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第677章 地宮 殺字男出現在小巷子中,很快便找到了一個極為隱蔽的入口,略一查探,便也鉆了進去。 一炷香之后,殺字男從距離小巷十多里之外一個臭水洞里面鉆了出來,臉色異常難看,且身上有著輕傷,雙眸中有著一抹震撼和疑惑。 同一時間,開封城地下某處,十娃臉上有著遺憾和殺機。 “幫主!我們死了十七個兄弟,只是讓那人受了輕傷,沒能將其留下。不過地宮的秘密絕對沒有暴露?!币幻掀蜇?,躬身對十娃說道。 十娃嘆了口氣,說道:“傳我的命令,加快挖掘地宮?!?/br> …… …… 除了因為皇帝陛下身上的毒還沒有解去的原因之外,十娃身在京都,皇帝陛下的眼皮低下,在必然會到來的朝廷和皇帝的瘋狂報復中,依然有很大的自信,保住自己麾下大半勢力。 十娃之所以有這個自信,是因為十娃手中有一個很大的底牌。 事實上,這個底牌也是來自于葉塵無意中告訴他的一句話:“開封城可不光是你看到的這些胡同和街巷,在地下,還有一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地洞。這些地洞與那些滿京城無所不在的陰溝、地洞相連,但卻又有不同。因為開封城下,埋著另一座被黃河洪水淹沒在下面的開封城?!?/br> 開封城下有很多的陰溝、地洞,這是京都上下不少人都知道的事情,甚至開封百姓將生活在陰溝地洞里面的人稱之為地洞人。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地洞人也不過就是一群乞丐,無處藏身就只好下到地洞陰溝里面躲避寒冬。不過,這些乞丐中一些窮兇極惡之徒,竟然把地洞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從此,就以地洞為據點,jianyin擄掠無惡不作。 五年前的時候,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曾經發動上千名民夫,下令掘開了一個地道,結果,在那條地道里竟然發現了四百余具尸骸,還從地道里搜出三十多名婦人,都是在京都失蹤的良家婦女,年紀最大是大宋開國之初一位御史中丞的女兒,這位千金小姐甚至已經在地洞里不見天日的活了整整九年,替那些骯臟的地洞人生過三個孩子,不光剛生下來就夭折了。 但這種情況自兩年前,葉塵成立華夏衛府,且讓十娃開始整頓京城地下勢力為已用的時候便改變了。十娃帶人將這些已經壞到極點,毫無人性的地道人全部給殺了。然后便鳩占鵲巢,霸占了這些地洞,并且根據葉塵所說的那一句話,開始暗中安排人尋找挖掘可能存在的地下城,結果工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兩個月前,還真讓他給找到了一處龐大的地宮。 而這地宮和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的存在,便是他最大的依仗。 …… …… 趙普對大宋朝廷的控制力以及對趙德昭的影響力很強,七天后,也就是九月十三號這一天,關于將靈州、龍州等五州賜于祥符王為封地的圣旨和中書政事堂的相關文書便已經送到了西北。 同一天,大宋宰相和皇帝各自收到了一份禮物。 趙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三百多名官員貪污受賄的證據,開始暗中與這些官員一一進行聯系密談,再加上他原本對大宋朝廷的控制,從而悄無聲息的織造了一張籠罩了整個大宋朝廷大網。 皇宮之中的趙德昭沒有收到他夢寐以求的解藥,而是收到了一封葉塵的秘信。但是這封密信出現的過程,又讓趙德昭極為爆怒,且因此而下令將看守御書房的十多個太監、宮女和侍衛給砍了頭。