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葉靈靈對于自己說了一連串的話,結果發音大都正確,表示很滿意,她感覺到舌頭變得更靈活了, 相信再過不久, 她就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不過她的口音還是有一點點問題,好在她現在還小, 孩童說話原本就跟大人有些不同,慢慢矯正吧。 葉小四手快的“摘”了一個小葫蘆,拔開瓶蓋,果然里面有水,葉小四是位“渾身是膽”的角色,聽meimei說這水好喝,恰好他也渴了,于是也不管其他的,張嘴就喝了起來。 這水果然好喝,葉小四眼睛一亮,“咕嚕?!币豢跉獍岩缓J的果汁都給喝掉了。 葉小五眼巴巴的看著哥哥,等到葉小四喝完了,他急忙問到“四哥,到底好不好喝?” 葉小四不耐煩回答“不會自己試??!”說完又撿起一個小葫蘆,咕嚕嚕的喝了起來……葉靈靈見了,腦門子疼,雖說真的挺好喝的,但是葉小四小朋友,這樣一直不知足的喝下去的話,會不會撐壞了? 葉小五見哥哥,一直喝個不停,連忙“摘”了一個,擰開蓋子,小心的嘗了一口,小吃貨葉小五眼睛一亮,太好喝了,難怪四哥喝個不停。葉小五也咕嚕嚕的喝了起來………… 葉靈靈看著地上多出來的空葫蘆,1、2、3、4…………7、8 不能再由著他們了,葉靈靈攔住還想再喝的兩兄弟,說到“不喝了,喝多了肚子痛,剩下的留給爸媽還有大哥哥他們喝?!?/br> 聽到meimei的話,兩兄弟這才停了下來,當然他們的肚子也喝飽了,停下來之后感覺肚子脹得慌,現在就是讓他們繼續喝,也很難再喝下去了。 葉小四“摘”小葫蘆,葉小五就往竹簍里裝,一共是33個小葫蘆,三兄妹喝了十瓶,還有23瓶,葉小五見滿地的小葫蘆,發愁了,太多了,竹簍里裝不下,于是他向哥哥求助,問到“四哥,背簍放不下這么多小葫蘆,怎么辦呀 ?” 葉小四看了兩人的背簍,說道“把背簍里面的豬草全都倒了,空出來裝小葫蘆?!?/br> 葉小五不舍得說“豬草全都到了,俺們家的豬吃啥呀?”這豬草是他跟四哥辛辛苦苦割的,讓他全倒掉,葉小五十分不舍。 葉小四撇了弟弟一眼,直接道“聽俺的,不會讓豬餓著的,等俺中午回家,在俺家附近打一筐豬草,保證讓豬吃的飽飽的?!比~小四在葉小五面前還是挺有威望的,聽見哥哥這么說,葉小五也就放下對家豬那份擔憂。 其實相對于豬草,葉小五心里更喜歡的是小葫蘆,小葫蘆里面裝著好喝的水,葉小四把兩只背簍里的青草全都給倒了出來,然后把小葫蘆一個個的往竹簍里面放,最后就連水被喝光的小葫蘆,也讓葉小五給收了起來。 葉小五覺得這些小葫蘆以后可以用來裝水,到時候家里人每人一個,等到上工的時候,帶幾個裝滿水的小葫蘆,熱了渴了就拿出來喝一點,想到這里,葉小五也不覺得小葫蘆多了,他現在覺得小葫蘆有點不夠用,他一個人一口氣能喝光四個葫蘆的水,他爸媽和哥哥肯定更能喝。 葉小四,葉小五兩人圍著大樹,反復尋找,最后膽子大的葉小四更是爬上了樹,把樹上也找了一遍,反復找了好幾遍,再三確認,沒有一個遺漏的小葫蘆,兩人才停下來。 葉靈靈看了,都不知說什么才好,一言難盡……她個子就這么點點,所以放小葫蘆的時候,全都放在大樹下面那幾個地方,至于大樹上面,也得讓她有個那個身高或者是有那個力氣,才能放的上去呀。 葉小四往樹上爬的時候,葉靈靈拉都拉不住,她一個勁的說“上面沒有啦,上面俺早就看過了,沒有小葫蘆”結果,很顯然,沒人聽她的,幸好葉小四,四肢靈活,沒摔。 