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如何成為男皇后、小情歌、作為一個普通人生在你們家我也很絕望啊[綜]、當你如約而至、boss總是黏著我[快穿]、三千界交易樓、豪門重生之腹黑嬌妻、黏你成癮[娛樂圈]、億萬婚寵:大牌嬌妻很撩人、如意緣
沈琴妹家大女兒孫翠翠同夏至差不多年紀,但因為要下地干活,皮膚黑黝黝的,又像她阿耶,模樣不是很標致。孫蓮同小時候一樣,身子病懨懨的,比小蜜娘大上一歲,看上去同小蜜娘差不多,瘦瘦弱弱的,沈家的女孩兒都不大愛同她玩,她愛哭,若是一哭那老母雞二姑就又要沖上來了。 小蜜娘吃飯乖覺,江氏無需多顧及,只需給她夾些菜,她就捧著小碗拿著自己的小勺子吃。 那蓮姐兒已是五歲了,還要沈琴妹抱著,哄著吃飯,蓮姐兒吃得很少,吃點魚蝦就基本上不動什么了。 沈英妹便問道:“蓮姐兒都這么大了,你把她放下來讓她自己且唄?” 孫蓮靠在沈琴妹的懷里,飛快地看了一眼沈英妹,埋著臉不說話。 沈琴妹就還如同養娃娃一般養著她,理所應當:“蓮姐兒身子弱,她自個兒又不愿意且飯,這不還小嘛,大一點就好了?!?/br> 沈英妹沒繼續說下來,這妹子她已經是說不通了,這些年說的也不少,也沒見聽進去。 沈老太這幾年也不大樂意管這個女兒了,她愛怎著怎著,孫子孫女都一堆了,哪兒還有閑工夫管這女兒的糟心事。 家里頭冷清了一年多,今日沈三也高興,多了幾杯,難得有些微醉,這一頓賓主皆歡,男人都喝得醉醺醺地走了。 既出孝期,沈三也又開始四處走動了,這兩年他手頭錢財寬裕了不少,沈三想把村里的房子翻新翻新,他如今雖住鎮上,但村里還是他的祖根,這屋子當初蓋的時候,他還是個窮小子,如今看來不盡人意。然沈三又想把書局開到縣里頭去,這二者只能實現其一,便是有些糾結。 此時,縣里的友人告知他,縣里頭有個好地段的商鋪要賣了,這縣里頭比鎮上更為繁華,好地段的商鋪誰都是死死的掐著的,金雞蛋誰也不愿意賣,難得有個好商鋪要賣也是多方叫價。 只是這一回那商鋪有些過大,反倒是影響了叫價,卻恰恰符合沈三的想法,沈三當即就通過友人買下了。 這些日子里頭,就天天跑縣里頭辦事兒去了。 范先生好不容易待他一個空閑的傍晚,把他拎了過去。 “往后可有打算?” 沈三:“這不正在開新的書局嘛?我還能有什么打算?” 范先生瞪他:“你就這點出息,整日想著阿堵物,士農工商,這商道雖比前朝好上許多,可這世道還不是以商為恥。你雖非商戶,錢財豐,可出門在外,依舊要低人一等?!?/br> 沈三雖非商戶,但行著商道,錢財富裕,卻少尊敬。 沈三也是個有心氣之人,這些日子在縣里頭打點事物,主要也是走走門道,跟著那些小官吏們扯些交情,他向來也瞧不起那些小官吏只肥身不肥腦,卻也不得不用銀子供著他們。打心底,他也是渴望有些地位的,男人對著功名利祿之事都是有追求之心的,更何況沈三這類有能力又有野心之人。 “先生怎說?” 范先生靠在太師椅上,觀之,沈三此人稱不得好人,卻也當不得壞人,頭腦靈活,心眼子也多,善經營,且也是個能人,若他年輕時,范先生必定不見得喜歡這類人。如今瞧著,他待家中之人至真至誠,又是有能力之人,只覺行商之道有些大材小用。 “你真不考慮科舉之道?你雖基礎淺薄,但后天儲備不少,又有些聰明小道,若是試一試,考個功名也絕非不可能。