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肯定是二哥把他們帶壞的,學好不易學壞不難,唉…… ” 葉小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把布料放到床上,起身去找針線筐,準備做衣服; 葉mama沒好氣地訓道“就知道說風涼話,也不知道是誰,給你哥他們寄了粉紅色罩衣,害得大娃他們,在部隊被戰友笑話了好長時間?!?/br> 說起這個,葉小六略有些心虛,很快她又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我那不是為他們好嘛,mama,我老聽你在家老念叨,大哥他們年紀大了,娶不上媳婦很可憐什么的……… 后來,我才特意做了一件粉紅色罩衣,寄給大哥他們,我是想著粉紅色,跟桃花一個顏色,大哥他們穿上粉紅色外套,說不定能招朵桃花回來,然后你要的兒媳婦不就有了嗎? 我可是全心全意為你們著想,你們不感謝我也就算了,居然還懷疑我不安好心,故意捉弄哥哥,太過分了,要是你們不相信我,那這衣服就別交給我做,媽,你拿回去自己做吧!” 葉mama眼睛一瞪,一巴掌拍在葉小六后腦勺,警告葉小六“說那么多廢話干什么,趕緊去做衣服,做好了交給俺要檢查,不許再瞎胡鬧?!?/br> 上次這壞丫頭給三個小子,一人寄了一件粉紅色罩衣,害得幾個孩子在部隊被人笑話,關鍵是那三件衣服白做了; 那三件紅罩衣,孩子根本沒上身; 葉二寫信回來,特意告訴葉mama,紅罩衣被他們送給戰友了,他還特意在信中指出,讓mama看好meimei,不要讓meimei瞎胡鬧,太過于花俏的衣服,根本沒法穿出去; 最后,葉二在信中寫到,他比較喜歡樸素一點的顏色,還特意指出,他的衣服,一定要葉小六給他做,他不想讓mama為他們cao勞。 其實葉mama心里也有數,幾個孩子不愛穿她做的衣服,估計是嫌她做出來的衣服,款式不好看,葉mama也想改變一下,可是幾十年養出來的習慣,想改太難了…… 葉mama見閨女的針線活越來越好,干脆把所有人的衣服,全都交給葉小六去做,她怕小六長時間做衣服,用壞了眼睛,葉媽又狠狠心,花了大價錢,買了一臺縫紉機。 買來的縫紉機就放在葉小六的臥室,有了縫紉機,葉小六做衣服的速度就快了,葉大他們要的衣服,每人兩套,三個人六套衣服,用不了兩天,葉小六就能做完; 自從家里買了縫紉機,床單、被罩、枕套、窗簾,還有家里人的衣服鞋襪,葉小六做了整整幾大箱子; 葉小六覺得這縫紉機有毒,腳踩上去,就停不下來,等到大箱子都裝滿了,沒地方存放新衣服了,葉小六才踩了剎車,停下瘋狂做衣服的玩法,接著葉小六不做衣服,改做鞋墊,做了一箱子鞋墊,她踩縫紉機的癮頭,才淡下來。 寄給哥哥的那三件粉紅色罩衫,也是她那個時期做的,踩縫紉機成癮的感覺,就跟她前世迷王者農藥的時候一樣,整個人的心神全都盯在上面,吃飯的時候吃的心不在焉,一頓飯下來,飯菜味道咋樣,是咸味,是甜味? 都想不起來,只迷迷糊糊記得吃過飯了…… 當初葉小六臨睡前,一拿起手機打開游戲,頓時精神來了,玩著玩著一夜過去了,居然一點都不覺得困; 縫紉機剛搬到屋里的時候,葉小六就是那種感覺,縫紉機把她迷的不要不要的,腳放在上面,就想踩踩踩…… 等到過了那陣子之后,葉小六回復正常,十分鄙視自己前段時間的所作所為,然后她翻了翻,幾個大箱子,只覺得眼前一黑! 被罩、被單、枕套,窗簾,這幾樣也就算了,反正在屋里用,別人也看不到,花俏一些,也沒什么; 可是兩箱衣服,件件花里胡哨的,根本穿不出去,敢穿出去,絕對會被人罵不正經,葉小六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蠢死算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去集市上賣魚的葉小三帶著兩個弟弟回來了。 “meimei,我們回來啦!”葉小五一進院子就大聲吼了一句。 葉小六放下手里的活,走出房門,看到哥哥拿回來的竹簍全都是空的,自然高興,看來哥哥帶過去的東西全都賣完了,葉小六問到“三哥,今天收了多少錢?有沒有這個數?” 葉小六打了一個手勢,葉小三見了,搖搖頭,回到“沒有那么多,今天只賣了7塊3毛錢?!?/br> “這也不少了,對了,你們有沒有去郵局,問問有沒有咱們家的信?!?/br> 如今葉小六,已經弄清楚本地的物價,知道7塊多,對大多數人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他們家不知不覺已經攢了好大一筆錢,不過這筆錢被葉爸葉媽收著,葉mama說這筆錢是留給大哥他們娶媳婦用的。 算了一下,大哥是四九年生的,今年是六九年,周歲20歲,不過他們這里都不講周歲,孩子一出生就是一歲,所以大哥說起來是21歲; 二哥是五零年生的,今年20歲; 徐毅跟葉二同齡,不過當初他怕人家嫌他小,干不了活,特意多報了兩歲,所以他年齡是22歲,而不是20歲; 20歲,21歲,22歲,三個人,年齡一個比一個大! 葉mama都快愁死了,在她22歲的時候,小四都出生了; 可是現在三個孩子在部隊,這些年,他們夫妻一直在給孩子攢錢,錢都攢了大半箱,可三孩子一次都沒回來,孩子不回來呆在部隊,夫妻倆鞭長莫及,再怎么想給孩子娶媳婦,可見不著人,他們也沒辦法。 他們這個地方還比較講究,家里有幾個小子的人家,得先給老大娶媳婦,只有老大娶了媳婦,然后才輪的到老二,然后老三老四老五往后排; 有徐毅、葉大、葉二,三人在前面擋著,葉小三、葉小四、葉小五三兄弟在家,才沒遭受到葉mama的逼婚; 算起來,他們三人年紀也不小了,葉小三今年18歲,葉小四今年17歲,葉小五今年15歲,葉小六今年14歲; 在他們村,從15歲開始就開始打聽人家了,等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小伙子娶媳婦,大姑娘嫁人,如今葉家幾個孩子,因為前面三個大的擋著,至今沒說人家。 近段時間,葉mama經常背著他們長吁短嘆,說家里的幾個孩子,要被大娃他們幾個人耽誤了,因為上面的幾個大孩子不成家,下面的幾個小的,就不能越過哥哥,先娶媳婦; 幾兄妹無意中聽到葉mama的話,都在心里默默祈禱:大哥、二哥、毅哥,mama的催婚,你們一定要扛住了,你們在部隊好好表現,沒事別往家里跑,小心回來躲不掉! 葉小三今年18歲,村里的同齡人大都娶了媳婦,不過他至今沒有這方面想法,他覺得他跟別人不一樣,他一直在等高考恢復,他想考大學,讀大學,大學畢業后,能夠一展所長,他不想一輩子碌碌無為的呆在小山村; 說起來,留在家里的四兄妹,四個人性格相差蠻大的; 葉小三比較關心外面,每隔幾天,他會去縣城拜訪同學朋友,他還會買書、買報紙回來看,對政治很關心,沒事還會拿高中的書本出來復習復習; 葉小四生活的挺簡單的,最近一段時間,他迷上了賣魚賣菜賣水果掙錢,葉小四整天琢磨,怎么給家里創收,至于學習、看書看報,他可不樂意; 葉小五的性格最開朗,只要有吃有喝,也不對,現在葉小五追求變高了,只要有美食,他天天都有好心情,關于看書看報,葉小五直搖頭,他寧愿出去放羊,也不要看書; 葉小四,葉小五,兩兄弟都不是什么特別有追求的人,葉小六跟他們倆是一路貨,相比較學習,她更喜歡玩,不過葉小六為了追求大文豪夢想,至今還在堅持寫日記,不過她的文筆,注定跟嚴肅文學扯不上關系,她寫出來的文章,字里行間一股逗比氣息撲面而來,根本蓋不??! 