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冰塊化水、假正經(h)、快穿之橫掃瑪麗蘇世界、兩塊石頭、今天,睡到會長了嗎?、南山有恨、呆子,尾巴藏好、碧海青天、NP 飲我、怪物圖鑒(短篇合集)
其實真說起來,昨晚并不是玩得最嗨的一次,兩人初次雙修那回才真正令人回味悠長??上?,那次情況特殊,若無意外,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有這種體會,他也只能在回憶中找這種感覺。 紀世燁對朝陽初升時天際飄過的那抹紫氣,并無特別追求,碰上最好,錯過也不會遺憾。他主修萬物訣,輔修炎陽訣,前者什么時候都行,后者白天效果更佳,當然陽光越烈越好,但無論哪種,對修煉時辰都沒苛刻要求,即便子夜修煉炎陽訣,效果也不會太差,陰極陽生,新紀元到來后,這條法則并未改變。 不過既然撞上,紀世燁沒有放著紫氣不加以利用的道理。 進宮不過宿了兩夜,兩天他都早起吸納進一縷紫氣,連紀世燁自己都感覺他跟天啟王朝緣分不淺。早膳是鳳安宮小廚房特制,食材全都出自紀世燁和玄真兩人之手。從這餐開始,采取分餐制,沒辦法,皇后幾個是普通人,不能食用靈氣過多的食物,紀世燁又不想委屈自己和玄真,只能分著來。 為此,皇后派出心腹每天盯著。 紀世燁覺得沒這個必要,廚師任何小動作,他和玄真都能感知到,不過他沒出言制止,他不可能一直待在皇宮中,謹慎點沒什么不好。 這幾天三皇子妃算是受益匪淺。 既然同堂吃飯,紀世燁就沒想過區別對待,好歹是他嫂子,不出意外,會一直伴隨三皇兄左右,這點東西他還不放在眼里。 現在不比靈氣寂滅期那時,只含微量靈氣的不入流靈植不說隨處可見,起碼對修士來說,真算不得什么,想要,他隨時能買到,照顧一下親戚不過舉手之勞,順帶還能收獲親人感激,他何樂而不為? 鳳安宮其樂融融,建元帝那邊卻坐不住了。 紀世燁和玄真并未將鳳安宮變成他們地盤,僅西暖閣西間不被任何人窺視。沒有他們出手,整個皇宮都在建元帝掌控之中,幾人在鳳安宮自行開火一事自然瞞不過他。 早膳沒他份,建元帝還能泰然處之,找各種理由安慰自己,午膳、晚膳依然沒動靜,建元帝不樂意了。 第二天早膳剛擺上,建元帝便不請自來。其實也不算是,張總管一早就親自走了一趟鳳安宮,提前知會過。 紀世燁這是故意的。 因建元帝身份特殊,紀世燁對他沒有太高要求,只要做得不太過分,他都可以接受,把建元帝當尋常父親一樣尊重,但要說沒點膈應,那不可能。 其實以往紀世燁也是這么做的,除了建元帝生辰禮直接送至他手上外,其余一應節禮賀禮,都經過皇后之手,怎么分配取決于皇后。 但建元帝是什么人?他能從一個比傀儡好不了多少的少年皇帝,成長為現在基本一言九鼎的泱泱大國帝王,要說沒點能力手段,誰信? 這不,在察覺到紀世燁送進宮的禮中夾雜著少量好東西,卻每每都由皇后轉呈給他,他便知曉這個當初迫于無奈送走的兒子,心中對他有怨氣,同時還存著期盼,他當即明白該怎么處理此事。 那時建元帝還不清楚,這些禮物對普通人來說有多珍貴,只知道確實挺難得,現在情況有變,以往連個眼神都不樂意給的金丹修士都成了他“兒媳婦”,要還不明白內里乾坤,建元帝這個皇帝算是白當了。 紀世燁態度很明顯,建元帝厚著臉皮蹭飯也就順理成章。 事情不出他所料,建元帝的到來并未引起紀世燁和玄真反感。