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節
“朕總認為戰場上用長槍殺敵效果最好,所以想你把這套方法教給全軍將士,最好能詳細地寫下來,再進行研究,編成軍陣?!比~塵記得在后世的時候在什么地方聽說過,戰場上步兵用長槍,并且結成戰陣,最能殺敵。所以,便想弄出這么一個戰陣,然后將長槍向全軍步兵推廣。 揚繼業猶豫了半晌,最后還是一咬牙說道:“臣不能這么做,請陛下恕罪?!?/br> 葉塵很驚訝地問道:“為什么?”揚繼業是祥符國軍中最高長官,他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很合理的要求。 揚繼業說道:“啟稟陛下,臣之楊家之所以能夠在軍中世代武將,靠的就是這一桿六尺長槍?!?/br> “陛下對臣的恩情天高海深、殺身難報,臣對陛下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鑒。就是我楊家滿門為陛下死在疆場上臣也絕無怨言。身為大將軍,臣對士兵練槍之法自然也會加以指點。但族中流傳的這些槍法之訣竅乃是我楊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絕對不可外傳泄露,請陛下明鑒?!闭f完楊繼業直接跪倒在地,再不出聲了。 這封建思想葉塵很不以為然,一家一姓閉門造車地摸索效率很低,而且也很容易失傳,無論從發展還是保存的角度看,打破封建壁壘把知識共享才是高效和科學的。但以楊繼業這樣的人物都是這樣的想法,顯然要想打破這個時代人們固有思維并不容易。當然葉塵也可以強行命令讓楊繼業將他們楊家槍法訣竅訣貢獻出來。但是葉塵卻是不想因為此事與楊繼業產生隔閡。 楊繼業恭恭敬敬地跪著,身體一動不動。 “既然如此,朕便不勉強你了。起來吧!”葉塵嘆了口氣,有些遺憾地說道。 楊繼業說道:“多謝陛下體諒臣的難處?!?/br> 言畢,楊繼業起身,葉塵讓其坐下,楊繼業略一猶豫說道:“陛下認為刀劍無用?是想將步兵全部換成長槍兵?” 葉塵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朕的確有此想法?!?/br> 楊繼業說道:“有道是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對付山賊弓箭還可以。但是對付宋國、遼國這種身披甲防的騎兵,除非是臉面咽喉,否則十幾箭射不死也不奇怪。而一個人被砍三刀,就算甲厚不是重傷,流血也去了半條命。至于長槍……只要一個突刺,即使身穿盔甲,也可直接殺死?!?/br> “不過……” 就在葉塵感覺楊繼業所言大為有理的時候,楊繼業補充道:“如果是碰上盾牌手就不行了……” 楊繼業索性站起來開始親自演示,他左手護胸表示一個盾,用慢動作下移到腹部,說道:“若是有槍刺來,臣用盾牌震開槍尖……” 跟著又是慢動作跨上一大步,右臂從肋下反掄了一個大圓到前胸,說道:“然后便可用右手的刀殺死對手?!?/br> “長槍可以結成戰陣?!比~塵反駁道。 “陛下,敵人也可以結成盾陣?!睏罾^業搖著頭說道:“以臣看來,兵器之利各有千秋,除了戰陣之功外,關鍵還是看個人的武藝,槍術好就是槍贏,刀法好就是刀贏……” 葉塵捏著下巴想了很久:“楊愛卿,你再把動作做一遍讓朕看看……慢慢地……重來……再慢一點兒……再來一遍……嗯,朕知道了……” 葉塵嚴肅地想了一會兒,終于下了命令:“朕意已決,刀和盾牌步兵都不要了,都換成槍,六尺以上的長槍?!?/br> 看到楊繼業滿臉都是不解,還想勸阻,葉塵也不打算現在就說明想法,畢竟這還需要艱苦的訓練,他揮手打斷楊繼業要說的話,說道:“如同楊愛卿所言,槍術好就是槍贏,畢竟搶的威力大而且先動手。所以,朕決定還是要研究出一套槍陣,所謂先發制人嘛。嗯!朕會讓黑月在教導隊先按照朕的意思試練出一套槍陣,到時候我們經過驗證之后再說?!?/br> …… …… 五月十八日,倭國京都平安京被劉金元和杜千秋攻下,整座城池被徹底焚毀。 