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科學修真的五好家庭、通靈師搞養殖的日子、[陰陽師反穿]自從我抽到了茨木這大佬、忠犬養成計劃[娛樂圈]、單行道,逆行愛、封先生總是很美麗、鬼面將軍寵嬌娘、重生之離老子遠點、萬人迷快穿記事、終于撩到你
唐宛宛啪啪啪鼓掌,這位是自家師兄,雖是男學班的,卻成天被蘇夫子拿出來當范例翻來覆去地講,自然得鼎力支持。 陳鶴別也吟了一首詩,這回懷易安照舊是二十步成詩,底下又是一通震耳欲聾的叫好聲。 陳鶴別眉頭緊蹙,沉默了幾息功夫,面色陡然變得十分難看。似乎還低咒了一聲什么,黑著臉認了輸之后便匆匆離開了,有些失了風度。 “有點意思?!标袒睾鋈恍α?,問:“你覺得哪首好?” 唐宛宛怔了一怔,這個問題真是十分尷尬,她又不能亂指一通,只能誠懇認慫:“他們說得太快了,我還沒想明白是哪幾個字呢……” 話音未落,便聽身后那年輕臣子答:“依臣之見,第一擂,兩人尚在伯仲之間;可這第二擂,懷易安的詩卻略輸一籌?!?/br> 唐宛宛眨眨眼——噢,原來陛下不是問她的,而是問身后那年輕臣子的。忙閉上嘴巴,偷偷摸了摸泛紅的耳朵尖。 晏回勾唇笑了:“朕也這么想?!?/br> 唐宛宛沒聽明白:“可懷易安的詩作一出,大家都叫好啊,再說這兩位挑擂的書生自己也認輸了呀?!?/br> “這才是高明之處啊?!标袒孛佳壑械某辆纪柿藗€干凈,面上只余笑意,將其中關節給她一一拆開來講:“方才你可有注意到最先喝彩的是哪些人?” 唐宛宛細細回想了一下,刨去懷易安和他的六個師弟,樓里的書生都是京城書生,自然更傾向自己這方。懷易安的詩作一出,他們尚沒來得及細細琢磨,就有人開始叫好了。 心思電轉,唐宛宛忙說:“最先喝彩的是樓外的百姓?!?/br> “是呀?!标袒刂噶酥笜峭鈹D成一團的那些人:“你再瞧瞧,那些人都是什么打扮?” 樓外大多是沒能進門的書生——逢君樓地方不大,來得晚了就得在外邊站著; 有大腹便便的員外——這是想要物色個前途敞亮的窮書生當上門女婿的; 也有約莫不惑之年穿金戴銀的婦人——要么是來湊熱鬧的,要么也是來挑窮女婿的; 還有幾位卻是只穿著件單薄汗衫,打著赤膊的中年男子,有的頭上還裹著條汗巾子,應該是販夫走卒之類——這就是純粹來湊熱鬧的。 晏回說:“方才最先喝彩的就是那幾位壯漢,各個胸無半點墨,他們哪懂什么叫好詩什么叫高才?卻一直喊懷易安作的詩好,嗓門還恁得大。旁的人一知半解,聽他們大聲喝彩,也要順勢叫兩聲好?!?/br>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老百姓大多是外行,看的就是熱鬧。他們并不關心兩首詩到底哪篇更精妙,只看懷易安二十數內成詩,有風度有文采有急智,贏得如此灑脫,哪還用得著比詩? 晏回接著道:“而這些外行都一窩蜂地說好,樓里的書生會是什么反應?他們若是對懷易安的詩句細細推敲,挑揀出哪個字哪個詞用得不好,反倒顯得小家子氣。于是挑擂的人只能面紅耳赤地認了輸,以此博個好風度。這些個書生是被自己好面子的毛病給拖累了?!?/br> 他身后坐著的年輕臣子接過話頭:“天子腳下人才濟濟,敢上臺的書生都是胸有成竹的,懷易安二十步成詩不過是個噱頭,真要與咱們京城書生的佳作相比,哪里會有如此勝率?” 唐宛宛聽得義憤填膺:“那對咱們京城書生多不公平??!” “不止如此?!标袒赜种噶酥改菐讉€販夫走卒:“奉陽街位于城西,這條大街往東住著的是下品官家,西邊多是富貴人家,沒有落魄戶。書生跑過來是為了看門道的,貴人過來是為了挑女婿的,可你說這幾位販夫走卒大老遠來這兒又有何用?有這閑工夫不如多接兩趟生意?!?/br> “別的不說,這幾位定是懷易安等人刻意買通了來造勢的。