這頓早膳,他用得格外暢快,以往紀世燁雖每年都送不少東西進宮,真正好東西的數量卻不多,幾個人一分,到建元帝手上就更少,從沒有哪一回能吃個過癮。 建元帝還想中午繼續去蹭飯,豈料皇后派心腹送了食材過來。那一刻,他心情相當復雜,無言半晌,才將那股身為帝王不該有的奢求壓下。 既然選定要走這條路,有些東西便必然要舍棄,建元帝也只能在這個范圍內盡量去貼近皇后母子三人。 玄真事情不少,紀世燁也不可能整天待在皇宮,三天過后,玄真特意帶著紀世燁御劍飛行,在京城上空轉了一圈,留下一個冰雕小花園后翩然離去。 耳聞不如目見,建元帝算是天元王朝中除前線人員外,最了解修士厲害的人,看到安秋將宮中一處小花園瞬間變成冰雪世界,也是當場就愣住,等他回過神,哪里還有安秋影子在?人早就走了。 皇后有幸目睹這一幕,高興的同時,心里擔憂更甚,這么厲害的人,小兒子真能抓??? 紀世燁察覺后,回鳳安宮跟皇后私下談了一次。自那時起,皇后臉上總算多了些笑容,不再老是擔心哪天小兒子會被厭棄,而她這個當母親的除了干看著什么也不能做,她實在無法接受這種局面。 再如何,作為天元王朝一國之母,皇后也有自己的驕傲在,即便對修士深深忌憚,想要她徹底彎下脊梁,目前來看,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難得回一趟京,紀世燁盡可能多和幾位至親相處,建元帝政務繁忙,三皇子在衙門辦事,平日里和他相處最多的不用說也清楚,自然是皇后。 由于后宮權力早就分出去,皇后宮務不算多,紀世燁在的這些日子,更是連宮妃每隔幾天晨昏定省都省了,她自己落得輕松,連帶著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后宮除了女人就是太監,紀世燁一個成年皇子長時間待在鳳安宮,說來非常不便,這還不是關鍵,最主要是皇后不想看到污糟事情發生在小兒子身上。 前朝是男人天下,后宮便是女人戰場,妃子們狠起來,比起大臣都一點不遑多讓?;屎蟮故遣粨膶m妃本人使壞,但凡有點眼力見,沒人敢直接撞槍口上,怕就怕借刀傷人,拉不下紀世燁,也要惡心死他們娘幾個,那就糟心了。 皇后直接從源頭掐斷這種事情發生,不給他們見面機會,那樣再多的手段也使不出來。至于私下暗算,皇后一點不懼,小兒子本事大著,豈是她們想算計就能算計,別最后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趁著這段悠閑時光,紀世燁給皇后身體做了一番詳細檢查,他當面沒任何異常表現,回到西暖閣西間,眉頭便深深蹙起,瞧著一時半會難以舒展。 照理,修士煉制的丹藥輕松就能治愈普通人,先前因著紀世燁不了解具體狀況,只用祛病消災符和帶有靈氣的蔬果調養,病根沒徹底祛除,這還好理解,現在一查,才發現事情并沒那么簡單。 建元帝有龍氣護體,皇后身上亦有鳳氣圍繞,龍鳳呈祥,自古有之,既然鳳能跟龍并肩而立,可見鳳和龍地位不相上下,而眼下…… 第80章 凡俗界中,帝后作為龍鳳象征,本該旗鼓相當,但由于種種原因,鳳明顯弱龍一頭,時皇后這邊表現就更明顯,鳳氣稀薄,跟建元帝身上濃郁的龍氣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時皇后之所以能維持鳳氣不散,只因身上有龍氣護著,切斷了鳳氣跟外界直接溝通,從而免除岌岌可危的鳳氣散個一干二凈的危險。 