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啍!好個四皇子……」林如海臉色陰沈,如果先前皇太孫所言他只信了四分,而如今至少信到六分了。他本想平安做完這一任便就回京述職,可現在…… 于成想要他的位子是吧?那且看他等不等得…… 過沒兩日,這揚州城之內便開始流傳著賈敏是幫皇太子擋災,所以被毒殺一事,再配合著皇太孫身邊好些太監侍衛被捉,史家還調了一小隊官兵護送皇太孫回京,這個消息也越發讓人相信,至于先前的流言,反倒沒多少人信了。 林如海并非是想幫著皇太孫,說到底這禍事始終是皇太孫所帶過來的,他又豈可能會沒有恨意,但比起皇太孫,他更不愿見四、六兩位皇子得利,況且這又頗傷賈敏名聲,于是乎只能下手壓下這份流言。 林如海也是揚州城里的半個地頭蛇了,他這一出手,自然是壓住了這番流言,再把偏向四皇子那二家往揚州知府處一送,只略略用刑,便就招了,果然是四皇子的幕僚讓他們散播此一流言。 那日來通報賈敏死訊的面生小丫頭也找著了,正是這某戶人家里的粗使丫環,林如海雖命人好生拷問過了,但那小丫頭卻是咬破牙間毒丸而死,頓時斷了線索。但瞧那小丫頭死后面上流露出奇異的微笑,嘴唇四周隱隱泛著紫青之色,其死狀竟和賈敏死狀頗有相似之色! 林如海沈吟許久,便將這兩戶人家的供詞往京中一送,之后便且看圣上的意思了。 圣上絕對不會在乎一個臣婦是被誰人毒死,但如果有人想利用這臣婦之死給皇太孫潑臟水,圣上絕計不會不管上一管。 史湘云挑著說出林黛玉說出自己所偷聽到的東西,賈敏險些被污一事自然不說,只說了可能是四皇子想挑起林家與甄家之爭,好漁翁得利一事。 但見林黛玉的臉色越來越白,眼淚更是史湘云說了第一字開始便不曾停過,到最后只能喃喃念著,「四皇子……四皇子……」 那聲音中滿是深深的恨意,史湘云也不禁微微打個冷顫,她幽幽一嘆,莫以為小孩子便不會恨人,反而因為孩子單純,那恨意怕是比大人還要刻骨,她也曾猶豫過要不要將自己偷聽到的東西告訴林黛玉,但后來想想還是略略說了。 一則,她暪不過黛玉,做為世上唯一知曉她五感異于常人的林黛玉,這事絕對不是她自個去跟林黛玉說的,而是她自個發現的,小小年紀便能發現即使是和她朝夕相處的張、林兩位嬤嬤都沒發現的事情,可見其聰慧,而這事又如此之大,她不認為自己能暪得過林meimei。 再則,若四皇子繼續對林如海家人下手的話怎么辦?按紅樓一文來說,最后林家的人是盡數死絕了,林碩玉、林如海,還有林meimei,最后盡數都死了,雖然不知是不是四皇子所下的手,但讓她們有個防心也是好的,她和林meimei交好一場,林碩玉也是她看著長大的,賈敏之事已讓她后悔萬分,她絕計不愿見他們任何一人再有什么損傷。 「jiejie……」史湘云勸道:「表姑父和皇太孫說的隱晦,有些地方又說的太過小聲,我聽的不是很清楚,說不得不是咱們想的那樣呢?!?/br> 史湘云頓了頓又道:「況且這話都是皇太孫說的,這幾位皇子都參于了奪嫡一事,說不得他講的不是真的也有可能?!?/br> 像這類宮里出來的人jingzi,他們的話略聽聽就算了,就連八歲的徒昭都有自個的小心思,更別提已經成年,內里更是不知多少歲的老鬼的皇太孫了。 林黛玉默然許久,她就算再聰慧也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朝堂之事也不甚了解,不過以皇太孫的位置,對四、六幾名皇子痛恨也是理所當然之事,這樣一來,她也不知道究竟皇太孫之言是否屬實了。 