他們算準了樓里的書生好面子,以百姓之言給自己造勢,迫得挑擂者認輸。如此另辟蹊徑,實在狡猾?!?/br> 唐宛宛沉默,不是她故作高深,實在是聽得一知半解,只好問:“那懷易安作的詩不好?” 晏回點頭:“好,卻不該勝?!?/br> 這幾位江南書生用這等詭計,連著半月將京城才子踩在腳下,可唐宛宛從陛下臉上愣是瞧不出半分生氣,他還一直笑。唐宛宛心里跟被貓爪子撓了似的,忍不住問:“他們太狡猾了,是不是不適合被重用?” “非也?!标袒剞哉拼笮Γ骸坝姓娌艑崒W,又不像那些個迂腐書生,擅變通擅取巧,能審度人心,亦能放低身段。最最重要的是寒門出身,背后無勢力牽扯,正當得起大用!” 唐宛宛:“……” 怪道能當皇帝的人都是萬里挑一,這九轉十八彎的腦回路委實非常人能及…… 第17章 吃飯 上午的詩會總共進行了一個多時辰,擂臺之上高潮迭起,唐宛宛比不上這些才思敏捷的大才子,這些詩念一遍,她只能聽個一知半解。 晏回在物色能人,身后那年輕臣子在奮筆疾書,已經記了厚厚一沓紙。剩下一個暗衛跟竹竿一樣悶不吭聲貼墻站著。唐宛宛悶得發慌,一上午喝了半壺茶,還默默地想逢君樓真是好窮啊,連茶水都不像樣。 等她再拿起紫銅壺要倒水時,卻忽然被摁住了手,并不是那種實實在在地摁住,只是幾根手指輕輕搭在她手背上,將她動作阻了一阻。晏回偏頭瞧她一眼,聲音含笑:“晌午在香滿樓訂了一桌全魚宴,你拿這粗茶墊肚子豈不是虧了?” “真的?”唐宛宛果斷丟下了小銅壺,喜滋滋地想香滿樓是京城鼎鼎有名的酒樓,一手做魚的功夫爐火純青,此時正值七月末,能吃的魚多了去了,鰱魚美、鳊魚肥、鯉魚刺少、鰣魚湯鮮…… 她好一番遐想,沒等多久,上午的詩會便結束了。那年輕臣子先行辭過,只剩晏回和唐宛宛,還有趕車的侍衛了。 香滿樓離奉陽街不遠,馬車行了一刻鐘就到了,自有人引著兩人上了頂層雅間。落座之后,店小二剛擺上碗碟,頭道菜就開始上了。 上菜的間隙,香滿樓的掌柜還專門帶著廚子上來問安,兩人一上來就噗通跪下磕了個頭,直把唐宛宛驚出一身冷汗,還當陛下已經暴露了身份。見陛下安之若素,才稍稍放下了心。 “貴客臨門,著實令小店蓬蓽生輝??!”掌柜一臉喜慶,說了幾句吉利話才帶著廚子退下。 在這天子腳下,能做大的生意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明。香滿樓身為京城排得上名號的酒樓,便有這么個規矩:但凡京城中的世家大戶,都有香滿樓的一樣小小信物。 酒樓掌柜也不需要知道來的是誰,只需明白能拿出這信物的都是得罪不起的貴人,見了就往頂層領。頂層的九間雅間是圍圈而成的,也不分什么天地玄黃,全部以菜肴命名,省了許多是非。再帶著廚子來磕個頭,說些吉利話也就是了。 晏回見她一直不動筷,只目光灼灼地看著自己,一時有些莫名:“怎么不吃?” 唐宛宛頭頭是道:“長輩先動了筷,才能吃。這是我家里的規矩?!?/br> “長輩”二字聽得晏回眼皮一跳,硬生生撂下了筷子,義正言辭道:“朕只比你大七歲,同輩之間沒有這個規矩,你動筷就是?!?/br> 唐宛宛也不糾結,拿起筷子就沖著目標去了。一十八道菜擺了滿滿一桌,各種鮮香味道恰到好處地混在一塊,絲毫不會搶了主菜風頭。 其實這宴并非地道的全魚宴,古籍記載真正的全魚宴共有五百多道菜。然當下受時令季節所限,每個季節能吃到的魚就少了大半;另有京城地處內陸,南方魚或是海魚送到京城的時候就不新鮮了,反倒砸自家招牌;再加上廚子手藝有限,古籍上許多菜肴做法已經丟失,有些工序又實在復雜,不好cao作;最后大盛朝倡行節儉,考慮上食材成本,剩下的菜肴便有限了。 唐宛宛食指大動,吃了好幾塊魚,在逢君樓中喝的那粗茶的寡淡滋味才被壓下去。這一回神便發現陛下只動了幾筷子涼菜,魚一口都沒吃。