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安安伸手過來:“眼睛里進沙子很難受的,mama我也幫你吹?!?/br> 顧茂暉小聲在唐蘭耳邊說了一句:“下次我鎖門?!?/br> 唐蘭:“……” 安安自己偷偷跑了出去,羅桂芝正洗衣服呢,顧茂暉怕她擔心,抱著安安準備回家,臨走前囑咐唐蘭:“中午十二點的火車,咱們路過黃家把安安送過去,時間也來得及?!?/br> 羅桂芝多年以前去過北京,一路上她感慨不已,說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了,唐蘭扒拉著盒飯,抬頭說道:“桂姨,你哪一年去的北京???” 唐蘭的臉上沾了兩顆飯粒,顧茂暉說了一聲別動,替她捏了下來,羅桂芝回憶了好久,緩緩說道:“四八年?!?/br> 1948年啊,那時候還沒建國,大眾還把北京喊作北平,歷史的滄桑感迎面而來。 下了火車,桂姨一個勁的念叨,說變化太早,自己都不敢認了。 街上的公交車、路邊的電影院、舞廳,城里的一座座高樓,桂姨揉了揉眼睛:“怪不得都說北京是現代大城市,可是比小地方強太多了?!?/br> 桂姨這些年的記憶混亂模糊,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對于時代的變化的感知也不如普通人,她最近也在慢慢適應中,挨餓的年頭她也經歷過,那時候連樹皮都是寶貝,哪里像現在,吃得飽穿得暖,大粗糧可以敞開吃了。 唐蘭發現,北京的個體戶比丹陽市要多得多! 她心里的小火苗燃燃生起,現在成衣店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干了,不為別的,還是客源不多的緣故,以前的話,丹陽市一共也沒有幾家成衣店,僧多粥少,來她店里買衣服的人自然就多。 可是隨著政策的逐漸寬松,街面上的門店越來越多,客人的選擇性越來越多,成衣店再出新的款式,也不會恢復到剛開始的輝煌,要知道,唐蘭開的成衣店可是丹陽市的第一家。 可是北京不一樣,這里是首都,光是市區建成的面積就比丹陽市大好幾倍,人也更多,想必消費水平也高,現在才是八十年代初,等再過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漸漸進入了小康水平,做生意會賺的更多。 至于唐蘭以后的日子,唐蘭看了一眼顧茂暉,估計會和這個男人綁在一起了吧。 唐蘭對于未來還是有些期待的,即便她知曉數年的變化,可是生在其中,一點點感知,日新月異的微小改變和歷史上一個簡單的數字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唐蘭下火車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內心就一直涌動著一個想法:要不要來北京? 只是她在仔細一想,覺得這個想法實現比較難,她自己還好說,如果她打算做生意,這份工作可以不干,可是顧茂暉呢,他是一廠之長,怎么能輕易辭職?如果說調職的話,想調到北京……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唐蘭一個勁的唉聲嘆氣,顧茂暉問:“想什么呢?” 唐蘭感慨道:“要是能搬來北京生活就好了?!?/br> “你很喜歡北京?” 唐蘭白了他一眼:“誰不喜歡???這可是北京,祖國的首都,文化政治中心,也是發達的城市之一,在這生活便利多了?!?/br> 顧茂暉帶她們住進了王府井附近的酒店,羅桂芝問道:“這酒店這么氣派,一定不便宜吧?咱們是來看病的,不是來享受的,隨便住一個招待所就行了?!?/br> 顧茂暉指指唐蘭:“媽你別擔心,唐蘭有錢?!?