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大半夜的,笑啥?”顏立本被她吵醒了。 “睡你的覺,瞎打聽啥!” 廖娟又嗤得樂出聲,越想越覺得是,不去鉆草垛,頭上哪來的稻草吶! 隔壁屋里,傅冉輕聲埋怨著:“三哥,下回不許這樣了,太丟人了?!?/br> 天知道那會兒有多緊張,趴在草垛上不敢吱聲,生怕被夜里守稻谷的莊稼漢聽見。 顏冬青低低笑,湊到她耳旁道:“不這樣了...下回朕帶你去河灣?!?/br> 傅冉惱得捶他:“要去您自個去吧,別拉上我!” 以后大魏子民要是知道他們英明神武的皇帝愛鉆草垛,還不得笑掉大牙。 萬歲成天跟糙老爺們混在一塊,自然什么話都聽過,早就聽人講最銷魂的地兒不是炕是草垛,到今天才試了回,果然妙不可言。 兩人卷在一個被筒里輕聲說著話,顏冬青道:“朕明早去趟劉溝子鄉?!?/br> 傅冉輕聲道:“要蓋磚窯了?” 顏冬青嗯了聲:“朕先過去看看,給他們忙忙?!?/br> 寒霜過后,旱稻就該收了,劉二柱跟大丫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在地里收割,顏冬青去的時候,兩口子才剛收完一塊地,還有一大塊沒動。 見大丫挺著肚不方便,顏冬青道:“我來?!?/br> 說話間,拿過她收里的鐮刀。 大丫忙道:“那咋成...我還能干!” 盡管大丫已經成了人婦,可對著顏冬青還是不好意思,她男人是個糙漢子,干重活累活,她覺得沒啥,眼前的妹婿干干凈凈的,哪能讓他染身臟。 僵持間,劉二柱揚聲道:“大丫,就讓大兄弟給咱搭把手!你回家燒飯給咱送到地里!” 媳婦眼見就生了,偏又趕上收糧,老子娘要給他們收,兩個弟媳婦撒潑打滾不讓,說老兩口要是給他們收糧,也得給她們收,要不就把家砸個稀巴爛,誰也別想過日子。 劉二柱跟大丫都不是會吵架的人,小兩口抱著不吃饅頭也要爭口氣的心態,誰也不求了,悶頭自己干。 “大兄弟,等俺把稻谷打出來,俺給你送點大米!都是粳米,煮出來的飯可軟著呢!”劉二柱心里頭感激他。 顏冬青不客氣的應聲,捋一把稻穗看了看,揚聲問劉二柱:“你這一畝地能收多少斤稻谷?” 提起這個,劉二柱就高興:“估摸著得三百多斤!” 生產隊地沒分開時,一畝地最多只能收兩百來斤,一來因為地是公家的,大家伙兒干活沒積極性,拖拖拉拉上哪能種好莊稼,二來也是因為劉二柱去農機市場特地買了稻種,說是新出的雜交水稻,畝產量可比原來高太多! 收成好,劉二柱也就有盼頭,絮絮叨叨說了好些。 顏冬青問他:“你說的雜交水稻,誰研究的?” 劉二柱哪懂啥研究不研究,只顧著高興:“俺聽說他叫袁、袁啥來著...俺給忘了...” 忙到天擦黑,顏冬青才騎自行車回城,途徑郵局時,進去看了看,瞧見有農業雜志,花五毛錢買了一本。 晚上坐臺燈下翻看,傅冉喊了幾聲讓洗腳,他也不理。 “三哥,您看什么呢?”傅冉把洗干凈的蛋蛋先塞進被窩里。 顏冬青拉傅冉坐下,翻給她看:“劉二柱說他地里種的水稻畝產三百多斤?!?/br> “三百多?”傅冉驚訝:“這么多吶...” 在大魏,太傅夫人私房錢存的不少,金銀珠寶拋開不談,光是良田就有千畝,每年佃戶都會來交糧,傅冉有耳聞,一畝地只能收百來斤。 “三哥,您的意思是?” 顏冬青道:“等磚窯蓋上,朕想去找找這個人?!?/br> 地里的旱稻前腳收完,劉二柱后腳就動了工,蓋磚窯不比蓋房,砌墻的磚必須結實,青磚最好,但太貴,得要一分錢一塊,紅磚稍便宜點,八厘一塊。 “大兄弟,俺粗略的算了筆賬,要是買青磚,整套下來,咱們手里頭的錢不夠使,用紅磚吧,紅磚也成,就是沒青磚耐燒?!?/br> 磚窯燒磚,窯孔里的溫度高,長年累月下來,可能會燒塌方。 顏冬青道:“用青磚,差的錢我墊上?!?/br> 劉二柱直撓頭:“總讓你掏錢...” 顏冬青抬抬手:“年末算賬,掙的錢還上就行了?!?/br> 劉溝子鄉沒磚窯,想買磚還得去縣城,光是拉磚,兩人來來回回就折騰了不少趟。 大老爺們跟女同志天生就不一樣,有些活兒沒學過,自個也能摸索出來,萬歲以前哪干過瓦匠工,現在照樣能踩挑砌墻,還挺像回事兒。 顏冬青擱鄉下忙活,傅冉成天在裁縫鋪,可憐蛋蛋,跟沒了老子娘似的孤兒,天天野在外,追著礦上的大孩子跑,揮鐵鉤子沖鋒殺敵,臟兮兮的像剛從煤礦里掏出來。 趕著晌午太陽大,傅冉掛上澡罩給他搓個澡,黑乎乎的小手全是泥,一條一條往澡盆里滾。 傅冉拾起給他看:“看看你有多臟?!?/br> 蛋蛋還挺嫌棄,咦嗚一聲扭開頭:“扔了,扔了!” 傅冉好笑,改給他搓脖子,才注意到他脖子里起了紅色小點,耳朵后邊也有,上下查一遍,咯吱窩大腿里都是。 傅冉被嚇壞了,忙喊顏冬青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