因為,信是突然出現在他的御書房中,而且是葉塵于二十多日前便寫好的信,算算時間正是葉塵離開開封之前。 信的第一句話便是:陛下所中之毒,其實不算是毒,或者說陛下根本就沒中毒。不會影響陛下之健康,只是讓陛下的體質發生了異變。變化一,陛下從此百毒不侵,尋常之毒對陛下已經無效。變化二,陛下之血成為劇毒,任何活物沾之必死。 趙德昭看了這些話,愣了好長時間,他第一反應便是葉塵在騙他,耍了他,得了八個州的封地不給他解藥。但一想起這些天除了自己的血,毒死了不少死囚之外,自己好像身體并無絲毫不適。 “難道葉塵狗賊說的是真的。朕沒有中毒……葉塵狗賊,不管怎么樣,朕絕對不會放過你的?!壁w德昭喃喃自語,但說到最后卻是咬著牙吼出來的,臉上的怨毒之色并沒有因為自己壓根就沒有中毒而有絲毫減弱。 不知過了多久,趙德昭漸漸恢復平靜,說道:“來人,傳錢乙過來?!?/br> 有內侍去請宮中神醫錢乙,趙德昭繼續看信中的內容。 后面的內容內容與解毒之事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簡單的將自皇帝陛下中毒之后,趙普所做的一些事情簡單描述了一下,沒有夸張,更沒有歪解,也沒有任何評論,只是說事,包括葉塵與趙普之間的那場交易。 “葉塵狗賊,你以為這樣就能夠挑撥朕與宰相之間的關系?!壁w德昭喃喃自語,很想將這信紙撕了,但是最終還是讓心腹太監放了起來。且有一股將趙普撕碎的沖動。 錢乙到來之后,聽了趙德昭說了葉塵信中所說關于解毒的內容,怔了片刻,檢查過趙德昭身體之后,沉思半晌,說道:“從陛下的身體來看,的確是沒有任何中毒跡象。但是陛下以后會不會毒發,臣不敢保證?!?/br> 趙德昭聞言,神色又變得陰沉起來,若非錢乙的神醫之術他今后還有很多依仗,他真想下令將錢乙處死。 …… …… 葉塵自離開封那日起,便時不時的暢想一下自己將要建立的國度會是什么樣子,他夢想中或者想要建立的國度自然是很好,甚至完美的。簡單的說,可以用二十四個字來形容——君王仁慈英明,百官賢良忠誠,軍隊強大勇猛,百姓富足安樂。 但等他到達西北,漸漸開始掌控自己的地盤,關心自己治下百姓的時候,才漸漸發現自己想要建立的國度距離現實還很遙遠,甚至感覺幾乎不可能。 比如,君王仁慈,他現在很清楚自己或許有“仁”的一面,但自己這些天做的事情與“慈”沒有半點關系。由他下令,或者因為他的原因這些天死的人太多了。 這些天隨著他逐漸對自己治下百姓和各個少數民族部落、山寨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他發現自己想要當唐宗宋祖那樣的民君都很難,因為他治下的百姓遠沒有大宋百姓那樣良善,那么聽話。 所以,他需要下亂世用重典,設定嚴酷的暫行律法,從而讓一些在他看起來其實是只是小罪小錯的事情,但因此卻殺了不少人。 這個過程中,當然是要恩威并施,簡單的說要給百姓一些好處。這樣才讓新得來的五個州城中的百姓、降卒稍微歸心了一些或者說消停了一些。 此外,他和古今中外所有的君王一樣,都需要麾下勢力大臣的各種平衡,一樣需要心底很陰暗的時候,一樣需要經常很虛偽的喬裝偽飾,一樣需要在大多數時候口是心非。最重要的,所有開國之君,在建國之初必須要心狠手辣。 照這樣下去,葉塵感覺自己最后建立的國度只能是和大宋一樣的模板,甚至還不如大宋。 若是這樣,葉塵自然是非常不滿意的。 失去信心或者懈怠這種情緒自然不會出現在葉塵的身上,想了一會千頭萬緒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葉塵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和決斷,然后傾聽著門窗外西北最具特色的呼嘯大風和旁邊韓可兒細細的呼吸聲,很久才慢慢睡去。 …… …… 夏州原李光睿的府邸已經成為葉塵臨時住所,而原夏州知府王寶興州府衙門成了葉塵的“小朝廷”所在。 此時在這座規模面積甚至比京都開封府還要大的府衙議事廳中,韓熙載鄭重其事地說道:“天下喪亂,始于人心喪亂,人心喪亂,始于道統淪喪,而道統淪喪,始于主昏臣亂,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則生亂世沃土。唐末以降,五代亂世便是如此?!?/br> “而皇帝的墮落,必然導致朝廷昏暗,政治無序,天下大亂,jian臣小人竊居高位,掌握權柄后,肆意破壞國家機器和秩序,良臣功將必將享受不公正的待遇,從而愿意為國家盡心盡力的真正人才必將心灰意冷,整個朝廷混亂不堪,所有的官員已經忘記了去治理國家,只知道在昏暗中如何去謀算自己的利益,勛貴們怒氣漸重,對國家失去希望,開始有非分之想,沒有人為這個國家最弱勢的群體——百姓去爭取利益,從而百姓被層層剝削無法活下去,軍隊享受不到應有的待遇,并且被腐蝕,然后墮落。于是,這個國家便也到了滅亡的時候。南唐的滅亡便是一個典型例子。而下官其實便是這jian臣小人中的一個?!?/br> 第678章 西北名士馬文韜 韓熙載說完這些話,便停了下來,看了一眼坐于主座上葉塵的反應,眼見后者正在沉思,心中又忐忑起來,不知自己今日大膽的試探和交心是對還是錯。 葉塵沉思半晌之后,說道:“韓相公所言字字珠璣,一針見血。本王若是建國之后,當以此為戒?!?/br> 聽葉塵這樣一說,韓熙載心中大喜,心想自己一番心機沒有白費,在祥符王心中地位應該有所提升,開國宰相之位應該更加穩妥了。 這樣想著,韓熙載又問道:“不知王爺準備何時建國?是要收府州和麟州之后再建國?還是等建國之后再對這兩家藩鎮動手?!?/br> 葉塵搖搖頭,沒有回答,而是轉頭對楊繼業說道:“以楊太尉之見,是現在便建國,還是等府州和麟州收回之后再建國?!?/br> 楊繼業說道:“以老夫之見,當是建國之后,再收府州和麟州。因為,有麟州、府州兩州為緩沖,我們便可以避免與朝廷直接沖突,有麟州和府州存在,朝廷若是出兵對付我們,便始終要防著麟州、府州會背叛,再加上王爺如今的威名,從而讓大宋輕易不會動兵?!?/br> 葉塵微微頷首,說道:“本王也是如此想法?!?/br> 便在這時,胡三光進來說道:“大人,靈州、鹽州、定州、龍州、勝州總計五十七名文武官員,有三人自愿向大人效忠,三十三人因為我們掌握了他們的把柄,且保證將他們家人從大宋境內安全送到西北,也先后表示向大人效忠。另外二十一人因為我們手中無其貪污受賄的把柄,目前一心想回大宋,按照大人的吩咐,卑職已經將他們帶了過來。大人特意交待的西北名士龍州知府馬文韜便在其中。而且,這二十一人中有十七人是龍州文武官員,都是唯馬文韜馬首是瞻。也就是說馬文韜若是向大人臣服,這十七人應該也會向大人效忠?!?/br> 葉塵說道:“這馬文韜不愧是西北大儒,一代名士,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聽說他曾經是一方大員,擔任過秦風路轉運使,后來因得罪了趙普,且寫了狂詩,惹先帝不喜,從而被貶官三次,成為龍州知府。且此人在西北士林和官場之中威望極高。而本王之所以看重他,是因為他不同于一般的讀書人,他為人清廉,且擅于謀略和用人,喜于民事。龍州在他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遠近聞名?,F在看來就連龍州城守將、武官都聽他的話,這樣的人才正是我們此時最缺的。其他效忠的文武官員恐怕連他百分之一都比不上?!?/br> 胡三光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韓熙載和楊繼業,欲言又止,葉塵知道胡三光的意思,是想讓他直接以蠱蟲將其控制得了。