且不說能不能當官,有個功名,出門在外也方便行事,這賦稅也能減免……” 沈三忪怔,握著茶杯的手慢慢松開…… 第16章 016 沈三只覺腦子亂哄哄,“可行嗎?”“他已不讀那些儒學經典多年”“兒子都快要下場了”“可若一輩子低人一等心中實屬不快”…… 他亦不知答了什么,只道:“我且回去好好想想?!?/br> 他心中無底,一是知科舉之道難,有些怯。二是若放下手中一干事務,去考科舉,若科舉敗,則兩手空空??杀荒抢项^挑出來的那點野心在胸膛之中不停跳躍,這男人,有了錢財,卻沒得功名與其相配,在外唯唯諾諾,無得自尊與敬重,沈三自覺自個兒有頭腦亦有手段,卻對那些蠢貨驢物低三下四,內心不無窩火。 可縣里頭已經開辦了,沈三一時半會抽不開身,只得等縣里頭的事兒忙完了才能好好思考這事兒的可行性。 沈三忙活了許久,祖宗十八代送上去審核,找門路辦那經營許可證,雜七雜八地跑斷了腿,這七七八八的打點費也不知送了多少。誰知那商鋪的地產證明下來之時,那小官小吏竟告訴他,上頭大人最近手頭有些緊湊…… 沈三心里窩火,亦厭惡那貪得無厭的官吏,什么的上頭大人,其實也不過負責蓋章分發的小官吏,這小官小吏最是沒臉沒皮,囊腫私飽,他已不知送了多少錢銀進去,卻仍是貪得無厭。心中惱火歸惱火,卻依舊要笑著將一百兩銀子奉上。 那些文書證書也總算是到他手頭上了,沈三招的工隊也算是可以上工了,那商鋪原先是賣胭脂水粉的,一股紅妝氣,實在與書局的格局相差甚遠,這縣里頭的商鋪又同鎮上不同,縣里頭是前店后坊,后面也有院子,就是小了些。一般后邊是做作坊的和居住處。 但對沈三來說不需要,只消留個一間做書庫,一間到兩間給店里小伙計住住。索性把拆了東邊的屋子,擴大了院子,只留西邊的一排。 沈三依舊把木活交給沈二,縣城里太遠,這施工裝修的,要兩個月,沈二家里都是女眷,不得離家太遠,沈三把那些需要打的用具都交給他做,也是照顧兄弟的生意。 家中知他又將把書局開到縣城里頭,沈老頭抽著旱煙,到村里頭的老人打牌去了,好說道說道。沈老太雙手合十,笑著喊菩薩保佑,立即供起香案,燒上幾炷香。 黃氏和花氏兩人也不知是何等滋味,這三兄弟里頭,老三這日子蒸蒸日上,這差距喲,是會越來越大的。倒也并非不高興,這有一門出息的近親,自是能幫襯自家,可也得好好想著自家該怎么著往上去。 黃氏同花氏嘮嗑,兩個人一邊做針線,兩個孩子在一旁玩耍,夏至正照看著。 黃氏道:“這振邦啊,可真是能人,都把店鋪開到縣里頭去了?!?/br> “可不是嘛,咱這家里頭,振邦腦子最是靈活,哪像咱家振武,木魚腦袋,不開竅?!被ㄊ显诮o沈二縫褲子,沈二做木活,褲襠里頭老是容易破,也不需穿什么好的,就舊衣服舊褲子也不心疼。 黃氏心想沈大那腦子也沒好到哪里去,有些艷羨,這家里頭的精明算計怎都長到老三那兒去了,她那兩個兒子,大兒子同他爹一特一色,好歹二兒子還活絡些,倒是有幾分他叔叔的真傳,真若是有一個能同他叔叔一般,她做夢也能笑醒哩。 “振邦這越做越好的,也不知咱們兩家日后可還趕不趕得上,這親戚人家的,若是差距太大,日后這關系太容易斷?!秉S氏是個明白人。 花氏針線頓了頓,這大嫂子還能愁一愁怎的維系這般親戚,可她連個兒子也沒有,日后也不知怎樣,暗自有些神傷。 黃氏沒發覺,低頭碎碎念:“……也就攀著興志興杰出息些,同他們阿叔學著些,若能得他們阿叔提攜那自是最好……” 花氏聽著她說道兩個兒子,且也有些沉默,有些硬邦邦地想著,反正她也兒子。 