兩百多年的時光方才積累起來的繁華,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熟讀后世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等侵略者歷史,葉塵明白一個道理——他讓劉金元和杜千秋可以屠城,并不是為了殺人,更不是殘暴,其目的是為了毀滅。毀滅倭國的中心,缺乏領導者的國家,很快就會降伏,這會省好多時間、精力,大軍也少一些損失。 在葉塵看來,只要將倭國領導層、貴族殺光,將他們本就不多的識字的人殺光,那么倭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或者政權,將不復存在。 若是劉金元和杜千秋能夠按照葉塵給他們的計劃指示,順利的吞并了倭國,或許再過些年,祥符國與宋國或者契丹大戰時,便會有一只祥符國遠東軍隊從海上登陸為祥符國而戰,這個軍隊里面也將會有很多倭人士兵。 葉塵為將來的這一點布局,唯有趙普猜測到了一些。所以,趙普這些天讓宋衛府派出大量探子,甚至深入大海和遠赴高麗去打探倭國的情況。 然而,劉金元和杜千來在倭國中的侵略速度太快了,而倭國軍隊的表現也太無能了一點。 甚至倭國中發生的幾次地震給這支祥符國的遠征軍隊帶來的干擾,都比倭人軍隊更大一些。 十幾年的和平,讓南唐被宋軍打得跟狗一樣。而倭國的和平與閉關鎖國,持續了兩百多年。這期間,倭國的國內雖然也有內戰,但那等低水平的內亂,對戰斗力的提高和實戰經驗的彌補效果實在是有限的很。 最主要的是,除了實戰經驗,不論裝備、戰術,都完全落后于祥符國的這支遠征軍隊。這種種因素綜合下來,倭國軍隊的戰斗力與“侵略者”相比差了很多便能夠理解了。 …… …… 祥符學院在短短十余日,收了五百多學生,已經開始分班授課。只是先生依然太少。若不是朝中韓熙載、馬文韜、賈憲等人奉旨兼當祥符學院的“客座教授”,根本就難以順利進行下去。 在這么短時間內能夠招收五百多學生,可以說與葉塵有著直接關系或者說功勞全部在葉塵身上。 以葉塵的身份,現身在祥符學院的開學典禮,并且親筆題寫了“祥符學院”四個大字的院名,這是祥符學院能夠在第一期招收五百多名學生的主要原因,這已經遠遠超過了葉塵和徐鉉的預期。 這些學生中一百多人是直接由國子監轉過去的,其他的大多數是祥符國的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因為種種原因進不了國子監,一看皇帝陛下對這祥符學院如此重視,便一窩蜂跑來綠水湖。不過,也有少數的人是因為不喜歡詩書禮義,專喜歡那些雜學,進祥符學院正是對了他們的胃口。當然,這些卻不是葉塵和徐鉉目前所能盡知的了。 …… …… 第746章 趙普的擔憂 夏州東武門旁邊西北酒樓正店,是夏州城里數一數二的大酒樓之一,此時天色雖然已近傍晚,但是燈燭熒煌,客人依然不少。西北酒樓的掌柜金來喜樂呵呵站在柜臺前招呼著客人,茶博士和酒博士穿梭往來,忙得不可開交。 金來喜眼見三個身穿長袍的書生走進店來,身后跟著三個十二三歲,穿著灰色短褂,眼睛透著好奇的小書僮。他那是幾十年鍛造的火眼金睛,特毒特準,一眼就看出這是三對主仆走遠路游學至此的,說不定還是來自宋國的書生。 這樣的客人,還用不著他這個掌柜親迎,自有小二領進門來熱情招待著。 六人被小二引著上到二樓,在靠窗戶地方收拾了一張桌子,茶博士馬上泡一壺上好的茶奉上。在小二的介紹下,六人點了一桌子的特色菜,以及各色水果,又要一壺老酒,便吃了起來。從六人點餐來看,他們家境殷實,甚至乃大富人家。 最近安全部的發現有宋國和遼國的細作在夏州內活動,所以夏州官府對夏州酒樓客棧掌柜的都悄悄有過叮囑,讓注意著一切可能從宋國和遼國來的外人,若有發現官府的賞金可不少。 如今既然已經確定這六人可能是宋人,金來喜便親自走近想要仔細再打量打量,不料剛上得樓,在樓梯口露個頭,就聽有人招呼他:“掌柜的,請過來一下,打聽個事兒?!?/br> 金來喜循聲望去,不正是那三個儒生和三個書童,風塵仆仆的樣子。金來喜心想正好驗驗你們的來路,便連忙上去問道:“幾位公子,有什么事嗎?” 