葉塵卻是自已的事自己明白——自從洛陽白云山中三枚玉佩合一發生異變,炸出一個超級巨坑,他稀里糊涂擺脫了黑血蠱母心神控制,且與上官冰云之間出現了莫名其妙的主從關系之后,自己以蠱蟲控制他人的能力便也消失了,好在以前控制的人沒有任何變化。不過,這種事情他自不會給別人說起。 韓熙載突然說道:“王爺,馬文韜便是依仗自己的名望,以為王爺不會殺他,且又沒有把柄在王爺手中,所以才會如此狂妄。但所謂‘欲治其罪,何患無罪’,我們治其罪自然名不正言不順,但是泡制一些罪證,逼著大宋朝廷對其治罪,甚至將其斬殺,并不是什么難事。當然,馬文韜死了對我們也沒有半點好處,但是我們可以以此要挾他向王爺效忠,就算一時與王爺面合心不合,但以王爺雄才大略,遲早會將其折服,讓其對王爺死心塌地?!?/br> 葉塵眼睛一亮,說道:“韓相公的意思是待會當著馬文韜的面,給他演一場戲?!?/br> 韓熙載笑著說道:“王爺明鑒,下官正是此意?!?/br> …… …… 半個時辰之后,在韓熙載的導演之下,葉塵下令做好了一系列的準備。 葉塵在議事廳候著,馬文韜便被五花大綁的帶了進來,議事廳外黑月帶著一隊黑騎兵持槍林立,議事廳內兩排華夏衛持刀跨立。 可謂是一派蕭殺,擺足了氣派。那馬文韜見了這般陣仗,卻是昂首而入,面無懼色。到了議事廳中,馬文韜更是大模大樣地一站,睨目四顧,神態狂傲,胡三光見他昂然不跪,便大喝一聲道:“祥符王殿下當面,你馬文韜竟敢不跪!” 馬文韜曬然一笑,抬抬看見正好奇打量著他的葉塵,瞳孔一縮,葉塵的威望和事跡實在是太過驚人,即使是他,首次面對葉塵也很難保持面不改色。不過他畢竟不是尋常人,一腔儒家正氣充身,冷冷的道:“本官龍州知府馬文韜,便是見了當今圣上,如非大朝典,亦無需下跪,請問祥符王殿下難道比皇帝陛下還要大?” 胡三光吃他沖撞,不由大怒,他把手一揮,兩名華夏衛便提著刀沖上來,馬文韜說的強硬,但是只消以刀鞘往他膝彎里一戳,就算他是鐵打的身子也禁受不住,也不怕他不跪,至于這馬文韜出言不遜,還敢在這兒擺什么名士的架子,順手讓他吃些暗虧,那也是應有之義。 葉塵適時登場,大聲阻止道:“且慢,爾等還不退下。呵呵,馬大人,本王自然是比不得皇帝尊崇,所以本王受不得你一拜,但是受你一禮,卻合乎常理和律法吧?” 馬文韜冷冷地瞥了葉塵一眼,挺胸抬頭,一臉倨傲,曬笑道:“本官雙手被綁,恕不能向祥符王見禮?!?/br> 葉塵一笑,右手突然放在自己腰間魚腸劍上,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只見一道劍光閃過,馬文韜背上交叉綁縛的繩索便無聲無息地迎刃而斷,所有人大吃一驚,因為葉塵一直距離馬文韜足有兩丈,而葉塵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半步。 胡三光心中暗呼總司使大人劍道已經達到如此境界,竟然可以劍氣外放!他為一流高手,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在場其他人便沒有這個眼光了,特別是韓熙載和馬文韜這樣的讀書人,更是一臉難以置信,感覺神乎其技,再一聯想到葉塵那一件件神跡一般的奇跡,無形中便感覺葉塵是那樣的神秘和深不可辭,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 馬文韜倒吸了一口涼氣,從震撼中漸漸恢復平靜,他一直被倒縛雙手押解回來,氣血有些不暢,得以自由,緩緩活動著手腕,這才凝目深深的看向葉塵,只想將眼前這位年輕的傳奇郡王看個通透,但與葉塵目光對視,只覺得葉塵目光深邃如星空,且又黝黑清澈如世間最為純凈的黑寶石,心中不由浮現“此子果然不似凡人的感覺?!?