留在家里的四兄妹,唯一有上進心的,就是葉小三,三年時間,一直堅持復習功課,讀書看報,葉小六見到三哥這樣,偶爾也會生出自慚形穢之心,她默默的跑回屋,把自己的書本翻出來,拿出來復習一下,可是往往堅持不了三天,把書本往腦后一扔,又跑出去玩了。 過一段時間,受到三哥感化,葉小六再一次撿起書本,堅持不了幾天,跑出去玩,就這樣循環往復,意志力薄弱的不堪一擊。 葉小六總想著,高考停了10年,現在才第三年,現在復習太早了,等等,等到第七年或者第八年,第九年,她再撿起書本好好復習。 第157章 趕大集 吃完早飯, 葉爸葉媽整理了幾筐蔬菜水果, 準備讓自家孩子帶到集市賣掉。 葉大離家的這三年,葉家的菜地規模再一次擴張; 葉爸葉媽開的荒地, 原本是為了多種一些糧食, 最開始的時候, 外面的荒地種著:玉米,土豆,紅薯, 黃豆, 各種各樣能填飽肚子的糧食; 后來家里面有了雜貨鋪,雜貨鋪里面有賣米面糧油, 美味食物,還有布料、農具, 許多有用的商品; 當然, 雜貨鋪里面的貨物不是無償提供的,貨架上的米面糧油也是要花錢買的。 而且雜貨鋪的貨幣跟現實的貨幣不一樣,從雜貨鋪中購買商品, 要用到金幣銀幣銅幣,這個葉家沒有, 好在雜貨鋪不僅賣東西,它居然收辣椒,小白菜; 勤勞的葉爸葉媽就在外面種菜,辣椒跟小白菜種了一茬又一茬,雜貨鋪里邊的存款越來越多。 當然, 存款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存款越多,需要花錢的地方也越多。 隨著存款越多,雜貨鋪賣的貨物價格也越來越貴; 從一個銅幣的桂花糕,幾個銀幣的農具,到幾十上百金幣的藥丸; 100金一本的《基礎劍法》到后來500金一本的《基礎內功》,之后各種基礎功法就沒有低于500金的。 經過多次驗證,雜貨鋪的商品價格越高,品質越好,記得有一次葉爸爸劈柴的時候不小心傷到腳,葉mama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從雜貨鋪里邊買了一顆大還丹出來,給葉爸爸服用,結果第二天,葉爸爸的傷口就好的差不多了,哎呀,這藥效太神了! 從此以后,無論雜貨鋪里邊的商品價格再高,葉mama本著走過路過不能錯過,只要是雜貨鋪的商品,她通通買下來; 這樣一來,自然花錢如流水,為了跟上花錢的速度,夫妻倆勤勤懇懇的在山谷內開荒; 當初,葉爸葉媽跟著孩子一起學了內功心法,剛開始,夫妻倆沒怎么在意,也沒特別關注,偶爾想起來,就練練; 有一次,葉mama在玉米地拔草,時間長了只覺得腰酸腿疼胳膊抬不起來,葉mama想起兒子跟她說過,運轉內功心法可以消除疲勞、緩解身體酸痛,然后葉mama就開始運轉內功心法,搬運了幾個周天之后,葉mama感覺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人也沒那么疲勞了,感覺精神的很; 晚上回家,葉mama把這件事情跟丈夫一說,夫妻倆又做了幾次實驗,他們發現這內功還是個好東西,干活的時候,不停的運轉內功,這樣一天下來,一點都不覺得疲憊,甚至還覺得干活越多,精神越好; 在外面干活的時候,夫妻倆怕別人發現他們的異樣,還會掩飾一下,干一會兒,就佯裝累了,停下來擦汗,坐到地上休息一會兒。 事實上他們兩個人一點都不累,就跟早上剛剛起來時一樣精神。 夫妻兩在外面干活需要掩飾一下,回到家里就不需要這樣了。 在家里,他們拿著農具開荒,夫妻倆一口氣干上幾個小時都不嫌累,葉爸葉媽都是閑不下來的性子,整天忙個不停,他們兩個人的體力、力量都大有長進,以這樣的狀態去開荒,自然事半功倍。 