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潘美一聲冷哼,不過不等他說什么,趙光義果斷下令讓潘美收兵,然后對圣堂四長老王諸同說道:“四長老,這華夏衛便交給圣堂了?!?/br> 王諸同也沒有推辭,圣堂派來的五百武道高手組成的強軍除了最初輕松殺了二十多名突圍的大內侍衛之外,至今還沒有發過力,一聲令下由圣堂六長老武霸天和八長老婆羅門種帶領的五百強軍便殺向剩余的四百多華夏衛。 這五百華夏衛只有數十人是武道高手,大部分也只是比尋常戰士厲害一些,主要勝在華夏衛府精妙的戰陣配合,但他們面對五百武道高手組成且同樣施有戰陣的軍隊時便不是對手了。 一炷香時間之后,韓虎帶領五百華夏衛全部戰死,五百圣堂高手死了一百七十九人。這還是華夏衛最后施以同歸于盡的戰術才取得的戰果。 圣堂這五百軍隊表現出如此戰力,讓潘美和趙光義心頭狂跳,趁著王諸同不注意,潘美低聲對趙光義說道:“殿下,圣堂乃我大宋心腹大患,不能留?!?/br> 趙光義眸中寒光閃爍,低聲說道:“潘將軍見機行事,事成之后調集大軍將他們全殺了,一個不留?!?/br> 潘美本來還擔心趙光義和圣堂之間關系是不是有什么不為人知的貓膩,這一下微松了口氣,心中卻已經對圣堂殺機如潮。 …… …… 玉皇頂是中原之地白云山中最美麗最奇異的一座山峰。背面是翡翠一般光滑石崖。正面是肥沃的土所滋養出來的青青山林。不過,玉皇頂的正面依然險崛。除了一道長長直直的石階,陡直而入云中山巔外,別無它路,若要強攻,便只能依此徑而行。尤其是最狹窄處,往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真可謂易守難攻之險。 而趙光義、潘美和圣堂之所以選擇圍玉皇頂,或者說趙匡胤和白子軒之所以選擇此地作為引蛇出動之處,也是從逆向思維出發。既然山很難上去。那么如果大軍圍山。山上人也很難下來去請救兵。這正是叛軍所需要的。 直到目前為止。叛軍大勢控制極好,皇帝一方的力量突圍數次,都被他們狠絕不留情打了回去。打退回了山門之后,玉皇頂下的要沖之地,盡數控于叛軍之手。而且如今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于攻上了山頂。 玉皇頂的山頂,晨霧已卻,山風勁吹,隔云漸斷,玉皇閣道觀真容已現。一身明黃色龍袍在身的宋國皇帝,靜靜站在玉皇閣道觀之前,等待著叛軍的到來。白滄海站在皇帝身后右側。 當昨晚前半夜后山傳來震天巨響,玉皇頂上所有人便感到有些不妙,因為藏兵一萬便在后山山澗深處。結果一夜過去,一萬藏兵始終沒有出現,山頂之上不安和絕望的情緒漸漸彌漫開來。 當在昨天傍晚知道許方義是趙光義的人時,趙匡胤便知道本來算無遺策的引蛇出動有了很大的變數,但他自認為有一萬藏兵,或許不能將引出來的蛇全部殺死,但自己的安全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然而,到了此時此刻,皇帝陛下終于發現事態已經徹底超出自己的掌控,眉宇間浮起了淡淡的憂愁和鐵青。 黑色圓檐的古舊道觀群落里,響起了當的一聲鐘聲,沁人心脾,動人心魄,寧人心思,卻讓這天下不寧起來。 圣堂剩余的三百多高手在圣堂六長老武霸天和八長老婆羅門種帶領下走在前面,而在后面是一千多長弓手。走在最后的是三百多潘美的親兵簇擁著晉王趙光義和潘美、許方義以及圣堂四長老王諸同。 此時這一大批人緩緩向玉皇頂巔最后一級石階接近,在距離石階還有十步距離時停了下來,因為兩百名大內侍衛一臉決然瘋狂的守在了石階盡頭。 …… …… 趙匡胤此時反而漸漸恢復平靜,看著那處,看著叛軍后方方那張和自己有三分相像但更年輕許多的面容,看著那雙帶著狂喜之色的眼神,緩緩說道: “二弟,你來了?!?/br> 趙光義一時不知道如何面對趙匡胤,畢竟后者從未做過任何對不起他的事情,而他如今卻是做大逆不道之事。 趙匡胤死死的盯著趙光義似乎笑了笑,他的笑容仿佛很輕松。