葉靈靈膽子小,對安全特別看重,穿越前,她走十字路口,遇到紅綠燈的時候,哪怕是綠燈亮了,她都要前后左右看清楚了,才走上人行道。 她不但重視自己安全,親友的安全也是她所重視的,這次她沒攔住葉小四爬樹,心里不得勁,有點難受。要是摔斷腿摔斷胳膊,不得一輩子愧疚不安生,以后再也不耍小手段了,葉靈靈自我反省了起來。 葉小五把小葫蘆全都裝進背簍里面之后,他還很機靈的拿了一些青草蓋到小葫蘆上邊,不然的話,小葫蘆這么可愛,被人看到了,人家跟他們討要,他是給還是不給? 要是給的話,他心疼不舍的,要是不給的話,人家肯定背后罵他小氣鬼,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直接用青草把小葫蘆全都擋住,這樣行人看不到了,小葫蘆就安全了??吹某鰜砣~家兩兄弟都很護食,他們家的東西再多,也不舍得分給旁人。 這小葫蘆里面裝滿了水,背簍里面裝了這么多的小葫蘆,一下子變重了很多,兩個小人兒,背起小背簍,沒走幾步,臉都憋紅了。 見狀,葉靈靈連忙勸說“還是別背了,等爸爸mama來吧!”要是讓兩兄弟一路背回去,還不得累成什么樣呢,再說兩人一個六歲一個八歲,都是小孩子,小孩被重物壓的話,會被壓得不長個子。 說葉爸葉媽,他們這會兒正在地里面干活兒,葉媽在玉米地里拔草,這秋天的草,長得飛快,前頭這塊還沒拔完,后頭的草,又長了出來。 這地里的草總是除不完,村里的婦人跟大孩子們日日在地里除草,這野草與農作物爭肥水,除草后,肥水會集中供給莊稼,莊稼才能長的更好,這個時候葉家村還不知道有除草劑這種東西,實際上就算知道了,也沒錢買,整個村子窮的叮當響。 葉村長抬頭望了望萬里無云的天空,無聲的嘆了一口氣…… 最近兩年的天時不好,雨水少了,最近一個月,一場雨都沒有,這秋天的日頭又毒的很,要是不澆水,幾天時間下來,地里的莊稼就打焉,等秋收的時候就得減產。 他們葉家村這樣還算是好的,附近只有他們一個村子,村子邊上還有一條小河,只供他們村子使用,不像外面村子,為了一口水,都要打破腦袋。 山上的泉水,在葉家村的村外形成了一條小溪流,這一年到頭小溪流都沒斷過流,一村子都指望著這條小溪流,不然就靠村里的兩口井,大家連吃水都困難。 前段時間出去,發現外面不少大河都見底了,很多莊稼都被曬的發黃,估計今年外面村子的收成,還不如上一年的收成。 老村長的憂愁,沒人能懂,葉家村跟外面隔了一座座高山,村人自給自足,許多人,一年到頭也不會出一次山,大多數人對大山外面一無所知,村里的孩子雖然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山路難走,沒有大人的陪同,哪能走得出去,而大人們,又因為山路艱險,不愿孩子冒險,許多孩子一直長到十六七歲,娶親的時候,才會跟著大人出一次山。 現在山外面家家戶戶鬧饑荒,葉家村比起他們,到是成了一處桃花源。 葉爸爸和村里的壯勞力,挑著扁擔,往田里面澆水,近一個月不降雨,地里的苗都快干死了,等不到雨水,只能靠人工挑水來澆灌莊稼。 幸運的是,他們田地邊上,有條不斷流的小溪,就算這樣,挑了一上午的水,葉爸還是累得不輕。 葉媽在玉米地拔草,那玉米地,又悶又熱,進去一會就熱的滿身是汗,那汗水順著臉頰一滴一滴往地面流,偶爾還會有汗水流進眼里,可兩手都是草汁泥巴,就是想擦一下汗,都辦不到,只能強忍著。 