/br> 唐蘭:“……” 要說羅桂芝,這些年經歷的落差感可太大了,從有錢人家的舊氏嬌嬌女,變成現在為了酒店錢心疼的普通百姓,唐蘭雖然沒見過羅家的顯赫,但從留下的那幾件古董便能推測出羅家的富貴。 滄海桑田,世事難料,最重要的還是要珍惜當下,這話是羅桂芝說的,她也是一個活的通透的人。 第129章 燙 顧茂暉已經提前聯系好了醫院, 大夫臨床了二十幾年,經驗豐富,顧茂暉說是別人介紹的,一大早三個人在附近的早點鋪吃了早點, 顧茂暉要了一碗豆汁,只喝了兩口就苦著臉放到了一邊, 早點鋪的老板念叨說:“你們這些外地來的,來之前心心念念都想嘗嘗地道的豆汁, 可真點了最多喝一口,我跟你說, 這豆汁咂摸咂摸可是很有滋味?!?/br> 在早點鋪吃飯的大部分都是胡同里的居民, 偶爾也有幾個是外地來北京辦事的,這年代旅游的人還很少,大部分去外地都是以工作的名義。 精神方面的疾病,還是要靠藥物和保持好心情來控制, 要說完全治愈很困難,但是可以盡量保持讓病不再發作,醫生給羅桂芝做了精神評估,和在丹陽市的結論差不多,她發病后不具備什么攻擊性,而且病因主要是受了刺激, 這些年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才會瘋瘋癲癲。 現在羅桂芝有顧茂暉他們照料,又有了穩定幸福的生活, 只要按時吃藥,別受刺激,相信她能保持現在的情況不復發。 聽到這樣的話,三個人的心總算放下來一半,一共去了醫院三天,做完了所有的診療拿到藥,顧茂暉建議去□□看看。 天/安/門的人不算多,廣場上有拍照的,五毛錢可以拍一組照片,這時候照片都是黑白的,顧茂暉和唐蘭商量:“咱們好不容易來一次,要不照幾張?” “行啊,也算是很有紀念意義的照片了?!?/br> 三個人先是合了一張影,背后的天/安/門城樓被收進了鏡頭,隨后顧茂暉和羅桂芝單獨照了一張,這是他們母子的第一張合影。 羅桂芝推推顧茂暉:“你和唐蘭也照一張?!?/br> 顧茂暉摸摸鼻子:“那照吧?!?/br> 拍照的師傅喊了一聲:“靠近一點靠近一點,小兩口就別害臊了,笑一笑?!?/br> 在按下快門的前一刻,顧茂暉的手摟上了唐蘭的腰,鏡頭里的,是一張心滿意足的笑臉。 唐蘭和羅桂芝打算去商場逛逛,買東西永遠對女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這次過來,唐蘭帶上了自己和顧茂暉所有的全國票,她又跑出去用群里的東西換了一點,顧茂暉經常出差,每個月的補助里有全國糧票,他用不完都攢了起來,年底作廢,今年馬上就過了一半了,留著也沒什么大用。 顧茂暉對買東西不感興趣,不過既然她們兩個興致勃勃,他也只好跟在后面逛。 王府井的步行街上高樓林立,臨街都是商鋪,最有名的就是東風市場,東風市場也就是后來的東安市場,1966年更的名,直到88年才改回了東安市場,到了九十年代,新建成了新東安市場。 三個人從東邊的金魚胡同穿過來,遠遠的就瞧見了東風市場四個大字,羅桂芝指著北京市百貨大樓說道:“那個樓也氣派,一會兒出來也去逛逛?!?/br> 一樓是日用品和小百貨,樣式種類多的讓人目不暇接,衣服在西側的柜臺,柜臺前擠著很多人,唐蘭踮著腳往里面張望,款式比丹陽市商場里時髦很多,聽說還有外國貨。 抹著紅嘴唇的售貨員大聲喊道:“今天新到貨的衣服數量很多,大家不要擠,排隊,排好隊一個一個買,價格都寫在上面了,大家自己看?!?/br> 怪不得這么多人,原來是有新品的服裝。 抹著紅嘴唇的售貨員大聲喊道:“今天新到貨的衣服數量很多,大家不要擠,排隊,排好隊一個一個買,價格都寫在上面了,大家自己看?!?/br> 怪不得這么多人,原來是有新品的服裝。 墻上掛著“顧客至上,信譽第一”的橫幅,透過透明的柜臺,唐蘭看見最里側有皮手套賣,看皮質質量很不錯,唐蘭問:“皮手套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