很平淡,可說出來的話。卻聲聲如鐵,字字如刀。 “后世史書,當有今日弒兄篡位的一筆!” 第611章 弒帝(一) 趙光義聞言卻是不知想通了什么,眸中閃過一絲厲色,坦然看著趙匡胤,說道:“大哥,我來了……而且很抱歉的是,我現在要殺你?!?/br> 這一對兄弟,便隔著那一群人冷冷對視。 過了會兒,趙匡胤仿佛輕輕一嘆:“你……還是來了?!?/br> “大哥既然以天子之尊以身涉險,引蛇出動,我這個當弟弟的豈能辜負了大哥一片心意?!壁w光義似乎也在輕笑:“所以我自然要來?!?/br> “直到你昨晚上突然從玉皇頂上消失之前,朕都相信你不會走這一步?!壁w匡胤的笑容里帶著一絲極致的痛苦:“可終究你還是來了?!?/br> “你敢說你沒有懷疑我?”趙光義的眼睛里的閃動著奇異的光芒。 “是的?!被实劬従忺c頭:“朕一直都有過懷疑,只是卻不敢確定。直到此刻,你真的站在朕眼前,朕忍不住想贊你一句:二弟,你一直以來的隱藏,險些就將朕騙過去了?!?/br> 趙光義微微欠身隔著近百丈距離,居然如同一個戲子一般謝幕,微笑道:“能得到你的稱贊,實在是我的榮幸??墒?,大哥……你不也是一直沒有對我真正放心么?我府中的仆役,廚役、護衛、侍女中都有你讓葉塵潛藏密探吧!” 說著,他那明亮的眼神緩緩轉動,理直氣壯地說道:“母后去世之前你答應母親要傳位于我,可是你所作所為可是有半點遵守母后之意?!?/br> 趙匡胤突然仰天長笑一聲,說道:“母親若是知道你要謀反,你要殺朕,你認為母親還會讓朕傳位于你。如你這般無君無父卑鄙小人又怎配當一國之君?!?/br> 趙光義卻是沒有絲毫羞愧之色,甚至一臉譏諷,一臉自信的大聲說道:“唐太宗弒兄為帝,成為千古名君,我為何不能?!?/br> 趙匡胤似乎沉默了一下,然而不再理會趙光義,而是冷冷的瞧著潘美,冷笑了一聲:“潘美,朕的弟弟給了你什么條件?才讓你把潘家九族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回答這句話的,并不是潘美,卻是趙光義本人! 趙光義冷冷的看了看臺階之上皇帝身后的大臣,特別是深深的看了一眼白滄海,說道:“我若為皇帝,潘將軍便是樞密院使,爵拜國公。而且只要來日助我收回燕云十六州,我便封他異姓王?!?/br> 這一句話前面基本上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但后半句說的叫人極為震驚,因為即使葉塵當日立下那般大的功勞,若非死了一次情況特殊也絕對不會在生前封為郡王,而趙光義卻是好大的魄力。不過既然前面已經有了葉塵的例子,不管葉塵這個異姓王是怎么來的,若是潘美能夠收回燕云十六州,封為異姓王也不算太過出格了。 趙匡胤面無表情,又看向始終面色平靜的許方義,說道:“許方義,你出身卑微,你的一切都是葉塵和朕給你,即使你對朕的忠心不夠,可竟然會背叛葉塵,這又是為何?” 許方義先是極為坦然的向趙匡胤行了君臣之禮,然后用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說道:“啟稟陛下,總司使大人對臣有知遇之恩,恩同再造。只是你們有所不知,總司使自身出了一些問題,他前些日子雖然解了毒,但是多半會在張無夢、樓炎明和那崔熙覬覦之下死去,即使能夠活下來,也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總司使大人。絕對不能繼續在我大宋為官,更不能同齡我華夏衛府的。而看陛下的意思是想讓李君浩當我華夏衛府總司使,可你們不明白要想華夏衛府能夠繼續保持如今這般作為,繼續為我大宋立下汗馬功勞,李君浩的性格為人是不合適的。不管是臣,還是白滄海,甚至胡三光都要比李君浩要合適得多?!?/br> 趙匡胤嘆了口氣,說道:“你說的倒有些道理,只是葉塵向來善于創造奇跡,或許正如你所說,他自己出了一些問題,但未必就會死去或者變成瘋子傻子什么的。