著言四海揮了揮手就開著拖拉機突突突的走了,言?;仡^看,言四海一直站在原地看著拖拉機離開也沒轉身回去。 言裕心里泛起一點感動,這個老實巴交思想甚至有點愚昧的男人,對原主這個兒子確實是疼到骨子里去了。 雖然很大程度的疼愛是建立在原主性別為男以及有希望考大學為他們光宗耀祖之上。 也不知原主到底去了哪兒。 言裕有點想家了,雖然他父母從小跟他感情就不溫不火的,可言裕還是想他們了。 咳,雖然三十多了還想爸媽是有那么一點點丟臉。 “怎么?舍不得?好好考大學,等你考個大學回來,你爸就比吃了仙丹還高興了?!?/br> 王大山以為言裕是舍不得離開家,笑呵呵的安慰了幾句。 言裕道了謝。 看出來言裕不是活潑的性子,王大山也就沒多話了,心里開始琢磨著自己今天要進多少肥料回家。 最近山上種的莊稼用肥不多,不過等段時間這些莊稼長起來了,那就需要追肥才能讓莊稼長好了。 后面陸陸續續的又有不少人上了車,車斗里坐著不少背著包甚至背著背簍的學生,鎮上只有一個高中。 這時候去的都是高三學生,言裕就瞧見有兩個甚至是他班上的同學,其他的人就都是其他三個班的。 鎮上高中一個年級只有三到四個班,一個班有五十多個人,前段時間高三會考之后又走了不少人,這些人都是沖著拿畢業證的,會考之后就能拿畢業證,這些人就急著出門打工去了,還能多掙一個月的工錢。 原主班上現在就只有稀稀拉拉二十來個準備考大學的人了。 下車之后言裕又走了十幾分鐘,穿過鎮里的唯一一條街道,就到了一個大斜坡,斜坡之上就是鎮上唯一的中學。 這中學也是簡陋,兩邊一邊一根水泥鑄的四四方方水泥柱,上面再加一個水泥平頂,下面一道大鐵門中間開個小鐵門,就是學校大門了。 至于側門后門什么的,后門就是通往垃圾坑的,沒側門。 進了大門正對著就是一棟嶄新的四層教學樓,這還是這兩年才修建起來的,只有高中部搬了進去,初中部依舊在老教室那邊,紅瓦青磚的,上課的時候還時不時掉只黑乎乎的瓦蟲下來。 在初中部學生的心目中,這棟高中部教學樓簡直就是心目中最向往的圣地。 迎著朝陽,教學樓正中間那用紅色瓷磚拼湊的“江澤十一中學”的幾個大字格外奪目。 雖然名字是十一中,看起來排得還挺靠前的,可江澤市區域內一共也才十九座高中,排在前面幾位學校師資力量不錯的都建立在江澤市市區里面,只有不入流的中學才會建在轄內各鎮上。 這所學校所在的鎮叫做白鶴鎮,名字還挺仙氣的,言裕覺得取這個名字多半是因為這里白鶴確實挺多的,不過不是那什么珍貴白鶴,就是除了腿長能飛,其他跟鴨子差不離的普通白鶴。 言裕沒去教室,現在七點多,還有一個小時才上課,言裕還有時間去宿舍放東西。 總覺得包里的那罐酸豇豆味兒有點大,帶去教室的話,一間教室都能是那個味兒。 走了一批人之后,原本擁擠的宿舍也空了不少,很多上鋪的木架床已經變成了大家堆放閑雜物品的地方。 言裕推門進去的時候里面已經有不少人了。 第4章 備戰高考【修高考時間bug】 早上返校的只有高三生,高二高一以及初中的學生要下午才返校,所以學校食堂早上沒做飯,要中午才會做。 宿舍里有不少人正在吃東西,看見言裕推門進來,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在意的收回了視線。 原主跟同學之間關系不算太好,在家習慣了被當成世界中心捧著,到了學校,原主難免有種其他人理所當然應該捧著他的思想。 十七八歲的少年誰還不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未來凹凸曼呢。 因此原主跟同學三年相處下來,關系不冷不熱,還好原主學習不錯,有老師關注著,也不算難熬。 原主堅信等他考上大學,跟這些庸才劃分出等級之后,這些人肯定會后悔得痛哭流涕的抱著他的腳大喊佩服。 言裕:“......” um,中二期的少年思維真神奇,當初他好像還真沒中二叛逆過,沒辦法去換位思考理解這些想法。 沒人搭話言裕也不尷尬難受,自顧自將東西歸置好,這宿舍也沒個柜子什么的,每個人就一張木架單人床,什么東西都只能放床上。 言裕把裝酸豇豆的玻璃罐拿出來,看油漬沒漏出來,就依舊用那趕緊的塑料袋裝著,放到床位那個鞋盒子里面。 相比起滿是腳臭的床底,言裕猶豫都沒有一下的選擇還是放在鞋盒里吧。 方菜花擔心早上言裕餓肚子,昨晚就特意盛了一碗白米飯額外留著,今天早上就早早的起來做了泡飯。 不過剛起床的時候言裕沒什么胃口,就吃了一小碗,路上折騰了三個多小時,言裕感覺肚子有點餓,就從包里掏出一個方菜花炸得金黃的面餅,就著隨身帶的水壺里沒喝完的涼開水就算是早飯了。 吃完了一個餅,言裕又摸出枚雞蛋,畢竟包里還有六個呢,不吃的話再捂一捂就得壞了。 “嘖,瞎顯擺什么,搞得像誰沒吃過雞蛋似的,一身窮酸相還老愛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惡~” 有人也不直接對著言裕說話,就怪聲怪氣的對著自己同伴故意罵罵咧咧。 言裕剝蛋殼的手指微微一頓,而后繼續慢條斯理的剝。 麥殼色的蛋殼被剝開,露出里面白嫩嫩的蛋清,好歹看著挺養眼的,言裕強忍著那股蛋腥味,一口一口的吃了下去。 有人咕咚一聲咽了口口水,發現聲音太大了,頓時臉紅紅的抱著書就腳步匆匆的拉開宿舍門跑了出去。 “切,那么能耐,干啥不給大家都分一個?吃獨食還臭顯擺,就顯得他一個人特別?!?/br> 那瞎咧咧的人見言裕居然反常的不接話,頓時氣不過又朝著空氣拉拔高了嗓音想惹惱言裕,他身邊的同伴起哄的笑。 言裕吃完雞蛋,喝著涼開水想要清理一下口腔,不過想起沒個排水口廁所之類的,猶豫了一下,愣是將嘴里含著的水給咽了下去,然后內心感慨,果然人類是最能適應生存環境改變的物種。 至于那個青春痘少年顯而易見的挑釁,言裕根本就沒聽進耳朵里。 老教授心態的言裕只感慨一聲年輕真好,就收拾好東西起身出了門,去教室上課去了。 言裕這樣的作為,反倒讓那出言找茬的青春痘少年氣得面紅脖子粗的,身邊的幾個同伴也看戲不嫌事大的哄笑出聲。 言裕不知道宿舍里的后續,出了宿舍就直奔教室。 說來也是有趣,學校里每年搬教室,升一個學年就降一層樓,到高三的時候就剛好降到了二樓或者底樓。 原主所在的班級高三一班正好是樓梯口旁邊的左起第一間。 因為只有三個班,高三只占據了左手邊的三間教室,樓道口右邊剛好是高二年紀的三個重點班,這也算是學校特意安排的,讓高二三個重點班的學生能提前感受到高考的壓力,更加勤奮的學習。 教室里空蕩蕩的就只有十幾張桌子了,已經離開了的學生書桌都已經被學校后勤部搬走收到庫房里去了,準備這一屆高三生畢業之后下半年招收新高一學生的時候再搬出來用。 現在用的還是那張長課桌,兩人一起用的那種,不過因為人少,很多人同桌離開后就可以舒服的一個人占用一張課桌,不用擔心書本太多桌面上寫作業的地方都沒有。 言裕的同桌會考之后就出去打工去了。 看見言裕進來,大部分同學都只抬頭看了一眼,倒是有幾個座位挨著的女生在言裕坐下來的時候回頭笑著打了招呼。 原主在班上女生里還算受歡迎,雖然性格對男生來說不好相處,可對女生,原主還挺端紳士范兒的,能伸手的地方也不推辭。 再加上原主長得俊,這一點言裕也覺得挺驚奇的,原主居然跟他長得一模一樣,言裕猜測自己可能跟原主有什么關聯。 咳,當然,說原主長得好不是言裕自賣自夸,只是實事求是。 學習成績也好,長得又斯文白凈,在女生眼里這就足夠成為她們私底下將他作為關注對象了。 “言裕,你吃早飯了嗎?” “言裕,你這道題做沒有?幫我講一下吧?!?/br> ...... 言裕先謝了關心他早飯問題的那個妹子前桌,而后拿過妹子同桌遞過來的試卷看那道題。 昨天言裕已經將老師發下來的十來張試卷挑選著做了,一眼就看得出答案的空著,理論公式生疏的就都細心的按照高中學習進度寫了一遍,此時拿到卷子也不陌生。 看了這張試卷的其他地方,發現這位妹子數學基礎型題型都做了,于是言裕也沒去掰碎了講解,就是做了幾條輔助線又拐用了幾套公式。 雖說是大學教授,可言裕好歹也算是為人師長,傳業解惑的本事不是虛的,說了一會兒那位妹子就抬頭做恍然大悟狀。 “謝謝,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br> 一邊旁聽的妹子笑嘻嘻的扯著同桌轉身,兩人腦袋湊到一起嘀嘀咕咕。 “言裕好像比之前更帥了?!?/br> “切你個花癡,言裕一直都這么帥好嘛,數學也厲害?!?/br> “噢數學厲害的所有人上輩子一定是天使,我想到數學就頭痛死了......” 言裕假裝自己沒聽見,埋頭整理書桌下面以及另一邊桌面上堆積成山的各種書本試卷作業本。 比起大城市里的學生,他們的輔導資料書實在算不上多,更多的還是老師發下來的一沓沓試卷,大家就刷題,之后老師講解試卷,遇到典型題就自己拿筆記本摘抄下來。 大家最多的資料,就是自己寫的筆記本,有的學生光是筆記本就有厚厚的十多本。 原主也挺努力的,筆記本寫了八本,挺厚的那種軟皮筆記本。 硬皮的比軟皮的貴。 額外的資料書就只有一本英漢詞典,就這也是很多人都沒有的,要用的時候只能厚著臉皮去跟有的同學借。 原主不樂意自己的書被別人借去用,所以這本英漢詞典還保持了五分新。 返校那天是五月七號,高考時間是七月七號,不算靠前慣例要放的三天假,距離高考還有五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