再仔細一想,爹爹對皇太孫的態度也有幾分怪異,難道皇太孫在騙爹爹?害死她娘的不是四皇子嗎? 「究意……」林黛玉恨恨哭道:「究意是誰害死我娘的?為什么……為什么要害死我娘?」 提到賈敏之死,史湘云亦是心里難受,陪著也落了好些眼淚,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當家人死的冤枉之時,那能不紅了眼呢。 林黛玉難過了好些時日,但面對天家之人,又能如何呢?只能和史湘云一樣,每日暗暗祝禱,希望這將來繼位之人可千萬別是四皇子。 也不知是不是皇太孫和林如海懇談,激起了林如海心志,林如海終于恢復了正常,也開始能面對賈敏死亡之事,雖仍是托了史王氏打理喪事,但也不像之前一般,日日躲在書房之中,對家中諸事不理不睬。 對林家姐弟兩人也恢復了之前噓寒問暖之色,不似先前連見都不愿意見兩個孩子。隔日一早還讓人送了好些東西過來給幾個孩子,據說都是前幾代林家主母的嫁妝或是收藏的老物件,連史湘云都得了二盒子的頭面首飾與一整套的湖筆。 這湖筆也就罷了,但那二盒子的頭面首飾里有一整套的祖母綠頭面,這祖母綠可說是寶石之最,這套首飾也未免太過了。 史湘云本想推卻,不過大管家直言是因百合之事,再加上林如海謝謝史湘云近日陪伴黛玉之故,林黛玉和林碩玉兩個又再三相勸,史湘云方才收了。 史湘云見狀也略略松了口氣,先前幾日林如海對黛玉姐弟不理不睬讓她有些擔心,雖然不知林如海為何似是厭了兩個孩子,但兩個孩子已經沒了娘,若再被父親厭惡的話該怎么辦? 林家下人的素質雖然不錯,但總有幾個不長眼的,不說別的,就前些時候林如海頗有幾分對兩個孩子不理不睬之時,就有好些下人怠慢了林黛玉和林碩玉兩人,后雖然被林大管家壓了下去,但長此以往,怕是人心思變,見林如海還和以往一樣,史湘云才安下心來。 賈敏一死,史王氏便讓人急程去通知了賈家,但一直到賈敏喪事結束,始終不見賈家人出現,饒是史王氏與史鼐兩個外人都尷尬的緊,更別提林家人,一直到一百零八天的水陸道場都快過了后,才見到了賈家派了賈璉來祭拜。 作者有話要說: (╥﹏╥) 收藏掉好多,又被盜文,心碎中。 下章開始防盜。 ======================= 我第一次寫文,對晉江系統還不熟,最近才發現營養液啦。不好意思了。 多謝“”,灌溉營養液 2 多謝“一杯茶”,灌溉營養液 1 多謝“小玖”,灌溉營養液 1 多謝“小雅”,灌溉營養液 2 多謝“木蹊”,灌溉營養液 1 多謝“風雪翩翩”,灌溉營養液 30 多謝“且歸”,灌溉營養液 1 多謝“布熊不是小熊”,灌溉營養液 1 多謝“柳絮蘇羽”,灌溉營養液 1 多謝“煙雨江南夢”,灌溉營養液 2 多謝“疏桐墨杰”,灌溉營養液 5 多謝“湘云醉臥”,灌溉營養液 1 多謝“菪瑄皙”,灌溉營養液 10 多謝“微微”,灌溉營養液 1 多謝“榭”,灌溉營養液 5 多謝“愛艾曖噯”,灌溉營養液 2 感謝各位小天使,么么噠~ ☆、進京避難 (捉蟲) 對于賈璉此人, 無論是史湘云還是林黛玉兩人都是難掩好奇之心的,隨著皇太孫來訪揚州, 很多他不可不扒之往事也逐漸在揚州流傳, 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于他眼下最寵愛的太孫嬪侍──王家大姑娘了,自然……曾和王家大姑娘差點議親的賈璉也成了最新一代的新品種王八代名詞…… 雖然賈敏和史王氏總說賈璉委屈了, 好好一個榮國府的繼承人因這事無顏再在京中走動, 只能落到了到偏遠的小縣城做個小官的地步,連個親事也不好說了, 只說了個五品小官嫡女為妻,不過照史湘云看, 賈璉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若再繼續待在賈家那處, 只怕和書上一般成了榮國府里的管家一流,平日里除了管些鎖事,暗攢些私房銀子之外, 那有現今這般歷經世事之后的沈淀穩重呢。 