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大爺,我想買你的山羊?!?/br> 老大爺一愣,瞅著眼前兩個娃,低聲道:“小同志,俺要賣就賣整頭,家里大人讓出來買的吧,回去跟大人講一聲,一斤兩斤俺不賣?!?/br> 顏冬青道:“我買整頭?!?/br> 老大爺又是一愣,驚疑不定的打量顏冬青,一旁的傅冉忙說:“家里辦事走不開人,讓我和三哥過來看看?!?/br> 老大爺立刻明白了,臉上也帶了笑:“是辦喜事吧?” 城里不比農村,rou票油票到月就失效,想存都存不住,哪家要是碰上辦喜事,少不得要來農村想辦法整點米面糧油。 傅冉沖老大爺甜笑:“哎!是辦喜事?!?/br> 小女娃白凈凈的,瞧著就舒心,老大爺沒再多問,說要領兩人去生產隊。 傅冉糊涂了,上頭嚴禁私人買賣,房前屋后多開墾一丈地、多養一只老母雞都得割資本主義尾巴,怎么生產隊還帶頭倒賣上了? 不止傅冉糊涂,顏冬青也沒明白,拐彎子套話:“大爺,我跟您問個事,家里人還想弄點豬rou,生產隊能賣嗎?” 老大爺往煙袋鍋里塞一撮旱煙絲,點燃吧嗒吧嗒抽了起來,沉吟道:“這事兒俺定不了,這樣...回頭到生產隊,俺跟隊長說一聲,要是他說沒問題,就能賣給你?!?/br> 說著,他壓低聲音道:“小同志,對外可不能亂說,真攤上事,咱都得惹一聲sao?!?/br> 傅冉好奇的問:“明知道要攤上事,生產隊還帶頭...這不是知法犯法嗎?” “小女娃,你知道啥...不是走投無路,你當俺們愿意擔這風險呀!” 老大爺嘴巴不把門,問一句說十句。 老大爺家住儲集鎮劉溝子村,去年春天,上頭給指標,要他們年末往糧站交一萬斤小麥,五千斤黃豆,結果逢上干旱,到年末指標才完成一半,好說歹說,上頭才放寬政策,要他們今年給補上。 今年小麥種倒是撒進地里了,就是連著一個月沒下雨,哪塊地都干得不像樣,想抽大河水灌溉,隊里連拖拉機和水泵都買不起。 眼瞅著剛長出頭麥苗又要干死,生產隊長才硬頭皮干私人買賣的事,打算湊點錢給隊里買輛拖拉機和水泵。 頂著風險,隊里大會小會開好幾回,挨家挨戶做工作,約定好保密,就怕上頭查下來,幾個干部吃不了兜著走。 走了大約半小時,總算到劉溝子生產隊,老大爺領他們去羊圈,叮囑道:“小同志,等俺幾分鐘,俺去喊隊長,讓隊長和你們談?!?/br> 一路聽老大爺絮叨,顏冬青心里有了打算,如果有可能,他準備從劉溝子生產隊入手,開介紹信,和他們一塊買拖拉機。 不多時,老大爺把生產隊長領過來,生產隊長全名劉二柱,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伙,高壯結實,國字臉,皮膚黝黑,講起話來透著憨厚勁兒。 “三叔公說你們來買羊,還想買豬?” 顏冬青點頭:“家里辦事要用?!?/br> 三叔公剛才把情況都跟他說了,既然是辦事用,沒啥好懷疑,女娃穿得雖然差了點,男娃還算體面,周身沒一個補丁,瞧著就知道是城里人。 劉二柱道:“隊里就兩頭羊,要公還是母,你們挑,至于豬...整頭少講兩百來斤,你倆咋弄回去?” 傅冉總算明白顏冬青帶她出來的目的了,原來是讓她神不知鬼不覺,直接在外頭把豬羊藏起來啊。 “我不要成豬,給我一頭豬伢?!鳖伓嗟?。 劉二柱一愣,誠心道:“既然是辦事用,怎么說也得弄頭成豬才夠用吶!” 顏冬青低頭笑笑:“家里人沒給足錢?!?/br> 這下劉二柱沒話可說了,喊人過來逮豬伢和山羊,山羊九毛錢一斤,豬伢一塊,算下來統共要一百二十五。 劉二柱是個熱心腸的,給豬伢山羊綁上麻繩,另一頭牽在顏冬青手里,末了挫著手叮囑道:“小兄弟,要是逢人問起,就說你是飼養場的人,可千萬別說是買的吶!” 顏冬青應聲,等劉二柱走遠了,他有點嫌棄的看眼豬伢和山羊,把麻繩遞給傅冉。 傅冉后退幾步,不愿意接:“皇上,您不是帶臣妾來買rou嗎...” 顏冬青朝她靠近,聲音溫柔道:“羊是母羊,豬伢很快能喂壯?!?/br> “所以呢?” “你先養著,說不定可以靠它們發家致富?!?/br> “......” 作者有話要說: 涼涼很快成為養豬大戶o(╯□╰)o ps:謝謝兩位妹紙的地雷,熊抱抱o(n_n)o~ 紅塵渡盡必尋君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7 20:22:12 paekmu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8 18:28:04 第14章 突然襲擊(捉蟲) 傅冉從未想過,有天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會淪落到靠養豬致富的地步,她不想養,但違抗圣令,其罪當誅啊。 看出她的不情愿,顏冬青頭頭是道的給她分析:“冉兒你仔細想想,再過不久黃豆小麥該熟了,打下來的秸稈你打算往哪放?還有黃豆拿去榨豆油剩下的豆餅...這些東西扔外邊給人看到起疑心,擱寢宮占又地方,正好拿來喂豬羊?!?/br> 傅冉不是不講理的人,聽他這么說,開始松動。 顏冬青再接再厲,把她軟乎乎的小手拿過來,麻繩塞到她手里,溫柔又耐心道:“豬糞羊糞還可以埋進地里作肥料,環環相扣,廢物利用?!?/br> “皇上英明...” 顏冬青笑了,令人如沐春風,他捏捏傅冉臉蛋,循循善誘:“乖,趁著城外沒人,快把豬羊收進去?!?/br> 面對這樣溫柔的顏冬青,傅冉腦瓜子有點轉不過來了,聽話的照做,把豬伢和母山羊先分關在兩間屋里,可她總覺得哪里不對,等到學校進了教室,才想起來哪里出問題,氣得直拍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