她小心瞧了瞧晏回的神色,停了筷子猶豫著問:“這菜不合陛下口味?” 晏回笑笑:“我不愛吃魚,你吃就是了?!?/br> “噢?!碧仆鹜鹦闹幸幌伦泳蜕鹆藥追掷⒕?,慢騰騰又吃了兩口,卻又想起上回在宮里太后留膳,正巧陛下也在,桌上也有一道魚是陛下動了幾筷的。宮里的御廚手藝自然沒話說,那魚rou綿軟入口即化,芡汁彈牙,最妙的是里頭一根刺都沒有,似乎不是普通魚種。 念及此處,她又試探著問:“陛下……是不是不會剔刺?” 晏回怔了一瞬,又笑:“猜對了?!?/br> 御膳房做魚,要么是選能整魚剔骨的鯉魚一類;用多刺魚為食材時,也必定會將rou里的小毛刺一根一根剔干凈;再有便是將魚刺熬軟,及至入口即化,魚刺過舌尖而不覺才行。所以晏回他還真不會剔魚刺。 唐宛宛更過意不去了,口中的魚rou也沒了滋味。香滿樓的宴席甚貴,唐家一年不過來奢侈一回半回,今日她身上帶的銀子妥妥是不夠的。已經注定要讓陛下請客了,不能再讓人家吃不舒坦啊。 想到這兒,唐宛宛靈機一動,伸長胳膊將晏回面前的小碟拿過來,又拿公筷夾了一塊魚rou,放在碟子里左戳戳右戳戳。等到魚rou被戳爛的時候,里頭的刺也就清晰可見了,輕易便能挑出來。 等挑完了刺,唐宛宛把這碟魚rou擺回晏回面前,仰著臉挺得意地看著他。 “你這是做什么呢?”晏回笑得不行。這魚rou本就軟,被她拿筷子這么一戳,碟子里只剩一灘零散的魚rou,委實不忍直視。 唐宛宛還挺得意:“陛下快吃呀,我給您挑魚刺?!?/br> 都做到這份上了,晏回如何舍得落她臉面?挺賞臉地提起了筷。這魚rou除了敗人觀感之外,色香味仍是在的,入口細細抿了抿,一根魚刺都沒吃著,果然挑揀得仔細。 晏回心下感慨:可見這姑娘也不是個真缺心眼的,誰對她好還是能瞧明白的。最重要的是這番心意,實打實的不含一點水分,比后宮那幾個不知好了多少倍。 一頓飯吃了一個時辰,只余殘羹冷炙。全程給陛下剔刺的唐宛宛也不嫌麻煩,既飽了口福,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臨走前還跑去后廚又打包了兩條魚,打算帶回家去。 早上馬車是從唐家側門出去的,一上午幾乎繞著京城轉了半圈,又將唐宛宛送回了家。離唐家大門還有一段距離時,晏回忽然問她:“離你生辰還有幾日?” 唐宛宛怔了一怔,她不擅長記日子,每年的生辰日都有爹娘記著,自己沒多費過心思。掰著指頭算了兩遍,數明白了才答:“還有十一日?!?/br> “正好又是一個休沐日?!标袒厝绱苏f著,瞧見等在門外的唐夫人快步迎了上前,微微加快了語速:“你生辰那日入宮來可好?朕出宮不便,也怕到你家中會讓你家人不自在。到了那日你上午入宮來,下午再回家與家人慶賀,如何?” 唐宛宛唰得紅了耳朵尖,這是……要給她慶祝生辰的意思?臉上的笑怎么也收不住了,小聲說:“好?!?/br> “行了,回吧?!?/br> 唐宛宛乖乖應喏,車前已經有人擺好了腳凳。晏回看著她走上大門前的臺階,卻不知怎的站在門檻前頓住了步子,又轉過身來望著他,似乎是想目送他走遠。 晏回沒忍住多看了幾眼,最后朝她揮了揮手,放下了車簾。駕車的侍衛扯了扯馬韁,兩匹大黑馬也不用抽打,昂脖輕嘶一聲,這便神采奕奕地往前行了。 卻見沉黑色的烏木馬車方行了沒兩步,便又停下了。晏回掀起車簾,隔著七八步距離沖她招招手,揚聲道:“你上前來?!?/br> 唐宛宛忙斂下唇畔的傻笑,小跑著上前去,她個子不高,踮著腳才能從側窗望進去,“陛下還有事?” 晏回從腰間的玉帶上解下一只小小的白玉墜兒,以掌心托著遞到她面前,“以后你若想進宮,將此物給宮門前的侍衛看就行了,朕回頭跟他們提一句?!?/br> 唐宛宛接過來細細瞧了瞧,見這墜兒上雕的竟是一只貔貅,貔貅素有開運辟邪的美譽,等閑人家佩戴此物是違了制的。