饒是對賈府珊珊來遲而有所不滿的林如海,面對眼下這般年級輕輕卻態度穩重的賈璉也暗暗點了個頭, 原以為敏兒娘家自賈珠死后便后繼無人了,沒想到既意外出了個賈璉。林如海再詢問了幾句,賈璉這人雖然不通詩書, 但做官重的是人才而非文才,賈璉此人倒頗有幾分實干之能,遇事也頗為靈活,若不是因與皇太孫爭妻一事, 以其背景能力也不至于在個小地方一待那么多年。 面對林如海的冷臉,賈璉知道自家這事辦的頗不道地,頗為尷尬的略略解釋了一番,賈母自得到賈敏死訊之后便病了一場,賈赦親自侍疾,加上自己身為一等將軍,不便離京,而賈政忙于政事也不便前來,只好讓眼下賈家中唯一能用的男丁──賈璉前來,但他身在偏遠之地為官,接到消息后,雖是盡快趕來,但終究還是晚了。 想到此處,賈璉便忍不住暗暗責怪自家老爺和二嬸了,老爺向來懶散,又離不開女人,所謂伺疾云云,不問也知不過是個借口,老爺為人向來如此,也就罷了。但二嬸實不該諸多拖延,害得他遲了那么久才得了消息,雖是拼命趕來,終究還是晚了。 離了京城,他才知道這人脈之重要,在京里榮國府或許還有點面子,但在京城外卻啥也不是,還不如有個做巡鹽御史的姑父來的好用,要不是看在姑父的面子上,上頭略略手松上一松,只怕他在那偏遠小地之中更是舉步難行。 對于賈母要他接林家姐弟回去一事,賈璉倒是百分之百的贊成,賈敏一死,林、賈兩家的關系便就淡了,賈家在朝庭上并無多少能說的上話之人,這關系是萬萬不可疏遠了。唯今之計,只有把林家姐弟接近京中,好生培養一下感情,林碩玉怎么說也是林家繼承人,看在兩個孩子都寄居賈家的份上,姑父想來也不好太過疏遠賈家,只要他平日里略略偏向賈家幾分,也就夠了。 至于大太太建議讓林如海續弦賈家女一事,賈璉則不置可否,姑父怎么說也是五十初頭之人了,年過半百,一只腳都踏進棺材里了,好人家的女兒怎肯嫁過來,但肯嫁過來的人家也只怕姑父是看不上的,最重要的,他瞧老太太的意思怕也是不愿的。 對于賈璉提議接林黛玉過去教養一事,林如海雖沒應承,但也沒有明著拒絕,顯然是有幾分意動。 賈璉所說的什么讓林黛玉姐弟兩替其母在賈母面前盡孝一事,林如海只覺得暗暗嗤之以鼻,賈敏雖是賈母的親生女兒,但已然出嫁多年,斷是沒有叫一出嫁女盡孝之理,這不是把賈赦和賈政的臉面放在地上踩了。再則,林黛玉姐弟兩姓林不姓賈,這世上也沒有放著自個親生父親不管,給外姓的外祖母盡孝的理,不過賈璉所提及的另外二件事倒真是放在他的心坎之中了。 第一乃是林黛玉的教養問題,所謂喪婦長女不娶,便是擔心其教養問題,怕其不懂為□□,為人母的道理,他己無意續娶,黛玉勢必無母教導,雖說他們和史家交好,史王氏也是個合格的主母,自能教育黛玉,但史家三年任期將近,勢必也是得回京,再則,男女有別,林家就他一個鰥夫,人言可畏,也不好和史王氏多加往來。 第二便是二個孩子的安全問題了,敏兒處事向來小心,尚且被人毒殺,以他眼下這巡鹽御史之位,只怕將來還不知有多少此等鬼祟之事,若是傷著了兩個孩子一點半點的,叫他該如何是好。 京城總歸是天子腳下,諸皇子再怎么的,也不會在京中對兩個孩子出手,再托史家略加照料一番,想來總比揚州安全得多。 