想起那將皇后身上鳳氣包得嚴嚴實實的龍氣,紀世燁心情好了一些。龍氣中絕大部分都來自他本人,小部分出自三皇子,最后一點源于建元帝。 這讓紀世燁感覺他沒看錯人,三皇兄就不說了,作為皇后跟前唯一孩子,付出一些理所應當,讓他更在意的是其中也有建元帝一份子,這表明建元帝對皇后有真感情在,盡管不純粹,也足以讓紀世燁多看重建元帝幾分。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事,鳳氣被龍氣包裹,才免于消散,隱患實在太大,中宮沒能獨領風sao,未嘗沒有這方面原因。 而鳳氣被龍氣阻絕,這會妨礙帝后相處,這一點從滿宮嬪妃,幾十個皇子皇女就能窺知一二。這種情況下,就算帝后感情再好,也會被慢慢消磨,兩人至今相處還算和諧,建元帝依然看重皇后一系,皇后也沒對建元帝完全失望,跟紀世燁不無相關。 真實的龍鳳早已成為傳說,雙方究竟是何關系,紀世燁無從得知,但作為龍之代表的帝皇及其他的子嗣,屬于競爭關系這點卻能確定。 隨著時間推移,帝皇身上龍氣達到頂峰后,會慢慢削弱,皇子皇女恰好相反,此消彼長之下,當兩者龍氣相差不大時,便是斗得最激烈的時候。 皇后身上龍氣明顯多過鳳氣,本該兩龍相爭,卻因占據大頭的那部分龍氣無心與當今爭鋒,主動避其鋒芒,雙方才能相安無事,還無形中成為紐帶,一頭牽住一人,才使得帝后沒有越離越遠。 要想解決皇后身上問題,光靠外物顯然不行,必須再次激發出鳳氣,令其生生不息才成。 像是想到什么,紀世燁運起望氣術,展開神識觀察自身。只見他被一陣柔和的光暈籠罩住,金色帶紫的光團比上一次查看時更為明顯,但一點不刺眼,表面無害內斂,卻沒人敢小覷,金紫夾雜的氣息不斷翻涌,時刻提醒著人們觸怒他的后果。 除此之外,紀世燁身上還有一團朦朧青氣,偏灰,淺淺淡淡,一點不起眼,跟那團金紫龍氣相比,猶如螢火之光之于皓月,卻就這么入了他的眼,怎么也無法忽視,就好像它亙古便存在,看著日升月落,歲月流逝,有著無盡的包容之力。 紀世燁眼中閃過疑惑,他上次給自己觀氣,距今少說也有十幾年,那時金紫龍氣沒現在這么濃郁,但提升幅度雖明顯,卻還能接受,這團稀薄霧蒙蒙的青氣又是什么時候冒出? 結合他曾經給玄真望氣時的景象來看,出現青氣并不罕見,紀世燁卻莫名覺得他身上這團青氣跟玄真身上那團有著顯著區別,沒有實際根據,他就是這么認為。 尋思無果,紀世燁決定相信自己直覺,自己靈覺超常這點,玄真體會最深,他就更沒理由懷疑。聯想到靈氣寂滅期結束時,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里和混元珠極為相似的一顆珠子誕生于混沌,天道主動消去意識,化身無情法則,守護世界。問題是混元珠在紀世燁來到這方天地前便化為齏粉,內里一應天材地寶跟著消失,只留下浩瀚傳承。 越回憶,紀世燁越覺得那顆誕生于混沌的珠子跟混元珠像,苦于沒有證據,而且,若兩者真為一體,混元珠怎么可能這么輕易就被毀壞? 雖這么想,紀世燁這個念頭卻怎么也遏制不住,莫名其妙的夢,非同尋常的青氣,到底預示著什么?紀世燁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個究竟。 萬物訣幾乎適合所有有靈根者修煉,時皇后本該早就離世,紀世燁這個不應存在之人,卻活得無比自在,天道宗以遵循天道為準則,這次卻判斷大錯特錯,敗落得異常詭異迅速。 