她小心摩挲了兩下,觸手滑膩,果真是一塊美玉,一時又想咧嘴傻笑了,吶吶問:“陛下日理萬機,我進宮沒有正事可做,不會擾了陛下?” 晏回挑眉反問:“你的課業都學明白了?下下月初便是秋季考試,可有溫過書?又想坐倒數前三排?” “知道啦?!碧仆鹜鹉樢晦?,沖晏回揮了揮手,捂著紅通通的耳朵尖扭頭就朝唐夫人跑去了,連告別的話都沒說。 嘖,晏回放下車簾,心說小丫頭脾氣還挺大,作學問不成還經不得說。他卻心情頗好地翹了翹唇角。 唐夫人陪她一起目送馬車走遠,一邊悄聲問自家閨女:“宛宛你笑什么呢?方才陛下跟你說什么悄悄話了?” “沒有!”唐宛宛只管抿著嘴笑,把白玉貔貅嚴嚴實實藏在袖口,直叫唐夫人哭笑不得。 第18章 生辰 這夜,唐老爺度過了孤枕難眠的一夜——夫人陪女兒睡覺去了。 唐家宅子小,兩個兒子十四五歲的時候仍是同住一個院子的,對三個女兒卻是寵愛至極。即便如此,唐宛宛的閨房仍然不大,外屋光是書柜書桌等一干家具便擺得滿滿當當,里屋則是起居之所。 唐夫人側躺在床上,床的里側貼著墻,這一面墻上頭畫的全是各種吃食圖案,老大一只鴛鴦鍋、火架子上的炙rou串、一籠屜冒著熱氣的湯包、被剔得干干凈凈的魚骨頭、還有包裝精美的糖果點心點綴其間…… 唐夫人瞧得直笑:那時宛宛年紀小,白天覺多,夜里總是睡不著,總饞嘴想吃點什么。唐夫人怕她積了食,吩咐丫鬟不許她胡鬧。怕是餓得狠了,便把想吃的全畫在了墻上。 “娘,你今天怎么突然想跟我一起睡啦?”唐宛宛洗漱完,熄滅燭燈,濕著腳丫子摸黑跑到床邊的兔絨毯上一陣磨蹭,這就算擦了腳。又摸黑跨過唐夫人躺在了床里側,親親熱熱地挽上她娘胳膊,一邊好奇地問:“難不成是爹惹你生氣了?” 唐夫人一陣恍惚,宛宛小時候怕黑,也常央著她過來同睡。那時唐夫人總覺得這床極大,母女同睡也一點不擠。此時,卻明顯能感覺到束手束腳的了。 明明屋子里已經熄了燭燈,只能瞧見人的輪廓,細微末節都看不清。即便如此,唐夫人還是撐起一個笑,這才唏噓道:“宛宛也是大姑娘啦?!?/br> “娘怎么忽然這樣說?”唐宛宛笑得可樂,換了個姿勢趴在床上:“我不是去年就及笄了嘛!” 唐夫人沒作聲。她抬起手,輕輕地將唐宛宛的碎發掩回耳后,又淺淺笑說:“娘想跟你說點事?!?/br> “說什么呀?”唐宛宛好奇地看著她。 唐夫人斟酌了措辭:“宛宛你對陛下是怎么想的?” 唐宛宛眼神飄忽了一瞬,立馬心虛地摸了摸耳朵,細聲細氣答:“陛下……他人還挺好的……”想了想,她還補上一句:“比馮知簡好?!?/br> 唐夫人一陣唏噓——統共才見過三次面,頭回進宮面君那次,宛宛還是被她和老爺哄著去的。這才短短一個月,就從“不想嫁”變成“人還不錯”了,女兒家的小心事都知道藏著了。 明明陛下擬份圣旨便能召宛宛進宮,卻偏偏能放得下身段,帶宛宛去瞧熱鬧是投其所好,帶宛宛去吃全魚宴也是投其所好?;馗?,宛宛歡喜得將今日之事跟全家人都講了一遍。 陛下對宛宛上心,唐夫人本該歡喜,可細細思量之后又心生不安。唐夫人甚至不知道陛下是怎么知道宛宛喜歡吃魚的,要么是在宮中留膳時發覺的——可堂堂九五至尊,哪會有那般細致的心思? 要么便是已經派過人將家中瑣事一一打探清楚了,怕是連宛宛的日常作息、飲食喜好都摸了個透。念及此處,唐夫人心里又是一突,心說明日還得告誡家人日后定要謹言慎行,萬不能行差踏錯半步。 她這一番思量,回神之際卻見宛宛仰著頭,把玩著手中的白玉貔貅。那貔貅被她拴了根紅繩絡系在手上,成了個不倫不類的鏈子,小小的玉墜兒在黑暗中泛著柔和的光。 唐夫人又是一陣難受,人家隨手賞下的一個玉飾,宛宛便如獲至寶,能歡喜好幾日,洗漱時還不忘摘下,真真是再細心不過??珊髮m之中,陛下又給多少人賞過東西?將來又會將這份寵愛分給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