林如海打定主意,便有意送兩個孩子進京避難。 賈璉的官職雖小,但卻也是個實缺,實缺可不像虛職,只要偶爾去官衙露上一面,就算是不錯的。小小縣城之中,這繁雜之事委實不少,人情往來可不比京里少。這次奔喪這半個月假期可說是跟上官求了又求方能得的,要不是他這次奔喪的對象是巡鹽御史的夫人,只怕還是不得的,但饒是如此,也只夠讓他略略祭拜了賈敏,約定好接黛玉姐弟上京一事,便匆匆離去。 賈璉在外面走過一趟,心知林家這個姻親極為重要,林姑父雖未照顧他許多,但光是其名頭,便己讓他的官路比旁人要順上許多,是以給賈母的信上亦是提醒再提醒,深怕王夫人誤了事,還讓自己的妻子──蘇怡,親回京城打點不提。 不料王夫人對賈敏心結極深,賈母也上了年歲,對府上的大小事務也顧不得了,李紈更是唯王夫人之命是從,再加上賈璉之妻蘇怡不過是五品官家出身,賈府上下奴仆竟沒人將她這個璉二太太當回事,最后還是只派了幾個三等仆婦,又僅僅撥了只小船來接人,真把林家當成打秋風的親戚一般。 林如海雖隱約聽聞賈敏說過自個娘家二嫂有些不著調,和她之間頗有幾分不對付,但沒想到那王氏竟然輕賤林家至此! 見著賈家派人接玉兒的盡是一些三等仆婦,備下的船只也不甚大,這也就罷了,林如海本也沒準備太多帶太多的下人跟著去,不料那賈家仆婦竟在守喪之期在林家偷喝酒,醉酒之后還說了好些不著調的瘋話,著實氣煞了林如海。 林如海欲將二個孩子送往京城外祖母家一事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黛玉有心查清母親死亡真相,諸位皇子皆在京中,對上京一事自是不會拒絕,小rou團子雖然哭鬧了幾次,但也改變不了林如海的意思,倒是史鼐頗有幾分不贊同。 史鼐對這姑母的性子知之甚祥,勸道:「好端端為什么要把兩個孩子送進京去?我個姑母年歲大了不說,也不是個會照顧人的性子,照我說你兩個孩子還小,無人照顧也不好,不如正經的續一門妻室,或提個良妾出身的姨娘管家便是?!?/br> 林如海搖搖頭,他這個妻表弟雖然也算得上是一個人才,不過女色上也未免太不忌諱,渾然沒把女人當回事,這姨娘通房是一個接著一個進門,不喜歡時又一口氣打發出去好些個,著實不像個樣。 林如海心知說什么夫妻情深,不愿續弦什么的,史鼐定是不甚明白,再則,他和賈敏夫妻情深是自家私事,也沒到處說嘴的理,只能淡淡道:「我已年近半百,一只腳都踏進棺材里了,再續弦能續到什么好的?若是進門的人對兩個孩子起了什么壞心,我才真真是對不起林家的列祖列宗啊?!?/br> 史鼐默默地點了個頭,因林如海和賈敏夫婦兩看著年輕,史鼐也只當兩人比自己大上幾歲罷了,一時之間倒是忘了林如海也是近五十的人了,再則,若是只有黛玉一人也就罷了,女孩子也不過就一份嫁妝打發出去,這嫁妝再多也是有限,礙不了新婦什么,但林如海膝下還有林碩玉,這可是林家的嫡長子,未來的林家家主,年級又小,新人無子便罷,若有了自個的孩子,難保新人不起了什么心思。 不過他那姑母也不是什么好人,想起之前姑母在京里做的好事,史鼐猶豫再三,終究開口道:「姑母是賈家婦,事事已賈家為先,你林家的子孫還是自己多看顧一點才好?!?/br> 見林如海還有些不甚明了,史鼐略猶豫了一下道:「姑母當年將自家嫡出的長孫女送入宮中,想借甄貴妃之手將元春嫁給六皇子?!?/br> 林如海心中一澟,聽得六皇子之名時眼眸中流露出一絲恨意,「此事倒不曾聽敏兒提起過?!?/br> 史鼐聳聳肩,亦難掩無奈之色,「因為珠兒恰巧在那時過身了,宮中雖沒有替親人守孝之事,但甄貴妃也不好將賈元春賜給六皇子了。