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船上其他人呢?” 韶南最擔心案子“破了”,眾人各回各處,可現在又沒有理由羈押對方。 好在趙曦早有安排,說通馮盛,以馮全要辦喪事為由,將一干人全都帶去了高化馮家。 “小昌子也去了么,他那病好得這樣快,不會是裝的吧?” 辛景宏一旁不樂意了:“燕小姐,你這是在質疑我行醫把脈的本事?!?/br> 直到韶南皺眉望過來,他才又接著道:“再說你聽誰說他那病好了?應該是被人抬去馮家了吧,他那病想要治好,就算華佗復生也做不到,多活一天多受一天的罪?!?/br> 韶南疑惑地問:“他到底什么???” 她對宮里的事所知不多,但內侍若是帶著什么病根不都送安樂堂了么,怎么還得以留在掌印太監身邊? “我沒同你說過么,他為老太監試丹,體內積攢了不少丹毒,時不時就會發作?!?/br> 韶南瞪了他一眼:“你的確沒說過?!?/br> “唔,我為他治病的時候,他求我不要說出來。也是個可憐人啊,活不了多久了?!?/br> 韶南轉向父親:“爹,咱們也去一趟高化。辛公子不好到馮家露面,就留在縣衙,盡快找出馮全的死因?!?/br> 第55章 再出人命 韶南決定去高化,檀兒櫻兒自然要跟著。 辛三少留在安興做苦力。 姐妹倆歡天喜地,韶南見往日沉穩一些的檀兒這次格外雀躍,猜測不光是因為要回家了的原因,便好奇地問了一句。 檀兒紅著臉笑著不吭聲,櫻兒拆穿她道:“jiejie肯定是覺著出來這么久了,這次回去可以和大師兄見面好好呆一會兒?!?/br> 這姐妹二人雖然在韶南身邊呆了這么長時間,還是難改跑江湖時養成的一些習慣。 她們說的大師兄是她們父親收的大徒弟,名叫祝大林。 因自小一起長大,檀兒與他頗有幾分情意,兩姐妹的爹娘樂見其成。檀兒今年都十八了,若不是來安興做了縣尊家小姐的丫鬟,說不定親事已經定了下來。 韶南笑了,她自然希望身邊人都過得好,并沒有插手檀兒櫻兒婚事的想法,當下給了姐妹倆一人半吊錢,好給家里買點東西。 兩天之后,高化縣令馬延儒接到了燕如海一行。 其實在這之前,馬縣令對是否去馮家吊唁還有些拿不定主意。 馮全死了,自己往后終于可以挺直腰桿做縣太爺,不用再事事看馮家父子眼色。 馮家人大約也自知好景不長了,雖然宣稱要為老太監做足二十余天的風光大葬,私下里卻開始變賣土地商鋪,又捐銀子做善事,頗有散財保平安的意思。 馬延儒覺著自己往日對馮家姿態擺得太低了,如今不管是一如既往還是前恭后倨都不合適,正為難呢,聽說燕如海來了,微微松了口氣。 這回有作伴的了。 燕縣令大老遠跑來雖然叫人沒想到,但馮全死在安興嘛,這么一想也就不覺著突兀了。 只是燕如海拖家帶口的,看上去頗有來游玩的架勢。 馬延儒有心給他們找個向導,燕如海卻笑道:“多謝馬大人,小女的兩個丫鬟都是高化人,有她們就可以了?!?/br> 兩人坐下來商量明天去馮家的事,韶南則由馬延儒的夫人招待,安頓好了住處,無事可做,便跟著檀兒櫻兒出門轉轉。 “小姐,我們想回家看看?!?/br> “那就去?!鄙啬鲜痤^發,換了男裝,“你倆別透露我的身份,就說我是縣衙的書吏,……計書吏!” 姐妹倆齊齊“哦”了一聲。 她們家的賣藝班子住在城邊一個雜亂的大院兒里,二人父親姓彭,人稱彭刀爺,下邊還有個剛十歲的弟弟小虎。 彭家人對兩個女兒能脫離江湖到正經人家做事感激不已,尤其是她們的娘彭大嫂。 剛好兩口子今日沒出攤,一家人見面熱鬧了好半天,櫻兒替jiejie問:“大師兄呢,怎么沒見他?” 彭大嫂道:“大林出去做事了,這些天有個外地來的商人找他做向導,聽說出手很大方,大林整日忙得不見人影?!?/br> 檀兒不禁面露失望。 櫻兒眼珠轉了轉:“是因為大師兄忙別的去了,所以爹就索性不出攤了么?” 彭刀爺年紀大了,新收的十幾個小徒弟還在練基本功,彭家班原本就是他們三個年輕人挑大梁。 彭大嫂笑道:“那到不是,你爹給他們找了個好活兒,從明兒開始去馮家哭喪,一天下來每人給二十個大錢還管飯呢?!?/br> 彭刀爺叮囑兩個女兒要用心服侍縣令家小姐,東西收下,沒有多留她們,訕笑著將三人送至街門口。 韶南自然明白人家這是認出了自己的,又不好戳穿,不禁有些無趣。 那姐妹倆心思沒在這上面,出來之后悄聲嘀咕,櫻兒道:“jiejie,我叫小虎去找大師兄給他報信了,不知他會不會趕回來?!?/br> 檀兒勉強笑笑:“就算找到他,他也不一定做得了主。又不是所有的主人家都像咱們小姐這么好說話?!?/br> 韶南耳音極好,聽到了裝作未聞,由二人陪著逛了逛高化縣城,見識了一番半城皆姓馮的盛況。 馮家這一辦喪事,相關的店鋪全部關門歇業,門前掛著白燈籠,往日繁華的街道死氣沉沉,不見幾個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