而且長時間彎腰,一會兒就會覺得腰酸背痛,葉媽帶著葉大娃跟葉二娃和葉三娃,還有徐毅四個半大小子,他們五個人負責一塊玉米地,五個人中,葉媽顯然是除草除得最快的,然后就是大娃,徐毅也不錯,他原先沒怎么干過這些農活,雖然會,但是談不上熟練,如今從同一個地方開始往前除草,他的速度已經不下于葉大娃。 葉媽見了,直夸他,說他有種田的天賦,天生就是伺候莊稼的好把式。(徐毅:……… 徐毅干活賣力,葉爺爺就把他的公分,從五公分調至六公分。 徐毅聽了連忙道謝,葉爺爺搖頭說“不用謝俺,這是你應得的,你干活賣力,俺都看在眼里?!闭f完這句話,葉爺爺看了一眼蹲在玉米地里面磨洋工的葉三叔,嘆了口氣。 第29章 葉老三 葉村長見葉老三偷懶?;? 胸口氣悶,他特意大聲叫道“都好好干活,要是讓俺逮到誰在磨洋工, 今天的公分減一半?!闭f完,就盯著葉老三。 葉老三被他爸又是瞪,又是吼的, 心里氣的不行,沒處撒氣,他只好把火氣撒在野草上, 用力地拔起了野草。 葉爺爺見葉老三開始賣力干活,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葉老三是他兒子, 村長的兒子帶頭磨洋工,這是起了個壞頭,要是他不管, 葉老三帶壞了風氣, 村里人都跟他的三兒子學,干活的時候不賣力氣,那地里的草誰來除?河里的水誰來挑?沒人干活,等到秋收的時候, 全村都喝西北風。 說起葉老三真是一言難盡。 有句老話說得好, 百姓愛幺兒,葉老三是家里的小兒子,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jiejie, 他自己又聰明伶俐,小時候還是很討人喜歡的,之所以用“小時候”這三個字,因為葉老三長大之后,惹的父母兄弟跟他都不怎么來往了。 葉老三小時候,父母寵愛,哥哥jiejie都讓著他,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是新衣服什么的全都先緊著他來,結果,太過溺愛,把他的性子養的有些獨。 哥哥jiejie長大了總是要成家的,哥哥們成家之后,有了媳婦,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弟弟跟自己的媳婦孩子比,自然是自己的媳婦和孩子更為重要 可葉老三用一副“娶老婆忘了弟弟”的語氣責怪哥哥,怪他們偏心,有好東西不給他這個弟弟,反倒給外人,而他嘴里的外人,可是他哥哥好不容易娶來的媳婦和孩子們。 要知道,葉家村的位置不好,位處深山老林,小伙子娶媳婦都不容易,外面的人一聽媒人說男方是葉家村的。疼女兒的人家,大都會直接拒絕,剩下一些不重視閨女的,也會獅子大開口,狠狠的要一筆聘金。所以說葉家村的青年娶個媳婦真的非常不容易。 這些都是小矛盾。 葉老三娶媳婦的時候,非要娶一個有文化的,有文化的閨女,哪里會愿意嫁進一個小山村,原本一家人都沒抱希望,可誰知出了個意外,葉三嬸家里出了事,需要一筆錢,媒人就找了過去,可人家提的要求,就是縣城也沒有幾家能辦得到的,他們家張嘴就要四大件還要附上500塊禮金,這不是為難人嗎,葉家本來想回話說,這個閨女他們葉家娶不起。 然而葉老三,聽說人家閨女是小學畢業的,就在家里逼著父母向人家提親,還放狠話:如果娶不了這個姑娘他寧愿打一輩子光棍,還說“要是爸媽樂意有一個打一輩子光棍的兒子,俺就不說其他的了,反正俺不怕丟人?!?/br> 兒子都這么說了,父母哪會舍得讓兒子打一輩子光棍了?葉爺爺葉奶奶兩人只好咬咬牙同意了這門親事。 不過女方提的條件,葉家實在辦不到,后來再三協商,終于定下了四大件換成兩大件,另外又給了一筆聘金。 