黃氏抬頭瞧見她低頭沉默不語,驚覺自己似是戳了人家的傷口,噤了聲。 沉默半晌,花氏問道:“興志也十三歲了,阿二姐可有什么打算?” 黃氏在娘家排行第二,家里頭便一直阿二阿二的喊。(ps:根據日常,一般下面弟妹叫嫂子的時候,一般稱呼阿姐,以示親切。但當同別人提起自己嫂子的時候,為了區分,是要告訴別人“我嫂子什么什么”。) 黃氏笑著應道:“想先給他相看相看起來,怕到時候好姑娘都被人家搶走了。不過我想著先給他找個差事,他讀過書,給人家做做賬房什么的,應是可以的?!?/br> 這做賬房的一個月大底二兩銀子,年底若是東家好,還會包個大紅封,在鄉下人看來,是個穩定沒風險收入又高的好工作。 沈興志在去年就已經不讀書了,前段時間農忙,幫著家里干活,現在農忙過了,黃氏也就考慮起來了,總不能讓這么大小子閑賦在家。 花氏隨口來了一句:“噫,這哪兒還要找呀,興志他三叔這不又開了一個書局嘛,用自家人可比旁人安心多了?!?/br> 黃氏也聽了進去,只想著她一個女人家也不知哪里好哪里不好,興志他三叔這般能耐,若是得他照料幾分,那自是好的。 夜里頭黃氏就掐著沈大非要沈大去同沈三說個情面,沈大本想著讓興志接自己的班,黃氏卻覺得守著這村子沒啥能耐,倒不如跟著他三叔出去學些,日后回鎮上開個商鋪經營經營也是好的。 沈大拗不過她,找個空,同沈三說了此事,沈三也疼侄兒,問道:“為何不讓志哥繼續念書,咱家里頭現在又不缺錢不缺啥的,若是能多出幾個讀書人,頂了門戶才好?!?/br> 沈大:“志哥不是那個料子,去年是他說不想上私塾了,強按著他也不行。他這般大了,也應讓他出來見見世面。他阿娘想讓他日后做個賬房或是有個營生,先讓他跟著你學道學道?!?/br> 沈三嘆息一聲,也不過十三歲,可曉得這世上讀書才是最簡單最單純的事兒,若是進了那大染缸,三下九流,各類煩心,且不說仰人臉色,那尊嚴沒被人踩踏已是不錯。志哥憨厚老實,不是行商之料,總聽其母之言,亦不是個有主見的,若是能考個小功名,教個數倒是不錯,只可惜心不在此。 “也可,志哥年幼,不夠老道。我縣里頭招了一個老練的掌柜,志哥可跟他學些,日后若是有好的去處,我且幫他留意一番。志哥似奈,不是個善經營的,太過老實,怕是會吃虧,不若找個安穩的行當?!?/br> 沈大亦是這般想法,“志哥就拜托奈了,奈也別顧及奈大嫂咋的,我信奈,振邦,奈是我們家頂聰明的人,且不會害了他,若他在外頭做了什么不得當的,奈且教訓,別手軟?!?/br> 沈三拍了拍他兄長的肩膀。 沈興志不過十三歲,正是多想法的年紀,亦有一顆闖蕩的心,母親讓他跟著三叔,他欣然同意,三叔可是這周圍人家拿出來的榜樣,他自小也心想著如同三叔一般有個大作為。 沈三將他領到縣里頭的書局,此時正在裝修,沈三讓他看管商鋪,搭把手幫個忙,也是防著其中有作jian犯科之人,夜里頭也就睡這邊后面的屋子里了,同他一塊兒的還有江河,江河亦是跟在沈三身邊那些年練了出來,也有獨擋的一面,留著江河同他一塊兒,沈三也放心一些。 待縣里頭的書局穩定下來,沈三也無需天天去縣里頭監督著,只消隔幾日去看看進程,待閑下來,沈三便找出了自個兒幼時學的四書五經去找范先生了。 范先生坐在上首,出了一張卷子,令沈三做, 沈三坐一小木桌椅,他兒子就在隔壁,也在念著四書五經,沈三感嘆一番,拿出筆墨,一邊看題一邊研磨。 沈興淮只覺新奇,多看兩眼,范先生眼利:“怎的?