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第181章 密州行 說服了崔繹之后,燕韶南告別眾人,率隊跟著梁王妃一行前往密州。 隨行的有徐贏、崔少康等二百人,全都是崔繹精心挑選出來能力出眾的侍衛,立了軍令狀,不管密州的局勢如何發展,都要確保燕韶南安全無恙。 在這之前,朱孝慈意圖尋短見,幸好被及時發現,陳曦化和梁王妃先后求見崔繹,都被崔繹拒絕,兩人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放行的告知。 可以走了?崔繹就這么著放過了朱孝慈? 陳曦化從心里不愿和崔氏族人起沖突,松了口氣,半是猜測半是寬慰王妃:“幸好魏國公還不想跟王爺翻臉?!?/br> 梁王妃滿心歉疚:“唉,原本他哥倆兒就像是親兄弟一樣,現在總歸是落下了嫌隙,這下王爺該為難了。不管怎么說,還要多謝謝燕小姐,若不是她幫著轉圜,崔繹未必肯做出這么大的讓步?!?/br> 所以等上了路,隊伍里的氣氛尚算融洽。 大家都盡量避免同朱孝慈接觸,也不叫她有機會再向外界傳遞消息。 朱孝慈的事只限于幾個高層知道,陳曦化手下的數百名侍衛都被蒙在鼓里,同樣的經歷,相似的處境,令得梁王府的人對徐贏、崔少康他們毫無防備之心,推心置腹,什么都說。 燕韶南輕而易舉就了解到了此時密州軍中的幾大派系以及關鍵人物。 密州軍十余萬,眼下軍隊里執掌大權的無疑是梁王嫡系,梁王朱英澤麾下有三員大將:復奪居安關的諸大衍,棄筆從戎的儒將費冰和掌管軍中庶務的鐵算盤嚴永昌。正因有了這三人,梁王才能將軍中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除此之外,需得一提的是前主帥征北大將軍姜同光的一些老部下,這當中以老將翁承載為首。 翁家駐守密州幾十年,翁老將軍的父兄以及兩個兒子都先后戰死疆場,加上他在密州頗有民望,是以黃襄敏和姜同光倒臺的時候,朝廷往開了一面,叫翁承載繼續留在密州軍中效力。 而朝廷自然不可能放任密州軍脫離控制,一早就安排了簡康奉旨監軍,那大太監也拉攏起了一批親信,時不時同朱英澤唱個反調,以示自己的存在。 徐贏深知此行任務艱巨,殷勤獻策道:“燕小姐,雖然沒有證據說那簡康和肅王是一伙的,但他既然是宮里派來的太監,就必然不是什么好東西,多半和御馬監的孫永朝一樣,不如等屬下到了密州之后,找個機會,叫那簡康腦袋搬家,到時候梁王就算不想反也得反了?!?/br> 燕韶南這些日子耳濡目染,已經感受到了政治斗爭的險惡。 自己若將以往待人處事的想法做法帶進來,對敵人懷抱善意心慈手軟,等著她和崔繹的只能是死路一條,所以也不以徐贏所獻陰謀詭計為忤,只是淡淡一笑:“聽國公爺說,梁王為人率性,脾氣不小,強扭的瓜怕是不甜?!?/br> 徐贏頓時苦了臉:“大小姐,都這時候了,誰還管他是不是心甘情愿?先拉到咱們這邊再說啊?!?/br> 燕韶南不置可否:“先到了密州,看看情況再說?!?/br> 在她看來,徐贏所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若是實在沒有旁的辦法,逼到那份上了,所謂的“找個機會”也要好好設計,力爭水到渠成,給夠梁王臺階下。 按照燕韶南的意思,大家做好了偽裝,隨隊曉行夜宿,不日就進到了密州境內。 一進密州,梁王府眾人頓覺腰桿硬氣了不少,四處打聽大軍現集結于何處,朱英澤的王駕又在哪里。 徐贏充當燕韶南的耳目,前來向她報告,燕韶南便吩咐他:“你們幾個也聽著點,尤其留意著有沒有我師兄他們那些人的消息?!?/br> 先前胡冰泉匆匆別過,連個聯絡的方式都沒留下,而按他所言,明琴宗現在還活著的只有寥寥數人,雖說除她和隱居的前輩之外,余人都長期活躍在密州,但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幾個,無異于大海撈針。 實在不行,只能先勸說梁王,再借助于他的力量了。 最近一段時間胡人攻勢不像以往那么激烈,大約是未能一鼓作氣后續逐漸乏力,密州軍在幾處戰場上有輸有贏,但卻拖住了敵人主力,北胡可汗終于扛不住消耗,率軍退出居安關,諸大衍奉命重整關隘,準備踞險而守。 居安關東西兩側是綿延數里的大安山山脈,巍峨險峻,若不熟悉山路,有經驗的獵人想要翻越繞行都很困難,更不用說胡人的騎兵。 同胡人從去年冬天打到現在,好不容易太平有望了,朝中又出了崔繹造反這件事,牽動梁王的心神,令得軍中諸將都跟著人心浮動。 這個時候朱英澤沒在居安關附近盯著敵軍主力,而是親率兵馬在紅水河一帶追剿北胡殘部,隨行的有費兵和嚴永昌兩員大將,一聽即知,這會兒朱英澤身邊的都是他的嫡系。 紅水河位于密州西南部,離京城和西明州都不遠,難說梁王此舉是不是有意要摻合崔氏造反,好方便對崔繹施以援手。 梁王妃和陳曦化急于會合,下令連夜趕路。 結果當天夜里,隊伍路經一片樹林,便遭遇了來歷不明的襲擊。 對方有近千人,多持弓弩之類明顯也是來自于軍中的武器,埋伏于暗處,一通亂箭,當場就射死了近百侍衛,梁王家眷的車輛被重點照顧,朱英澤的庶三子不幸中箭,就連梁王妃也在慌亂之下磕破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