就這樣也把葉家多年攢的家底給掏空了。 而葉家老大當初娶媳婦的時候,就用了一口袋玉米面做聘金,這玉米面當作一毛五一斤,一口袋玉米面,統共也沒100斤,就算按照100斤來算,娶房媳婦,花了15塊左右的成本。 至于葉家老二娶葉媽的時候,因為葉媽樂意嫁,所以李家提的要求不高,七七八八加起來也不到50塊錢。 而葉老三娶媳婦的時候,還要四大件,雖然最后只買了縫紉機跟手表,可再加上禮金的話快有上千塊了,掏空了葉家的家底,做哥哥的哪會沒有意見,就算做哥哥的大方,不介意,可兩個嫂子,怎么會不介意,憑什么小叔子娶親,給那么多的聘禮,而她們的那么少,這不是讓她們矮了快要進門的弟妹一頭。 葉大嫂覺得這個錢是他們大房這些年辛辛苦苦賺來的,結果他們一分錢沒看到,都被父母花在了弟弟身上,葉大嫂滿肚子委屈,整日跟葉老大念叨,葉老大是個老實的,耳根子也軟,聽他媳婦這么說,時間長了,還真覺得父母偏心,用他們大房的辛苦錢補貼弟弟,這樣想,兄弟間自然就生分了。 而葉媽比起葉大嫂,更是覺得委屈,她進葉家七年時間,給葉家生了五個兒子,也沒看婆婆給她買個大件,結果葉老三娶媳婦,又是縫紉機又是手表,葉媽氣的躲在屋里嗚嗚的哭,還是葉爸拍胸脯保證以后也給她買縫紉機跟手表,她才破涕為笑。 因為葉三叔娶親的事,三兄弟之間關系不似以往那般親近。葉爺爺,葉奶奶見了,也無可奈何,只能嘆氣。 等到葉三嬸進門后,葉三叔又開始作妖了,他心疼媳婦,他媳婦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怎能跟著他們這些人下地干活呢,所以他媳婦進門后,就沒下過地,每天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飯,過得挺清閑的,這時候兩個嫂子雖然羨慕,但是每家都有著一連串的孩子,自然不能跟他們學。 結果當年分糧的時候,葉老三家里只分了不到兩口袋的口糧,當時兩個哥哥還勸他,讓他把媳婦也帶出來上工,哪怕能賺一口口糧,也是好的,結果翻過年,葉老三家還是他一個人來上工,媳婦養在家里,兄嫂見了心里只搖頭,不過反正都已經分了家,他們到不好管弟弟家的家務事。 葉老三自小就嬌養慣了,哪怕分了家,也不習慣每日清粥稀飯,所以他那點口糧兩個人吃,沒多久就見底了,于是老宅跟兩個哥哥家,就遭殃了。 葉老三,三天兩頭上門借糧,剛開始磨不開面子,葉老三要多少就借多少,可時間長了,也不見葉老三還一點,兩個嫂子臉色就不好看了,后來葉老三再來上門借糧的時候,兩個嫂子就給臉色看了,葉老三十分生氣,跑到老宅,找父母告狀,要父母給他撐腰。 這個事情二老怎么可能幫著葉老三,就連他們的口糧,都快被葉老三給借光了,這個三兒子干活的時候偷懶?;?,人家跟他一樣壯勞力,挑水施肥干些重活,一天能得10個公分,可他非要混在人家婦女一塊,一天下來給八個公分,就連這八個公分,還是看在他是他兒子的份上。 葉老三見父母不給他撐腰,哥哥也不出來為他出頭,心里便恨起了哥哥跟父母。 可是沒了父母跟哥哥的補貼,葉老三家連清粥稀飯都喝不起了,他又不想低頭去求父母哥哥,只好用錢在村里換了一些糧食,葉三嬸過門的時候,帶了一些壓箱底的錢,可是只出不進,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后來還讓葉老三想到了個好主意,他媳婦是個文化人,能寫會算,可以當村里的會計,這樣的話,活也輕松,又不用下田,家里也有了收入。 