卻聽一人說道:“我們幾個是宋國京兆府的舉子,出來游學,聽說祥符國京都城南邊綠水湖有祥符國皇上親筆題詞的祥符學院,想請問一聲,這綠水湖該怎么走?離這里又有多遠?” 金來喜聞言不由一愣,心想直接說是宋國來的,看來這幾位多半不是jian細,這樣想著,他笑道:“幾位公子,這可不巧了,祥符學院十多天便招齊五百多學生,便在四月十四日,祥符學院已經開學了?!?/br> “這倒不妨,我輩兼程趕來,想那徐山長也不能拒我們于千里之外?!?/br> “只是小人聽說學院的蓋好的校舍已滿,幾位公子如果能在綠水湖村民家租間房子住,亦是可以隨班就讀的。不過小的聽說因學生太多,學院里面的先生都忙不過來了,他們肯不肯再收人,非小的所能知?!苯饋硐驳故怯幸环靡?。 這時有小二過來送菜,便接口笑道:“小人聽說這祥符學院山規森嚴,學生不讀滿三年,不能卒業的。而且想入祥符學院還要經過考試,合格之后才能入學?!?/br> 那幾個讀書人顯是頭一回聽說這規矩,有人便笑問:“這個規矩卻是聞所未聞,這位小哥兒是否弄錯?” 那個小二見他們不信,不由急了,正想說什么,掌柜金來喜卻是打發著讓他離開,自己賣弄道:“幾位公子想是外地人,卻是有所不知,這祥符學院是由我祥符國皇帝陛下讓徐山長所建,其中的所有規矩都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所定。那祥符學院四個大字,亦是陛下親手所書。幾位公子不妨想一下,我祥符國皇帝陛下乃上天真君轉世,他所定規矩自然不是別處可以相比,而且定然是大有深意的。非凡夫俗子所能看明白的?!?/br> 這三名儒生雖然是宋國人,而且宋國剛剛慘敗于祥符國沒多久,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對于葉塵的崇拜和敬仰。此時他們聽金來喜說得也正如傳聞所說,不禁信了幾分,便有人問道:“它那考試方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金來喜勾起他們興趣來了,卻故作為難之狀,吱吱唔唔不肯就說。那幾個讀書人出外游歷久了,自然知道套路,便有人拿了一塊碎銀子塞到他手里。 金來喜隨手把銀子放收進袖中,暗中捏了一捏,方才笑著繼續說道:“本店這里經常有夏州讀書人過來吃飯,其中有不少在祥符學院讀書的,經常聽他們說起,故于他們學院的規矩也略知一二。聽說那個學院先生不稱先生,而稱老師或者教授。每學年結束,由教授出問考卷進行考試,及格之后方能升更高年級?!?/br> “考試嘛!這不算什么?!币粋€書生有些不以為然地笑道。 “公子有所不知,這才是第一道考試,還沒完呢,通過之后,教授還會進行面試,也就是當面問答,聽說是三道題,答對兩道就算是及格。兩關考試結果都達到及格才算是合格,升到更高年級?!苯饋硐部谀瓩M飛,引得一眾客人都傾耳相聽,或蹙著眉頭,或者陷入沉思,或一副躍躍欲試之色。 一名書生想了一會,說道:“請問掌柜的,這祥符學院最后畢業的學生,祥符國朝廷會怎么用?” 金來喜愣了一下,但緊接著又說道:“公子是想到祥符學院求學,又擔心畢業之后,沒有個好前程吧!這一點,以小人看,公子根本不用擔心。首先,以祥符學院的水平,畢業之后考個進士還不容易。再說,公子想想看,我祥符國皇帝陛下親自讓徐大人建立的祥符學院,甚至將國子監都并入其中,從中出來的學生會沒有個好前途?!?/br> 旁邊一名客人也接口道:“幾位或許有所不知,我祥符國如今猛將如云,但文官可一直缺少。祥符學院畢業的學生朝廷自然會重用?!?/br> 三名書生聽了之后,互視一眼,感謝了金來喜,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一番之后,下樓結賬,雇了馬車,匆匆出城,向綠水湖祥符學院而去。 …… …… “倭國怎么就這么弱?這么快便被劉金元攻破了京城?!?/br> 宋國宰相府,趙普聽了宋衛府情報司使范長才的稟報之后,一臉驚訝。這才多長時間,倭國連京城都被燒掉。 “老夫記得有唐時傳下來的典籍記載,說那倭國是海東大國,方圓數千里,人口幾千萬?怎么連京城都丟了?