/br> 葉塵笑道:“馬大人如今可以向本王見禮了么?” 馬文韜強壓下葉塵對他的無形壓力,說道:“本官先要請教,祥符王如今還是不是我大宋的王爺?” 葉塵心想有本事的人果然都有個性,眉尖一挑,說道:“本王自然還是大宋的王爺?!?/br> 馬文韜立即質問道:“既然祥符王還承認是我大宋的郡王,你我一朝稱臣,卻不知為何派遣黨項大軍攻打我龍州,且將本官等人關押數日?請問這可是祥符王奉了朝廷的軍令,還是我龍州、靈州等五州上下官兵何罪之有?而我馬文韜若有罪,自然伏法,若無罪,豈能向亂臣賊子俯首?” 葉塵哈哈大笑,說道:“久聞馬文韜乃天下名士,氣節如金石一般,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在開封之時,當今大宋皇帝和宰相都不敢當面質問本王。你卻能夠毫不畏怯,真是一副好膽色。果然沒有讓本王失望?!?/br> 馬文韜昂然說道:“朝廷恩寄之重,馬文韜既為朝廷命官,理當報效朝廷,縱然為國捐軀亦不屈臣節,就算祥符王斬下本官的頭顱,本官也不會屈服?!?/br> 葉塵笑道:“好一張利口,這個時候你倒咬定了朝廷命官的身份,同本王講起氣節和朝廷律法來了。你既然要同本王講律法?那好,本王就讓你心服口服。來人吶,帶人證、物證?!?/br> 葉塵一聲令下,堂下便走上了李君浩,李君浩穿一身正四品華夏衛府檢察司司使的官服,一臉肅然的走進議事廳,向葉塵一禮,慢條斯理地道:“下官華夏衛府監察司司使李君浩,見過王爺和各位大人?!?/br> 緊接著后邊唏哩嘩啦一陣響,幾個蓬頭垢面、破衣爛衫的囚犯拖著手銬腳鐐被押了上來,這幾個死囚到了議事廳后,便往那兒亂七糟的一跪,有的高呼見過大老爺,有的稱一聲見過王爺,有的喊著拜見大人。 另有一名華夏衛拿捧了一札信柬,雙手呈上信柬,李君浩大聲稟報道:“龍州知府馬文韜涉嫌與弒君謀反的反賊晉王趙光義、潘美有所勾結,且參與了白云山玉皇頂刺殺先帝一事,被我監察司查獲,另于馬文韜家中搜獲馬文韜與反賊趙光義和潘美往來的秘信七封,信中詳述了他們扯旗造反的打算,請王爺明鑒?!?/br> 第679章 尷尬的六個軍寨 葉塵瞟了一臉驚愕的馬文韜一眼,故意問道:“李司使,我看馬大人一臉正氣、慷慨激昂,不像是參與弒君謀反的反賊鼠輩,你們不會是抓錯了吧!否則將這些證據交于朝廷,馬大人一家可是要誅九族的。這要牽扯馬家數千口的人命,萬萬不可弄錯?!?/br> 李君浩一本正經地道:“大人,卑職為官,一向是公正廉明,這一點先帝都是曾經說過的。我監察司自成立以來,明鏡高懸,從沒有冤枉一名官員,也不會放過一個犯官。對于馬文韜參與謀反一事,卑職仔細審問了相關的人犯,已掌握了充份的證據,大人請看,這些信柬就是物證,這些被擒的信使就是人證?!?/br> 葉塵認真地說道:“信件可以慕仿,囚犯可以誣告,恐怕這些憑據……尚不足以入人之罪吧?” 李君浩馬上肅然回道:“大人,這些信柬上分別有反賊趙光義、潘美和馬文韜的官印為憑,那可是做不了假的?!?/br> 葉塵訝然道:“竟有此事?快快取來讓本王看看?!?/br> 馬文韜看著葉塵和李君浩裝腔作勢的演戲,只是冷笑,但心中已經開始忐忑不安,當今陛下弒殺多疑,自登基之后,已經因為懷疑便殺了數百名宮中太監、侍衛、宮女,以及數名朝廷官員的事跡早已傳到西北,最主要的是如今把持朝政的宰相趙普與他本身就有過節,若是不抓住這次機會弄死他和他們九族之內數千口人那才叫奇怪呢! 所以說眼前葉塵說他與晉王和潘美反賊勾結謀反之事,即使沒有證據,但傳到當今皇帝陛下和宰相趙普耳中,后果也是不堪設想。 馬文韜心中一片寒冷,但面上倒也始終保持橫眉冷對,看著李君浩接過信柬,走到葉塵眼前,打開一封看了看,李君浩展顏笑道:“唔,大人,這封信是反賊趙光義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