而只要葉塵還活著,今日朕就算死了,你以為你就能夠當得了華夏衛府總司使?” 許方義臉色微變,但卻沒有繼續說什么,而是退到了一邊,將主場又交給了趙光義。 但不等趙光義說什么,皇帝凝視著自己的弟弟,語氣忽然變得很輕很輕:“朕讓你當開封府尹,雖然執掌京師重地,但也是一個桎梏,禁錮了你謀反的可能,可朕沒有想到就開封府尹這個位置上你都能夠做這么多的事情,雖然有圣堂暗中助你,但你依然讓朕有些意外。特別是你居然說動了潘美叛逆,和你合污。朕原本那般信任潘美,他是我大宋軍中年輕一代第一人,原本是朕寄予厚望將來收服燕云十六州的,卻沒想到,他竟然被你一個異姓王的畫餅給收買了。還有許方義,你竟然敢背叛,會背叛葉塵,不得不說……我的好弟弟,你的確很讓朕意外,也很讓朕吃驚。你的出色,已經出乎了朕原本的認識?!?/br> 說到這里,皇帝輕輕的笑了笑:“不過,朕還是想問一問你……我的好弟弟,你即使今日殺了我,你認為回到開封便能夠當得了皇帝?!?/br> 趙光義微笑看著自己的哥哥:“大哥,你是說曹彬和李君浩!沒錯,有曹彬執掌十萬禁軍,李君浩暗中盯著開封一切,他們若是不想讓本王當皇帝,讓德昭那廢物和德芳那小子當皇帝本王還真沒辦法。但是,曹彬老匹夫若是死了,大哥你的兩個兒子都發生意外變成殘廢,你認為這趙家江山,除了本王,還有誰能夠勝任。更何況,大哥,你真以為軍中除了潘將軍就在沒有本王的人了嗎?” 趙匡胤臉色鐵青,但略一沉吟卻又恢復平靜,緩緩說道:“朕不知道你在朕的兩個兒子身邊做了什么安排,但你以為真的能得逞?” 趙光義嘆了口氣:“我的好哥哥,我多年來便一直以你為心中最大敵人,我這十多年來,無一日不在研究你!我研究你的性子,研究你的脾氣,研究你做事的方式,研究你處事的風格,研究你對人的態度……可以說,我甚至比你自己都要了解你自己!” 說到這里,趙光義淡淡笑道:“趙普帶著一群大臣一直都勸你立儲,可偏偏……你遲遲不立儲,對一切的建議都置若罔聞,對一切的話都聽不進去……縱然是那些大臣,那些權貴,背后議論你不顧國本,你也全然無動于衷!因為你重情,你對親情的看重和這世間凡夫俗子一樣,你既想將這江山傳給自己的兒子,又做不到全然不顧母親臨終前讓你傳位于我的遺言。如此優柔寡斷,拋不開親情,這絕對不是一個皇帝所應該有的,而這也是你最大的弱點。也是今日你要死在我面前的根本原因?!?/br> 趙匡胤痛苦的閉上眼睛,沒有說話。 趙光義好像有很多壓抑了很多年的話要在今天訴諸于口,此時忽然笑了笑,又繼續說道:“我的哥哥,雖然我一直都試圖打倒你,取代你……但是我都不得不承認,你絕對不是什么昏君!而恰恰相反,你比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做的都要更好一些?!?/br> 聽到這里,就連趙匡胤自己都呆住了! 好皇帝? 沒想到這個一心想推翻自己的弟弟,居然內心真實的對自己評價,居然是這樣! 他居然也承認自己是一個好皇帝! 趙匡胤最終連連搖頭:“你既然知道朕是一個好皇帝,那你這一做,便是我大宋千古罪人!” “我已然是罪人了,大哥?!壁w光義居然神色不變:“我此次以謀反政變起事!屠戮禁軍,謀害兄長,數百年之后,史書上難道會說我好話么?” “你果然卑鄙無恥!”趙匡胤居然忍不住鼓掌喝彩起來:“你有這般恒心,對自己都如此殘酷,倒也真的能成事了!” 趙光義感覺自己壓在心中多年的話終于全部說了出來,便不想再拖延下去,直言不諱地說道:“大哥,今日事已至此,你若真為我大宋著想,當應該知道,母后臨終前所言非虛,我比德昭那廢物和德芳這乳臭未干的小子更適合當我大宋皇帝,只有我才能夠從契丹人手中奪回燕云十六州,甚至滅掉契丹?!?/br> 趙匡胤不理會他,卻深深吸了口氣,緩緩喝道:“眾侍衛聽令!” 站在玉皇頂前沿兩百侍衛立刻高聲喝道:“陛下!” 趙匡胤垂著眼皮,轉身看著白滄海,淡淡道:“白卿!以你的能耐想必能夠全身而退?!?/br> 白滄海深深看了趙匡胤一眼,單膝跪下,說道:“為陛下效死!” 