沒見你爹讀書寫字呀?” 沈興淮低頭繼續背書。 沈三硬是憑著自己多年的記憶力把這幾題寫完了,自覺應是尚可,交了上去。 范先生批完,壓著沒還,瞧過去,沈三眼巴巴地望著他,范先生冷笑兩聲,轉過身從書架上拿下一本千字文,同卷子一塊兒扔了過去:“我瞧著你得從這兒開始學?!?/br> 沈三接住卷子同本子,一瞧,竟是一本啟蒙的《千字文》,打開卷子,范先生用朱砂筆圈出來一個個錯字,紅艷艷的顏色毫不掩飾的嘲笑。 沈興淮沒忍住笑了出來。 沈三自覺在兒子面前丟了臉,訕訕把卷子上那字給改正了,再瞧邊上的批注。 這世上最可悲的事兒難道不是我兒子已經在讀《大學》而我還在讀《千字文》嗎? 沈三有之前的基礎在,又誠心肯學,自然很快就趕了上來,沈三深感年紀,自覺要更為刻苦才行,他兒子尚為年幼,自是不急,而他熬不起,便整日磨著范先生給他上課,沈興淮每日還有空閑時間,沈三且不給自己留些空余,頗有懸梁刺股的勤懇。 江氏不知丈夫突要科考,不過這是好事兒,他自個兒要上進,她豈有不支持的道理。每日想著如何給他補進身子,如今父子兩倒是作息很一致,每日早起練字念書,吃個早飯再一塊兒去上課。 小蜜娘也到了啟蒙的年齡,范先生愛憐她,待她可比那父子兩好上許多,女孩兒也不需可靠,范先生也不教什勞子女戒女則,只把她抱在膝蓋上,講些三字經亦或者歷史小故事,她倒也聰慧,時常說得通,還可用自己奇怪的小想法難倒范先生。 她瞧著阿耶也來上課了,好奇地朝這邊張望,沈三偶爾一個抬頭就看見小蜜娘看著他,還對他笑著,沈三也憋不住,嘴角上翹,父女兩就這般“暗度陳倉”。 這時候范先生是不會罵小蜜娘的,定是沈三遭了一頓罵或是一個眼神飛了過去。 沈三且閉門不出,江氏亦不愿打擾丈夫,推辭了許多客人。 待縣里頭的書局改造完成,沈二如今有了幾個徒弟,打家具什么的也快上了許多,幾輛大車板把那書柜、桌椅的全部拉走。 沈三必定要去縣里頭盯梢著,舔著臉同范先生求副字,想做個牌匾。 范先生諷了一句,且從他“三心二意”“不專注”罵至“沒文化真可怕”,攤開紙,說道:“這名字著實太難聽,毫無雅意,放縣里頭怕是太過平庸,且換個?!?/br> 沈三:“三味書齋?” “俗氣!” “……我且想不出?!?/br> 范先生一副我就知如此,提筆頓了頓,筆一揮,寫下:春芳歇。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沈三提著字興沖沖地走了。 第17章 017 “春芳歇?這是何地?新開的窯樓???” 一排衣冠楚楚的紈绔哄笑起來。 另一群路過的讀書人遠看著他們,恥笑之,且不知書局只知窯樓,世風日下! 讀書人搖著頭從他們身側走過,往春芳歇門口走,念叨:“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br> 那紈绔們相聚對他們的背指指點點:“那是甚意思?” “瞧那高達,不就是考了個秀才,就這般高傲,嘁?!?/br> “誒,我瞧著那幾個書生近日來老往這地兒跑,甚地兒,咱也進去瞧瞧?!睅讉€人面面相覷,肩搭著肩膀一塊兒走進去了。 這兩邊的大門都敞開了,從右側門進去,便就是柜臺,那般紈绔們一進去,也不瞧什么,便揚聲問道:“老板,你們這是什么店???賣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