安澄湖密境不正常關閉,將修行界大量修士困于其內,冥族屢屢現身,就連泉靈這樣比傳說中的龍鳳都要稀罕不知道多少倍的天地靈物也誕生,好巧不巧,被紀世燁撞上,還簽訂了比平等契約更高一層的兄弟契約…… 這些分開來看都沒什么,全部攪在一起,就非光憑運氣便能辦到。 紀世燁自認不是天道寵兒,他擔不起這樣的美譽,也沒感覺自己哪里特殊。天道之子順應天道而生,哪會像他這樣自小多磨難,雖說每每結果都不差,過程卻在那擺著,天道之子怎么可能像他這么倒霉? 那這么多巧合便不同尋常,以往紀世燁只是懷疑,如今當他親眼看到皇后身上狀況,有一點便能確定,他和皇后兩人本不該存在,卻兩個都活蹦亂跳,即便身體較弱的皇后,也只是瞧著弱,并不見一絲衰敗,當然,前提是她身上鳳氣繼續得以保持。 天道宗莫名敗落,紀世燁還在娘胎時,就差點沒能出世,要不是他當時心志就足夠堅定,恐怕會被化毒時的疼痛給擊敗,莫非這兩者有什么聯系不成? 紀世燁決定等會就讓玄真去查一查天道宗具體敗落過程,以及門人子弟死傷狀況,要這還不成,就拜托紫陽真人算上一卦。 既然紀世燁并非天道之子,那么他總是遇難呈祥就值得商榷。 理清思路,紀世燁正準備傳訊給玄真,沒想到玄真那邊先來了消息。 看過后,紀世燁剛舒展的眉目又有了糾結跡象。 冥族那邊處理得差不多,雖然沒找到源頭,將他們打回老家,至少也絕了他們大肆打人類主意的念頭,修行界各宗各族便騰出手,開始發展自身,首要一個就是納新,天元王朝近在眼前,自然首當其沖。 紀世燁感覺不是很好,沉默好一會,才接受這個現實。 萬物宗創建太晚,又因身份所累,紀世燁不敢大肆擴張。他不是平民百姓,他是皇子,本就有氣運加身,又入了道門,這顯然不是修行界愿意看到的,他們高高在上慣了,只怕容不得皇權崛起。 正因為有這個顧慮,萬物宗自第一批招新過后,之后陸續招收的幾批,規模都不大,而且越往后,符合條件的人便越少。靈氣寂滅期幾乎沒有有靈根之人誕生,末法時期出現的修道者苗子,也隨著年齡增長,合適的人越來越少。 現在修行界參與其中,萬物宗恐怕只能撿他們不用的殘羹冷炙,他能有好臉色才怪。 此時此刻,紀世燁不得不感嘆他有時候運氣真的不錯,即便有玄真這一層關系,但凡紫陽真人心狠一點,他面對的將又是另一番光景。 紀世燁這么想倒也沒錯,不過這事不光他受益,紫陽真人一系,甚至太玄宗都同樣獲益匪淺,只不過紫陽真人師徒清楚緣由,其他人不知就里罷了。 單憑紀世燁一人,無法撼動修行界規則,自覺沒能力阻止各宗各族行動后,紀世燁便不再糾結于此,那樣什么事情都改變不了,還不如抓住眼前能抓住的東西。 幸虧現在是新紀元初,很多功法已經消失,新的功法又來不及參悟,修行界各大宗門家族優先招收的門人子弟有很大局限,這也就導致余下的殘羹冷炙中不乏無人問津的珍饈美味。 紀世燁不介意跟在他們后頭分一杯羹,哪怕只是撿他們挑剩之人。 將之前打算告知玄真過后,紀世燁再次把目光集中在皇后身上,這事早一天解決,他便早一點放心。 宮中雖好,到底還是無趣了些,來來去去就那么幾個地方,他還不能隨便亂走。這里到底是建元帝后宮,雖然鳳安宮位居正中,跟乾安宮相距很近,不全算后宮范圍,卻也有著諸多避忌,紀世燁可沒打算跟宮妃發展出點什么,他沒那種禁忌癖好,再說,他對女人也不感興趣。 連著觀察好幾天,紀世燁發現每當皇后身上龍氣下去一些,他身上龍氣便會自行飄過去補上,緊隨其后的是被他氣機牽引的屬于三皇子和建元帝那份龍氣。 