劉金元才帶了三千多人而已。就算你們打探到葉塵在海外還有據點,能有多少人手?” 范長長說道:“啟稟趙相公,倭人的國都平安京并無城墻,據聞倭人只在外圍修筑了一道長墻和幾處寨堡?!?/br> 趙普聽得一愣,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倭國京都叫平安京,但卻不居安思危,連個城墻都沒有,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br> 在大宋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城墻。南方有相當一部分城市都是沒有的,甚至包括一些州城,只在官衙等城市重要建筑有圍墻保護。理應設置城墻的位置上,就只有一道籬笆。有的是木樁,不過更多的是柳條,主要是因為其扦插便能成活,等其長成大樹后,就是一條不錯的防線。 但一國之京都沒有城墻,那就是倭國人自己取死之道了,連至關重要的京城都不修筑起城墻,這是開門揖盜。若不是這倭國本有海水為外防,早不知給滅亡多少次了。 “可就算沒有城墻,以倭人之大、人口之多,也不該敗得這么快。老夫可是聽說他們的刀劍很鋒利,倭刀在京師中賣得也很貴?!?/br> 范長老小心翼翼地說道:“相公所言甚是,只是一國之軍力強弱,并非在刀劍一項,還弓弩、甲胄,特別是士兵的勇武和將軍的謀略,無一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這些方面,估計倭人是遠遠不及那劉金元,所以才會敗得如此之快?!?/br> 趙普也感嘆道:“是??!我大宋兩次在祥符國面前大敗,契丹鐵騎厲害吧,還不是在祥符國大軍面前一戰而敗。那劉金元所屬雖然遠在海外,但同樣是祥符國葉塵的人,怎么可能不厲害?!?/br> 趙普說的話,范長才聽了若有所思,突然身體一震,臉色凝重地說道:“相公說得是,祥符國軍隊的確厲害。只是下官亦知我大宋國中精兵強將盡在北境和西北,劉金元所屬渡海后都能在旬月中滅了倭國。萬一他們占領倭國之后,再以倭人為兵源,擴軍練兵,有朝一日渡海繞過河北,從淮東、江南登陸又當如何?” 趙普冷哼一聲,說道:“你乃宋衛府情報司使,到現在才想起這一點,比起當年華夏衛府的許方義和胡三光差距不少??!” 范長才滿臉漲紅,但趕緊深深彎腰拜下,說道:“下官愚鈍,請相公恕罪?!?/br> 趙普嘆了口氣,說道:“好了,以后用心做事,不要光顧著打探消息,也要多動動腦子?!?/br> 范長才趕緊說道:“下官謹記相公之言,定會用心做事,多動腦子?!?/br> 趙普擺了擺手,讓范長才坐下,又說道:“此次倭國速敗,其實很大的原因是閉關鎖國的結果。你可以想一下,倭人關起門來稱皇帝,有淵海為防,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墒钱攼簲成祥T,便全無應對之法,除了投降,也只有死了。所以,劉金元所屬并沒有你想像中那么厲害。不過,海防之事,不得不防?!?/br> 范長才謙虛的請教道:“依相公之見,又當如何應對?” 趙普說道:“自然是要加強水師,并修造海舶?!?/br> 倭國對大宋來說都是遠隔重洋,但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御,都需要一只能在海上作戰的精銳水師。 …… …… 第747章 長槍戰陣 夏州城外,教導大隊訓練基地。 葉塵帶著楊繼業、曾尚飛親臨此處,訓練部部長兼軍法部部長黑月陪同。 四人剛進基地,葉塵便一臉笑意對楊繼業和曾尚飛說道:“今天帶你們兩個來此,便是要讓你們看看黑月cao練的長槍軍陣?!?/br> 四個人走到演武場,下面五百手持裹上了厚厚獸皮長槍的步兵很快就整齊地排好隊列,對面同樣五百步兵手持這個時代步兵最長用裝備圓盾和長刀,相比對面這五百刀盾手的隊列便要散漫很多。 “黑月!可以開始了?!比~塵下令道。 黑月躬身道:“遵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