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舅姥爺?” 安安眨眨眼睛:“是九爺爺告訴我的?!?/br> 唐蘭苦笑不得,九叔這是要走“曲線救國”的政策,唐蘭也沒糾正,從這這次點滴的接觸,唐蘭知道黃愛國是個好人,也是真心相對外甥女好,她也不忍傷他的心。 唐蘭說道:“mama去廚房端菜,你好好和舅姥爺九爺爺玩,不許淘氣,知道嗎?” 黃愛國喜出望外:“唐蘭……” 唐蘭沒抬頭,快步跑去廚房:“我去幫忙?!?/br> 唐蘭聽到背后九叔說:“你也別心急,這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嗎?人家唐蘭也沒抵觸你們?!?/br> 飯菜擺滿了餐桌,這頓午飯很豐盛,黃家也是下了力氣,魚rou湯菜樣樣俱全,一點不亞于后世的飯菜。 土豆燉牛rou、辣炒花蛤、蒜薹炒臘rou、木耳炒雞蛋、紅燒茄子、rou末蒸蛋,湯是羊rou蘿卜湯。涼菜有老醋花生,涼拌海蜇皮。主食是南瓜餅和高粱飯。 這么豐盛的酒菜,比結婚飯店里的酒席還要好,吃這么一頓,恐怕大半個月的供應都吃沒了。 席間黃愛國媳婦一直給唐蘭和安安夾菜:“多吃點多吃點,在這就跟自己家里一樣,千萬別客氣?!?/br> 黃愛國從柜里拿出珍藏的茅臺酒:“這酒我可藏了好幾年了,今天便宜九哥了,咱們哥倆慢慢喝,得咂摸出味來?!?/br> 九叔把酒杯遞過去:“咱倆喝,保管不糟踐好酒?!?/br> 黃愛國媳婦把桔子汽水放在桌上:“他們男人喝酒,咱們喝點汽水。安安喜歡喝橘汁還是橙汁口味的?” 安安舉舉手:“我要橘汁的!” 席間黃愛國和九叔在聊時事,現在人們獲取消息的途徑多了很多,除了傳統的報紙收音機,現在又多了電視機,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事。 黃愛國說道:“七月那會兒頒發了新的規定,鼓勵待業青年從事個體經營,服務業商業很多都租給了個人,這也是利民的好事,城里開了很多店鋪,你弟妹出去買東西,可是方便了不少?!?/br> 黃愛國媳婦接道:“那可不,買東西方便多哩,光是早點鋪子,咱們這條街就有三家,想吃啥都有,哎就是如今做啥都要票,總覺得受到限制,以后不用票該多好?!?/br> 九叔說道:“你們兩口子全是吃商品糧的,手里每個月的票都花不完,還怕啥?!?/br> 黃愛國又說:“話是這么說,但什么都計劃著買,不夠舒心,對了,北京的戰友寫信給我,說北京地鐵開通了,這一年一年的變化太大了,估計我下次再去北京,都不敢認了?!?/br> 安安好奇的問:“舅姥爺,地鐵是啥?是地下的鐵嗎?” 黃愛國放聲大笑:“地鐵是一種交通工具,和火車公交車差不多,速度特別快,是建在地下的?!?/br> 安安琢磨了一會兒:“安安不明白?!?/br> 黃愛國給安安夾了一塊南瓜餅:“等以后有機會啊,舅姥爺帶你去北京坐地鐵?!?/br> 作者有話要說: 中國最早的一批商品房是1982年的深圳,劇情需要提前了半年多,忽略掉這個bug。 第61章 福利房討論 吃完飯唐蘭主動去洗碗, 黃愛國媳婦擦了擦廚房的灶臺,客廳里開了電視, 在廚房也能聽見外面電視劇的聲音。 十四寸的電視算不上大, 但這是彩電, 看習慣黑白電視的安安很新奇:“舅姥爺,這個電視可真好,哥哥jiejie穿的衣服都是帶顏色的?!?/br> 收拾好后幾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 黃愛國靠在藤椅上看報紙, 九叔指著電視說:“唐蘭你看,彩電!” 唐蘭平靜的應了一聲, 并沒有表現出驚訝來。 九叔念叨說:“大彩電啊, 你咋都不好奇?!?/br> 唐蘭心說, 以后電視會越來越薄, 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完善,她一個現代人, 怎么可能會好奇八十年代的小電視。 這棟樓入住的住戶不多, 還有很多空置房,不僅是這棟,隔著兩條街還有商品房,現在正在建造中, 預售連十套都沒賣出去。 商品房……唐蘭咂摸這三個字的含義,八十年代的中國,商品房剛剛興起的時代, 可能大多數人思想觀念還未轉變,再者也是囊中羞澀,能買得起的鳳毛麟角。 唐蘭問黃愛國:“買商品房的都是什么人?” 黃愛國說道:“在你九叔這樣的人眼里,買的都是傻子唄?!?/br> 九叔咳咳兩聲:“我這不是開玩笑嗎?你這房子雖然貴,但住著是真舒服,不過你也太浪費了,兩個人買三個臥室的房子?!?/br> 黃愛國默默想,當時買房他們兩口子也思慮過,結婚十多年一直沒生育,開始還跑各大醫院看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后來兩個人也不再抱希望,黃愛國總覺得,是自己沒及時照顧外甥女,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黃愛國兩口子后來也想開了,沒孩子就沒孩子,兩個人相扶到老也能過,以后有退休金,國家還給養老,沒啥可怕的,身邊親戚朋友勸他們領養一個、或者親戚的孩子過繼一個,他倆也沒同意。 當時買房,他們兩個人買一室一廳就足夠了,可黃愛國潛意識里想,萬一找到英子呢,也不知道她過的好不好,家里多兩個房間出來,以后找到英子,她如果愿意住家里,也有地方住。 黃愛國說道:“商品房現在買的主要是歸國華僑,在國外待的時間長了,對居住方面要求比較高,嗯……手里的余錢也多一點,還有就是在國內工作的外國友人,比如樓上的皮特,是澳大利亞人,來咱們這里一年多了,本地的人買的少?!?/br> 商品房購買沒有什么限制條件,商品房售價高,官方的價格是一百元一平米,唐蘭忍不倒吸一口涼氣,八十年代的一百塊啊,如果按照一百平算,萬元戶的頭銜全砸到商品房上了。 他們這里不是大城市,聽說大城市的商品房更貴,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 唐蘭做生意掙到一些錢,收益加在一起,倒是買的起這房子,只是價格……實在讓人rou疼。 唐蘭忍不住好奇,黃愛國究竟是什么身家,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竟然住的起這么貴的房子。 怪不得周圍冷冷清清的,入住的人這么少,如此高的房價,誰承受的起? 不過唐蘭也要承認,這里的環境確實好很多,樓下有專門巡視的大爺,陌生臉進來盤問幾句,這里地上很干凈,也沒有亂扔的垃圾,不像其他地方,臭烘烘的垃圾堆令人作嘔,花錢,也買了好的服務。 不過這座北方的城市,唐蘭沒打算購置房產,她是清楚后世房價噴井式爆發的,但漲幅最大的,還是北上廣而已。 唐蘭暗搓搓的做著美夢,她要把賺到的錢都拿去上海北京買房,過幾十年躺著收房租,有幾套房就成了人生贏家。 這么想她又覺得有些羞愧,只想炒房不想如何打拼事業和咸魚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