再之后……」 史鼐微微皺了皺眉,「也不知元春那孩子的下落了?!?/br> 好好的一個孩子,就這樣陷在宮中,再也不知去向了,雖然史王氏估摸賈元春怕是死在宮里了,不然怎么這么多年都不見半點消息,但他覺得以賈母這般細心□□出來的人兒怕是沒那么容易死的,想來還在宮里,只是混的不甚如意罷了。 提到六皇子,林如海也不禁眉心緊皺,所有皇子之中,以六皇子最為陰毒,向來不忌后院之事,對婦孺也下得了手,不過就此事來看,怕是四皇子手上也不甚干凈,反倒是以暴虐出名的太子倒不怎么對婦孺下手,若非皇太孫之事,他倒頗有幾分想偏向太子的意動,但如今……一切都罷了。 想起原本去京中的原意,林如海也只能一嘆,輕聲把幾位皇子之爭,連累賈敏喪命一事說了,史鼐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咱們奇怪敏表姐怎么去的那么突然,原來如此?!?/br> 揚州城內的流言他也是聽過的,對什么皇太孫□□不成的流言,他倒是不置可否,皇太孫什么美女沒見過,敏表姐都幾歲了,雖看起來像是三十許人,但終究是可做人祖母的年紀了,那能讓皇太孫心動,誤幫皇太孫擋災倒是有幾分可能。 最后史鼐也只能無奈道:「天子腳下,希望眾皇子們能有些顧忌?!?/br> 史鼐長嘆一聲,這神仙打架,百姓遭殃,這些皇子為了皇位,一個比一個陰毒,這日子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林如海重重的向史鼐一掬躬道:「史表弟不日將進京述職,我想請史表弟上京之時,帶同小女犬子一起上京?!?/br> 將玉兒與碩兒交拖給史表弟可比交給賈家那些仆婦要安穩的多。 「這是自然?!故坟拘廊煌?。 林如海將賈家的仆婦與小船盡數退了回去,只說到時和史鼐一起上京。賈母覺得失了面子,將家中兒子媳婦均都喚來責罵一頓不說,對林如海心中存了氣,原本期盼外孫子女來賈家一事也不再上心,任由王夫人擺布。 且不論賈璉得知王夫人所做之事后是怎么將蘇怡給責罵了一頓,蘇怡對此事也頗為委屈,她不過是五品武官的嫡長女,得以嫁進榮國府已經算是高嫁了,要不是賈璉因皇太孫之事而婚事艱難,這么好的婚事是萬萬輪不到她的,但畢竟地位懸殊,她雖是賈二奶奶,對家中事務也不好說話的,論地位怕是還頗有不如那守寡孀居的李紈。 況且王夫人才是榮國府的當家太太,她一個隔房媳婦能說些什么。 賈璉長嘆一聲,不再斥責,只是內里暗暗驚心,他自小生長在賈母膝下,自然知道榮國府內是怎么暗地里捧二房,貶大房,但他父賈赦才是堂堂的榮國府的一等將軍,榮國府早晚是他的,不長眼者雖多,但心里明白者也不少,再加上賈母心里還是有把尺,這一捧一貶之間還是捉著一個度,他本也不將王夫人管著榮國府這事放在心上。 王夫人再怎么攬權,待賈母一死,兩房分了家,這榮國府還不是得落到他手上。萬沒想到,他不過才離京數年,他一個堂堂榮國府的繼承人,竟被當成寄居的隔房親友看待不說,就連自家媳婦也如此認定,再加上皇太孫一事,長久以往,這爵位該不會落到了賈寶玉或賈蘭那兩個孩子身上? 賈璉在外頭打滾數年,自然是知道爵位之重要,這可是他拼命一輩子也掙不的,他眼眸一瞇,這事可不能再放任下去了,想起四皇子門人曾與他所談一事,賈璉暗暗動了心思……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君非卿的地雷,么么噠~ ^3^ 感謝“微微”,灌溉營養液 3