隨著白滄海一說,那橫在玉皇頂石階之前一百真正的大內侍衛和由五十名刺殺司殺手及五十名白家劍莊劍客裝扮的大內侍衛,同時爆發出了轟然的吶喊! “為陛下效死!” 第612章 弒帝(二) 趙匡胤傲然一笑,緩緩道:“好!你們今日的忠心,朕會記??!若不幸戰死者,就算朕死了,朕今日傳下天旨,由朕的兒子下旨封蔭三世!朕絕……不食言!” 說完,趙匡胤用冰冷的眼神最后看了一眼自己趙光義,冷冷道:“朕就在這里。二弟,朕……等著你帶人來殺朕?!?/br> 趙匡胤這一句傲氣十足的話語之后,居然就不再瞧趙光義一眼,連那下面黑壓壓的叛軍。仿佛也都根本不在他的眼里!另外,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正眼看過叛軍中圣堂的人,讓準備說幾句話體現一下圣堂存在感的圣堂四長老王諸同心中頗為郁悶。 …… …… 因為考慮到叛軍中有長弓手,趙匡胤直接帶著一眾文武大臣進了玉皇閣,并且讓人將沉重的實木大門直接關上。 此時此刻,趙匡胤身邊大臣們都面色各異,有的惴惴不安,有的惶恐緊張。還有膽小的已經低聲哭泣。 當然,也有一些,如沈義倫和盧多遜這樣的帝國重臣,至少面上是視死如歸,神色鎮定自若,依然緊緊的跟隨著皇帝,就站在了趙匡胤身邊。 同樣的,也有一部分大臣,似乎都躊躇不前,有人唉聲嘆息,卻已經不動聲色悄悄的遠離的皇帝,而是刻意站在了玉皇閣的角落里,或者眼睛亂瞄,尋找著可以藏身逃避的地方,他們只等時機一到便向趙光義跪下稱臣。 辛石不知從何處搬來一把大椅子,放在玉皇閣正殿門前,趙匡胤四平八穩的坐在上面。沈義倫和盧多遜就坐在了門階下,距離皇帝最近的地方! 皇帝依然坐在那兒,誰也不看,只是微微發怔。 眼下叛軍已然就在門外,看似這位大宋至尊,只怕就要隕落今日,可偏偏在這位帝王君主的眼睛里,并沒有太多的畏懼或者惶恐! 他……冷靜沉穩的如同一尊石雕! …… …… 盡管隔著沉重渾厚的木門,但是外面很快就傳來了震天的廝殺聲。 戰士凄厲的怒吼,咆哮,垂死時的嘶喊,痛呼……刀劍碰撞崩裂的聲音!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外面便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整個玉皇頂都是晃動幾下,猶如地震一般。 然后,便是轟隆隆的山石坍塌滾落聲,當然中間夾雜著凄厲慘叫、絕望的怒吼聲。十數息之后,變得死一般的寂靜,緊接著又傳來武霸天和婆羅門種絕望嘶吼和短暫的拼殺聲,再然后便又恢復了寂靜,最后則是趙光義破口大罵聲:“好一個華夏衛府,給我放箭,射死他們?!?/br> 一片箭雨以弧線拋射籠罩了整個玉皇頂,但皇帝等人早就進了玉皇閣道殿之中,并無傷亡。 玉皇閣外面發生了何事,除了趙匡胤和不知從什么地方鉆出來的白子軒心中明白之外,其他人好奇的要死,若非顧忌到自己的小命,恐怕早就跑出去看了。 …… …… 之前,趙光義眼見趙匡胤進了玉皇閣,便一揮手,那三百多圣堂高手便在一臉獰笑的武霸天和婆羅門種的帶領下向上沖去。只是這一次他們碰到了旗鼓相當的對手,一百大內侍衛本來就個個是武道高手,而白滄海帶領的五十名刺殺司殺手和五十名劍莊劍客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只是,叛賊一方有長弓手時不時的放冷箭,白滄海帶領兩百人死了十多人有些不敵,終于未能守住最后那段石階,向后退去,武霸天和婆羅門種趁機帶人沖了上去。然而就當武霸天和婆羅門種剛登上玉皇頂,而身后近三百圣堂高手也沖上最后那十來個石階,眼看著也要沖上玉皇頂時,異變突起。 登上玉皇頂的最后十四個石階下面早已埋了近百枚華夏衛府武器司精心研制的最新石雷,在這個時候在藏在某處的白子軒給突然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