整個過程完全是無意識行為,壓根沒人cao控,在這之前,連紀世燁都沒有任何察覺,其他兩人就更不用說。 紀世燁被此方世界天道承認,皇后也安然無恙,為何她身上的鳳氣不再滋生,瞧著像是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莫非有新的皇后人選誕生? 紀世燁決定將建元帝宮妃和各位皇子妃都查看一遍,看他是否漏算了什么。 世事并非一成不變,要真那樣,紀世燁這個外來者絕無可能到現在還這么生龍活虎,偏時皇后坐在皇后位置上,卻被斷了鳳氣之根,事情只怕并不簡單,普通人做不到這點,還是說天道有了更合意的人選? 別的紀世燁管不著,逼迫皇后讓位之事,他不允許發生。 早知道如此,他就在接風家宴時直接使用望氣術查看,也省了諸多麻煩,現在只能去找皇后商量,若沒好的理由,他就只能動用修士手段,悄無聲息觀察一個人,對他來說,并不難。 第81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天道宗雖然以不可擋之勢衰敗,底子卻還在,最重要的功法也并未流失,缺的只是再次崛起的時間,不過原本遵循的道,必須舍棄,至少在無法跟天道對抗之前得如此,否則哪怕再來無數次,結果都不會改變。 前陣子,天道宗跟玄真因風語鬧過一點不愉快,還差點使太玄宗損失慘重,對于他的到來,天道宗不說歡迎,起碼當上賓對待,畢竟他們有錯在先,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面上得有些表示不是? 玄真不想浪費時間同他們虛與委蛇,直入正題,表明此行來意。 天道宗這邊負責接待玄真的修士聽聞后,面色一僵。 天道宗追尋天道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們的確名副其實,即便經過接二連三的變故,宗門實力大不如前,門人子弟數量更是降到一個新低,勉強才維持住一個大宗門門面,窺測天道的傳承依舊沒有斷絕。 但這話好說不好聽,一個以追尋天道為本的宗門,最終卻敗在他們引以為傲的事物上,這實在令人難以啟齒。 類似玄真這樣的疑問,天道宗并非第一次聽到,以往都用商定好的理由搪塞過去,現在玄真為此特地上門,再這么說恐怕不好打發,但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 “玄真道友,說來也是慚愧,本宗時運不濟,這幾年倒霉事不斷,想必以往窺視天道太多遭到反噬,連累貴宗了?!遍L春真人姿態放得低,卻咬死了之前說辭,半句不提天道宗落寞真正根由。 其實大家都清楚,天道宗給出的理由,不過是托辭。窺探天道的確會遭受反噬,程度深淺取決于想要獲取的天機分量,但這只針對于本人,要使天道宗偌大一個宗門敗落成這樣,這得捅出多大簍子才可能? 受波及的宗門家族沒有窮追不舍,只因除天道宗外,沒有哪個勢力再以天道為本,恰恰相反,他們求的是逆天而行,雖然同樣要遵循天道法則,卻想方設法跳出天道禁錮,跟天道宗走的壓根就不是一個路子,見天道宗絕口不提讓他們顏面掃地的根源,也就沒再尋根究底,各自拿到好處就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