葉老三興沖沖地跑去找葉爺爺,跟葉爺爺說了他的想法之后,葉爺爺也只說他會考慮,就打發葉老三回去了。 葉爺爺琢磨著,他們家老三不是個勤快人,以后靠他養家,肯定是不成的,這時還沒有孩子,等有孩子的話,老三家的日子肯定會過得更加艱難。 讓老三媳婦做村里的會計,的確是個出路,到時候再怎么著老三一家都餓不著,可是這老三媳婦,進門就分出去了,比起老大家跟老二家的,這個三兒媳,統共跟他說過兩句話,所以他對三兒媳是個什么性子,為人咋樣全都不清楚。 村里的會計,是個重要的崗位,想做村里的會計,為人必須公證,若不然這個公分亂記一通,可就亂了。除了“為人公正”這一個條件外,還得有手段,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不然鎮不住村里的那些懶漢懶婆娘。 而老三媳婦,進門這些年,一次地都沒下過,整日呆在家中不出門,也不跟村里人往來,就連他們家也不常來,葉爺爺估計他這三兒媳連村子里的人,都認不全。 讓兒媳婦接他的班,葉爺爺沒什么不愿意的,他要求不高,不用做得怎樣好,只要不讓人說出個大錯來,他都能兜得住,不過他不會貿貿然作出決定。 葉爺爺打算先考察一下三兒媳的品性能力,只要過得去,他就提老三家的做村里的會計。 不過他這個做公公的,也不好往兒媳婦身邊湊,然后葉爺爺打算讓葉奶奶和大兒媳,二兒媳幫他看看…… 葉老三第二天又跑過來,追問葉爺爺“考慮的怎么樣了?” 葉爺爺說“這事一時半會還定不下來,老三,先讓你媳婦跟著你嫂子下地干活,這會計的事等過段時間再說?!比~爺爺原本是好心,讓大兒媳跟二兒媳帶帶三兒媳,一來好認認村里人,二來也順便考察一下三兒媳的為人處事。 結果,葉老三聽到讓他媳婦上工,反應特別激烈,一會嚷嚷爸媽偏心,一會又喊爸是舍不得會計這位子,想霸占著不放……直把葉爺爺氣了個倒仰,老三這狗脾氣,翻臉不認人,誰愛慣著他就去慣著,反著他這個老頭子不管了。 第30章 小葫蘆 這天中午葉爸葉媽下工后, 就過來接葉小四跟葉小五。 可能有人會奇怪,這邊山坡挺多的,怎么葉爸葉媽就能那么快找到孩子?這個時候既沒有手表電話也沒有定位系統, 咋把人找到地呢。 這個時候,葉家村的通信基本靠吼,想要找孩子, 葉媽出馬一個頂倆,葉媽一聲“小四—小五—你們在哪?”聲音覆蓋大半個葉家村。 葉小四,葉小五聽到了, 兩兄弟齊聲叫道“俺們在這里—” 葉靈靈感覺兩耳嗡嗡響,連忙用手捂住耳朵,果然做對了…… 葉媽喊道“你們在哪邊?” 葉小五大喊“俺們在山坡上!” 葉媽郁悶了, 這孩子咋抓不住重點呢,俺想問他在哪里,他回答在山坡上有什么用, 這是周圍全都是山坡, 一喊話,全是回音,她到底去那邊找孩子呀? 葉小五喊完了,葉小四又開嗓子叫到“媽—俺跟弟弟, meimei在西山坡這邊—” 葉靈靈雖然已經用力地捂住了耳朵, 但是耳中還是能聽到葉小五,葉小四跟葉媽的喊聲,她這時候還有心情遐想…… 葉靈靈心想, 怪不得山里人唱山歌特別好聽,中氣十足,這肯定是因為山里人一喊話,總是有很大的回音,如果是在平原地區,喊一聲,就能知道人大概在哪個方向,順著聲音就能找到人。 可是山里,喊一聲,然后到處都是回聲,根本分不清想要找的人在哪個方向,還不得把一句話換成七八句來問清楚位置,說不定還要喊更多的話才能把人給找到。 這樣長期練下去,山里人肺活量超級足,而且嗓子也被練的又大又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