山谷平坦的地方,基本上全都被他們占了; 一開始全都是用來種小白菜跟辣椒,種小白菜跟辣椒,當然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換金幣,小白菜跟辣椒的性價比高,小白菜生長周期短,辣椒產量大,比較容易養活,不招蟲; 葉家三個孩子去部隊了,西北那地方,夏天短,冬天長; 葉二寫信回來,說想念家里的醬菜,辣椒醬; 葉mama又開始種別的蔬菜,像蘿卜、大白菜什么的,菜種的太多,家里六口人根本吃不完,分出一部分做菜干,再分出一部分做咸菜腌菜,還剩下好多,葉mama就讓葉小三帶到集市上去賣。 現在,山外風聲有點緊,葉mama聽兒子說,山外面在割什么資本主義尾巴,不許莊戶人家開荒種菜,就連養幾只雞,養幾頭豬,也管著; 他們村這地方偏僻,到時沒有人來查,也不知道能安穩多久; 外面查得緊了,去集市上賣菜的人就變少了,可鎮上的人沒有耕地,一天三頓總是要吃菜的,葉小三帶過去的兩大筐蔬菜,要不了多久,就賣完了,這兩筐蔬菜至少也能賣個兩塊錢; 一個月有九個集,算下來,光賣菜,一個月就能掙20多塊,掙來的錢全都讓葉mama收了起來,葉mama對這些錢早有打算,家里面不缺吃穿,這筆錢她存起來,等到大娃他們娶媳婦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一想到這些,葉mama心里苦…… 按理說他們家孩子,不說別的,就說樣貌,可是十里八村都是數得著的! 可是偏偏六個兒子,最小的都15歲了,最大的兩個,一個21歲,一個22歲,一個都沒成家! 前面三個小子,在部隊一直沒回來,壓的后面三個弟弟,也沒辦法娶媳婦; 葉mama在心里琢磨著,三個小子在部隊待了三年; 整整三年沒回來,他們總不能在部隊待一輩子不回來吧?這不可能! 今年不回來,她覺得三個孩子明年肯定能回來; 葉mama已經打聽好了,大王莊的王小丫,趙家村的趙大妞,還有小王莊的王招娣,這三個小姑娘模樣長的最出挑,保證大娃他們回來,一見面就會相中。 葉mama也是過來人,她對年輕人的心態,還是有幾分了解的; 相親的時候,小伙子,大姑娘全都是孝順的,能干的,善良的; 但是光有這些是不夠的,別以為她不知道,家里面的幾個小子心氣都高著呢! 長相一般的,葉mama怕孩子看不上,其實不只是孩子的心氣高,葉mama的心氣也挺高的,她本身就是一個資深看臉黨,長得不漂亮的,她都不考慮,看葉mama挑的幾個姑娘,全都是村花級別的美人; 因為不知道孩子什么時候回來,葉mama也沒敢找媒人上門說親; 現在兒媳婦人選有了,錢也攢了許多,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葉mama在家,盼著孩子回家。 葉mama對自家的三個孩子非常有信心,一點都不擔心,她看上人家姑娘,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們家孩子。 在葉mama的眼中,他們家孩子哪都好,人長得俊,又是高中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現在還是部隊里邊的解放軍戰士,吃穿都有國家管著,而且國家還給他們發津貼,這么好的條件,葉mama根本不擔心,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們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