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附近村子家庭式小作坊倒是有幾個,但是這么大的廠子還真沒有,所以才吸引了不少人過來。 “大為啊,你看我家小狗新下的崽,送你兩只啦?!币粋€胖胖的大嬸跟大為樂呵呵的說道,既而又壓低聲音說,“我閨女過了年就十六了,你抬抬手讓她進去得了?!?/br> 這人家離大為家挺近的,但平時跟她家沒啥來往,只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總會見面打個招呼,今天這個平時不咋跟她說話的嬸子,上來就笑瞇瞇的送東西,她可不能收。 “不行的,嬸的,咱們這活兒累啊,女工有時也會有搬搬抬抬的,十六太小啦!”大為趕緊道。 胖大嬸一撇嘴,“小啥,我閨女早就跟我下地干活,一把子力氣還能沒有,行啦?!?/br> 大為還是搖頭,她家閨女她還是知道的,最是好吃懶做,平時下地就會磨洋工,這要是來了不是找了個奶奶,大為猛烈搖頭。 胖大嬸這下不樂意了,氣道,“你這丫頭咋油鹽不進呢,哼!”她又把兩只小狗崽裝進小籃子里,甩下一句,“難怪嫁不出去?!?/br> 說著便要走了,大為被人說的多了也不在乎,反正她現在有小武了。 人群議論紛紛,有說這胖嬸說話難聽的,有被刷下來的卻居然跟著附和的,還有那想要上前送點東西拉關系,一見此便不動了。 總之場面還是挺熱鬧的,多數還都是守規矩的,半天下來,大為見了百十來號人,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她都一視同仁,漸漸的來面試的人也知道這丫頭是個講規矩的,也就歇了走后門的心思。 待最近一個人進去后,大為終于伸伸脖子,活動下坐了一上午的筋骨,小武這時候從里頭跑出來,大為看他邊跑邊咧著嘴笑,手里還拿了個小布袋不知是什么東西。 “大為,快吃,還熱乎的呢?!毙∥鋸牟即锬贸鰜硪粋€雞蛋,然后一邊摸耳朵一邊剝雞蛋,雞蛋太燙了,摸摸耳朵可以降溫。 剝好后,趕緊遞給大為。 這時院中還是不少人的,有那被刷下來的不甘心,不肯走,就站在院子里等著,想看看被錄取的都有誰。 大為看這么多人在,立即紅了臉,“你自己吃吧?!?/br> 小武現在臉皮練的厚了不少,也不管在場有啥人,只看到大為不肯吃,以為她不高興,“咋的了,咋不吃啊,我看你一早來肯定沒吃早飯,我特地煮的雞蛋?!?/br> 說完他還委屈上了,人群中有認識他們的就調侃道,“對啊,大為丫頭啊,這小武一片心意,你可不能辜負?!?/br> “是啊,大為別不好意思,小武這也是耐你呢?!?/br> “哈哈,這兩個小這兩個小家伙啥時候的事???”有上了歲數的,不了解情況的。 然后就被旁邊的人科普。 大為被說的更臉紅,趕忙往屋里跑,不過這廠子里的屋子全都沒門沒窗,所以做點啥也是一目了然。 大為也不是矯情的性子,看躲不過,就大方認了,反正她跟小武是名正言順處對象,兩家現在已經開始商量婚事了。 看著小武一臉殷切的把雞蛋遞過來,她心中一股暖流涌過,伸手就要去接。 誰知小武并不給她機會接,而是直接把雞蛋遞到她嘴邊,大為只得紅著臉咬了一口,這時江素娥和大麗媽兩個正好從里頭出來。 大麗媽一見就忍不住調侃,“看這甜的,趕緊結婚吧?!?/br> 江素娥也覺得是這個理,“等大志回來,再說還有好多要籌備,哎呀,都趕在一塊了?!?/br> 大麗媽道,“忙點好,聽說大為媽都開始給大為做被子了?” 江素娥道,“哪兒啊,被子是早做好的,這些日子據說是拿出來曬曬?!?/br> “這下大為媽終于去了心頭一塊心病了?!?/br> 江素娥出來后宣布了錄取名單,這下有人歡喜有人愁,有那來一早排取沒錄上的,就開始抱怨道,“你們這選工人還是選太子啊,咋個這么嚴?!?/br> 底下看有人出頭,就也跟著附和,“是啊是啊,俺們x村的,離這十來里地呢,來一趟容易嘛?!?/br> 江素娥無視底下的聲音,這時曉瑜和曉玲兩個抬了一大筐雞蛋,陳福水則和其他小伙伴抬著一筐蘋果一筐桃子過來,均擺在江素娥旁邊。 陳福水現在幾乎長在裴家,放了假就跟到這來美其名曰,好好學習,其實他是懶的回家,這時又有小伙伴,誰還愿意回去。 害的陳母隔三岔五就得來揪他,最后實扭不過他,只得送了一袋米一袋面,以做陳福水的飯費。 江素娥也未推脫,不收對方也不安心。 這下陳福水更加長期駐扎,有家也懶的回了,陳母便時不時的來看看他,或是揪他回去一兩天啥的。 江素娥便道,“咱們也不能讓大家白跑,這里有點雞蛋和蘋果,都是自家收的,大家鮮?!?/br> 然后沒選上的就一人發了兩個蘋果兩個雞蛋,這下沒人說啥了,兩眼都直直的盯著蘋果和雞蛋,這可是好東西,聽說這雞蛋可是直供國營飯店,特別有名,蘋果更是沒的說,有時過年都難得吃上的好東西。 于是曉玲和曉瑜負責發雞蛋,陳福水和曉珍負責發蘋果,人們有條不紊的領了東西走人了,面上的江素娥便通知他們明天來上班,這下招工這事總算告一段落了。 人招齊了就過來幫忙干活,但還沒辦法搞生產,廠房建了一半不說,機器也還沒到位,所以江素娥就先琢磨著讓工人先到雞場干活,她將雞場邊緣又栽了一批果樹,大概幾百株,正好人多好做。 而大為和楊六嬸和榮升小組長,指導這些新來的人干活。 “媽,這個筐果子放哪?”楊六嬸兒媳婦一個人便抬著筐果子過來問道。 楊六嬸兒媳婦經過再三肯求,終于也如愿來到江素娥這做工,楊六嬸本來不想讓她來,一是小孫子還小,讓兒媳在家看小孫子就行了,二是擔心兒媳跑這躲懶來,那可就太對不起大志媳婦了。 誰知兒媳來了居然比在家勤快的多,以前兒媳大家啥也不干,就看會兒小孫子,有點啥活兒就支使她兒子,她看不過眼就給干了。 可是沒想到來這兒,居然沒偷過懶,干活比誰也不少出力,倒是意外之喜。 其實她不知道的是,她兒媳這一年多看她往家拿錢越來越多,家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想著就算再累還能累過種地,而且她等了這么久才等來這么大的招工的機會哪會不珍惜。 因此自當賣力干活。 現在楊六嬸兒子專職在家種地兼帶孩子,沒辦法老娘和媳婦都出去干活兒,再懶也得給孩子做吃的吧,要不餓了咋整,倒是之前看著勤快了。 總之楊六嬸一家越過越好了,楊六嬸見誰都樂樂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